《文学欣赏》董君,许国英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文学欣赏》

【作 者】董君,许国英主编
【页 数】 352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2016.08
【ISBN号】978-7-209-09730-7
【价 格】38.00
【分 类】文学欣赏-世界
【参考文献】 董君,许国英主编. 文学欣赏.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6.08.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文学欣赏》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诗歌欣赏、散文欣赏、小说欣赏、戏剧欣赏四章,主要包括:奠基滥觞的先秦两汉诗歌;遒劲质朴的魏晋南北朝诗歌;气象恢宏的唐诗;豪放婉约的宋代词作;流派纷呈的元明清诗歌等。

《文学欣赏》内容试读

第一章诗歌欣赏

文学欣赏

欣赏点睛

诗,原本是配乐用来唱的,所以又叫“诗歌”,以后演变成了脱离音乐的一种文学体裁。

一、诗歌的起源

诗歌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是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产生的一种有韵律、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也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诗人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来集中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的精神世界。

二、诗歌的发展

我国诗歌的发展经历了古歌谣→《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

三、诗歌的特点

诗歌的特点主要是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凝聚作者强烈的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有自身鲜明的节奏感。具体来说:第一,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具有丰富的想象、联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四、诗歌的鉴赏

诗歌鉴赏应注意以下四点:(一)鉴赏语言

1.反复诵读,品味韵律

诵读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而诗歌都具备旋律、节奏、押韵的韵律要素,适宜诵读。古人很讲究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诗的语言要做到朗诵时顺口流畅,欣赏时悦耳动听,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的韵律美和流畅优美的音乐感。鉴赏者要从诗歌音韵与节奏中,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就诵读方法看,一要引导读者整体感知,二要帮助读者入情入境,三要采用多种形式激趣。诵读不仅能让人获得语言表层的东西,而且

第一章诗歌欣赏

能使人获得对诗歌深层内容的体验,也便于人们从整体上感受全诗。很多诗歌需要浅咏低吟,例如戴望舒的诗句:“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如果反复吟诵品味,仔细体会诗歌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调、动听的旋律,就易于领略诗歌内涵,包括音乐美、情感美。优秀的诗歌十分讲究音乐美,席勒认为:“诗里的音乐在我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中国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现代诗人,非常重视诗歌的音乐美,其诗歌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韵脚和谐自然,遣词造句绘声绘色。欣赏诗歌时,我们要注意反复诵读,熟悉其中的节奏韵律,领悟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2.抓关键词,推敲语言

诗歌是精练的语言,一句话一个字,无不蕴藏着深厚的旨趣。诗家以一字称工,刻意锤炼,以求其精深。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词等都是关键词。古典诗歌的“诗眼”

一般出现在上下两句对称的位置上,如果是五言律诗,就出现在第三或第五个字上。它是诗人用心琢磨的结果,最富表达力,最为“精练传神”。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其诗眼都分别出现在上下两句中的第三个字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眼则分别出现在上下两句中的第五个字上。而七律、绝句和其他体裁的诗歌,诗眼出现的位置不太固定。赏析时,要结合诗眼所在的整个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形象或情理,发掘其丰富的意蕴,把握其优美的艺术效果,用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来,推敲炼字的技巧,赏析语言的隽永美。

(二)鉴赏形象

1.捕捉意象,体味诗情

“意”是诗歌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作品的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指作家头脑中形成的客观形象和主观情趣的融合,是表现在作品里的、包含着主观思想情趣的具体形象。例如《我爱这土地》中的“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都是寄予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事物,也就是意象。诗歌是抒情的,大多数都要为情感抒发而借助可代表、可象征、可寄托的具体的“象”。所以把握意象是真正解读诗歌的第一步。

把握意象,必须把握诗歌的风格、情感基调。诗人描写的图景是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谐统一的。诗人心情愉悦时对美景流露喜爱之情,例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情哀之时美景含泪,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体味诗情,就要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从想象中体味感情和形象,对诗人的想象进行再经历和再体验。例读《我爱这土地》,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小鸟,体味喉咙“嘶哑”的原因,爱国者的形象即可清晰地浮现。因为此诗形象的核心是一只不懈地为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而歌唱,死后连羽毛都献给土地的多情鸟。对于诗歌中的爱国主义激情的把握,就是通过对这只鸟的想象而获得的。

·3

文学欣赏

体味诗情,也要善于在诗歌抒情中寄托情思。优美诗歌的抒情多是含蓄的,要深入体味诗情,就要把诗歌提供的含蓄的东西“泡”出来。要把诗人由生活现象精练概括的东西还原到原来的状态中去。例如《金黄的稻束》中的“沉思”的内容。

2.调动想象,领略意境

意境,是作品描绘的自然或生活的图景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一种广阔的、能够诱发鉴赏者想象,从而获得美的享受的艺术境界。其特点主要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高亢壮观、悲壮苍凉、清新优美等等。按照“明意境”的要求,抓住此类关键词反复训练,就能在理解诗句并将诗句散文化的基础上,高度概括出其意境的特点,比如一些边塞诗的慷慨悲壮、田园诗的恬淡自然,比如一些写景诗的雄浑壮观、隐逸诗的孤独冷寂等。

意境与意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意象是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言志的“志”的完美结合。意境通过某些语言体现出来,而意象则通过单个的“象”体现出来。古诗中的意象是约定俗成的,例如:“梅花”象征的是高洁品格“月亮”代表的是思乡之情,“鸿雁”代表的是传书的信使,等等。诗人有时还会创造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三)鉴赏感情

鉴赏诗歌时,必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可以通过诗歌的形象、意境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1.知人论世,找准情感

欣赏诗歌,总要对作者和诗歌诞生的时代有一个了解。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要领会情感美,首先要知人论世。同时,从创作规律来看,诗人要受到某种契机的触发,才能把自己的情感倾泻在字里行间。因此,找准情感突破口就是把握诗歌旨趣、领会情感美的有效方法。激发诗人灵感的情感突破口可是一个人,也可是一种事物、一次经历或一个念头。艾青正是因一次被捕、因一场大雪,想到了大堰河,引起了对她的怀念、追忆乃至歌颂,写下了优美诗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2.比喻象征,发掘内涵

许多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展开联想和想象,逐步加深对感情的理解。

理解诗歌的感情又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在抒情上就有区别,豪放派词和婉约派词抒发的思想感情也有所不同。

(四)鉴赏手法

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

第一章诗歌欣赏

1.修辞方法

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用典、互文、反复、排比、双关等。

2.表现手法

(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手法具体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景中寓情,以景结情,缘情写景。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描写技巧:渲染与烘托、衬托与对比、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细节描写、白描工笔、粗笔勾勒、诗中有画、观察角度(俯视、仰视、远跳、近看)、以小见大、以少总多等

(2)文艺表现方法:赋、比、兴;铺陈描写、抑扬变化、象征、联想和想象、抑扬关系(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似贬实褒、似褒实贬)、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等。

3.篇章结构

开门见山、首句标目、曲笔入题、卒章显志、总分得当、以景结情、层层深入、伏笔铺垫、过渡照应、浑然天成、画龙点睛等」

第一节奠基滥觞的先秦两汉诗歌

文本综要

诗歌是最早的文学形式之一,在文字发明以前就有了歌谣一作为口头文学的歌谣。随着人类语言的发展,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出现了。

作为先秦时期出现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代表了当时诗歌的艺术成就。从形式来看,《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这是当时诗歌的主要形式。先秦时期的诗歌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与后代的诗歌有着极大的差异

五言诗产生于汉代,两汉乐府诗对中国古代诗歌样式的嬗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由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渡。五言诗最早为当时民间流行的五言歌谣,如李延年为武帝演唱的“北方有佳人”六句歌诗,有五句为五言。成帝时长安流传的歌谣《尹赏歌》《邪经败良田》都已经是标准的五言诗。汉代乐府广泛搜集各地歌谣,其中肯定会有相当比例的五言诗,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虽为长篇,但全篇采用五言句式,可见在民歌中五言句的应用已趋成熟。这种五言歌谣虽已引起文人的注意,但当时文人创作的并不多,乐府诗歌中更多的是三言、五言、七言不等

·5

文学欣赏

的杂言诗。直到东汉,才开始有较多的文人创作五言诗,如班固、张衡、秦嘉等。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秦嘉的《赠妇诗》三首,则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而文人创作的《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对后世文人如曹植、陆机、鲍照等的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从西汉五言歌谣到乐府五言诗,再到文人五言诗,这是早期五言诗发展的基本轨迹。

关雎

《诗经·周南》

【欣赏任务】

1.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

2.熟悉《关雎》的内容

3.掌握《关雎》的艺术特点。

【经典篇目】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莱,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选自《诗经》,王秀梅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

【走近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相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才称为《诗经》。《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

孔子曾概括《诗经》的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