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与艺术欣赏》刘霄|(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音乐教学与艺术欣赏》

【作 者】刘霄
【页 数】 159
【出版社】 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 , 2021.03
【ISBN号】978-7-5575-5125-4
【分 类】音乐教育-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刘霄. 音乐教学与艺术欣赏. 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 2021.03.

图书目录:

《音乐教学与艺术欣赏》内容提要:

《音乐教学与艺术欣赏》内容试读

第一章音乐教育简史

第一节中国音乐教育简史

中国素以“礼乐之邦”著称于世,具有悠久的乐教传统,作为世界音乐教育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音乐教育史大有可书之处。

一、古代音乐教育

夏、商、周三代,是学校教育逐步定型发展的历史时期。

夏朝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开始。从史料看,继“成均”之学后,还有名为“校”“序”“瞽宗”“庠”之类的教育场所出现,《孟子滕文公上》中说:“庠者,养也。”《说文》解释:“庠”从广羊声。即“庠”字由“广”与“羊”两字组成,“广”即居住的地方,“羊”为食物之意,是为敬养氏族长老专门设立的一种“养老院”。由于享受这种待遇的人多为经验丰富、学识广博的老人,后来就逐渐演变为专门教育青年一代的场所。主要教育内容有:狩猎、军训、忠孝及乐教等方面。很明显,“庠”的乐教内容是对“成均”之乐教的沿袭,乐教已成为具有初步独立形态的教育类型之一。但乐教的概念并非是音乐教育的专称,它还包含着诗歌、舞蹈等方面的教育内容,甚至把绘画(写字)、纺织、天文也归并到“乐”的范畴之中。在这一点上,中西教育发展的规律是一脉相承的。“古代希腊,曾把音乐和体育相提并论,认为体育培养人的身体,音乐培养人的心灵,因此,凡是与

音乐教学与艺术欣赏

培养人的心灵有关的学问,如文学、艺术、数学、天文学等,他们都归到音乐的范围之内。”

到了公元前17世纪左右,商汤灭夏,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在长达600余年的商代,我国奴隶制社会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夏朝相比在教育内容上大不相同,一些场所已成为专门传授礼乐的教学场所,这标志着我国奴隶制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一大转变。“学”字自商代开始出现。《明堂位》记载,商学,分为“右学”和“左学”两类,前者为大学,后者为小学,这说明教育类型已有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文字的出现、语言能力的提高,为具有真正“学校”含义的“学”和“瞽宗”的定型发展,提供了必备的基础,起到了“催生”作用。商代甲骨卜辞中已出现了“学”字的多种写法,从最简单的“学”字演变到复杂的“学”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学”字包含着三个方面的意思,即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场所,这是“学校”构成的三大支柱。文字的演变与进化,是我国文明进程的历史印迹,也反映出我国学校结构不断完善的基本历史脉络。

《江陵项氏松滋县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段人,以乐造士,故其学为瞽宗”。“以乐造士”是商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殷人尊神”是商代的主要教育思想,而“尊神”则又必须通过唱歌、跳舞、鼓乐等各种仪式来实现。乐教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则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商代统治者虽利用乐教作为加强其神权统治的工具,但同时也加速了乐教自身发展的进程,促使乐教向更深领域中逐步渗透。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全盛时期,出现了较为严密的学位体系,教育类型的分化发展日趋明显。“周代统治者利用音乐,比前代更进一步。除了利用音乐以加强其统治外,他们又利用音乐来宣传阶级社会中等级制度的合法性;他们设立了专门的音乐机构来控制音乐活动:他们在‘国学中教音乐,培养青年,使他们能根据统治阶级的意图,利用音乐巩固周王朝的统治权。”这说明周代统治者充分认识到了音乐的教化职能,试图通过乐教的手段来达到“治国安民”的政治目的,这里也有着积极的一面。周代统治者视乐教为“国教”,把乐教的位置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周

第一章音乐教育简史

代音乐教育兴旺发达的原因,除统治者十分重视以外,还与当时的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科技的进步、社会意识形态及审美观念的变革等方面有着直接关系,它们有着相吻合、相适应、同步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有着生存滋长的社会土壤和基础,从而使西周音乐教育成为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史上辉煌的一页。

二、近现代音乐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获得了空前的进步与成就,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国的学校音乐教育正朝着现代化、民族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的进展,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音乐教育体系,正在探索中逐步确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校音乐教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949年至1966年)。这个时期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发生巨大转变和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对旧的教育体制的改造,新教育体制的建立,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教育行政法规,确立了美育和音乐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迅速使全国的音乐教育步入正轨。1952年教育部颁行的教学计划规定:音乐为中小学必修课,小学和初中一、二、三年级均开设音乐课,并强调“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陶冶学生的审美观念,并启发其艺术的创造力”。1956年教育部颁行的初中音乐教学大纲规定:学校音乐教育是“美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音乐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教会学生有理解、有表情地唱歌和感受音乐,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音乐教学的内容“包括唱歌、音乐知识和欣赏三部分”。对于音乐课外活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音乐课堂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在配合社会和学校的政治、文化生活方面,课外音乐活动呈现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局面。针对当时音乐师资缺乏的状况,国家对师范音乐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1952年全国15所高等师范院校设立了音乐系科,1956年我国第一所艺术师

3

音乐教学与艺术欣赏

范学院在北京成立,继而一些省、市和地区也成立了相应的艺术师范学院或在中等师范学校设立音乐(艺术)班。同时,综合性大学和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艺术)系科也有所增加。至1966年,先后创立了9所高等音乐学院,全国各大行政区至少有一所专科以上的音乐专门学校。这些学校培养出的大批音乐师资在音乐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音乐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习苏联的音乐教育体系、教学思想和方法。在全面向苏联学习的方针指导下,认真学习苏联的教育教学理论;翻译出版介绍苏联音乐教育教学的理论著作;派留学生到苏联和东欧国家学习;聘请苏联专家来华讲学。苏联的音乐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一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的另一特点是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紧密联系,特别是音乐教学的内容紧密配合社会政治活动。这种特点,一方面继承了从学堂乐歌、救亡歌咏运动以来的优良传统,中小学音乐课内外所学的歌曲和社会上的歌咏活动在宣传、鼓舞群众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中小学音乐教育也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受到较明显的影响,以至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美育和音乐教育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音乐课时被削减。

综观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从总体上说,在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和有关政策法规指导下,音乐教育正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为以后的音乐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时期(1966年至1978年)。这一时期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音乐教育备受冷落,音乐教育观念被严重扭曲,音乐教育与其他文化教育事业一样,陷于混乱之中。这一时期的音乐教育状况是:一方面美育和音乐教育的价值被否定,正常的音乐教学处于几乎被取消状态;另一方面音乐活动向着极端政治化、畸形化的方向发展,从根本上违背了美育的宗旨和规律。在此间推广“样板戏”的文艺活动在客观上起到了宣传音乐民族化的作用。

第三个时期(1978年至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音乐教育事业走出低谷,迎来了复苏、繁荣的发展时期。80年代中期以来,音乐教育的地位得到提高,学校的音乐教育发展迅速。

4

第一章音乐教育简史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音乐教育及审美教育理论研究最活跃的时期,各种研究专著、论文纷纷出版,研究面大大拓宽,如音乐教育学、音乐学科教学法、音乐教学法、音乐教育心理学、音乐比较教育学、音乐审美教育学等,已经有了初步成果。

5

音乐教学与艺术欣赏

第二节外国音乐教育简史

一、欧洲古代音乐教育

欧洲音乐教育的历史由来已久。在公元前8世纪至6世纪古希腊的城邦斯巴达,为了把奴隶主阶级的子弟培养成为坚强的斗士和有修养的“管家”,他们设立“学校”,教他们学习文化知识,演唱各种赞美歌和战歌,并把音乐教育(包括演奏乐器)同和军事训练结合起来,使斯巴达人有节制、有修养,“守纪律和服从的精神在斯巴达盛行”。斯巴达的音乐教育内容反映出了这个民族的严肃精神,颂扬了为国捐躯的英雄豪杰。他们最喜爱的舞蹈,通常是采用合唱表演的形式,在表演时再现战斗的场面或角力之类的体操运动,音乐风格朴素自然,舞蹈节奏粗犷喧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召力和重要的道德价值。斯巴达人能歌善舞,具有民族音乐教育传统。古希腊奴隶制城邦之一的雅典,也十分重视音乐教育。男孩一般7岁开始上学,在文法学校学习文法,在音乐学校(又称弦琴学校)学习音乐,主要学习唱歌、乐器和吟诗(《荷马史诗》),并要求学生不单会演唱歌曲,还要掌握用乐器为诗歌伴奏的技能。后来,音乐学校的教学范围被扩大了。音乐这一概念在古希腊时具有非常广泛的含义。“新教育”时期,音乐学校的教学内容出现了明显分化:学校里有专门的文法教师,音乐教师不再教文法而专授音乐;早先学生学习七弦琴时可以自弹自唱,后来由于自由民的子弟学习吹奏乐器,自弹自唱就不可能了。“乐谱”与歌词就必须分家,形成了音乐教学上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声乐教学与器乐教学两种基本形态。柏拉图在他自己设计出的教育计划中指出:作为未来统治者的儿童,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十七八岁前,都得致力于体育与音乐的学习,随后是算术、几何、天文学及音声学(音乐的教学理论);30岁时,选出优秀者再学习关于“善”的科学—辩证法(或哲学)。用文学向他们介绍人类伟大的业绩:用音乐揭示他们想象中的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