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家讲 诗词曲欣赏》万云骏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诗词名家讲 诗词曲欣赏》

【作 者】万云骏作
【页 数】 326
【出版社】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2021.10
【ISBN号】978-7-5473-1871-3
【分 类】古典诗歌-诗歌欣赏-中国
【参考文献】 万云骏作. 诗词名家讲 诗词曲欣赏.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21.10.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诗词名家讲 诗词曲欣赏》内容提要:

《诗词曲欣赏》是词曲研究名家万云骏先生的经典之作。上编“总论”探讨我国古典诗歌形式的发展及基本艺术规律,阐析诗、词、曲在形式上的继承发展关系,论述古典诗歌中悲剧性的美。下编“分论”结合具体作品,详析诗、词、曲的赋比兴、眼目、空实、离合、点染、巧拙、情采、断续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附录”论析宋词豪放与婉约两派的评价及元曲的本色等问题。作者具有精深的研究造诣和深切的创作体验,所论植根于传统而又不为前人左右,体察精微,辨析精当,同中见异,异中求同,善于通过具体作品的会心说解阐发带有规律性的理论命题,为读者开示了欣赏、创作古典诗歌的基本法门。

《诗词名家讲 诗词曲欣赏》内容试读

·上编

003

及基本艺术规律古典诗歌形式的发展

古典诗歌形式的发展及基本艺术规律

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十分悠久。如果从《诗经》所反映的时代(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算起,到清代为止,已有三千余年。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它的各种特有的形式。由于汉字具有它方块字、一字

一音的特殊性,所以中国古典诗歌的某些特点,如格律诗的对偶、平仄等,在外国诗歌中是没有的。至于词、曲这样的形式,有一定的调名,要求一定的字数,一定的平仄和对偶,则更是中国诗歌所特有的。

古典诗歌发展的几种形式

总起来说,中国古典诗歌有四种形式,它的发展亦可大体上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种形式:四言诗。基本上是四个字一句,也间或有二、三、五、六、七个字一句的,音节大体上

是二一二。《诗经》的时代是四言诗比较成熟的阶段,大体上是从西周

004

初年到春秋中叶,约有六百年时间。

第二种形式:楚辞,又称骚体诗。特点是有个“兮”字嵌在句中或放在句尾(每句末尾都有“兮”字的则不常见)。大体上是五、六每

七字一句(“兮”字不在内)。以六字句而言,音节大体上是二一二

二,或是三一三。从楚辞盛行以后,写四言诗的人就渐渐少了。骚体诗从战国后期到西汉,流行了好几百年。

第三种形式:五言诗和七言诗。五言诗的出现要早一些。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西汉就有五言诗了,所谓“苏李诗”(苏武、李陵的唱和诗)可为代表。其实这是不可靠的。根据现有材料来看,五言诗大体上到东汉后期才成熟起来,而“古诗十九首”就是五言诗成熟时的代表作。从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直到隋,一共六百多年时间里,文人基本上都创作五言诗,诗坛上五言诗占统治地位,同时也有少量的七言诗(如曹丕的《燕歌行》),但还不够成熟。

唐代是五、七言诗高度成熟和发展的繁荣时期。

总之,从东汉到唐,五、七言诗的成熟发展大约有一千年历史,

一共经历了十个朝代。人们常说“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这种说法其实不是很确切的;如果说“唐代是五、七言诗的黄金时代”,那倒是反映了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实际的。

第四种形式:词、曲,或称长短句。《诗经》基本上是齐言,骚体诗是杂言,五、七言诗也是齐言,以后到了宋元时代,词曲称盛,都是长短句,是杂言。可以看出,从四言诗到长短句的发展过程是:齐言一杂言一齐言一杂言,是否定之否定。而长短句又绝非楚辞的简单的重复,而是吸取了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骚体诗甚至骈体文的句式上的优长,加以综合、融化、创新而产生的一种完全新颖

的形式。

从五、七言诗发展到词,是诗体内部规律发展的必然性。五、七

005

言诗到了唐代高度发展,流行最广泛,从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上来讲,在古典诗歌中再没有什么能够超过它的了。但是五、七言诗自身也并非完美无缺的,如不改变,就会成为继续发展的障碍。汉字的书面语,

一个字一个声音,从节奏和音节上讲,有两种情况:一种句子的收尾

是三个字,五、七言诗的收尾就总是三个字的:还有一种句子的收尾

是两个字,这种形式在五、七言诗中却容纳不下了。这就是说,五、

七言诗与一般书面语相比较,存在着缺陷,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歌形式的变化,导致了词、曲的产生。所以我们以为词、曲的产生并不仅

术规律

仅是音乐问题。词曲的句法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五、七言诗的句法,也就是唐诗的句法:一种是四言和六言的句法。例如词里面的【菩萨蛮】就是五、七言的句法,【清平乐】就是四、六言的句法。总之,词把四言诗、骚体诗、唐诗的句法、音节都吸收进去了,这种新的诗歌形式的产生和发展可以济五、七言之穷。

词以后产生了曲。词与曲虽然都是长短句,虽都可歌,但它们之间还有本质的不同,其中有一点就是语言上的不同:词基本上用的是

书面语言或日文言,有人说词里也有用白话的,其实那大都不是白话,

只是较为浅近的书面语言。曲则不同,曲用的基本上是口头的语言,也就是白话;而且在曲的创作中,还拿能不能用白话、用得好不好,作为衡量曲是不是“本色当行”的重要标准之一。这是曲和词大不相

同的地方,也是中国古曲诗歌发展中的质变。

我们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论者,我们强调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强调形式要适合内容,为一定的内容服务,但决不是说形式的发展就无足轻重。在一定的条件下,形式的发展甚至比内容还重要。周扬说:“一部文学史、艺术史,可以说就是艺术形式的发展史。《诗经》《楚

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就是各类艺术形式适应时

006

代和思想内容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和发展的历史。”(《关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学艺术问题》)一方面,社会生活影响文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学的发展还有它自身的规律性,这是事物内部的规律性。王国维说: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

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宋元戏曲

考》)词曲一方面继承了唐代五、七言句法,一方面继承了辞赋骈文的句法(骈文、四六文也讲平仄,四六文是骈文的发展)。后面这一点,往往被一些研究者所忽略。古典诗歌这些形式上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关系不是很直接的。如五、七言诗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至唐,朝代更迭频繁,政治、经济情况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但五、七言诗一直遵循着它固有的规律在成熟着、发展着。这如果用政治、经济的原因简单地加以解释就很困难,只有用事物内部的发展规律来解释,才能搞得清楚。

古典诗歌发展的基本艺术规律

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几种形式、几个发展阶段中,能不能得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呢?我认为是可以的。

第一,古典诗歌发展的历史表明,每一种诗歌形式最初总是来自民间。这是人民群众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而且创造精神财富的最有力的例证之一。诗歌来自民间,和音乐(歌唱)密切有关。《诗经》里的《国风》、《楚辞》里的《九歌》都是民歌,五、七言诗最早的是汉乐府民歌。敦煌曲子词也是民歌,后来文人起而仿效,导致了词这种诗歌形式的正式产生。至于曲,也同样起源于民歌。

第二,诗与音乐的关系问题。吴梅说:“一代之文,每与一代之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