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越大川 瑜伽哲学反思与跨文化比较研究》(美)肯尼斯·华培(Kenneth;Valpey)著;张雪松等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涉越大川 瑜伽哲学反思与跨文化比较研究》

【作 者】(美)肯尼斯·华培(Kenneth;Valpey)著;张雪松等译
【页 数】 287
【出版社】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2020
【ISBN号】978-7-5482-3874-4
【价 格】68.00
【分 类】瑜伽派-哲学思想-研究-汉、英
【参考文献】 (美)肯尼斯·华培(Kenneth;Valpey)著;张雪松等译. 涉越大川 瑜伽哲学反思与跨文化比较研究.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20.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涉越大川 瑜伽哲学反思与跨文化比较研究》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了作者多年的瑜伽及瑜伽哲学研究成果。书中作者将传统瑜伽细分为十八种类型,并对每一种类型的特点、要点及其所蕴含的意义进项了阐述,以期瑜伽修习者能够在这种认知层面上行事,达到瑜伽的完美境界。在此基础上,作者在瑜伽哲学与其他思想传统之间进行比较研究,目的是让瑜伽哲学与其他思想传统建立有意义的连接,以更易为读者接受和理解,为读者提供解读文本的崭新视角,而且就如何理解瑜伽传统,呈现新的思路。本书经过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送有关专家审读,未发现有违反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及违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伤害民族情感等内容。

《涉越大川 瑜伽哲学反思与跨文化比较研究》内容试读

与中国一样,拥有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也让印度引以为荣。其流派之纷呈,智慧之深邃,令人肃然起敬。印度古代文化典籍亦蕴涵丰富的出世哲学与入世智慧,其中某些源于印度文学与思想的较为突出的世界观,则进一步发展演变为游离于主流传统之外的独特视角和思维方式。比如者那教就是这样一种孕育于传统同时又有别于传统的世界观,这一点与佛教相同。当然,就影响的广度与深度而言,佛教作为一种世界观,其影响已推展至印度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中国。

如今许多中国人都熟悉佛教,而对于诸多印度主流传统的统称一印度教(Hidu,这一称谓纯属历史的偶然。古时印度西北方人称呼居住在印度河对岸的印度人为Sindus,音译为身毒人、贤豆人或天竺人,最终定名为Hindus//印度人)却知之不多。印度教的传统必定是一个复数概念,因其中涵盖了南亚次大陆不同地域千百年来逐渐形成与发展的诸多思想与实践。同时,这些传统之间也存在着共性。而其中的诸多共性,以及这些传统当中的精华部分,或许都可在“神之歌”《薄伽梵歌》这部篇幅不长的史诗中找到渊源。

《薄伽梵歌》是嵌在长篇史诗《摩诃婆罗多》中的一部宗教哲学诗,记载的是武士英雄阿周那和他神圣的马车夫奎师那(黑天)之间的对话,而这构成了《摩诃婆罗多》中具有决定性的关键时刻。印度有两大梵文史诗,其一是《摩诃婆罗多》,其二是蚁垤的《罗摩衍那》。作为世界文学典

涉越大川—瑜血哲学反思与跨文化比较研究

Advancing Across the Great River:Reflections on Yoga Philosophy and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s

籍中最长的史诗之一,《摩诃婆罗多》叙述了由王室纷争而引发的一场同族相残的故事。这场冲突和战争促使人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以及人类情感何以推动整个世界走向堕落与毁灭等问题进行深层的反思。

不过,在以战争为背景的暗色基调中依然可见光明与希望的愿景。在《薄伽梵歌》十八章中,奎师那循序渐进地向阿周那揭示了瑜伽之道。通过良师的指引,人类可以借此将自己提升到存在的最高境界,为全世界和人类社会带来最大的福祉。在为阿周那指点迷津的过程中,奎师那就五个由传统评论家们确认的形而上学的基本议题给予了详尽阐释:其一,生物的永恒性身份;其二,超凡神性的种种特征;其三,世界的构成;其四,时间的原则;其五,人类行动(karma)的原则。而最后一项一人类行动的原则,作为伦理学的主题凸显而出,原因是这一原则决定了要带来好的结果需采取哪些正确的行为。就这个意义而言,《薄伽梵歌》首先解决的就是如何澄清认识、明辨是非的问题。如此,当心灵得到启迪之后,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这五个基本议题只是对《梵歌》文本内容进行剖析的视角之一。实际上,从古到今,关于这部圣典出现了大量的注疏和评论,将来肯定会有更多,因为《梵歌》本身的价值历久弥新,为理解其微言大义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当代《梵歌》评注的诸多版本中,我认为由我的一位至交绍纳卡·瑞希·达斯(Shaunaka Rishi Das)经多年研读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思想体系,对理解《梵歌》是颇有裨益的。达斯的评注强调了《梵歌》的伦理维度,也即前文所列五项原则中的最后一项。达斯列出了六项《梵歌》中阐明的主要伦理原则:(1)平等的视域;(2)正确选择;(3)非暴力;

(4)言传身教;(5)谦卑;(6)仁爱。这六条原则彼此涵摄,相互依存。其实不管是单个来看,还是结合在一起考虑,上述六项伦理原则或许皆可被视为《梵歌》中一个重要概念“达磨”(dharma,法)的实质性内容。“dharma”这一梵文词源于梵文动词词根“dhri”,有“维持、支撑、托举”之意。其简明而全面的译法是“伦理/道德”(ethics),指向这个术语的说教性或规范性的一面。然而,“dama”也不乏其描述性的一面,指

向事物的核心同一性。如此一来,前文所列五项主题当中的前四项或可视为达磨的描述性主题。而且,笔者在此对这五个基本议题及达斯的六项伦理原则不做详解,意在告诉读者,请将这些原则记在心间,随着阅读的深入,你自己会发现这些原则在《薄伽梵歌》的某一具体章节中是如何被论及的。

倘若《薄伽梵歌》通篇只论达磨,那么,不大可能成就现在这般卓著的声誉和历久不衰的影响力。以达磨为基础,《薄伽梵歌》建构了一个妙不可言的理论框架,然后充实以又一个关键而富有普遍性的原则一巴克提(bhakti)。梵文词“bhakti”源于动词词根“bha”一分享,字面常译为“虔信”“虔爱”或“奉爱”,但实际上蕴涵着更深层的意义一受启迪而开悟,为利益众生而有所担当,奉献自己。这再一次指向前文提及的行动原则,尽管行动本身即是服务。巴克提原则贯穿《薄伽梵歌》的始终,带着这种认知去理解和体悟《薄伽梵歌》,你会发现,或许最重要的

一点是,这部文献是专门用于实现自我转化的,而不仅仅是通过阅读获取些信息。所以,要是读者把自己放在阿周那的位置上,设身处地感受他所处的进退维谷的窘境,便会对《梵歌》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把握和领悟。那样,奎师那的话语不但会进入脑海,还会浸入内心深处。更重要的是,《薄伽梵歌》不应只读一遍,而应当反复阅读。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经过一遍遍地咀嚼,逐渐地,书中所描述的境界会愈发清晰而充分地呈现。

本书共五章,收录了我的五篇论文,从内容上看都是对《薄伽梵歌》的导读与介绍。既然属导读性质,那么我的想法是,导读本身要尽简明扼要。这样读者便可在阅读这本小书之后,直接进入《梵歌》的阅读和学习。

第一章“《薄伽梵歌》中的十八瑜伽”是《梵歌》十八章的逐章内容提要。传统上《薄伽梵歌》每一章的标题都含有“瑜伽”一词,那么每一章中所阐述的瑜伽形式究竟各有什么特色,这便是该部分尝试彰显的主题。常听人说,《薄伽梵歌》一以贯之的旨趣乃巴克提瑜伽,即奉爱瑜伽。的确,这部圣典正是以巴克提瑜伽而广为世人欣赏。而在巴克提瑜伽这一

涉越大川—瑜血哲学反思与跨文化比较研究

Advancing Across the Great River:Reflections on Yoga Philosophy and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s

总体范畴之内,《梵歌》何以涵盖了瑜伽的多重分支,以此成就了规范自律的联结之道?希望读者通过本书第一章的阅读,对这一论题有个清晰的把握。另一部久负盛名的瑜伽名著钵颠图利的《瑜伽经》,将瑜伽一词定义为平息心意的动荡。如何从内在控制心念?《薄伽梵歌》对此也有论及。虽然《薄伽梵歌》也重视从内在控制心念,但它更关注引领人走向觉知个人的关系性一视自我不仅与家人、朋友、同事、同胞有关联,也与最为内在的自我,亦即众生的自我有着关联。

第二章题为“权威的经验与经验的权威一论《薄伽梵歌》与现代‘宗教经验’的对话”。在这一章中,笔者试图揭示《薄伽梵歌》何以关涉“经验”这一难以捉摸的话题,尤其是“宗教经验”这一更为具体的议题。事实上《梵歌》展示了三个经验的维度,而我们大部分人大多时候意识到的仅是其中的第一维度,即二元性的维度,身陷其中,在爱憎之间苦苦挣扎。该部分将告诉读者,超越二元的对立,乃瑜伽的首要原则。而以此为基石,洞察处于自我之中的最高我,则是更高原则。在这种认知层面上行事,便是瑜伽的完美境界。

其余三章有一个共性,即均尝试在《薄伽梵歌》与其他思想传统之间进行比较研究。通常来说,比较研究可能出于多种意图,质量也参差不齐。我在此所做的比较研究,或许并非严谨的一流分析性研究成果。那种研究需要具备更为丰富的印度学以外的知识,而这非我所长。一个人基于自身的文化背景,如何开始与其他传统建立有意义的联结,以使《梵歌》更易为其接受和理解?关于这一问题,我自己的一些反思与比较研究,以

三个典型个案分别呈现在接下来的三个篇章中。同时,尤其对《梵歌》多少已有些了解的读者,希望这三章不仅为其提供解读文本的崭新视角,而且就如何理解我们用来定位《薄伽梵歌》的那些传统,呈现新的思路。

在第三章“神之歌一皈依之途:以《薄伽梵歌》与基督教的视角”中,我将就基督教如何理解人类状况的核心议题进行探讨,以厘清《薄伽梵歌》对同一主题的探讨有何异同。皈依之途(弟子之道,discipleship)是指人人皆受益于上师指导的理念,乃印度教与基督教两种传统的共同主

题。那么,导向更高智慧的这类指导,其基本动力何在?既然两种传统理解弟子之道的方式都与某些核心叙事交织在一起,那么,该部分将主要在这种语境下简要考察这些元叙事。

第四章为“菩提达摩的《入道四行观》与《薄伽梵歌》:以印度教毗湿奴派的视角看禅宗”。在该章中,我尝试做类似的比较研究,但选取的是篇幅短小却不失为禅宗根本的经典《入道四行观》。实际上,生发于印度的佛教与《薄伽梵歌》,二者皆来自同一渊源始祖。若论长幼次序,传统的印度教徒会说,《梵歌》有着较佛教更为久远的历史,而现代学者对此则持质疑态度。本章对历史问题不予追溯,倒是想看看,当这对本是同根生的“堂兄弟”久别重逢之时,其情其景又如何?在菩提达摩简明扼要的“四种行入”中,并未结合有具体的事例或资料。尽管如此,仍可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阐扬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四行”不失为很好的出发点。而且,菩提达摩所出身的家族传统、个人身份的转型,以及对其身后的研究,尤其耐人寻味。他出生于南印度一个婆罗门世家,转而成为

一名佛教徒,进而东渡中国传法,以禅宗开山鼻祖为后人景仰。关于其身后事,有传说称他圆寂之后,有人亲眼见到他正行走在返回西天印度之路上。

在第五章“借《薄伽梵歌》之力涉越大川:神之歌与《易经》”中,我将就《易经》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思想进行反思。《易经》不只是卜筮预测之书,更是向所有人传授智慧的经典,以其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而备受推崇,闻名于世。作为启迪真正智慧的典籍,《薄伽梵歌》与《易经》显然是超越时间、超越国界、超越文化的,其中很多思想可以说放之四海而皆准。尽管各自都留有特定文化的烙印,但二者均以其所呈现的普适性而广为世人欣赏和赞誉。如何跨越我们有限的、自我中心的经验之河?我认为,这两部经典为我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与行动指南。

我必须承认自己在语言方面的局限性。因为我不通中国古代和现代汉语,书中引用的著作都以英译本为依据。所有关键的术语无疑还存在其他的翻译版本,这跟梵文是一样的(我的梵文尚且可以)。此外,本书是以

涉越大川—瑜你哲学反思与跨文化比较研究

Advancing Across the Great River:Reflections on Yoga Philosophy and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s

英文写成,而将其理念传达给中文读者,完全依靠朋友们娴熟的翻译。我还得重申,我不敢说书中所讨论的主题呈现了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分析。更确切地说,这是我在研读《薄伽梵歌》英文版和梵文原版基础上所做的尝试和努力,希望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有识之士分享我对智慧话语的理解和领悟。以是之故,恳请读者诸君的耐心与包容。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