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水血学说》马大正|(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医妇科水血学说》

【作 者】马大正
【页 数】 162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21.11
【ISBN号】978-7-5132-7244-5
【价 格】78.00
【分 类】中医妇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马大正. 中医妇科水血学说.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1.1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医妇科水血学说》内容提要:

具有开创性的原创学术专著。全书正本清源、发掘研究水在人体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水与血在人体的生理病理的作用,如:水血的转化,水血不调引起的病理变化等,早在《内经》中便有描述,对人体水液不调引起的疾病在今后的治疗学研究亦具有指导意义。如:增液、补阴、利水、排毒等治疗;以“妇女属阴以血为本”的中医理论为基础,对妇科水与血的学术理论进行了创造性的探讨,同时以水血学说观点指导妇科临床取得了真实的效果。并借鉴现代水血的理论与数据予以论证,也可说是对本学说成立的支撑,这种方式将启发同仁领略研究方法。

《中医妇科水血学说》内容试读

的使吹

理论篇

一、中医妇科水血学说之肇始

每一门学说的发现,都有一个可以追溯的源头。1991年我编写了《中国妇产科发展史》,因此,对于当时可以阅读到的我国历代妇产科著作,都做过一番仔细的审阅。2017年,我对该书做了改写,阅读了更加丰富的妇产科著作,发现最早提出中医妇科水血学说的观点,是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文中称:“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问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师曰: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日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经自下。”

这两条原文若作今译,便是少阳脉微弱,为三焦疏调无力,决读无权;少阴脉细,为肾气虚弱,主水乏力。男子出现这类脉象,就会小便不利;妇女出现这类脉象,就会经水不通。月经为血,血流动不利就成为水,故(经水不利引起的水肿)称为血分。问道:患病有在血分,有在水分,如何区分?老师回答说:经水先闭,后患水肿,称为血分,此病难以治愈;先患水肿,以后闭经,称为水分,此病容易治愈。什么原因呢?水肿消退了,月经就自然来潮。这是最早从疾病的病因、病理、治疗、疗效四方面阐述中医妇科水血学说观点的文字。

《素问·标本病传论》中称“病有标本”,可见当时已经具备了治病必求其本的观点。对于因水肿引起的闭经一水分,治水自然是一种治本的方法;反之,对于因经闭引起的水肿一血分,治血自然应该也是一种治本的方法。虽然张仲景仅提出“去水,其经自下”,而没有提出相应的“行血,其水自消”的主张,但这应该是一种隐而不言的笔法,或许就不提血分的治疗,那是“此病难治”的缘故。

为何张仲景提出的“水分”与“血分”,在治疗效果上两者有易难之分?“水分”病“去水,其经自下”,而“血分”病则“此病难治”呢?原因在于“水分”的病位相对较浅,“去水”方法众多,疗效较好,相对容易获效,而“血分”的病位相对较深,治疗方法不多,疗效难以肯定,行血就比较困难。

由于以上条文均收录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中,论及的疾病仅有互为因果两种一经闭与水肿,通篇也没有关于男人类似疾病的论述,可见像这类互为因果的疾病在仲景看来,当时也只发生于妇女。由于该条文并不归入妇人三篇(妇人妊娠

1

中医妇科水血学说

病脉证并治、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中,因此,后人往往将其视为仲景对内科中女性水肿疾病的一个论述,而并未将其归类为妇科专病来特意看待。其实就连张仲景本人也万万没有想到,他提出的这一临床现象,竟为日后妇产科一门新的学说一中医妇科水血学说,开启了一扇待人叩响的探索之门。

二、中医妇科水血学说之含义及其意义

中医妇科水血学说,是专门研究妇女体内水和血的生成、代谢、转化、致病、治疗及预防的一门学说。

中医妇科水血学说与以往中医妇科的任何一门学说都不相同,也是任何其他学说所不可替代的。运用该学说可以阐释水血致病的发生机理,并成为预防、治疗水血疾病的理论依据。

三、生理状态下的水与血

水与血作为一种生理状态下的物质存在于人体之内,发挥着一系列的生理作用。当水、血的生理状态遭到干扰,水与血的生理作用遭到破坏时,便产生了一系列疾病,这些疾病都与水血直接相关。在讨论此节内容的时候,首先需要了解水血同源、水血代谢水血转化和水血作用。

(一)水血同源

人体内的水是从饮食精微中化生而来的,但已经不同于自然界的水;人体内的血也是由饮食精微化生而来的,但已经不同于人体内的津液。所以,《灵枢·营卫生会》有“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灵枢·邪客》中亦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之说。这里的津液,即为进入人体,经过化生的水谷精微;津液由肺脉上输于心,经过心的赤化而成为血。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女科》的话比较直白,浅显易懂:“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人体内的水与血都来源于饮食水谷,这就是水血同源。水是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构成了津液,津液又是血的前身,是构成血的主要成分。水血同源者,血中有水,水血共存,如形如影,两者不可截然分开。

在中医妇科领域,对同一个物质,同时使用水、血的不同命名,也反映了水与血的同源性。月经本属于血,故通常称为“经血”“月血”“血经”“血信”“血脉”“血海”;月经还有水样流动的性状,故又有“经水”“经汁”“汛”“潮水”“癸”(癸者,水也)的称谓。在古人眼中,月经既称血,又称水,两者大致是相同的。此外,人们对胞衣称为“血衣”或“水衣”,将胞浆水称为“浆血”或“浆水”,将产后的恶露称为“生血”“产血”或“淋露”等,也都基于古人对水血同源的认知。

人们很早就认识了人体水血同源的道理,并将其贯彻于临床治疗之中。在《灵枢·营卫生会》中就提出“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治疗原则一严重失血的患者不应该再发汗,出汗严重的患者不应该再使其出血。因为汗是由水组成的,失血者也伤及水,同样失水者也伤及血。

2

理论篇议

清代邹澍《本经疏证》称:“盖气血皆源于脾,以是知血与水同源而异派。”清代唐容川《血证论》卷四“经血篇”说:“总而论之,血气二者,原不相离,血中有气,气即是水。”以上诸论都说明人体之中水、血已经浑然一体,不可截然分开。(二)水血代谢

在生理情况下,人体内水、血均来源于饮食的摄取而得以源源不断地生成与补充。人体在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过程中,在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的生理活动过程中,消耗了水与血,这些水血的消耗隐而不可见,属于隐性消耗。人体内的水、血还以汗、涕、泪、唾、诞、溲、月经、白带、胞衣水、恶露、乳汁等形式分泌或排出体外,这种水、血的损耗是显而易见的,属于显性消耗。

饮食水谷对人体水、血的持续化生、补充,与人体对水、血的不断消耗、排泌,在生理状态下维持相对的动态平衡。如果人体对水谷的摄入、吸收、转化过量,或者体内的水血消耗、排泌不足,则导致正平衡;如果人体对水谷的摄入、吸收、转化不足,或者体内的水血消耗、排泌过多,则导致负平衡。一旦体内水血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就会形成水病、血病,或者水血同病。

1.水代谢

一提到“水”,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自然界存在的水。水是维系生命存在非常重要的物质,在人体组成的成分中,水的含量最高,占体重的50%~67%。《灵枢·平人绝谷》对人体停止饮食后,能够继续维持生命的时间进行了最早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在两千多年之后的今天,西医学研究认为,人断水只能生存3天,而断粮却还可以存活7天。这一常识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水与食物相比,对于生命的存活更加宝贵,更加重要。

《灵枢·五味》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饮水进口之后,首先入于胃,所以,《素问·五脏别论》云:“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水进人人体之后是如何分布到全身和排出体外的呢?

《素问·上古天真论》称:“肾者主水。”《灵枢·本输》又称:“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肾是人体主管水的脏器,肾与膀胱关系密切,膀胱是津液贮藏的地方。正如唐容川在《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上卷“脏腑之官篇”中所说:“凡人饮食之水,无不入于膀胱。”《素问·经脉别论》又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从此条文可知,饮水进口,先入于胃,胃将流动的水液精气输送于脾,经过脾气的升举,上归于肺,肺朝百脉,通调水道,将水下输到膀胱。

这里的“水道”指的是什么?《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可见,所谓的水道,指的是三焦密如蛛网一般水液通行的道路。

膀胱中的水又是如何做到“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的呢?

《素问·灵兰秘典论》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唐容川在《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将“州都”二字改作“洲渚”,每个字都添加了三点水。“洲渚”又是什么意思呢?是指水中可以居住的地方,大的称洲,小的称渚。至于“官”

3

量中医妇科水血学说

字,是指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膀胱者,州都之官”,翻译成今文,即膀胱是这个洲渚上治水的官。对于“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既往大多数人将其解释为“津液贮藏于膀胱之中,通过膀胱的气化,变为尿液而排出体外”。这是一种狭隘的见解。唐容川在《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上卷“脏腑之官”篇中批驳道:“人但知膀胱主溺,而不知水入膀胱,化气上行则为津液,其所剩余质,乃下出而为溺。经文所谓气化而能出者,谓出津液,非出溺也。”其实,“津”与“液”之间仍有区别,还应该进一步辨析。《灵枢·五癃津液别》称:“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可见,经过气化之后的水,其中可以温肌肉、充皮肤,肉眼视而不可见的为津;经过气化之后的水,其中流动而不行散于肌体,肉眼可见的为液,譬如汗、涕、泪、唾、涎、溲、乳、带、胞衣水便是。此外,津液还包括身体腔隙中停留的液体。由此可见,膀胱是一个能够分清泌浊的器官,可以将水液气化成津与液,分布到全身,同时又将残余的水液排出体外,成为尿液。因此,唐容川之“经文所谓气化而能出者,谓出津液,非出溺”,亦欠细辨。

进入膀胱的水又是如何得到气化的呢?唐容川在《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上卷“脏腑之官”篇中说:“凡人吸入之天阳,合心火,下至胞中,则蒸动膀胱之水,化而为气,与西法以火煎水取气无异。夫此膀胱之水,既化为气,则透出膀胱,入于胞中,上循脐旁气冲,上膈入肺,而还出于口鼻,上出之气,著漆石则为露珠,在口舌脏腑之中则为津液,且气之出口鼻,其显然者也,又外出于皮毛,以熏肤润肌而为汗,所渭气化则津液能出者此也。”如果再进一步分析:心属火,在上;肾属水,在下。肾有二性,为水火之脏,肾合膀胱。心火需下降,肾水需上升,通过心火的下降,肾火的蒸腾,可以使膀胱中的水得以气化,做到水火既济。正如唐容川所说:“火交于水,即化为气…与西法以火煎水取气无异。'

水在膀胱中气化之后变为津与液,又是如何“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敷布到全身的呢?除了《灵枢·五癃津液别》“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之外,津液还通过三焦的敷布,输送到全身。《灵枢·本输》称:“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这里的“渎”是指水沟、小渠,亦泛指河川。全句的意思是,三焦是体内沟渠网布的腑,诸水道出自三焦,归属于膀胱。它与其他腑不同,是没有脏与之配对的单独的腑,但涵盖了所有的腑在内。《灵枢·营卫生会》中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描述了三焦的功能。“上焦如雾”的实质,就是《灵枢·决气》所云的“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如沤”的“沤”字,意为长时间浸泡。全句指中焦(脾胃)如同长时间浸渍食物的地方,可以使食物腐熟。“下焦如渎”的“渎”,意为水沟、小渠,亦泛指河川。全句指下焦如同沟渠一样,排泄污物。当然,水除了变为尿液排出身体之外,还可以以“五液”的形式排泄,即《素问·宣明五气》所谓的“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素问·五脏别论》称:“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大便也是一种水液排出体外的方式。《素问·解精微论》说:“是以悲哀则泣下,泣下水所由生,水宗者,积水也。”其认为悲哀就会哭泣,哭泣产生的眼泪是由水形成的,水来源于体内积聚的

4

理论篇

水液。举一而反三,五液之中的其余四液如汗、涕、涎、唾,无一不是来源于体内积聚的水。此外,乳、带、胞衣水,则是女子特有的水排泄方式。《灵枢·五癃津液别》还说:“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这说明人体对于水液的排泄可以根据内外因素的变异而产生调节。

在中医妇科领域,女性在初潮至绝经期间(除去经期),每天都可能出现少许的白带,每一个月经周期的排卵期和经前期,白带的量会增多,这些均属生理性带下;两性交合时会产生较多的分泌液;分娩时会有大量的胞衣水随着胎儿的娩出而排出体外,为800~1000mL;分娩之后哺乳期间会产生大量的乳汁以喂养婴儿,新产妇乳汁的分泌量每天在500~700mL。这些是女性特有的可见的水损耗形式。此外,水的损耗还存在一种不可见的形式,便是妊娠之后对胎儿发育的滋养,因为在胎儿的身上有比成人更多比例的水分,同时还有胎水的增加。

水除在上述经络、脏腑之间的传输之外,还存在自身的渗透和吸收。《灵枢·五味》称:“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减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灵枢·血络论》中则谓:“新饮而液渗于络,而未合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其不新饮者,身中有水,久则为肿。”翻译成现代文是,刚刚喝过水,水液会渗入络脉,如尚未与血混合,针刺出的血是清稀的;如不是刚刚喝过水,(针刺出的血也是清稀的)则是身体内有积水,日久就会形成水肿。以上两段话提到的“注”与“渗”近似于西医学水的渗透现象。水液经过

一系列的传输和渗透之后,进入经脉,与血相合,被送达全身。《灵枢·百病始生》云:“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膜胀,膜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这里的“肠外之汁沫迫聚”就是一种渗透现象,“得散”则是一种吸收现象。

2.血代谢

提到所谓的“血”,人们自然就会想到脉管里面流动的血液。

《素问·五音五味》称:“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说明女性的一生常常处于阴血损耗而相对不足,因而阳气相对有余的状态。正常的经、孕、产、乳过程,是一种阴血损耗相对较多,但仍然可以通过自身自然调节、补充的生理过程,因而并不会对妇女的健康造成过大的伤害。如果经量过多、经期过长、崩中漏下、胎孕过频、胎漏不绝、频频堕胎、产后血崩、恶露不绝、哺乳时间过长、漏乳严重,则很容易使女性阴血严重耗损,导致失血的病理状态,陷人阴血不足的境地。正因为如此,宋徽宗赵佶敕撰的《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中提出“妇人纯阴,以血为本,以气为用”的论点;《陈素庵妇科补解》(宋代陈素庵撰,明代陈文昭补解)中,用“男子以气为主,女子以血为主”立论:宋代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方》中径直提出:“大率治病,先论其所主。男子调其气,女子调其血。”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五十二也提出:“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在气与血两者之间,他们都特别重视妇女的血,可谓不谋而合。

《素问·脉要精微论》称:“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经水》称:“经脉者,受血而营之。”认为脉管是贮藏和运行血液的地方。《灵枢·经脉》称:“谷入于胃,脉道

5

中医妇科水血学说

以通,血气乃行。”认为经脉通利,气血才能流行。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有“气者血之帅也”之谓,认为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存于血液之中,血可以载气,气的化生以血为物质基础,所以又有“血为气母”之谓,即清代唐容川《血证论》所说的“运血者即是气,守气者即是血”。

《灵枢·痈疽》称:“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阴阳已张,因息乃行。”认为胃中生成的精微如同露水一样,流注于肌肉大小汇合之处,再渗入细小的孙络,与津液调和之后,生成红色的血。血行和顺,细小的孙脉首先被血充盈,再注入略粗的络脉,络脉被血充盈之后,再输入经脉。人体阴阳经脉的气血充足,便随着呼吸而运行于全身。《灵枢·血络论》云:“新饮而液渗于络,而未合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虽然脉管看起来环状密闭,但是饮入的液体仍然可以渗透进人,参与血液的运行。《灵枢·痈疽》称:“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灵枢·动输》又称:“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认为血液在一个环状密闭的脉管系统之内不停循环流动。

《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本脏》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认为气与血是人之神的物质基础,是终其

一生奉养生命的东西,不可不谨慎。《素问·至真要大论》就有“气血正平,长有天命”之说。虽然《内经》中常常气血并提,如“气血皆从”“气血未乱”“气血以并”“气血留居”“血多气少”“血少气多”“气血皆少”“气血盛”“气血虚”“气血衰”“气血皆脱”等,认为两者存在相互依存、相互滋长、相互运行、相互罹患的关系,但血对于女性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也开始受到关注。

血的生成又是怎样的过程呢?《灵枢·决气》中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营卫生会》中更有详明的记载:“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内经》中的文字时常具有跳跃的现象,即在叙述相同一件事情的过程中,不同的语句常常有所侧重,也常常有所简略。综合以上两条条文的内容,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中焦包括胃(食物在胃中经过腐熟消化),分辨出津液与糟粕,其中的津液上输到肺脉,变化成红色,这就成了血液。至于究竟如何出上焦、如何上注于肺脉,又如何使中焦泌出的津液化为红色,则语焉不详。

《素问·厥论》云:“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素问·奇病论》也云:“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可见,胃中的津液之所以“出上焦”“上注于肺脉”,皆因脾气能够升运使然,正如清代唐容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上卷所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此外,《素问·宣明五气》有“心主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心生血,血生脾…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亦有“心为牡脏,其色赤”。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获得津液化赤为血的答案,就是说,中焦产生的津液经脾的运化,首先输送至肺,由于“肺朝百脉”,又将津液输送于脉,心主脉,心在五行之中属火,对应的颜色为赤,津液经过心的气化作用,最终变为红色的血液,这就是所谓的“心生血”。所以,清代张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