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中医张氏内科》张存钧,王松坡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海派中医张氏内科》

【作 者】张存钧,王松坡主编
【丛书名】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系列
【页 数】 364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9.03
【ISBN号】978-7-5478-4347-5
【价 格】68.00
【分 类】中医内科学-中医流派-上海
【参考文献】 张存钧,王松坡主编. 海派中医张氏内科.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3.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海派中医张氏内科》内容提要:

张氏内科作为上海流传最悠久的本土中医流派之一,已绵延近400年,名医辈出。清末明初,张玉书、张骧云蜚声沪上,近现代又涌现出了如“国医大师”张镜人、张伯讷、张存钧等一大批知名中医家。目前张氏医学已传达第14代,“桃李无言,下自成蹊”,门人众多,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张氏内科在常见内科各系统疾病的诊治方面均积累了不少经验,形成了自己比较独特的诊治特色,系统整理、总结张氏内科的学术特色与临证经验可以进一步丰富海派中医的学术内涵,有比较高的临床价值。本书对张氏内科流派诊治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内容包括:上篇历史传承,主要讲述张氏内科的缘起、传承与发展,流派影响以及张氏内科代表人物事略;中篇学术与临床,从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流派特色、用药特色与验方、经典医案医话等方面系统总结张氏内科的理论、诊治经验、用药及技术特色;下篇介绍张氏内科流派发展的现状与创新,并收录传承团队跟师学习心得、张氏内科大事记等内容等。

《海派中医张氏内科》内容试读

上篇

渊源与传承

海派中医张氏

第一章

历史传承

第一节缘起

根据上海地方志的记载,张氏一门的先祖原系河南汴梁(今河南开封)人南宋初有张铁一氏随宋室南迁,“偕沈、瞿、赵三姓由严陵徙居至上海高昌里张家浜,近龙华,后人遂呼为‘龙华张’”(见同治《上海县志》卷二十九)。这是张氏徙居上海的最早记载。张铁一系宋徽宗时期丞相张商英之孙,据宋史记载,张商英,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生,历任右正言、尚书右丞、资政殿学士、观文殿大学士等职,官至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张商英入阁,为政持平,以不食不暑为之。曾力劝徽宗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并致力改革政事之弊,废除苛捐杂税,发展商业农业,以薄赋宽民。徽宗宣和三年(1121)病逝,终年78岁。赠少保,钦宗靖康元年(1126)加赠太保,高宗绍兴年间又谥文忠。

同治《上海县志》卷二十九《冢墓》记有“张、沈、瞿、赵四姓墓,在二十六保

二十三图,去张家浜半里许,前临小河,其右稍北为沈家巷,墓前有石碑。题‘张沈瞿赵四姓始祖之墓’十字,碑侧又有‘元朝遗址万历重修’八字。前志云:龙华张氏始祖名铁一者,宋商英之孙,高宗南渡,偕沈、瞿、赵三姓由严陵徙居上海高昌里张家浜,近龙华。后人遂呼为‘龙华张’。此四姓者,仗义结伴,生同居,亦死同穴。至今坟之右有沈家巷,坟之左有瞿家巷。惟赵氏后迁于上海邑治之南,今称为亭前赵。四姓聚居五百余年,相保如初,里人称‘义坟’。”

张氏徙居上海后继续为官,而并没有业医。乾隆《上海县志》记载有张氏族人张敏中事迹,“嘉靖甲寅三十二年(1553),由明经教授仁和,会倭寇薄城当路檄属员之才谞者分守各城。敏中得艮山诸坊,率生徒,督士卒捍御,城赖

2

以完,迁周王府教授,年八十卒于家。”张敏中为张铁一第八代孙,明嘉靖甲寅

三十二年(1553),担任“明经”,只是一名政府文教方面的下级官员,职务是在

仁和(宋兴国四年改名钱江县,治所今属杭州市)进行宣传和教化。时值倭寇围困杭州城,在杭城保卫战中,他接受檄文带领学生一起在艮山进行抵御,“督

士卒捍御,城赖以完”。后得到朝廷奖励,“迁周王府教授”。

梳理张氏医学源头,在“龙华张氏宗谱·世表”的相关章节中,可见到张氏先人行医的散在记载。如九世祖张忠,字体卿,号可石,官山东鲁府良医所良医;十一世祖张肇际,字会卿,号十洲,太医院吏目;十二世祖张孟起,业医居周浦镇;十二世祖张开锡,字宗之,号思咸,上海庠生。思咸公幼年好友陵鸣珂[清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撰《思咸公医游赠序》载:“思咸以医出游,岂若世之所谓医哉?亦以儒之理,圣之道通之也,诚以儒之理圣之道通之,不特医一人,医天下可,不特医一时,医万世可也。”赞扬思咸公“至今不遇,乃以儒而业医”。是非常之人,从事寻常的行医职业,正是思咸公为人“不寻常也”。由此可见,在张元鼎创始医业之前,先祖已有业医的萌芽和背景。

张氏家族开始以医为业是从张元鼎始。张元鼎自张铁一算起为第十四世,而以张氏世医论则为第一代。张元鼎在地方志上没有记载,而在张氏家谱中却收录颇详。张元鼎,字君调,号隐园,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早年亦习儒,淹贯经史百家,而嗜医籍。后因家族中多人先后病逝,立志“不为良相,愿为良医”,遂弃仕从医,精研《灵》《素》,行道于乡里,辄获良效,“里人德之”,自此开创了以医为业之“张氏医学”先河,其后代有传承至今。

第二节传承与发展

自明代崇祯末年张元鼎开创以医为业的张氏医学起,至今已经370余年。近400年来,悬壶济世即成为张氏一门的主要家传之术。张元鼎行医后,历经数代,至第六代张克振逐渐形成了上海张氏医学流派的雏形,并逐步确立了张氏医风、医德及学术思想、医学规范,为张氏医学的长盛不衰奠定了基础。到清末,张氏世医已经成为上海地区极负盛名的医学流派,时以第八代张麟祥为著名。民国时期,更以第九代张骧云擅长治疗热病而享誉沪上,名列海上十大

名医之榜。而张氏医学流派也进入了鼎盛时期,流派队伍逐渐扩大,从医人数

也不断增加,从第十代起到第十二代,张氏家族习医者达30人之多,而且开业点逐渐增加,在老城厢和租界区,张氏医家诊所遍布上海。张氏医学涉及领域

也不断扩展,优势病种逐渐增多,从治疗外感病为主,扩延到外感和内伤疾病并重。诊疗手段从单纯中医到渐渐出现中西医汇通,进而结合。传承方法也日渐多样,从第十二代起,已经走出了父子授受和单一家传模式,向家传与学校教育结合、家族嫡传与带徒结合等转变,使流派传承之路更为广阔。

张氏医学流派的发展,以张元鼎弃仕从医的崇祯十六年(1643)算起,已经走过了近400年历史,整个过程大约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奠基阶段(第一代至第五代)

张氏医学源于自学。据家谱记载,张元鼎约于崇祯十六年开始行医,起因是家属中有多人先后因病去世,遂立志“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弃仕从医,自学成才,开创了“张氏医学”之先河。家乘记载:“张元鼎,字君调,性聪颖,好学知礼,淹贯经史百家,而嗜医籍。年十三遭曾祖妣蔡太孺人之丧。翌年,大父侍林公复见背。阅三年为天启乙丑,祖妣陈太需人又相继弃世。公父敬甫…致疾濒危,诸医束手。公亲侍汤药,衣带不解者经月。益钻研《灵》《素》,处方配剂,果渐获痊。及崇祯二年(1629)己已,公年二十一,遭妣何太需人之丧,哀毁逾恒…”由于族中亲人连连遭病灾而弃世,故元鼎发愤学习,立志以医济人。“公既行道于乡,辄获奇效,里人德之。”由此成为张氏医学的第一代始祖。

元鼎之子芳孙继承家业,为张氏医学第二代。芳孙子式球生于1654年家谱记载:“彼时公(即元鼎)孙式球已十龄,聪颖绝人,有神童之誉,而公之学问、艺术悉以授之。”此为第三代。张元鼎的第四代(曾孙)镐,字武在,亦承家学。第五代为瞻源,瞻源学医除了承袭家传外,还随舅父夏东升游,《上海县志》记载:“瞻源者,传其业于外舅夏东升(重光),遂以医行。”

由此,张氏世家已经形成了以医为业,世代相传的传承格局,医学成为其传家业术,张氏医学流派逐渐形成。据张氏族人称,张氏中医之所以能世代相传,是因聚族而居,代有定例,即族中有长子者必承袭祖业,不传外姓,虽女婿也不得传承。除长子必须继承祖业由父子相传外,尚有辅助政策,即由叔或伯对子侄辈进行交叉传教,侍诊抄方,只要子侄辈愿意学医,长辈有义务承担传

教的责任,临诊严于督教,帮助子侄走上医学之路,因此各房均有子孙相继为

医,于是就带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家族中医传人。

二、成熟阶段(第六代至第八代)

史传承

至第六代张克振,张氏医学趋于成熟,此阶段以流派声名日益显赫,出现流派代表人物,为地方百姓和官府所肯定,并载入地方志为标志。《上海县志》收录了第六至第八代张氏医家名传。张克振,名承启,以字行。他幼承家训,对岐黄书潜心钻研,贯通《内》《难》诸经,善于治疗时病热证,医术精湛,故临证诊病,每获奇效。其治病不计诊金多寡,遇贫者且给以药资。因张克振声誉日隆,求学者亦渐多起来,他除传医学于子嗣外,也曾收外姓弟子,使张氏医学声名日盛。同治《上海县志》卷二十二载录其行医事迹,谓:“至克振,业更精,尤识时症,虽殆皆起。当暑秋疫甚时,延治无停履,性复真挚。年六十余,犹徒步临诊,风雨无间,诊费计酬,贫病转给以药,时称长者。子钟涛,字文澜,孙麟祥,字玉书,皆能继其业。治病日不给,深夜露行,食宿无定。麟祥尤深脉理,决病无讹,子弟继起者多,门人李仲芳、纽汇源,皆传克振业著于时。”

张克振子张钟涛、孙张麟祥俱以医名,尤以麟祥享有盛名。张麟祥(1821一1867),字玉书,号黻堂。祖父俱以医名,麟祥益进其业,治病能断人生死,遇贫病,私以银币置床间。一日,遇一贫者囊空乏资,麟祥伪以金饰遗地,病家拾还之。麟祥笑曰:非吾物也。嘱以兑资购药。尝语子弟云:病者得资心宽,投药易愈。其怜贫好施如此。

张氏家谱记载张麟祥:黻堂公讳麟祥,字玉书,浪三公长子。体魁梧,目修长,面方,微有髯,好读书。念先人累世以医名,益深究方书,于《伤寒》尤有心得。公少侍父应诊,已峥嵘露头角。壮年,术益精,名日起,断人生死,历历不爽。日治人以百数,归家必在午夜。天性慈祥,贫者不仅给药,且济以朱提。其有贫而傲,耻言乞药者,公默然识之,以簪珥之属就察脉时潜置病者枕簟间,有知而还之。公否认为己物,日:“此天济汝也,盍质而为求药需乎!”

咸丰癸丑年(1853),太平军攻陷城邑,时张钟涛病卒尚未下葬,麟祥命家人携母避难乡间,自己则守父柩不忍离。麟祥体强盛,性和蔼,孝友诚挚,恪守

家风。同治丁卯年(1867)二月三日,竟以食河豚中毒不治身亡,年四十六。

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张氏流派诊疗伤寒热病的辨证方法、用药思路走向成

熟,框架基本形成。张麟祥取明清温病诸家之说,结合沪地热病发病特点,熔

伤寒与温病学说于一炉,立热病当“表透为先”“祛邪为第一要务”等治疗原则,辨证运用葱豉、栀豉、黑膏等加减方,创救苦玉雪丹以开泄疏托,清热开闭之功,挽救热病重症,有效地指导着临床,也对张氏内科的延伸和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三、鼎盛阶段(第九代至第十一代)

清代末年至民国时期,是张氏世医流派发展过程中的鼎盛阶段,此时传承已达9世,张氏族中以医为业者明显增多,张麟祥的4个儿子皆从家传而以医行市,长子世臻字晓云、次子世涵字竹云、三子世煜字蔚云、四子世镳字骧云,俱传其业,又各有所长,享有盛名,如晓云精于诊治伤寒时证,蔚云则善于调理内伤,其中又尤以四子张骧云因取二位兄长之长更善治热病、杂病而名声最隆。

张世镳,字骧云,又字景和,晚年更号冰壶。生而颖异,读书过目成诵,性诚笃,年十三,父卒,不乐仕进,习岐黄术,以承袭家业。骧云得晓云、蔚云二兄悉心教诲,寝馈于《灵枢》《素问》《伤寒《金匮》诸书,朝夕钻研,不数载,出而问世,处方如老吏断狱,时下咸惊异之。学成后,张骧云初在其兄晓云诊所助诊。30岁时,自设诊所在四马路(今上海福州路)浙江路口的浙江里开业。其间经当时慈善团体的陈竹萍介绍,兼任难民所、普玉堂医生,为劳苦大众诊疗服务,使他深刻体会到贫病交迫的苦难。稍有医名时,家中又遭火灾,乃迁至泥城桥平桥里(今上海北京西路146号),居住并设诊所,医名日盛,其户外虽不挂行医招牌,也从不在报上登载广告,但上海市民尽识其门,终日门庭若市,一无暇日。张骧云中年因患热病,致病后听力减退,故人时称其“张聋聋”,诊病时,听患者述病症常辅以传声筒,而断证处方则不爽毫发。素以善治伤寒时证而著名于世,对于危重患者,善于采取果断措施,救人于垂危,故“就医其家者,日率盈百人,门外车塞于途,夏秋之间则尤不暇给”。张骧云遇事主礼让,但涉及外交不稍迁就,英日侨商公司建筑侵及张氏祖坟或沟或路,迭经抗议争回,无所屈挠。民国期间,因张氏祖坟被洋人哈同圈入其花园内,张骧云历尽多年与哈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