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胃肠病中西医特色诊疗》段素社|(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功能性胃肠病中西医特色诊疗》

【作 者】段素社
【页 数】 281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1.03
【ISBN号】978-7-5719-0888-1
【分 类】胃肠病-中西医结合-诊疗
【参考文献】 段素社. 功能性胃肠病中西医特色诊疗.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03.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功能性胃肠病中西医特色诊疗》内容提要:

《功能性胃肠病中西医特色诊疗》内容试读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消化系统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第一节食管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一、食管的形态

成人食管为一扁平的肌肉性管状器官,左右径约3cm,前后径约2cm,两端均有上部及下部食管括约肌保护。食管上端与位于第6颈椎水平的环状软骨的咽部相连接,向下经过后纵隔,穿过膈肌食管裂孔到达位于第10或第11胸椎水平的食管-胃连接处。内镜下测量,其长度从上门齿到食管上端(环状软骨下缘水平)约15cm,主动脉及左主支气管跨越或与食管交错的距离自上门齿分别为22cm及27cm。从门齿到贲门,在男性平均为40cm,女性平均为37cm。

食管因颈椎、主动脉弓、左支气管及膈肌等关系可分为四个生理性狭窄。第一狭窄为食管人口,在环状软骨下缘,是食管最狭窄的部分,也是食管异物存留最多的部分,第二狭窄相当于第4胸椎平面,由主动脉压迫食管左壁所致,距第一狭窄约7cm。第三狭窄相当于第5胸椎处,为左侧支气管压迫食管的前壁所致,距第二狭窄约4cm,距门齿约25m。第四狭窄平第10胸椎,为食管穿过膈肌处(即膈肌食管裂孔处),因横膈肌和横膈脚的收缩而形成,距第三狭窄约9cm,距门齿40cm。食管的腹段约4cm,偏左连接胃的贲门。

虽然食管基本上是位于躯体中线,但不是直上直下的,而是从上向下、自后向前并稍向前斜倾:在颈部略偏向左侧,在胸部随脊柱的曲度位于中线的右侧,但在食管下端又偏左侧并向前穿过膈裂孔。食管从中线的这些偏移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颈段食管入路最好从左侧进人,胸段食管从右侧而下段及贲门部可由腹部及左胸腹途径接近。再则,食管有相当于胸椎弯曲的前后曲度,直立位时,食管胸、腹段形成向前的光滑凹面弧度。这种前-后凹面可能是在仰卧位时使胃-食管反流物延迟廓清的一个因素。

功能性胃肠病中西医特色诊疗

二、食管的位置食管行程分为三段:

1.颈段自咽食管连接处至胸骨上切迹水平,长4~5cm。食管前方为气管,借疏松的结缔组织附着于气管的后方膜部。食管后方为盖于颈长肌的椎前颈筋膜

2.胸段胸骨上切迹至食管裂孔,长18~20cm斜跨胸主动脉前方,穿食管裂孔。食管位于胸腔纵隔的上后方。第5胸椎水平以上,气管直接位于食管的前方,气管分叉后,食管被左支气管跨过。自此以下,食管位于心包及左心房的后方。

食管在上纵隔内左侧更靠近纵隔胸膜。在后纵隔内下降时斜向右侧,食管更接近右纵隔胸膜,后者包着食管右侧并有相当一部分的食管后面几乎一直至食管裂孔

3.腹段自裂孔至食管-胃连接处为1~2cm,其下方为肝左前叶。食管裂孔的边界由横膈脚和中弧形韧带构成,可能在预防胃食管反流中起作用。食管穿过膈裂孔位于主动脉的前方,并稍超过至其左方。在腹腔内时,有腹膜(胃-膈韧带)及筋膜覆盖,位于肝左叶的食管沟后方。前、后迷走神经干分别紧贴食管的前、后方。

4.食管的附着食管的纵形肌纤维附着于环状软骨。此后食管经颈及纵隔下降,周围有疏松组织围绕,包括弹性蛋白纤维,后者便于食管在垂直位做一定程度的活动。可见到的食管附着部位为:①辅助肌韧带;②浆膜反折;③膈-食管膜

位于食管与气管、左主支气管、心包及主动脉之间,有平滑肌纤维辅助条通过。膈上筋膜反折包括纵隔胸膜,与远端食管间有短缩的胸内筋膜形成的膈食管膜。由两层腹膜反折形成的胃-膈韧带向腹段食管左方及稍后方延伸,并与食管及附近的胃底与膈肌下面固定。

膈-食管膜的纤维-弹性膜甚为重要,将下段食管固定于膈肌并在呼吸时允许食管有垂直运动。膈-食管膜是由膈下及胸内筋膜短缩而成,包括一下支及一上支。下支插入贲门内,上支至胸段食管的下方1~3cm处成同心形层次。虽然膈-食管韧带的纤维主要附着于食管外膜层,但有些可深入至食管壁的黏膜下层。膈-食管膜在前方及侧方发育较好而在后方薄弱。组织学上。此膜的40%~60%由弹力纤维组成。纤维排列成束及片状,形成交织的网状结构,使裂孔的连续运动有足够的强度及弹性。吸气时膈肌下降,膈-食管膜的上支用力将食管向下拉。呼气时膈肌上升,膈-食管膜的下方将贲门向头的方向拉。

三、食管的组织结构

食管壁厚3~4mm,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纤维层或外层(由内向外)四层所构成。

1.黏膜层黏膜位于食管壁的内层,由上皮、固有膜和黏膜肌层组成。上皮位于黏膜表面,为非角化复层鳞状上皮(又称复层扁平上皮)。具有耐摩擦和抗损伤功能,受伤后上皮修复能力很强。固有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位于基膜与黏膜肌层之间,它所形成的乳头伸向上皮层。黏膜肌层由纵行平滑肌和细弹性纤维网组成,位于固有膜和黏膜下层之间。此层与固有膜均随食管黏膜的纵行皱襞起伏。食管黏膜较湿润而光滑,黏膜突向管腔形成8~10条纵行皱襞,当食物通过时,皱襞可扩张消失。在食管与胃贲门交

·2.

第一章消化系统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界处,复层鳞状上皮突然变为单层柱状上皮,即Z线处转变为胃的单层柱状上皮。Z线

环绕成Z字形,标志着胃和食管黏膜的分界。在正常人,Z线或鳞状-柱状上皮相接于

LES水平(距食管和胃贲门解剖交界约2cm处)。

2.黏膜下层食管明显的黏膜下层包括疏松的结缔组织,此层富有粗大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以便吞咽时黏膜层扩张。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黏液性腺体、神经分支和黏膜下神经丛。

3.肌层由较厚的外侧纵层及内侧环层组成。这种肌纤维的排列有利于食管蠕动收缩以及食管管腔内容物向胃传送。近食管的上端,纵形肌纤维在后方分开,绕至前方形成两条纵束,通过一韧带附着于环状软骨的后面。此部位在食管上段的后方形成一薄弱处,咽部憩室即源于此。由此向下,纵形纤维与胃部纵形纤维相连接。内层环形肌纤维,上方与下缩肌,下方与胃斜形肌(悬吊)纤维相连。食管上1/4部位的肌层,如咽肌及环咽肌呈横纹状,以下平滑肌逐渐替代横纹肌部分,在远端的一半全为平滑肌组成。在转变至平滑肌水平处,横纹肌成分常伸入食管环状肌较纵形肌稍下方一点。虽然横纹及富于肌红蛋白与骨骼横纹肌相同,但食管横纹肌则受内脏控制。

四、食管的生理学

1.食管内压力静息时食管体肌肉松弛,质感柔软,其中压力与胸腔压力是一致的。由于食管有上、下功能括约肌,该区域为高压区,故静息期呈关闭状态,因而避免了空气从口腔进入食管和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2.食管上括约肌食管上括约肌多年来解剖学家认为环咽肌组成了括约肌,放射线观察括约肌位于颈5~6,约占4cm范围。该狭窄区较环咽肌所在部位略低,利用测压法和放射线技术相结合证明,静息时括约肌产生一高压区,位于环状软骨的下缘,能有效地将咽与食管分隔开,括约肌距门齿15~20cm。

利用多腔技术获取暂停呼吸时上括约肌三维压力剖面图显示,腔内压存在上括约肌上部急剧升高,前壁压力在上高压区起始处下1cm,后壁在其下2cm处达到高峰值,并发现前后壁压力显著高于左右壁,随后腔内压在括约肌下部缓慢降低。整个上括约肌压力部面呈径向和轴向不对称的纺锤形。这种压力不对称与其前壁的喉软骨有关。

在环咽肌和下咽缩肌都可以观察到连续的峰电活动。括约肌内压大小与峰电活动强度成正比

吞咽时由食管上括约肌记录的压力曲线和咽部或食管上部记录的压力曲线明显不同。

当患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炎、周围神经炎、肌炎、肌萎缩等局部病变如鼻咽癌、咽炎等以及神经官能症都有可能引起食管上括约肌功能不全。

有许多刺激因素如食管扩张,胃内容物反流或食管灌注酸、刺激喉上神经,声门关闭并用力呼气等均能引起上括约肌压力增高;相反,在吞咽、呕吐、打隔时则压力下降而开放。当环咽肌、咽下缩肌连续峰电活动停止则括约肌被动舒张;若舌骨上肌主动收缩,喉及环状软骨向前向上位移,消除了括约肌内残余力则括约肌开放。因此,舒张与开放是两个不同的机制而又相互联系的动作。

3.食管的运动该运动的基本形式是蠕动,分原发性蠕动和继发性蠕动,原发性蠕

·3·

功能性胃肠病中西医特色诊疗

动是由吞咽时环咽部的收缩高压所引起,以推动食团入胃。继发性蠕动起自环咽部以下的食管体部,常由食管扩张或某些刺激所引起,去除外部神经支配也能发生,也协助排空食物,如发生非蠕动性的第二种收缩一痉挛性收缩则会引起胸痛等不适感。非进餐时食管体部几乎没有运动,但有唾液吞咽。食管的运动主要靠神经系统支配,但也受体液因素(包括胃肠激素)和其他因素(如机械食物因素等)的调节。

食物通过食管入胃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食物在口腔中经咀嚼与唾液混合形成食团,借舌的翻卷排入咽部,刺激咽部引起吞咽动作。吞咽动作本身又是一种神经反射的过程,它通过大脑的三对脑神经(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来调节。食团进入食管后,靠食管肌肉的顺序收缩而入胃。食管肌肉的顺序收缩又叫蠕动,它是一种向前推动的波形运动,在食团上段为一收缩波,下段为一舒张波,这样食团就很自然地被推送入胃。食团的蠕动也是一种反射波,即由食团刺激软腭、咽部和食管等处的感受器,传人冲动通过延髓中枢,再向食管发生冲动而引起的。从吞咽开始至食物到达贲门所需时间与食物性状及人的体位有关。液体需3~4s,固体食物需6~8s,一般不超过15s。

食管的运动除吞咽可受意识影响外,均自主进行,由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和存在于食管壁内的肠神经系统控制。副交感神经支配主要由迷走神经完成,它在食管周围形成神经丛,由神经丛发出分支,穿过肌层,与环行肌和环行肌之间的肌间神经丛相连接。肌间神经丛是肠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含有大量的感觉、运动和整合神经元。其中,兴奋性运动神经元通过胆碱能受体作用于纵行肌和环行肌,使之收缩;抑制性运动神经元通

过释放一氧化氮(NO)等神经递质抑制平滑肌收缩,降低其张力。交感神经支配主要与

食管腺分泌有关。体液调节主要针对下食管括约肌。LES既受平滑肌纤维内在特性的调

节,也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影响。该部位平滑肌在受到被动牵张时而收缩以对抗牵张,

这一反应不需神经的参与。LES的基础紧张性可能属于纯肌源性的,但神经和体液因素

可影响其基础紧张性。乙酰胆碱和促胃液素可增强LES的紧张性,而前列腺素E,则使

其减弱。吞咽时LES的舒张却是由神经调节的。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等)、钙离子拮抗

药、硝酸甘油、B肾上腺素能药物、茶碱、地西泮等可使LES压力下降,而促动力药(多

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可增加LES压力。高脂饮食,咖啡、吸烟、饮酒等使LES压力下

降,而蛋白质和氨基酸可提高LES的张力。

第二节

胃的结构与生理功能

一、胃的结构

1.胃的形态和分部胃分上下口、大小两弯和前后两壁,并可分为四部

胃的上口称贲门,接食管。下口称幽门,通十二指肠。胃小弯相当于胃的右上缘,自贲门延伸到幽门。胃钡餐造影时,在胃小弯的最低处,可明显见到一切迹,称角切迹,它是胃体与幽门部在胃小弯的分界。胃大弯始于贲门切迹,此切迹为食管左缘与胃大弯起

·4

第一章消化系统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始处所构成的锐角。胃大弯从起始处呈弧形凸向左上方,形成胃底的上界,此后胃大弯弧形凸向左,继而凸向前下方,直至第10肋软骨平面。经防腐剂固定过的空虚的胃,其前壁与后壁十分明确,充盈的胃就不存在明显的前后两壁。

胃的四部即贲门部、胃底、胃体与幽门部。贲门部指胃贲门周围的部分,与胃的其他部分无肉眼可见的界限。通过组织学的方法可以确定,因贲门部的胃黏膜内含有贲门腺,有别于胃其他部的腺体。胃底指贲门切迹平面以上的部分,亦称回穹隆,其中含有咽下的空气(约50m),X线摄片上可见此气泡,放射学中称之为胃泡。胃体上方与胃底相续,下界在胃小弯为角切迹,在胃大弯无明显界标,一般以胃大弯开始转为近于横向行走处为界,此处与角切迹之连线为胃体与幽门部的分界线。幽门部居胃体下界与幽门之间。幽门的左侧部分较为扩大,称幽门窦;右侧部分呈长管状,管腔变窄,称幽门管。幽门管、幽门窦通常居胃的最低部,幽门管长2~3cm。胃溃疡和胃癌多发生于胃的幽门窦近胃小弯处,临床上所称的“胃窦”即幽门窦,或是包括幽门窦在内的幽门部。

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上腹部。胃的前壁在右侧与肝左叶贴近,在左侧与膈相邻,为左肋弓所掩盖。介于肝左叶与左肋弓之间的胃前壁,直接与腹前壁相贴。胃后壁与胰、横结肠、左肾和左肾上腺相邻,胃底与膈和脾相邻。贲门与幽门的位置比较固定,贲门位于第11胸椎左侧,幽门在第1腰椎右侧附近。胃大弯的位置较低,其最低点一般在脐平面。

胃的位置因体型、体位、胃的充盈等情况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矮胖体型者胃的位置较高,瘦长型者胃的位置较低。胃壁肌张力低,饱食后站立时,胃大弯最低点向下可达髂嵴水平。

2.胃壁分层胃壁组织由外而内分为四层,即浆膜层、肌层、黏膜下层和黏膜层。

(1)浆膜层:覆盖于胃表面的腹膜,形成各种胃的韧带,与邻近器官相连接,于胃大弯处形成大网膜。

(2)肌层:浆膜下较厚的固有肌层,由三层不同方向的平滑肌组成。外层纵行肌与食管外层纵行平滑肌相连,在胃大小弯处较厚,中层环形肌,在幽门处增厚形成幽门括约肌。内层斜行肌,胃肌层内有Auerbach神经丛。

(3)黏膜下层:肌层与黏膜之间,是胃壁内最富于胶原的结缔组织层,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网,含有自主神经Meissner丛

(4)黏膜层:包括表面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黏膜肌层使黏膜形成许多皱褶,胃充盈时大多展平消失,从而增加表面上皮面积。胃小弯处2~4条恒定纵行皱襞,其形成的壁间沟称为胃路,为食管人胃的途径。固有层系一薄层结缔组织,内含支配表面上皮的毛细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胃黏膜是由一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表面密集的小凹陷称为胃小凹,是腺管的开口。柱状上皮细胞分泌大量黏液,保护胃黏膜。不同部位的胃黏膜具有不同腺体和细胞。泌酸腺分布于胃底和胃体,由主细胞和壁细胞构成。贲门腺在贲门部,以黏液细胞为主,幽门腺在胃窦和幽门区,以黏液细胞和内分泌细胞为主。

二、胃的生理功能(一)消化功能

成人胃的最小容量可至50l,但进食后容量可达1.5L,因而胃具有暂时储存食物的

·5

功能性胃肠病中西医特色诊疗

功能。食物进入胃后以化学性消化和机械性消化的形式被消化。其中化学性消化是通过胃分泌的胃液起作用,机械性消化则通过胃壁平滑肌运动来实现。

1.胃液分泌及功能

(1)胃黏膜是一个复杂的内分泌器官,含有3种外分泌腺和多种内分泌细胞。外分泌腺有:①贲门腺:分布在胃与食管连接处的宽1~4cm的环状区,为分泌黏液的黏液腺;②胃底腺(泌酸腺):分布在占全胃黏膜2/3的胃底和胃体部,由壁细胞、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组成,分别分泌胃酸、胃蛋白酶原和黏液;③幽门腺:分布在幽门部,是分泌

碱性黏液的腺体,此外还有分泌促胃液素(胃泌素)的G细胞,分泌生长抑素的D细胞

等。胃液就是由胃黏胰腺体分泌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和碳酸氢盐,是

一种无色而呈酸性的透明液体,pH值为0.9~1.5,空腹时胃很少分泌胃液,进食后胃液

分泌大大增加。正常成人每日分泌的量为1.5~2.5L。

(2)胃液的主要作用有:①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在胃酸或已激活的胃蛋白酶作用下,转变成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能水解蛋白质:

②盐酸:也称胃酸,由壁细胞分泌,胃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活动所需的酸性环境,能使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能杀死随食物进入胃的细菌,当盐酸进人小肠后,还能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的分泌:③黏液:由黏液细胞以及贲门腺、幽门腺分泌,黏液覆盖在胃黏膜表面,具有润滑作用,有利于食物通过,能保护胃黏膜免受食物的机械损伤,黏液为中性或弱碱性,可中和胃酸,减弱胃蛋白酶的活性,从而防止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消化作用;④内因子:是由胃腺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能促进

回肠黏膜吸收维生素B2,并保护维生素B2不被消化液破坏,内因子缺乏会导致巨幼红

细胞性贫血。

2.胃液分泌的影响因素及调节胃液分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并通过神经和体液两方面调节。①乙酰胆碱:乙酰胆碱是由大部分支配胃的迷走神经及部分肠壁内在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它可直接作用于壁细胞上的胆碱能受体而刺激胃酸分泌,它的作用可

被阿托品阻断:②促胃液素(胃泌素):是由胃窦和上段小肠黏膜中G细胞释放的一种肽

类物质,迷走神经也可引起促胃液素的释放,促胃液素通过血循环作用于壁细胞引起胃酸分泌增加;③组胺:是由胃泌酸区黏膜中的肠嗜铬细胞分泌的,通过扩散到达邻近壁

细胞,与壁细胞上的组胺H2受体结合而刺激胃酸分泌,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可阻断组

胺与壁细胞结合而抑制胃酸分泌;④盐酸、脂肪、高张液体可抑制胃酸的分泌;⑤食物对胃酸分泌的影响:空腹时胃液很少分泌,进食后分泌是自然刺激,食物引起胃液分泌的机制较复杂,按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不同,人为地将胃液分泌的变化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亦即头相、胃相和肠相,这3个时期是相互重叠的,可同时发生,都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双重调节。

3.运动及调节整个胃是作为一个功能单位而活动的。胃的运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以利于胃液的化学消化,并以最适宜小肠消化吸收的速度,逐渐少量地把胃内已初步消化的食糜排向小肠,胃的运动受神经体液双重调节。胃的运动形式在非消化期(消化间期)和消化期有所不同。

在消化间期,胃运动呈间歇性强力收缩伴较长的静息期为特征的周期性运动,并向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