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余承惠临证精华录》江燕,何伟明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余承惠临证精华录》

【作 者】江燕,何伟明主编
【页 数】 249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20.02
【ISBN号】978-7-5046-8558-2
【价 格】69.00
【分 类】中西医结合
【参考文献】 江燕,何伟明主编. 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余承惠临证精华录.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0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余承惠临证精华录》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江苏省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余承惠教授关于肾病的临证精华内容,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以余教授行医五十载的丰富经验为基础,从中医辨证思想的发展出发,总结并阐述了余教授对中西医结合诊治肾病的归纳纲领和指导理论,中篇细致论述了22种肾脏疾病的治疗原则及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出发并获得良效的病例验案,下篇是传承工作室成员在系统学习了余教授的理论思想,在临床工作中运用后,获得良好预后的经验总结。本书适合中西医结合专业,尤其是中医肾内科人士阅读参考。

《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余承惠临证精华录》内容试读

上篇医论

上篇医论

辨证辨病相结合是中医辨证思想的发展

>2品22码2

一、中医对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的认识

1.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理论分析、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原则和方法,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辨证是以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基本理论为依据,通过对四诊所收集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之间的关系,进而概括、判断属于何证: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论,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并选方用药。

辨证论治的思想萌芽于《黄帝内经》,其中记载了关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形神等在生理病理状态下产生的阴阳、寒热、表里、虚实等不同现象的论述,提出了三因制宜、标本先后等治疗原则。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发展了辨证论治原则,提出了“证”的概念,《伤寒杂病论》强调临证时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确立了辨证论治。此后历代医家不断发挥,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出“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使中医学在辨证方面的认识不断得到丰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现代医家又不断深化,1955年任应秋《中医的辨证论治的体系》,1957年秦伯未《中医“辨证论治”概说》,吴德钊《中医的“辨证论治”"》,1958年朱式夷《中医辨证施治规律的探讨》,1959年方药中《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均不同程度完善了辨证论治体系。1960年把这些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辨证论治方法综合起来,写入第一版《中医内科学讲义》,沿用至今。

3

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余承惠肾病临证精华录

辨证论治从整体认识疾病,注重个体化差异,根据不同证候确定治疗原则,体现了中医诊疗疾病的特色和优势。

2.辨病论治中医辨病是在四诊的基础上对患者的主要证候,或以病因、或以病位、或以病机为依据进行命名而确立的:论治的依据是“病名”背后固有的病机。

辨病论治理论最早可以追溯至商周时代,在甲骨文中可以找到有关病名的记载16种,《山海经》记载疾病38种。秦汉时代,长沙马王堆汉墓中《五十二病方》系统记载了癫疾、蛊、骨疽等52类103种疾病,保存古方283个,用药达247种之多。战国至秦汉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记述内、外、妇、儿、口腔、五官及其他类疾病上百种,如“痹论”“痿论”“水肿”“疟论”等,对所论疾病产生的原因、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所引起的病理变化、病变部位、特点、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均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所附13首方剂均可治疗相应疾病,如生铁落饮治疗狂证(《素问·病能论》),鸡矢醴治疗臌胀(《素问·腹中论》),兰草汤治疗脾瘅《素问·奇病论》,左角发酒治疗尸厥(《素问·缪刺论篇》)等,建立了辨病论治的基本框架。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辨某病脉证并治”模式,列举了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及百合病、狐惑病、霍乱病、肺痿病、肺痨病、胸痹病、心痛病、消渴病、肠痈病等疾病,创拟了百合生地汤、大黄牡丹皮汤、芍药甘草汤等一大批辨病验方,丰富了中医辨病论治理论体系。隋唐宋时期,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葛弘《肘后备急方》、王焘《外台秘要》、北宋太医局编著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收集整理总结名方验方,极大充实了中医辨病论治理论。明清时期,因为我国南方瘟疫、霍乱等传染病流行,众多医家高度重视辨病论治,明代《慎斋遗书》曰:“盖病有标

本,多有本病不见而标病见者,有标本相反不相符者。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惟见一证,而能求证之所以然,则本病识矣。”清代徐灵胎《兰台轨范·序》曰:“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之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状所由异,然后考其治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足见辨病论治的重要性。这一时期的《普济方》《证治准绳》《成方切用》《温病条辨》等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辨病论治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0世纪90年代中期,胡熙明主编的《实用专病专方临床大全》、史大卓主编的《中医内科辨

4

辨证辨病相结合是中医辨证思想的发展

病治疗学》、戴西湖主编的《内科辨病专方治疗学》及《百病效验方》等将中医辨病论治理论升华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从中医辨病论治发展历程来看,中医学对辨病论治一直在不断探讨,但限于历

史条件,中医的病名体系不够成熟,许多病名难以概括疾病的本质特征,已不能很

好地满足临床和科研的需要。

二、余老辨证辨病相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经验

1.辨证与辨病合理结合余老认为,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都是中医诊治疾病的方法,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辨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从而根据证候来确立治法,处方治病。辨病论治针对疾病的共性,强调治病的原则性;辨证论治针对疾病的个性,突出个体化治疗,两者各具特色,探索把两者有机结合的新模式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对于慢性肾脏疾病,中医辨证论治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有其局限性。临床诊疗中我们会遇到:①“有病无症”。例如部分慢性肾炎患者,自身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依靠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诊断发现异常,临床无“症”可辨,只能辨“病”:又例

如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导致的早期肾损伤,没有出现水肿、尿浊等特异症状,

只有依靠实验室检查方可明确诊断。②“症状消失但病未痊愈”。例如某些慢性肾病患者,经过辨证治疗,水肿、腰痛、乏力等症状减轻,但如果蛋白尿、镜下血尿持续,肾功能损伤进展,就不能说明疾病好转。余老认为,中医学可以利用显微镜、

X线、超声、磁共振等先进诊断设备,延伸中医四诊的手段,用中医理论解读西医

学的数据、图像,丰富辨证论治的内容;也可以利用现代检测手段,对中医的“证”做进一步的认识,也就是通过中西医结合,将辨证和辨病更加深化,临床可进行微观辨证或微观辨病。例如,对无证可辨的慢性肾炎,通过尿检、生化或肾脏病理检查,为患者提供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异常或肾脏病理微观表现的依据,便于临床更正确地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肾脏病理见到足细胞广泛融合、细胞增生、炎细胞浸润,可以辨为湿毒、热毒;病理表现为局灶节段性小球硬化、细胞外基质积聚、血管襻

5

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余承惠肾病临证精华录。

闭塞、间质纤维化,可以辨为痰瘀阻络等。

2.医药结合的辨证辨病方法中医学认为,急性肾炎是因风寒、风热之邪侵袭,肺卫失和,肺气失宣,水道失调,导致水湿泛滥,诸证聚起:或由疮毒内侵,或湿热内生,脾失健运,水湿不得运化,留而泛滥肌肤,导致肾炎发病。急性肾炎治疗

不彻底、风湿毒等余邪未清就会转为慢性肾脏疾病,逐渐造成机体的虚实夹杂病理

状态。西医学认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双侧肾脏非化脓性免疫炎症性疾病,由于感染(细菌、病毒等)多种因素,导致肾小球内产生免疫性炎症,在肾脏主要以细胞增生、系膜基质增多、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为特征。余老认为从辨证与辨病的观点来看,肾脏这些病理产物恰和中医学的湿热、湿毒、湿浊、瘀血相对应,“湿热蕴结于肾”是肾炎病机的基本环节。

余老认为中药药理的研究是沟通中医与西医、中药与西药的桥梁,是对中药功效进一步认识的途径,在临床上应从中药的性味、功效和现代药理研究两个方面来选择用药。传统中药是以四气五味来判定的,就是药物的性味,代表药物的药性和滋味,其“性”又称为“气”,所以四气也就是四性,“性”和“味”的作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四气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每一味药既有一定的气,又有一定的味。另外,传统中药药性理论还包括升、降、沉、浮、归经、毒性等内容。疾病有寒、热、虚、实等不同,用药也有温、清、补、泻等区分。应用时必须在中医辨证施治的指导原则下,根据具体的证选择相应功效的中药,这是传统用药的依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用西医学、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探讨中药更深层次的功效与作用机制,是对传统中药内容的延伸,能够增加中药原有的疗效。

余老在20世纪70年代末治疗慢性肾炎时,就在中医辨证基础上结合辨病,配合服用肾炎合剂(由雷公藤、鸡血藤、甘草等组成),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余老门诊辨证组方时常配合辨病用药,如用河白草、藤梨根、白花蛇舌草、黄蜀葵花、龙葵等治疗肾病蛋白尿:用紫珠、地锦草、叶下珠、仙鹤草、茜草等治疗肾炎血尿:用紫苏叶、王不留行、积雪草、六月雪、土茯苓等治疗慢性肾衰竭:用山茱萸、黄精、覆盆子、桑螵蛸、菟丝子等治疗肾小管间质病变:用白头翁、蒲公英、马齿苋、荔枝草、红藤等治疗慢性泌尿系感染等,既能缓解患者症状,又改善了理化检查结果。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