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主研发系列丛书 汽车成本管理》孙禹晶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汽车自主研发系列丛书 汽车成本管理》

【作 者】孙禹晶著
【丛书名】汽车自主研发系列丛书
【页 数】 173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17.07
【ISBN号】978-7-111-56804-9
【分 类】汽车-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孙禹晶著. 汽车自主研发系列丛书 汽车成本管理.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07.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汽车自主研发系列丛书 汽车成本管理》内容提要:

本书简要介绍了成本与目标成本理论、成本管理中需要掌握的相关财务理论与方法、目标成本管理的外延及意义等基础知识。书中重点以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为例,详细讲解伴随着新产品开发过程,整车目标成本制定与管理的方法和步骤、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及输入输出物;零部件目标价格制定方法;各种零部件成本计算公式;成本计算中常用的一些经验数据、模型和目标成本管理流程示例等内容。本书适合汽车生产企业内部设计人员、规划人员、项目管理人员、成本管理人员、采购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阅读;其他企业从事类似岗位的人员也可以将之作为参考书。

《汽车自主研发系列丛书 汽车成本管理》内容试读

第1章成本与日标成本理论基础

1.1

成本和成本管理的概念和作用

1.1.1成本

1.成本的概念

成本属于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其所耗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称为成本。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

经济学界对成本的认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经济资源的价值。我们可以将成本的经济实质概括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体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资金的总和。

2.成本的作用

成本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为:①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②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③进行经营决策的依据;④考核经营成果、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借助成本可以反映国家和企业经济活动中“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它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指标,因为它可以反映企业劳动生产率、原料和劳动力的消耗状况、设备利用率、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在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成本下降,利润就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可以增加,相对的社会积累就可以增加。

1

汽车成本管理

■■■■■

1.1.2成本管理

1.成本管理的概念

成本对企业利润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严重制约着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对成本实施有效的管理是每个明智的经营者必须做的事情。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成本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指导、限制和监督,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正脱离标准的偏差,使实际成本的各种支出被控制在规定的标准之内,以保证达到降低企业成本这个目标的管理活动。

2.成本管理的作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物质发达、竞争激烈的社会,企业要保持竞争力,获得足够的效益,除了具备产品质量优秀、价格合理等条件外,具有良好的成本管理制度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条件。

成本管理作为一项应用综合资料和综合技术对各项成本实行系统管理的管理活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的成本管理,是降低企业成本、增加盈利、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在销售收入等其他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对成本实施有效控制,努力降低不必要的消耗,实现预计成本控制目标,可以增加企业盈利、提高经济效益。

(2)有效的成本管理,是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预测、决策等问题,无不和成本有关,如产品价格决策、订货决策、销售决策以及投资决策等,都需要以成本资料作为分析的基础。因此,没有真实、全面、及时的成本资料,要为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项活动做出恰当的决策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3)有效的成本管理,是改进企业经营管理、完善经济责任的重要途径。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成本控制制度,严格划分经济责任,使各项成本指标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各个部门、车间、班组及个人,使每个责任者对在降低成本中所应承担的责任、目标有明确的认识,使各项措施真正得到贯彻执行。通过对各个单位进行成本的考核与评价,促使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完善企业的控制制度。

3.我国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不足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各经营者都深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也都努力采取各种措施控制成本,以成本控制促进效益的增长。更有不少企业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技术,对成本进行的控制也有一定的实效。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企业的成本控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1)对成本概念理解的狭隘性。提及成本,人们就会想到生产车间的机器、材料、人工等,这说明企业往往比较重视生产领域产品成本的控制,而忽视其他领

2

■■■■■第1章成本与目标成本理论基础

域如开发、设计、供应、服务、销售等环节的成本控制。企业经营者不能单单只是从一名具体的(车间)生产者的角度看待成本,而要从整个企业的高度出发来看待成本,要有全局观与整体感。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成本在企业总费用中的比重将呈现出下降趋势,而与产品相关的设计、供应、服务、销售等活动产生的成本将不断上升,其数额甚至将远远超过生产成本。若经营者的成本概念还仅仅停留在某一个具体的领域,则企业的发展必将落后于时代,无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因此要用发展的目光看待成本。

(2)对成本控制理解的局限性。长期以来,人们的认识存在一种偏差,认为成本控制是财务人员的事情,与他人无关,导致懂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成本,从而造成一些有效的控制方法(如作业成本法等)不能有效使用,因此出现材料利用率低、设备效用差、技术及产品的储备不足、价值转移和价值增值过程中的无用环节及资源浪费过多等现象,而这种现象必然导致成本居高不下。而且经营者经常将成本控制简单地理解为降低成本,只要成本降低就是成本控制有效,没有把成本与产品的功能效用及顾客的需求结合起来考虑。事实上,有时成本的增加并不一定降低利润,成本的降低也并不一定增加利润,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要以联系的思维对待成本控制。

(3)注重事中的控制及事后的检查,忽视事前的控制。在人们的观念中,成本只有在发生时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成本发生后才能进行精确的检查,因此,成本控制的大部分措施都是针对生产过程,很少有针对产品投产前的成本进行控制的。事实上,产品成本大部分是在设计阶段就被决定了的(这一点将在下面的产品设计成本控制中论述),所以,从产品的设计直至销售都应该有严格的成本控制制度,要以全面的方式进行成本控制。

说明:企业经营者应以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成本及成本管理,同时,形成企业内部全面的、全员的成本管理系统。企业的成本表现为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的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耗费,成本的形成是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各项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成本管理主体应该包括对企业成本的形成和发生负有责任的影响者与参与者。企业的决策层决定和影响着企业成本形成的基础条件,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影响着产品设计和生产成本的耗费水平,供应、销售部门人员的业务活动影响着材料物资的采购成本和产品销售费用水平。也就是说,企业成本的发生与各阶层、各部门、各员工的活动相关,与产品生产的各环节相关,应将全体员工,特别是对成本发生负有责任的员工视为成本管理的主体,让每一名管理人员和每一名职工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使成本管理成为员工自觉的行动,贯彻到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在企业内部形成全面的、全员的成本管理系统。

3

汽车成本管理

■■■■■

1.2常用的三个成本管理系统

制造业成本管理体系的本质是利润管理的经营体系,它由成本规划、成本改善、成本控制三大部分构成,如今不仅在汽车产业,在其他很多制造业也广泛普及。

1.2.1成本规划

所谓成本规划,是指先把产品寿命划分为规划阶段、开发阶段、制造阶段,在产品的规划、开发阶段进行的利润管理的降低成本活动。具体内容在1.3节详细介绍。

1.2.2成本改善

1.定义

所谓成本改善,是指在大批量生产阶段(制造阶段)进行的利润管理的降低成本活动。就是将现生产的成本控制在当前的成本水平,同时有计划地把它降低到所期望的成本水平,为此要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成本改善体系包含了管理会计系统成本改善和现场、基层的成本改善活动。

2.分类

(1)各部门、各单位定期开展的成本改善活动。

(2)以价值分析为中心,对各产品(车型)开展特别项目的成本改善活动。

3.目的

成本改善的目的,就是为了缩小会计期间的预算利润和预期利润之间的差距,在制造阶段不断地降低成本。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将实际成本降低到标准成本以下,是降低成本的系统。

(2)通过控制达到目标降低额。

(3)不断改变现行的制造条件将成本降低下来。

4.方法

(1)通常每月设定一次成本的目标降低额,为了缩小预算利润与预期利润之间的差才设定目标降低额。

(2)改善活动是按照年度实施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目标降低额。

(3)成本差异分析是在成本的目标降低额与实际降低额之间进行。

(4)当未达到目标降低额时,应调查原因、采取措施。

5.步骤

(1)编制预算、决定成本的目标降低额。

(2)现场的成本改善活动。

(3)成本改善差异的计算与分析。

4

■■■■■第1章成本与目标成本理论基础

1.2.3成本控制

1.定义

所谓成本控制,是指把上期期末达到的成本水平作为本期的标准成本,本期的实际成本不能超过标准成本值,从而对成本水平进行维持或控制的活动。

2.分类

一般都是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控制,适用于品种较少、存货品种变化不大的大批量生产阶段。以标准成本为核心,通过标准成本的制定、执行、核算、控制、差异分析等一系列有机结合的环节,将成本的核算、控制、考核、分析融为一体,实现成本管理的目的。

3.目的

(1)控制是为了使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一致(为了维持成本)。

(2)前提是不改变现行的制造条件将成本降低下来

4.方法

(1)每年一次或者半年一次设定标准成本。

(2)成本差异分析是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进行。

(3)当未达到标准成本时,应调查原因、采取措施。

5.步骤

(1)前一年度末制定下一年度某产品的标准成本。

(2)成本的实际发生(执行)。

(3)成本改善差异的计算与分析,其内容如下:

1)归集各项产量信息:包括投入、完工、在产品、废品。2)归集各项费用信息:包括材料、人工、折旧、其他。3)进行分配(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4)进行差异核算。5)进行差异还原。6)凭证处理。

6.应用标准成本法的意义

(1)便于企业编制预算。

(2)用于控制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指出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保证企业预定目标的实现。

(3)标准成本可以作为评价可考核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依据。

(4)标准成本可以为正确进行经营决策提供有用的数据。

(5)为进行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等存货的计价提供合理客观的基础。

(6)促进和简化产品成本的计算。

上述三个成本管理系统中,成本规划在今天尤为重要。那是因为随着技术革新

5

汽车成本管理

■■■■■

速度加快以及产品寿命周期的不断缩短,企业要想在这种大的竞争环境中获胜,产品开发阶段降低成本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1.3成本规划的主要内容及组织7

1.3.1定义

成本规划是指在新产品的开发阶段进行全公司利润管理,规划出具有满足顾客质量要求的产品。在现有的市场环境中,为了实现中长期利润计划,明确必要的目标利润,确定新产品的目标成本(包括目标投资额),在满足质量要求、交货期(投放市场的时间)的同时,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制定出目标成本,从而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的活动。

1.3.2目的

成本规划的目的是在满足给定市场的质量要求、交货期要求、价格要求的同时,把新产品成本降低到能够确保必要利润的水平。

成本规划是全公司的利润管理活动,在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为了实现目标利润,使企业的全体成员都带着这个动机去工作,成本规划把企业的利润管理过程体化。成本规划从企业中长期综合利润计划开始,具体包括新产品开发计划、销售计划、设备投资计划和人员需求等。同时设定各种产品的目标利润,这个目标利润是通过成本规划活动应当达到的目标。

1.3.3内容及顺序

汽车产业中成本规划的内容及顺序一般如下:

(1)新产品寿命周期计划。

(2)中长期利润计划和综合新产品计划。

(3)商品规划。

(4)产品规划构想及开发提案。

(5)详细开发计划和开发任务书。

(6)决定目标销售价格。

(7)决定产品的目标成本。

(8)设备投资规划。

(9)按费用项目、功能分解目标成本。(10)按零件分解目标成本。

(11)满足目标成本的产品设计活动。(12)目标成本转化成实际成本的活动。(13)成本规划的过程和结果评价。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