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临床诊断与治疗》赵天君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普外科临床诊断与治疗》

【作 者】赵天君主编
【页 数】 357
【出版社】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 2019.07
【ISBN号】978-7-5587-2235-6
【分 类】外科-疾病-诊疗
【参考文献】 赵天君主编. 普外科临床诊断与治疗.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19.07.

图书目录:

《普外科临床诊断与治疗》内容提要:

本书首先详细介绍了外科休克、外科感染、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基础内容,然后分章节阐述了血管外科、甲状腺外科、乳腺外科、心脏外科、胃十二指肠外科、肝脏外科、胆道外科、胰脾外科、阑尾炎、腹外疝、肛肠外科、骨外科以及普外科疾病常见疾病的护理等内容。

《普外科临床诊断与治疗》内容试读

第一章

善通外科常用诊疗技术

第一节淋巴结活检术

一、概述

淋巴结活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诊断疾病和判断病情的重要方法,最常见的淋巴结活检部位包括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等,具体部位需根据淋巴结肿大情况和具体病情决定。本节以颈部斜方肌旁淋巴结活检为例进行介绍。

二、适应证

(1)性质不明的淋巴结肿大,经抗感染和抗结核治疗效果不明显。

(2)可疑的淋巴结转移癌,需做病理组织学检查以明确诊断者。

(3)拟诊淋巴瘤或为明确分型者。

三、禁忌证

(1)淋巴结肿大并伴感染、脓肿形成,或破溃者。

(2)严重凝血功能者。

四、操作方法

1.体位仰卧位,上半身稍高,背部垫枕,颈部过伸,头上仰并转向健侧。严格消毒、铺巾。采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2.切口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原则上切口方向应与皮纹、神经、大血管走行相一致,以减少损伤及瘢痕挛缩。前斜方肌旁淋巴结切除时采用锁骨上切口。在锁骨上一横指,以胸锁乳突肌外缘为中点,做一长2cm左右的切口。

3.切除淋巴结切开皮下、皮下组织和颈阔肌,向中线拉开(或部分切断)胸锁乳突肌,辨认肩胛舌骨肌。可牵开或切断以暴露肿大的淋巴结。于锁骨上区内将颈横动、静脉分支结扎,钝性分离位于斜方肌及臂丛神经前面的淋巴结,结扎、切断出入淋巴结的小血管后,将淋巴结切除。如淋巴结已融合成团,或与周围及外缘组织粘连紧时,可切除融合淋巴结中一个或部分淋巴结,以做病理检查。创面仔细止血,并注意有无淋巴漏,如有淋巴液溢出,应注意结扎淋巴管。必要时切口内放置引流片。如切断肌肉,应对端缝合肌肉断端。缝合切口。

五、并发症

淋巴结活检的可能并发症包括:①创面出血;②切口感染:③淋巴漏:④损伤局部神经等。

。1.

普外科临床诊断与治疗

六、注意事项

(1)颈部淋巴结周围多为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术中应做细致的钝性分离,以免损伤。

(2)锁骨上淋巴结切除时,应注意勿损伤臂丛神经和锁骨下静脉。还要避免损伤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以免形成乳糜瘘。

(3)淋巴结结核常有多个淋巴结累及或融合成团,周围多有粘连。若与重要组织粘连,分离困难时,可将粘连部包膜保留,尽量切除腺体。对有窦道形成者,则应梭形切开皮肤,然后将淋巴结及其窦道全部切除。不能切除者,应尽量刮净病灶,开放伤口,换药处理。若疑为淋巴结结核,术前术后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

(4)病理检查确诊后,应根据病情及时做进一步治疗(如根治性手术等)。

(谢虹桥)

第二节体表肿块穿刺活检术

一、概述

体表肿块穿刺活检因其操作简便,并发症低,准确率高,已成为表浅肿瘤获取组织病理诊断的重要方法。然而,目前部分学者认为,对于恶性肿瘤,穿刺活检有时因穿刺部位的原因,容易出现假阴性结果,而且存在针道转移的危险。因此,对于能够完整切除的体表肿块,多数建议行肿块的完全切除,只对于肿块无法完整切除或有切除禁忌证时才采用穿刺活检的方法。对于肿块的穿刺方式,目前有细针穿刺和粗针穿刺两种,前者对周围结构损伤小,但穿刺组织较少。后者虽然可取得较多的组织,但对周围损伤较大。

二、适应证

体表可扪及的任何异常肿块,都可穿刺活检,例如乳腺肿块、淋巴结等均可穿刺。

三、禁忌证

(1)疑血机制障碍。

(2)非炎性肿块局部有感染。

(3)穿刺有可能损伤重要结构。

四、操作方法

1.粗针穿刺如下所述。

(1)患者取合适的体位,消毒穿刺局部皮肤及术者左手拇指和示指,检查穿刺针。

(2)穿刺点用20%利多卡因做局部浸润麻醉。

(3)术者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肿块,右手持尖刀作皮肤戳孔。

(4)穿刺针从戳孔刺入达肿块表面,将切割针芯刺入肿块1.5~2cm,然后推进套管针使之达到或超过切割针尖端,两针一起反复旋转后拔出。

(5)除去套管针,将切割针前端叶片间或取物槽内的肿块组织取出,用10%甲醛溶液固定,送组织学检查。

(6)术后穿刺部位盖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2.细针穿刺如下所述。

(1)患者选择合适体位,消毒穿刺局部皮肤及术者左手拇指和示指,检查穿刺针。

(2)术者左手拇指与示指固定肿块,将穿刺针刺入达肿块表面。

。2

第一章普通外科常用诊疗牧术

(3)连接20~30ml注射器,用力持续抽吸形成负压后刺入肿块,并快速进退(约1cm范围)数次,直至见到有吸出物为止。

(4)负压下拔针,将穿刺物推注于玻片上,不待干燥,立即用95%乙醇固定5~10mi,送细胞病理学检查。囊性病变则将抽出液置试管离心后,取沉渣检查。

(5)术后穿刺部位盖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五、并发症

体表肿块穿刺活检的可能并发症包括:①出血;②感染;③肿瘤种植转移等。

六、注意事项

(1)不能切除的恶性肿瘤应在放疗或化疗前穿刺,以明确病理诊断。

(2)可切除的恶性肿瘤,宜在术前7d以内穿刺,以免引起种植转移。

(3)穿刺通道应在手术中与病灶一同切除。

(4)穿刺应避开恶性肿瘤已破溃或即将破溃的部位。

(5)疑为结核性肿块时,应采用潜行性穿刺法,穿刺物为脓液或干酪样物,则可注入异烟肼或链霉素,避免其他细菌感染,术后立即抗结核治疗。

(谢虹桥)

第三节腹腔灌洗术

一、概述

腹腔灌洗引流术又称治疗性持续性腹腔灌洗引流术,它在医学上并不是一项新的治疗方法,但近年来重新得到重视,并逐渐加以改进。从单纯的生理盐水灌洗发展到目前的灌洗液中配以抗生素、微量肝素、糜蛋白酶等。

二、适应证

1.诊断性腹腔灌洗术如下所述。

(1)用一般诊断方法及腹腔穿刺诊断仍未明确的疑难急腹症。

(2)症状和体征不甚明显的腹部创伤病例,临床仍疑有内脏损伤,或经短期观察症状和体征仍持续存在者。特别是神志不清或陷于昏迷的腹部创伤者。

2.治疗性腹腔灌洗术用抗生素-肝素溶液持续腹腔灌洗治疗就诊晚、污染严重的弥漫性腹膜炎,以预防腹腔脓肿形成。

三、禁忌证

(1)明显出血素质。

(2)结核性腹膜炎等有粘连性包块者。

(3)肝性脑病或脑病先兆。

(4)包虫病性囊性包块。

(5)巨大卵巢囊肿者。

(6)严重肠胀气。

(7)躁动不能合作者。

四、操作方法

(1)排空膀胱:仰卧位,无菌条件下于脐周戳孔,插入套管针。导管置入后即进行抽吸。若有不

·3.

普外科临床诊断与治疗

凝血I0ml以上或有胆汁样液、含食物残渣的胃肠内容物抽出时,无灌洗之必要,立即改行剖腹探查。反之则经导管以输液的方法向腹腔快速(5~6min)注人等渗晶体液1000ml(10~20ml/kg),协助患者转动体位或按摩腹部,使灌洗液到达腹腔各处。然后,将灌洗液空瓶置于低位,借虹吸作用使腹腔内液体回流。一般应能回收500ml左右。取三管标本,每管10ml左右,分别送红细胞与白细胞计数、淀粉酶测定及沉渣涂片镜检和细菌学检查。必要时尚可做血细胞压积,氨、尿素及其他有关酶类的测定。

一次灌洗阴性时,视需要可将导管留置腹腔,短时观察后重复灌洗。

(2)结果判定:回流液阳性指标:①肉眼观察为血性(25ml全血可染红1000ml灌洗液)。②浑

浊,含消化液或食物残渣。③红细胞计数大于0.1×102L或血细胞比容大于0.01。④白细胞计数大于

0.5×10°/L。但此项需注意排除盆腔妇科感染性疾病。⑤胰淀粉酶测定大于100UL(苏氏法)判定为

阳性。⑥镜检发现食物残渣或大量细菌。⑦第二次灌洗某项指标较第一次明显升高。

凡具以上1项阳性者即有临床诊断价值。

五、并发症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①出血;②腹腔脏器损伤;③心脑血管意外。

六、注意事项

(1)腹腔灌洗对腹内出血的诊断准确率可达95%以上。积血30~50ml即可获阳性结果。假阳性及假阴性率均低于2%。

(2)腹腔灌洗必须在必要的B超、CT等影像学检查之后进行,以免残留灌洗液混淆腹腔积血、

积液。

(3)有腹部手术史尤其是多次手术者忌做腹腔灌洗。一是穿刺易误伤粘连于腹壁的肠管。二是粘连间隔影响灌洗液的扩散与回流。妊娠和极度肥胖者亦应禁用。

(4)判断灌洗结果时需结合临床其他资料综合分析。灌洗过程中要动态观察,必要时留置导管,反复灌洗及检验对比。

(5)单凭腹腔灌洗的阳性结果做出剖腹探查的决定,可能带来过高的阴性剖腹探查率。

(王庆亮)】

第四节体表肿块切除术

一、概述

体表肿块切除的目的主要为切除体表的新生物或取活检。

二、适应证

已确诊为体表良性肿物者或取活检。

三、禁忌证

(1)明显出血体质。

(2)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

(3)全身情况衰竭,休克等。

四、操作方法

(1)一般脂肪瘤,纤维瘤、性质未定的体表肿物和浅表淋巴结切除,可做直切口。对需要连同皮肤一同切除的体表肿物,如小海绵状血管瘤、鸡眼、痣、疣等,可做梭形切口。

·4·

第一章普通外科常用诊疗技术

(2)显露与分离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用组织钳提起牵开皮肤边缘,仔细分离暴露。用组织钳或镊提起肿物或梭形切开的皮肤,用组织剪或止血钳紧贴肿物的囊壁或包膜仔细剥离,注意严密止血。

(3)切除与送检肿块切除后,用95%的酒精固定并送病检。

五、并发症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①出血;②感染。

六、注意事项

(1)注意切缘阴性。

(2)尽量不损伤包膜,完整切除。

(王庆亮)】

第五节乳腺包块切除术

一、概述

乳房内有15~20腺叶,每一腺叶分成很多腺小叶。每一腺叶有单独的导管,腺叶和乳管内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乳腺是许多内分泌腺靶器官,随月经周期变化。乳腺包块中常见的有慢性囊性增生病、纤维腺瘤、乳腺囊肿、乳腺癌性包块等。一旦发现应手术切除,但易再发。

二、适应证

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肿、乳腺小叶增生局部有腺瘤形成、乳腺内脂肪瘤、寄生虫性囊肿或性质未明确的乳腺局限性肿块。

三、禁忌证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栓塞,严重肝肾功能、心肺功能不全等情况。

四、操作方法

(1)根据肿瘤体积大小决定切口方位和长度,一般乳腺上半部多采用弧形切口,乳腺下半部多采用放射状切口。弧形切口的优点是显露好,处于乳腺内侧的病变采用弧形切口优于放射状切口,同时其美容效果也优于后者。

(2)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找到肿瘤组织。

(3)用组织钳夹持肿瘤组织或用1号线缝置实质性肿瘤,在包膜上适当的牵拉。

(4)乳腺腺瘤、有明确包膜的囊肿等可在其与正常乳腺的间隙中做锐性与钝性分离。病变处与正常组织无明确界限者应将肿瘤组织及其周围0.5~1.0cm内的正常组织一并切除。

(5)肿溜切除后应检查残腔内有无活动性出血,将一条橡皮片流管置人创口的深部

(6)将乳腺残面对合,尽可能避免局部出现凹陷,缝合皮下脂肪层和皮下组织,应使切口满意对合。

五、并发症

(1)术后伤口感染。

(2)术后伤口裂开,不愈合。

(3)术后出血,严重需再次探查止血。

·5.

普外科临床诊断与治疗

六、注意事项

(1)术后伤口可加压包扎1d,但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说明绷带加压过紧,如绷带滑脱,说明绷带加压过松。

(2)术后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3)防止术后出血。

(4)术后每2~3d换药一次,术后7~8d拆除伤口缝线。

(台煜杰)】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