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人文修养》李小英,黄红玉,李春艳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护士人文修养》

【作 者】李小英,黄红玉,李春艳主编
【页 数】 285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9.11
【ISBN号】978-7-5710-0401-9
【分 类】护士-修养
【参考文献】 李小英,黄红玉,李春艳主编. 护士人文修养.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11.

图书目录:

《护士人文修养》内容提要:

本书分为七章,涵盖护士人文关怀、文化修养、社会学修养、美学修养及礼仪修养邓内容,通过“学习目标”、“知识”和“案例分析”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通过“实践指导”和“思考练习”促进学习者人文知识的内化。语言通俗,表达细腻,把护士人文精神传递给每一个学习者,让学习者掌握人文知识的精髓,感悟人文精神的内在品质。

《护士人文修养》内容试读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熟悉人文修养的有关概念,理解护理学的人文内涵;掌握什么是人文、人文科学、人文学科;了解当前的人文忧患状况以及医学领域人文缺失的原因。

2.技能目标

能将人文关怀、人文修养相关理论应用于护理工作之中。

3.能力目标

培养护士职业情感,树立正确的护理价值观,提高护士素养。

随着“健康中国”升级为国家战略,人文护理正在逐步成为我国护理学科与实践的重要内容,全球化浪潮升起,人类精神健康对人文关怀的期待日益迫切。文化自信,多维度的中华文明文化复兴是民族的梦想。“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名言明确了医学是饱含人文精神的科学。护理,一个与人类生老病死相伴相行的职业,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新型护患关系的理念要求护士把患者当成一个“社会人”来看待。作为一名护理人员,除了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并与临床工作紧密联系,使服务对象能感受到人性化服务,充分体现现代护理工作的丰富内涵。

第一节人文修养概述

一、人文与人文科学

1.人文

什么是人文?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

护士人文修养》

范。其集中体现的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辞海》中对人文一词的解释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这里,人文涵盖了除原始的、天然的现象之外的,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所有文化现象。

在西方,“人文”一词源于拉丁文“humanus”,用它来表示与正统经院神学研究相对立的世俗人文研究。英文中humanity表示“人文”,它含有人道、人性、人类几层意思,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生幸福与人生责任。

人文,是人类文化的简称,是人站在自身或者其他的角度,用自己或别人提出的方法对世界中已知或未知存在的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而总结出来的符合世界发展规律的又能被大众接受的属于个人主观的知识点。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广义讲,泛指文化:狭义讲,专指哲学,特别是美学范畴。人文的分类主要有:文化、艺术、美学、教育、哲学、国学、历史、法律(俗称规矩)。

2.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The human sciences)是指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人文科学最早源于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15世纪欧洲开始使用此词,指有关人类利益的学问,区别于曾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随后含义逐渐演变,现代用作“社会科学”的别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其中包括人文科学)和思维科学,是科学体系的三大支柱,是人们认知、维护和改善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工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真理性探索,而且还代表了一定的价值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人文社会科学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具体体现为社会实践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促进和制约两个方面。

人文科学的基本任务概括起来有3个:①探讨人的本质;②建立价值体系:③塑造精神家园。正是在这些基本任务上,人文科学显示出自身的特质。这一特质,如用中国哲人的话说,就是“为己之学”;用西方哲人的话说,就是“认识你自己!”

3.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The humanities)是以观察、分析及批判来探讨人类情感、道德和理智的各门学科的总称(一般是指20世纪那些被排除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外的科学),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人文学科的主干可以用人们常说的“文(文学)史(历史)、哲(哲学)”来指称,或者再加上艺术。广义的“人文学科”还包括诸如现代语言和古典语言、语言学、考古学,乃至含有人道主义内容和方法的社会科学。现代哲学是由科学形成时清除出来的东西界定的,其他现代人文学科则首先以古典文学的形式出现,其后衍生出历史、现代语言甚至艺术史。

人文学科不等同于人文科学,人文学科是学校设置的学科之一,归属教育学教学科目分类;人文科学则是人文学科这一独立知识领域的总称,主要探讨人的意识、情感、精神活动。人文科学依托于人文学科的教育形态。而人文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学科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人格。

《第一章绪

二、人文修养

修养是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水平以及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也是一个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体现。唐吕岩《忆江南》词:“学道客,修养莫迟迟,光景斯须如梦里。”是修行后的表象,修行是对内心思想和行为的改造,通过修行后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人文修养(umanity cultivation)则是指一个人在人文思想、人文知识、人文技能和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综合水平,是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品质。人文修养教育是通过优秀的人文文化实现的,而优秀的人文文化则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不断的积累、提炼和升华而逐渐形成的,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如果说生理机制是一个生命体成其为人的物质条件,那么人文修养则是决定这个生命体是人还是非人以及是不是人才的主要内在因素。

1.人文修养的组成

(1)人文思想:人文,首先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人文思想是相对于宗教神学、君权思想的学术范畴,特指人文科学领域中所内含的思想精髓,主要以人对于生命意义与人生方向的看法为核心。现代人文思想的核心是“人”,强调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对于人性、人伦、人道、人格、人之文化及其价值充分尊重。

(2)人文知识:人文修养的基础是人文知识底蕴,人文知识是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相对应的一类知识。它可以分为以下两类。①感性的人文知识:主要是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获得,是零碎的、肤浅的、不系统的,主要表现为社会生活习俗的人文知识。

②理性的人文知识:主要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而获得,是系统化的、理论化的人文知识,是一种高水平、高层次的人文知识。理性人文知识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语言、法律、美学、伦理学、心理学、宗教等人文科学知识。

(3)人文技能:是指与人共事的一种能力,是在综合掌握人文知识的基础上,学会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护士在职场中需要的人文技能主要有思维批判技能、人际交往技能、沟通技能、心理支持技能、教育引导技能、观察分析技能、协调整合技能等。

(4)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修养的核心部分,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而成的精神,一种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在微观方面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是护士应当领会并付诸实施的精神范式。学习了人文知识并不等于拥有了人文精神,前者是知,后者是行,只有将人文知识内化、发展为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习惯,才能真正体现出一个人所具备的人文修养。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他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护理人文精神,应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生存为价值理想,一切护理活动实践都应是这种价值理想的具体体现。

护士人文修养》

2.人文修养的层次

为了便于把握人文修养不同的表现状态,可将人文修养大致分为3个层次,即基本层、发展层、高端层。

(1)基本层的人文修养:表现为珍惜生命,有同情心,做事较认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顺利运用母语,思维顺畅清楚,言行基本得体:懂得一些文史哲基本知识。

(2)发展层的人文修养:表现为积极乐观,崇尚仁善,热情助人,热爱生活,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较强的自制力;能准确、流畅地运用母语,思维清晰、灵活,有独到见解,言行得体:有一定文史哲知识或文艺特长,会品评艺术等。

(3)高端层的人文修养:表现为关爱所有生命和自然,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百折不挠:能生动自如地运用母语和熟练应用一门外语,思维敏捷、深刻,善于创新,言行得体且优雅有魅力,对文史哲艺有较高的造诣等。

这三个层次并不一定与年龄、学历成正比,任何年龄段、任何学历的人都有人文素质培养和修炼的问题。当代大学生更应以优秀的人文文化来武装头脑、陶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人文修养层次。

三、护理人文和人文护理

1.护理人文

护理人文,语意上有两个含义,一是护理学中的人文内核,即解释护理学的人文性与人文化趋势:二是护理学与人文,即揭示护理学与人文学科的交集和互动关系,是从社会、文化、认知及政治的维度考察健康、疾病和护理,通过关注个体生物性与文化性的关联,在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间建立一个联系的桥梁

护理人文的研究范畴是推进护理人文化、护士人性化的学科群,包括护理发展史、护理哲学、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护理社会学、护理文化学、护理人类学、护理管理学、护理教育学、护理人际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等。可见,护理人文学科主要围绕护理实践的主体一护士的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和审美观,以及护理学与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关系展开,是考察护理学与社会相互关系,旨在提高护理活动主体的素质和社会功能的学科群。护理人文是护理理论基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学科前进过程中人性化指引,是近20年来发展迅猛、成就斐然的一个研究领域。

2.人文护理

人文护理,目前从理论上对其概念的界定尚不十分明确,有学者认为,人文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与人道主义的精神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怀和照顾,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患者的身心健康需求。有学者把人的传统护理理解为与“生物医学”相对应的一种护理模式,其特点是改变“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理念,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研究护理学如何将人的生命和人的价值等因素置于核心地位,重视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用道德法律和哲学思辨等社会价值观指导临床护理,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人文护理揭示了护理

《第一章绪论

学区别于其他自然科学的特殊性,即以人为本。

人文护理的本质就是用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方法,促进护理学从本质与价值、目的与意义等方面对生命和健康的终极关怀。人文护理的特征是:生命神圣、追求真善美,弘扬人文传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通互融,是一个追求“优护”的过程。为此人文护理应包含三大体系:知识体系、技术体系及服务体系。可见护理人文与人文护理是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的概念。

四、人文视野下的医学思辨

《辞海》定义: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做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医学从本质上讲是人学,它关注的是在病痛中挣扎的、最需要关怀和帮助的人。医学技术的目的是解除患者痛苦,在竭力为患者寻求治疗和缓解病痛方案的同时,也注重对待患者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对患者的同情、关心、安慰等,给予患者情感照护。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人既有生物属性、心理特性,又有复杂的社会属性。以人为本,服务于人是医学的最终价值目标。因此医学被认为是极具人文精神的学科,医生、护士是极富含人情味的职业。

首先,医学作为直接面对人的科学比其他科学更强调人文关怀。“科技以人为本”,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终极目的。科学技术的价值最终要通过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体现出来,要以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来衡量,故应强调科学技术的社会属性,突出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防止科学技术的“失范”或“异化”。

其次,新世纪新形势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医学人文学的建设。弗洛姆曾指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类死了。”的确,在打碎了神学桎梏之后的20世纪,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比之前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还要多:科技进步的速度比之前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快。这是人类历史的奇迹,但也正是这个奇迹造成了人类自身的悲剧,物质淹没了人性,科技代替了人文。回顾20世纪的得失,我们明确了21世纪的责任:回归人文,找回人性。当然,这并不是要求我们摒弃科学技术,拒绝科技进步带来的物质财富,而是要求在科学技术中注入人文精神,在物质追求时注重人性修养,实现科技与人文、物质与人性的完美结合。

再次,加强医学人文学建设也是适应世界科学发展趋势的需要。有人曾预言“软科学将领导未来科学新潮流”。在科学技术已有了长足发展的21世纪,人们更强调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的研究。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不一定意味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人文发展状况才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因此,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尤其是加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的建设,以充分提高其人文发展水平。由于医学是直接面对人的科学,医学及医学人文学的发展对人文发展水平有直接的影响,因而世界各国尤其重视医学人文学的发展。一些国家在医学院校纷纷建立了医学人文学的研究机构。医学本来就包含着人文社会属性,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统一体。因为医学的端口连接着人的生命,所以医学是自然科学中最人文性的,也是人文科学中最科学性的。轻视医学的人文性就是无视生命的神圣。

6

护士人文修养》

第二节人文忧患

关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争论,最早由英国学者斯诺提出,但在此之前,两种文化的关系就已经存在了,呈现出从原始融合走向近代相互冲突的过程。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负效应问题也越来越凸显,两者文化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哲学领域和文化领域讨论研究的热点。文化间的冲突和矛盾不仅严重阻碍了各学科的发展,同时也给人类社会造成了精神、生态和道德等多方面的危害。

一、科学与人文分裂的现状

1.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发展态势不平衡

自然科学技术愈演愈烈的学科分化和扩张,使人文学科的领地日渐狭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在近代并不是两个旗鼓相当的阵营之间的分裂,作为传统知识主体的人文学科日渐缩小成一个小的学问分支。文理科的发展不对称,理工农医科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而人文学科越来越小。不仅在学科规模方面,而且在教育思想方面,比如科学教育、专业教育、技术教育也压倒了人文教育。

2.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学科地位不平衡

相对于科学的突飞猛进,人文的发展相对式微,逐渐失去了昔日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地位,学科普遍的科学化和功利化倾向,使人文学科的地位进一步下降。近代以来,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的学科日渐兴起,它们一步步挤占了传统人文学科的地盘。

3.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注程度不平衡

在现代社会,科学似乎比人文有着更多的拥护者和支持者;自然科学自诩的道德中立,使科学研究中的道德评价和人文精神淡化。

二、当今社会的医学人文流失

医学是生命对人类的一场考试,医学人文精神是其中最难的一道试题。遗憾的是,人类在这场考试面前表现不佳。医学人文精神的失落,不仅是医学精神的失落,还是美好人性的失落。

1.关注“技术”而忽视了人

技术是人们改造社会及自然的直接手段,直指物质利益,其本身具有功利性,负载着伦理价值。医疗护理工作常以技术作为工具和载体予以实施,技术早已深深植根于医学、护理学的土壤。这样的土壤很容易滋生的错误是:让本应是“工具”角色的技术,成为医学、护理学的统治者。于是,医患双方均把恢复健康完全寄托于医术,形成了“技术至上”的观念。医学的科学技术性与人文社会性被割裂肢解,患者的感受被漠视。部分医护人员产生了对技术的过分依赖,有时甚至是“不用患者开口”,就开出一串检查单,医生的常规武器一“望闻问切”不再是常规,反而被束之高阁,这不仅增加了医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