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翻译文化交流史》宋韵声撰|(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英翻译文化交流史》

【作 者】宋韵声撰
【丛书名】中外翻译文化交流史丛书
【页 数】 615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2017.05
【ISBN号】978-7-5610-8567-7
【价 格】90.00
【分 类】中英关系-翻译事业-文化交流-文化史
【参考文献】 宋韵声撰. 中英翻译文化交流史.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2017.05.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英翻译文化交流史》内容提要:

本书共分为近代中英翻译文化交流;现代中英翻译文化交流;当代中英翻译文化交流三编,其主要内容包括:近代中国的英国翻译文化概述;近代英国的汉语翻译文化与译自汉语的英文书籍及著名翻译家等。

《中英翻译文化交流史》内容试读

总论

这是一本专门要写中国与英国翻译文化交流历史的书,而且还是一本写双向交流的书。即是说要写中国翻译英国文化典籍的历史及成果,也要写英国翻译中国文化典籍的历史及成果。翻译文化交流应该说是与文化交流同时进行的,没有翻译作为桥梁,文化交流是很难进行的。

文化,通常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史接近人类发展史,至少是人类社会历史的最主要部分。从狭义上讲,文化一词多偏用于精神财富方面,甚至一些非常具体而成形的东西,若属于精神财富方面,也只能称之为非物质文化或非物资文化遗产。

作为人类意识形态的文化,是各个民族在不同地域政治、经济状态于民俗、宗教、文学艺术、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反映。反过来,文化的存在形式又给社会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每种文化都带有强烈的民族特征。一个民族的语言、信仰、传统,习俗以及生活方式等,都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以此有别于其他民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国家,由于政体或经济的差异,可能有先进落后之分,但作为民族文化就没有优秀与低劣之分。它们之间的不同就是各具特色,而其特色就是差异,就是创造。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能存续下去,就充分说明该民族的文化具有促使这个民族发展、前进的优点和力量。中英文化交流乃至中英翻译文化交流很具代表性,这不仅仅是世界两个大国、两个主要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翻译文化交流,也是两种在世界上使用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两种语言文字间的交流,更具中外交流、中欧交流、东西方交流的代表性。

中国与欧洲分处于世界的东方和西方,是人类古代文化的两大中心地,中国与欧洲,远隔千山万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尽管各有自己的特点,但都不是封闭而孤立进行的,都是不可

·1.

避免地与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相关联。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是任何天然障碍所能阻挡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中国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虽处世界的两个极端,但自古以来,这两个古老文化的发源地,相互之间始终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双方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早在中国先秦时期就已开始。在悠久的历史时期中,中国人民对于遥远的西方,以及欧洲人民对于东方的中国,都是非常向往的。

一般说来,中国与欧洲的关系,是以中国与希腊的接触为起点的。公元前四世纪中叶,随着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形成了一个地跨欧亚非

三大洲的庞大帝国,其势力直达印度北部。希腊文化与中国文化开始在中国西部边境接触。著名的丝绸之路联结着中国与欧洲的文化,在海路方面,印度洋上的贸易也把中国与欧洲联系起来。

希腊古籍称中国为“赛里斯”(Serice),意思是“产丝之国”。现在英语中所用China(中国)的名称,最初见于印度古代的《摩奴法典》(Manusmrti)和《摩诃波罗多》(Mahabharat),后来这个记号传到欧洲,首先传到希腊,在拉丁语中写作Sia。其发声是从当时声威远播的秦朝的国名得来的。

在历史上,欧洲人最先记载中国的,据说是公元前四世纪的希腊人泰夏斯(Ctesias)。泰氏的著作以对赛里斯人的描述,唤起了西方对远东的个伟大国家一中国的向往。

希腊帝国瓦解以后,罗马逐渐兴起,公元前133年,罗马的军队占领了小亚细亚的大部分土地并向东扩张。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相当发达,也需要开辟通往西方的大道,遂有了中国历史上著名旅行家张骞到中亚细亚的开拓。中国同罗马在海上的贸易,在汉武帝时已经开始。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的丝和丝织品就已成为世界著名的特产,从那时起,一直到东、西新航道的发现,在近2000年间,“丝绸之路”是中西交流的主要桥梁。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国著名的产品如丝、纸、瓷器、茶叶等源源不断运往西方,中国的各项科学技术如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亦随之西传,因而大大推进了中国与欧洲以及与沿线各国之间的交往。作为交流,古代欧洲的商品和科学技术诸如珊瑚、海西布、水银、玻璃和琉璃、琥珀等也随之传入中国。

从16世纪起,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进而是英国等西方国家,开始相继开拓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中外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英国作为当时拥有广大海外殖民地的第一个资本主义强国,随着蒸汽机的使用,

·2

现代工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带动了海外贸易的进一步拓展,开辟新的商品市场成为英国资本家极为强烈的要求

18世纪中叶以前,在广州和中国发生贸易关系的西方国家中,在贸易额上没有一个占有绝对优势。从各国来华商船到广州的数量看,1736年西方各国来华商船共12艘,其中英国5艘,法国3艘,荷兰2艘,瑞典和丹麦各1艘。自从英国产业革命以后,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开始占有绝对优势。以1775年为例,在全年到达广州港的38艘外国商船中,英国船只有24艘。18世纪初中英贸易总额每年为白银50万两左右,但到了18世纪末剧增至1000万两以上,约占中国对欧美各国海外贸易总值的80%。

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华贸易,英国政府决定派遣使节到中国,以期通过外交途径达到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1792年,英国政府派遣马戛尔尼出使中国,并为此做了精心准备。马戛尔尼使团于1792年9月26日从英国启程,1793年8月5日到达天津大沽口。对英使来访,清廷认为他们是为乾隆皇帝祝贺80岁寿诞而来,因而对使团一行招待甚为周到。但当英国使团的外交使命暴露以后,引起乾隆帝对使团的厌恶,进而怀疑其动机叵测,而提高了防范之心。因而不仅在接待上应付了事,而且乾隆还下令大幅度减少中英贸易额。

1793年9月14日,马戛尔尼到热河避暑山庄觐见乾隆帝。觐见期间,马戛尔尼多次向陪同大臣和珅提及使团的使命,但都被和绅借故推托,不予答复。回到北京后,马戛尔尼又专门写信给和绅,提出6点要求。对于这些要求,乾隆皇帝专门给英王写敕书,不仅全部拒绝,而且外加一条禁止英人在华传教。马戛尔尼使团几乎是一无所获,徒劳往返。

马戛尔尼的使命未能实现,但经过这样一次官方交涉,中英彼此都增加了对对方的认识。清政府认识到英国并不“恭顺”,而且来意不善。而英方也看明白了,单凭外交手段难以达到扩张的目的。

1816年,英国政府再次派遣阿美士德使团来华。该团于1816年8月28日到达北京后,立即就在觐见清帝礼仪上发生争执。对此,嘉庆皇帝认为不按中国礼节朝圣是对自己的最大侮辱,便于8月30日降旨将使团驱逐出境。嘉庆皇帝还致信英王,断然指出:“嗣后毋庸遣使远来,徒烦跋涉。”其用意是要断绝中英两国的外交往来。

英国政府两次遣使失败,朝野上下议论纷纷,英国资产阶级更是大为不满。万般无奈,英国动了以武力迫使中国开放的主意。他们认为中国政府腐朽无能,不堪一击。在这种主导思想支配下,1840年3月19日英国

·3·

国会最终以271对262票的多数同意英政府发动侵华战争。致使第一次鸦片战争不宣而战,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其他一些帝国主义趁机而上,开始瓜分中国,中国人民开始了百年的屈辱史。

中国的翻译史源远流长,少说也有2000年的历史。总体说来,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汉代到元代的对佛教经典的翻译。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僧人翻译了大量的佛教典籍,这些典籍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其鼎盛时期是唐朝。第二阶段,是明末清初对西方科学著作的翻译。这个时期的翻译高潮是由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而引起的。第三阶段,是中国近代对西方科技、思想乃至文学艺术的全面翻译介绍。这一阶级大约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

其中,中国古代在没有与域外其他民族发生交往之时,便在汉民族与其他民族间有了语言的翻译,但其形式多是口译。中国开始有规模的翻译外国文字的活动是从汉代开始的。随着佛教的传入,从东汉桓帝末年开始,中国开始了佛经的翻译,经魏晋南北朝的进一步发展,到唐朝时达到鼎盛。佛教典籍的翻译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公元148年到316年,即从东汉末年到西晋;第二阶段从公元317年到617年,即从东晋到隋末;第三阶段从公元618年到906年,即我国唐代,这一时期是我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在这700多年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有4位,即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

鸠摩罗什(344-413),生于龟兹国,7岁随母出家,博读大小乘经论,名闻西域诸国。五十几岁时被迎到长安主持译经。8年间与弟子共译经74部384卷。

真谛(499-569),印度优禅尼人。公元548年到建业,23年中翻译经书64部378卷。

玄奘(600-664),通称“三藏法师”。15岁在洛阳出家,公元629年离开长安,历尽艰险,4年后到达当时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公元645年正月,玄奘携带大量梵文经典回到长安。在此后的19年里,他所主持的译场共译经75部1335卷。在他主持译场期间,还培养了一批翻译人员,他们在以后的译经事业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中国的佛经事业,由玄奘推到了顶峰。

不空(705-774),印度人,婆罗门种姓,幼年随叔父来到中国,15岁拜金刚智为师,以后参加佛经翻译,共译出密教经典110部143卷,其中的《金刚顶经》是密教的重要经典。

.4

佛教经典的翻译到了北宋时日渐式微,元朝以后进入尾声。中国翻译史的第一阶段就此结束

中国翻译西书的阶段发生在明末清初时期。当时有大量的外国传教士来华传教,在传教的同时也将西方的近代科学知识随之翻译介绍给中国人民。在众多的外国传教士中,对译著科技书籍有较大贡献的主要有:意大利人利玛窦,1662年来华的德国人汤若望,1659年来华的比利时人南怀仁和1622年来华的意大利人罗雅各。其中利玛窦值得特别介绍。

利玛窦于明朝万历十年(1582)被葡萄牙派遣来中国传教。在传教过程中,利玛窦认识到,若在中国传教成功,一要“科学传教”,二要“儒教合一”。所以,他总是穿着中国人的儒服,并在传教过程中辅以科学知识的传播。他把自己的认识和经验传给后来的传教士。后来的传教士大都热衷于撰写中文的神学书籍,而且编译一些科学书籍出版。结果在明末形成了科技书籍翻译活动的新局面。在1629年,徐光启奉命督修历法,建立历局之前,没有形成有组织的翻译活动,科技书籍的翻译都是各地的传教士或独立或与中国人合作完成的。

利玛窦和中国明代大科学家徐光启合作译著的《几何原本》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几何原本》的原书著者是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得。西方许多国家历来将其列为学生的必修科目。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上海人。祖辈经商,后来家道中落,从事农业和手工业。1597年中举,1604年成进士。1600年先后结识了利玛窦、熊三拔等西方传教士。徐光启经常与他们探讨天文、地理、水利、测量等西方科技知识,尤其注重天文历算。1923年为礼部右侍郎。崇祯年间先后任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东阁学士、文渊阁学士。徐光启在奉旨督修历法后,立即上书建议先翻译西书,然后用西书中的方法来校正“大统历”,使中西天文知识融会。徐光启创立的历局,可以看作是中国早期的科技翻译机构。

清朝康熙年间,十分重视翻译和编纂西方科学书籍,使自明末徐光启开始的译介西书的高潮得以保持。据统计,康熙在位期间,翻译的自然科学书籍有42种。此外,在康熙的组织下,经过多年的努力,编纂出《律历渊源》。这是一部包容了大量西学知识的百卷巨著。后由于罗马教廷在中国传教的肆无忌惮,引起康熙震怒,遂禁止西祥人在中国传教。1724年,雍正皇帝发布禁教令。此后的一百多年间,禁止天主教在中国传教。

从明末翻译刻印《几何原本》到1724年禁止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传教

·5.

止,在大约120年的时间里,中国共译述西方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等自然科学书籍百余种。学术界有人将这一时期翻译西书的高潮称为“西学东渐”的第一次高潮,亦即为中国翻译史的第二阶段。

中国翻译史的第三阶段大约始于中英鸦片战争之后,止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西方科技、思想乃至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著作得到全面的译介,相对于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第一次高潮,有人将之称为“西学东渐”的第二次高潮。

在这一阶段里,对于所译西书的选择,在时期顺序上表现出某种倾向。翻译重心依次为科学技术类、社会科学哲学类和文学艺术类。这种重心的逐渐改变同中国近现代史的历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西方的翻译史,历时至少也有两千余年,其译事活动之纷繁、译著与译者之丰富多彩,非百万字之书所能详尽其貌。在此总论中只能用几千字略述其大致。

西方国家有着悠久的翻译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的文明首先应归功于翻译工作者。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翻译都是一项极其古老的活动。事实上,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语言文字的翻译几乎同语言文字本身一样古老。

严格地说,西方翻译史是在公元前三世纪揭开它的第一页的。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公元前三至二世纪之间,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翻译《圣经·旧约》。更准确点说,西方的第一部译作是约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安德罗尼柯在罗马用拉丁语翻译的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在公元前三世纪问世的,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纵观全过程,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曾前后出现过六次高潮或可因之分为六个大的阶段。

首先是肇始阶段。公元前四世纪末,极盛一时的希腊奴隶社会开始衰落,罗马逐渐强大起来,但当时的希腊文化仍优于罗马文化。翻译介绍希腊古典作品的活动就始于这一时期。被誉为罗马文学三大鼻祖的安德罗尼柯、涅维乌斯和恩尼乌斯,以及后来的普劳图斯、泰伦斯等大文学家,都用拉丁语翻译或改编荷马的史诗和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米南德等人的希腊戏剧作品。这是欧洲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其历史功绩在于:它开创了翻译的新局面,把古希腊文学特别是戏剧介绍到罗马,促进了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对于罗马以至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