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人性》(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张晓燕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洞察人性》

【作 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张晓燕译
【页 数】 215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2018.01
【ISBN号】978-7-5581-4111-9
【价 格】32.00
【分 类】人性-研究
【参考文献】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张晓燕译. 洞察人性.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8.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洞察人性》内容提要:

洞察人性是一个很大的课题,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研究目标,人的本质决定了人性必须由全人类共同探讨,协力挖掘其蕴含的秘密。本书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代表作。阿德勒曾说,创作本书有三个目的:指出错误的个体行为会破坏社会和群居生活;向普通大众介绍辨别自身错误的方法;告知人们应对方法,以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本书旨在普及心理学的基本原理,通过这些原理解释我们与生活的世界、人类活动的关系,并阐释了这些原理在群体生活中的应用,对人的性格进行了科学的剖析。

《洞察人性》内容试读

导论

心灵决定了命运。

—希罗多德

我们在探讨人性科学的时候,绝对不能自以为是或狂妄自大,我们要以谨慎、谦逊、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它。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探究人性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它是人类文明从古至今追求的最终目标。所以这门学科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要培养适应潮流的研究学者,而是要让每个人都理解人性。这一点肯定会让那些学院派研究者不满,因为他们觉得只有专业的科学机构才能这么做,普通人是不能随便涉足这个领域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所以很少有人有机会能全面深刻地探究人性。如今,人们之间的关系比以前更加疏远。家庭隔绝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在我们周围建立了

一道道围墙,让我们从小就缺乏机会与别人交流沟通。再加上我们全部的生活方式,也让我们很难与他人亲呢接触、深刻沟通。

而这种沟通对了解人性必不可少。正是因为缺乏沟通,人们之间彼此仇视。我们会错误地判断他人的行为,不公平地对待他人,

001

洞察人性

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

原因就在于我们不了解人性,或者说对人性理解不足。许多人经常说,尽管我每天都与其他人见面、聊天,但彼此之间却没有真

正意义上的交流。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社会中,还存在于家庭

这样一个小圈子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人与人之

间相互隔阂、缺乏理解。我们经常会听见父母抱怨孩子不理解他们,而孩子抱怨父母总是误会他们。实际上,我们对他人的态度,取决于我们对他人的理解深度。因此,理解他人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必不可少的基础。如果所有人都能理解人性,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会更加简单,社会关系也将更加稳定;假如人与人之间互不理解、缺乏沟通,我们自然容易被

表面的假象所迷惑,那就极有可能会发生各种矛盾和冲突。

我们接下来要阐释的是,为什么探讨人性的目的,是为医学

这一门严谨的科学奠定基础。此外,我们还要说明,人性科学的

前提条件是什么,它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首先,精神病学科需要丰富的人性知识。精神病医生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洞察病人所有的心灵活动。在这个特殊的领域中,医生只有准确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灵活动,才能有效针对病

症做出判断,医治病人。在这里,任何表面的敷衍,都是行不通

的。因为错误的判断很快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而正确地理解病

情,才能让治疗顺利进行。可以说,精神病学科的医生是否掌握

足够的人性知识,决定病人能否得到有效的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错误地判断他人的行为,可能不会立刻造成严重的

后果,因为相应的后果可能要很长时间才暴露出来,所以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明显。例如,我们常常会惊讶地发现,对一个人的误会导致的严重后果,要在数十年之后才显现出来。这类事

情时有发生。这些不幸的事件让我们得以明白:每个人都有必

002

导论

要、也有责任了解一些关于人性方面的知识。

对精神疾病的研究,我发现精神病患者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心理变态、心理情结、心理失衡,和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二者在构成要素、前提条件,以及运动轨迹上大体一致。他们唯一的区别在于,精神病患者表现得更加显著,也因此更容易识别。这一研究结果的意义在于,从精神病患者身上得到的经验,可以运用到正常人身上。这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了解正常人的心理机制和

心理活动。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并得到严格的训练,要想做到这

一点并不难。其实,这也是任何工作都必不可少的。

最初的研究成果是这样的:那些对人们的精神生活结构有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在童年早期就已经形成了。不过这个发现并不是什么惊人的成果,以前也有一些杰出的学者曾提出过类似的观点。不过我们的这一发现也还具备一些独创性:我们将童年时代的遭遇、记忆及经验和态度,与其成年后的精神活动联系起来,将二者整合在因果关系的统一模式中进行比较。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可以对比童年早期与成年后的经验、态度,并由此得出精神的种种表现绝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我们只有把它们理解成完整人格的不可分割的特定构成,才能真正理解精神的种种表现。想要对个体的个别表现做出正确的判断,必须确认它们在心理活动中的大致倾向,以及在行为模式中所处的地位:必须了解个体的生活方式,并认识到童年时代隐藏的目标和成年后的态度是一脉相承的。总而言之,我们已经确定了一个问题,即人的心理活动从童年开始就不会产生本质的变化。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外在形式与其具体化、语言化的表现形式可能会有所变化,但其基本要素、目标、动力等引导心理生活指向最终目标的东西,永远不会改变。例如,一位成年的性格暴躁的病人,心里总是充满怀疑和不信任,还极力地逃避社会。这

003

洞察人性

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

一行为充分显示了他三四岁时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那个时候他就是这样做的。只是由于童年的单纯和幼稚,更容易发现这个

问题。所以,我们将这个研究发现付诸实践,并成为一个准则,

即更多地关注病人的童年时代。我们逐渐具备了这样一种能力,只要了解了一个人童年的经历,就算一点都不了解当前的状况,也能揭示出他的性格特征。这个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性格特征,直接投射了他童年的经验。

如果我们能了解病人童年时期的记忆,并能让病人精确地

表述这些记忆,那我们就能准确勾勒出病人当前的性格模式。采用这种方式来探究人性,是因为我们清楚一个人想要脱离童年时代建立的行为模式是困难的。没有人能够改变童年时代建立的行

为模式,就算成年后所处的环境与童年时代完全不一样,或者成年后的生活态度发生改变,他的行为模式也不会改变。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基础保持不变,那么无论是童年时代还是成年时代,他的行动路径都不会改变。根据这个我们可以知道这个人的人生目标也不会发生改变。因此,如果我们想要改变一个

人的行为模式,就该以他童年时代的经验为切入点。单纯地改变

病人成年后的经验和印象没有用,关键在于挖掘病人的基本行为模式。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掌握病人性格的重要特征,并因此正确判断他的病情。

就这样,这门学科的关键变成了对儿童时期精神生活的研究,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类生命的最初几年。这一领域中,还存在很多没有开发的素材和未知的内容,因此任何一个研究者都有

可能发现极具价值的新成果,这些成果将对研究人性发挥巨大的作用。

我们的研究是为了人类共同利益,而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

根据这个目的,我们研究出一种方法来预防性格缺陷。长时间以

004

导论

来,我们的研究重点一直是教育学,将教育和实践结合起来,并

没有墨守成规、给自己设置界限。教育学研究和人性科学一样,坚持真理从实践中来,所以教育学对一些人来说是名副其实的宝藏。这些人希望在教育学中探索,并且打算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验

证自己在人性科学研究中发现的重要成果。

优秀的画家在画画时,能够将自己对人物性格的感受在作品中充分展示。同理,我们也应该将心比心感受其他人心灵活动中的任何一种表现,设身处地去感受他人的悲欢离合。应该把人性科学当成一门艺术,有许多普遍的用途。这门艺术和其他艺术关系紧密,并对它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文学和诗歌。人性科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人了解一定的人性相关知识,也就是说,人性科学能使所有人的心理发展更健康。

但在理解人性时,我们还面临一个大难题,那就是人们表现

得很敏感,极端自以为是。普通人就算对人性知识一无所知,也

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很精通,不需要他人的指点。如果有人质疑他们,他们还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冒犯,很委屈。可真正理解人性的人,是那些能够以同理心认可他人价值的人,他们自己亲身体验过心理危机,所以能够敏感准确地看穿他人身上的心理危机。

面对这种情况,在实践过程中采用一些对策、技巧就非常必

要了。在这里我们建议,一定要小心遇到这种情况,以免自己成

为别人讨厌的对象。因为我们所做的是把一个人灵魂深处的东西挖出来,赤裸裸地摆在他的面前,再没有比这件事更让人厌恶、反感的了。如果有人鲁莽地运用自己那点少得可怜的人性知识,

不用说他肯定会成为一个声名狼藉的人。例如在饭桌上,有人会

迫不及待地说出他对邻座的评价,并坚称自己非常了解对方的性格,或者认为自己已经猜出对方大部分性格。还有一些人喜欢引用人性科学的基本原理,以此作为结论来教导那些对人性知识一

005

洞察人性

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

无所知的人。这样做同样是危险的,而且还会让那些真正懂得这门学科的人,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被扭曲了。所以,我们不得不

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一定要谦虚、慎重地对待人性科学。轻率而鲁莽地公开实验结果,就如孩子急切地展示自己的能力一样,显得幼稚。对于成年人来说,这非常不合时宜,所以我们不应这样做。

对于那些具备人性科学相关知识的人,我们建议行动之前一

定要三思。劝导他人时,千万别把还没有得到证实的结论强加给

对方,否则只会让对方难以接受。这样做只会给这门还处于发展阶段的科学带来新的困难,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我们最好保持谨慎并牢牢记住:要对事情的某一部分做出判断,必须从整体来全面了解;要想公开结论,必须确信它对当事人有利。错误判断他人的性格,或在不合适的时机说出对他人的正确判断,都可能给他人带来严重的伤害。

讨论到这里,大家心里一定有很多疑惑。之前讲过,个体的生活方式始终不变,这也许让人难以理解。因为在人的漫长的

一生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从而影响甚至改变他的生活态度。但实情并非如此。不可否认,任何经历都会有很多种解释。我们会发现,不同的人面对同一种经历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并不是所有的经历都能增加人的智慧。当然,不断地学习能帮助解决

一些问题,并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但他赖以行事的行为模式不

会改变。大家都知道,任何人都能从自己的经历中获得经验,也就是说,他从自己的经历中得出的结论,取决于他自己怎么看待这个经历。通常情况下,人只能从自己的经历中得到自己预期的结论。例如,有一个人总是犯同样的错误,尽管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还是找种种理由为自己开脱。他可能会说自己应该早点改正这个错误,不过这样的可能性并不太大,更多的是他会找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