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支派沈阳伊氏历史源流》伊恒勤,李凤民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爱新觉罗支派沈阳伊氏历史源流》

【作 者】伊恒勤,李凤民编著
【页 数】 201
【出版社】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 2014.09
【ISBN号】978-7-5517-0673-5
【价 格】42.00
【分 类】皇室-家族-研究-沈阳
【参考文献】 伊恒勤,李凤民编著. 爱新觉罗支派沈阳伊氏历史源流.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14.09.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爱新觉罗支派沈阳伊氏历史源流》内容提要:

本书共分为十六章,主要内容包括:先世溯源;肇祖都督孟特穆效忠大明;二世祖董山“作乱”;三世祖脱罗及锡宝齐篇古家道中落;四世祖都督福满重振家声;五世祖觉昌安与六世祖塔克世“有殉国忠”等。

《爱新觉罗支派沈阳伊氏历史源流》内容试读

第一章先世溯源

中数人香限

第一章先世溯源

古人云:“树有根而枝叶茂,水有源而百川流”。这句名言告诉我们,研究任何事物首先要发其根、穷其源,才能认识事物的全貌。考察伊氏历史源流也要遵循同样原则。

沈阳伊氏是爱新觉罗分支。关于爱新觉罗的历史渊源,清朝官书《满洲实录》开宗明义言称,爱新觉罗始祖布库里雍顺是“三仙女”所生,爱新觉罗姓氏亦为“三仙女”所赐。言下之意是说爱新觉罗家族并非凡夫俗子,而是“承天受命”的“天族”“天子”,是与生俱来的统治者。阳流武

一、先世神话

相传,在长白山迤东有一座名曰布库里的山峰,此山之下有

一泓天然池塘,名曰布勒瑚里,这里人迹罕至,风景如诗似画。有一天,天气晴和日丽,有三位仙女从天界飘然下凡,来到布勒瑚里沐浴。她们各有其名:长名恩古伦,次名正古伦,三名佛库伦。三位姐妹在岸边脱去衣裙后相继入水,开始在池塘中尽情洗浴和嬉戏。她们经过一番洗涤和嬉闹之后,三妹佛库伦首先登岸,正当她准备穿衣时,忽然飞来一只口衔红果的“神鹊”,“神鹊”围着她转了一圈之后,将红果掷在她的衣裙上迅速飞去,佛库伦见红果鲜艳可爱,边将其含在口中边穿衣结带,却一不小心

·1

线宝一

将红果吞入腹中。

这时,恩古伦、正古伦也相继上岸。当她姐仁穿戴完毕,口中念念有词,正要飞升之际,佛库伦却感到腹中沉重,无法升腾,正在她疑惑不解之际,大姐恩古伦

告诉她说:你因吞食红果而

阳爱

有孕,可在此生产过后再回

氏历

归天宫不迟。说罢,她与二

点素

妹正古伦飘然而去。

时过不久,佛库伦果然产下一子,此子出生就会说话,而且很快就长大成人,佛库伦遂将其所生原由向爱子一一说明,又为其取名曰

《满洲实录》载三仙女洗浴图

布库里雍顺,姓氏为爱新觉

罗,并叮嘱他说:上天生你,是令你定一国之乱。现在我给你一只小船,你乘船顺流而下,船停之处即其国也。说罢,佛库伦与爱子挥泪而别,回归天宫。甲发,里一馨

布库里雍顺遵照母亲所教,登上小船,顺着河流向前漂流没过多久,见崖边有一城池,遂船停靠岸,上岸后他拾来一些树枝,又将其编织成一只坐具,自己端坐其上。此地名日鄂多里城,城内有三个部族为争夺城主而相互争杀不休,此时,有一人出城来到河边打水,发现了布库里雍顺,见其举止奇异、相貌异常,立即回城报告。三姓人闻听立刻罢战,一同来到河边观看,见其人相貌果然非同凡类,于是,上前询问其来历,布库里雍顺

·2

第一章先世溯源

告诉他们说:“我乃天女佛库伦所生,姓爱新觉罗,名布库里雍顺,天降我是为了定汝等之乱。”三姓人听罢,各个拍手称快,兴高采烈地说:“上天给我们送来了国主,我们再也不用争了。”众人遂联手将其捧抬入城,奉其为三

、主

姓之主,又为其娶百里(女真语:“弓”)之女为妻,定国名日“满洲”,布库里雍顺遂为满洲之始祖。

历经数世之后,布库里雍顺子孙为政暴虐,鄂多里百姓不堪忍受,纷纷起兵抗

击,动乱之中布库里雍顺子《满洲实录》载三姓人奉雍顺为主图孙几乎惨遭灭族,只有一名

叫樊察的幼儿逃离出城,正当追兵追赶樊察时,忽然有一只“神鹊”飞落在他的头上,追兵遂误以为他是棵枯树,樊察因此得救。后来满族人视鹊为神,并且每当祭祀时在索伦杆锡斗内盛食物祭过往鹊雀,原因即在于此。

樊察之孙名都督孟特穆,此人“生有智略”,他用计策将杀害祖先之仇人40余名引诱至距鄂多里1500里之外苏子河畔的赫图阿拉,“杀其半,以雪仇;执其半,以索眷族”,鄂多里余众遂远来归附。都督孟特穆生二子:长名董山,次名褚宴。董山生三子:长名妥罗,次名妥义谟,三名锡宝齐篇古。锡宝齐篇古生一子:都督福满。都督福满生六子:长名德世库,次名刘阐,三名

·3

索长阿,四名觉昌安,五名宝朗阿,六名宝实。觉昌安生子塔克世,塔克世生子努尔哈赤①。

二、神话来历

《满洲实录》是天聪九年(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钦命敕修的权威性官书,“三仙女”神话是清官书对爱新觉罗先世历史最权威性的表述。后出之各种官书、方志,包括《满洲源流考》

《钦定盛京通志》等也都遵循这一“口径”阐述清朝先世。清代

鲜有敢于质疑者。对于这段神话的来历,20世纪30年代,清史

泰斗孟森曾无可奈何地表示:“(这篇传说只是)托之神话”,“附

历罗

会之传说如此,不足深究”②。其实,早在努尔哈赤崛起之前各种

源派

“版本”的类似神话已在女真、朝鲜广为流传,如《满文老档》

记载,万历四十年(1612年),太祖努尔哈赤因其女婿乌喇部贝勒布占泰打了妻子布库什(努尔哈赤第三女),严厉斥责布占泰说:“你能举出动手打天生的爱新觉罗氏的先例吗?百世可能不知,十世、十五世以来的事也不知道吗?”努尔哈赤所谓的“天生的爱新觉罗氏”即指上述神话;《朝鲜李朝实录:光海君日记》记载,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六月:“酋(努尔哈赤)本姓佟,或称雀者,以其母吞雀卵生酋故也。”朝鲜将布库里雍顺传说成努尔哈赤本人,将吞食红果传说成鸟卵,并说努尔哈赤姓“雀”;还有一个例子是《汉译(满洲旧档)》③记载的来自黑龙江以北东海“野人女真穆克西科”讲述的传说,其经过如下:

天聪九年(1635年)五月,以梅勒章京戏霸奇兰为

①据《满洲实录》长白山条编写。

②孟森:《满洲开国史》,12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③1935年相关部门整理清宫遗物时发现一部用老满文书写的《旧满洲档》,1972年此档经日本满文专家神田信夫等人用罗马拼音译出,1978年辽宁大学李林教授根据罗马拼音将其汉译并内部出版,改名为《汉译〈满文旧档)》。

第一章先世溯源

首的诸大臣奉太宗皇太极之命,远征黑龙江虎儿哈部大获全胜而归,共招降虎儿哈部男女老幼二千余人。皇太极闻报大喜过望,五月初六日太宗传令,“依礼”杀牛宰羊盛宴相待虎儿哈部众,并在大衙门(今沈阳故宫大政殿)亲自召见全部降人。降人之中有一位“俊秀者”,名字叫“穆克西科”,他在接见当场向太宗皇太极陈述了这样一段流传在虎儿哈部的“三仙女”神话:“我的父祖,世代生活在布库里山边的布尔和里池,我们地方没有档子。古来传说,在那布尔和里池,天的三个女子:恩古伦、正古情伦、佛库伦来沐浴。最后的女子获得神鹊送来的果实,含中在嘴中进入咽喉就受孕了,生子博克里雍顺,他的同族正谷是满洲国(即后金国)。那布尔和里池周围百里,距黑龙江有一百二三十里.…”0的“同

将《满洲实录》开篇和穆克西科讲述的这篇神话进行对照,可以发现两者内容大同小异,不同之处在于《满洲实录》比穆克西科所述增加了两点,一是在博克里雍顺(与“布库里雍顺”译音相同)之后增加了樊察、清肇祖都督孟特穆及其以后的世系,

二是增加了爱新觉罗姓氏。《满洲实录》敕修于天聪九年(1635年),即虎儿哈部归附当年,也就是说,皇太极在敕命编纂《满洲实录》同时听到了这篇虎儿哈神话,遂以其中的“博克里雍顺,他的同族正是满洲国(即后金国)”一语为口实,授意史官将虎儿哈神话写入《满洲实录》,同时将其家族樊察、都督孟特穆及其以后的族谱以及爱新觉罗姓氏与虎儿哈神话糅合在一起,作为清朝先世历史堂而皇之地载入正史。

但是,金、元、明三朝历经5个多世纪,女真中的豪族很

①李林:《汉译(满文旧档)》,57页,辽宁大学历史系。【

5

多,大者如完颜金,三姓时代的胡儿哈、桃温,明代的海西纳喇氏等,为什么只有建州左卫爱新觉罗一族有“三仙女”传说?从现有资料看,这个传说至少在努尔哈赤兴起之前已流行,其前的情况尚不知。而努尔哈赤本人不止一次向臣下表示其与金朝的密切关联,他如此表白仅仅是出于政治需要吗?看来爱新觉罗氏族历史还有相当大的空间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爱新觉罗姓氏

8器

爱新觉罗先世本姓“夹温”氏(或作“夹谷”氏),译成汉语为佟氏(或童氏)。如朝鲜著名历史典籍《龙飞御天歌》称都

史豪

督孟特穆(即猛哥帖木儿)为“豆漫夹温猛哥帖木儿”,其中

“豆漫”是官职,“夹温”是姓氏。《金史·国语解》解释:“夹谷(夹温)日仝”。“仝”是“同”的古体字,在姓氏中一般写作“童”或“佟”。如《元杂剧·虎头牌》有“夹谷氏姓佟”,《金安寿》则有“夹谷氏姓童”等语①。《朝鲜李朝实录》称都督孟特穆及太祖努尔哈赤为“佟”姓的例子很多,如世宗二十三年(明正统六年,1441年)正月丙午条:“童猛哥帖木儿与伊父挥护生长本地,安生乐业”;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条:“建州夷酋佟奴儿哈赤”。明人著述也有这方面记载,如《辽广实录》卷上记载:“龙虎将军建酋佟奴儿哈赤”等。不过,仝姓也确实存在,如仝道荣主编的《女真族的一支后裔一仝姓》一书足资证明。

爱新觉罗这个姓氏首见于《满文老档》万历四十年(1612年)太祖努尔哈赤斥责乌喇部贝勒布占泰(见前面引录),再者是《满洲实录》开篇。至于爱新觉罗的含义,《满洲实录》开篇注释道:“爱新”日“金”,“觉罗”日“姓”。意思是说爱新觉罗

①罗继祖:《枫窗脞语》,18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4。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