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谜题》黎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历史的谜题》

【作 者】黎靖著
【页 数】 248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2019.03
【ISBN号】978-7-5594-3273-5
【价 格】32.80
【分 类】历史故事-作品集-中国-当代
【参考文献】 黎靖著. 历史的谜题.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9.03.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历史的谜题》内容提要:

相臣的首要岗位职能,就在平衡。汉相陈平曾说:“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也就是说,宰相能够平衡上下内外、朝廷民间的各种关系,使整个体制内的各个岗位、各个阶层能够各司其职、各行其是,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历史的谜题》内容试读

第一章

姬旦:八百年周天下的真正奠基者

虽然是作为一个“辅佐者”,可周公姬旦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比周武王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武王在灭掉殷商后不久就病死了。刚刚建立起来的大周,主少国疑,根基不稳。全靠姬旦一系列正确的军事、政治的措施才使得大周的统治

基础逐渐稳固下来。最重要的是,姬旦培养出了

一个合格的王朝继承者—周成王。

生过面出火最:日面

历史的谜题2:体会历史背后的相臣之道

老二姬发,也就是后来的周武王。大哥伯邑考既然被扣,可能也确实死了,那么顺理成章的接班人就是他了。老二姬发现在成了老大,也就是大家公认的继承人,用那时候的话来说,这叫做天命,是上天这样

安排的,那么姬发的地位不但是法定,而且是神定,得到了宗教和世俗的共同拥戴。姬昌一代雄杰,在众多的部落和部落联盟中拥有崇高的威望,三分天下已有其二,他招贤纳士,内修政治、外施影响,早有取商而代的志向。老子是龙,当然不希望自己的接班人是虫,姬昌还需要儿子来继承自己的宏图霸业,完成自己未竟之理想呢。因此,他立姬发为

太子,固然是因为他是目前年龄最大的,也因为他的智慧勇武。

有一个故事能够证明这一点。姬发取得了军师姜尚(就是姜太公)】的支持,登位后,先在毕地(今陕西咸阳北部)搞了一次大规模祭祀先王的活动。不要小看了这个行为,他向天下宣告了自己是姬昌的法定继承者,诸侯们应该像尊敬和臣服姬昌一样尊敬臣服于他。然后他往东检

阅军队,到达盟津(今河南孟津附近)。他制作了文王的牌位,用车载着,

供在了军营中。军队纷纷向他表达了效忠。八百诸侯闻讯来会,举办了

一场盛大的联谊活动,酒酣耳热之余,都说我们人强马壮的,又正好凑

一块儿了,干脆就去讨伐那个无道的纣王吧。姬发却说:“你们不知道天意,现在还不行啊。”只是让大家先回去作好准备。

事实上,这次“盟津观兵”是姬发布置的一次高明的试探活动和进攻总演习。他要借此机会看看:周国是否具备足够的号召力;自己是不是能得到诸侯们的承认和拥戴;殷朝对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警惕和征伐的打算?

结果令姬发感到非常满意。不但八百诸侯纷纷效忠,愿鞍前马后追随他讨伐殷纣;而且殷纣毫无作为的表现也证明了,可能他对姬发的这

一次“盟津观兵”的意义并无深刻认识,更可能他虽然有所认识,但在

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不敢轻举妄动,同时也说明了殷纣的实力已经大

004

第一章姬旦:八百年周天下的真正奠基者

不如前了。

两年后,殷纣昏乱暴虐更甚,杀死了叔父比干,囚禁了贤臣箕子,他的太师和少师也都逃奔到了周国。殷纣已经陷入到了众叛亲离的境地。而殷军精锐之师正在征伐东夷,朝歌空虚。这时候姬发昭告天下,正式起兵征讨殷朝。周军渡过盟津,诸侯皆率部来会,姬发统帅联军冒雨急进,一路势如破竹打到了殷郊的牧野。惊慌失措的纣王四处调集士兵,甚至将奴隶武装上阵,勉强凑成了一支数十万人的大军,企图抵挡联军。这个时候的姬发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将一支由各路诸侯组成的杂牌军合理布置、明定赏罚,采用了先进的战术战法,一举冲溃了殷军的阵线。殷军土兵纷纷倒戈,联军攻入朝歌,纣王在鹿台自焚而死。老三姬鲜,周武王灭掉殷纣王之后,平定了天下,便把他分封到管(今河南郑州一带),因此他又被称作“管叔鲜”。这个姬老三在西周灭殷的伟业中没见露过什么大脸,不过这并不说明他就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相反,正是这个人,在周武王死后成为了周王朝的不安定因素,他勾结

五弟蔡叔度和殷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了一场争权夺势的叛乱。后面我们

就会说到。

再接下来的就是老四姬旦了。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武王登位之初,以太公望(就是姜太公姜尚)为军师,周公旦为辅佐,召公(周王室贵族)人、毕公(文王第十五子)协助,其他还有散宜生、太颠、辛甲等贤才为臣。这就是当时周国的主要领导班子。姬旦是武王的弟弟,中央领导集体的二把至少是三把手,可谓位高权重。武王灭殷后祭天,姬旦手把大钺立于他左右。大钺是权力的象征,这个安排表明了此时姬旦的权力已经达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步。

说起来,姬旦同样是龙子凤孙,年岁与武王仿佛,说起武略固然不差,论起文韬更甚武王一筹。前面我们就说过,连孔老夫子都是他的铁杆粉丝。牧野之战,武王把大家集合起来进行战前动员和宣誓,讲稿就

005

历史的谜题2:体会历史背后的相臣之道

出自姬旦的手笔,这就是天下闻名,后来被收入《尚书》当中的《牧誓》。

可知姬旦也是一位优秀的政工干部。可千万别小看了这种思想政治工作

的重要性,小米加步枪的解放军之所以能够打败拥有飞机坦克的八百万

国民党军,除了军事思想略胜一筹外,思想政治工作所发挥的作用是相当大的。刘勰在《文心雕龙·檄移》中赞扬这篇寥寥三百余字的文章,

“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词断”。誓词首先阐明原因,其次揭露罪行,再次

宣布纪律。原因说得明确,罪行揭露得透彻,纪律讲得严明。文势如高山悬瀑,读来令人赞美不绝,其文体风格同牧野之誓所要达到的影响十分相称。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同母昆弟十人,唯(姬)发、(姬)旦贤,左右辅文王。”可知姬旦在他老子周文王姬昌心目中的地位,其实是并不比哥哥姬发差多少的。可这样一个文韬武略的姬旦,有雄心而无野心。

在文王死后,他没有仗着自己的势力和能力与哥哥姬发争位,演出后世不断发生的那种兄弟阋墙、骨肉相残的闹剧,固然是因为他天性使然,更因为他超卓的智慧。

第一,他明白两雄不能并立的道理。“天无二日,民无二主”,既然

哥哥姬发已经被父亲立为太子,而且这个太子的威望、才能得到了包括姜尚等大臣的承认和拥戴,军民也都表示服从,那么最明智的态度就是“知其雄,守其雌”,当好一个“辅佐者”。一个能力超群的人最怕的就是只知已,不知彼,过分拾高自己而贬低他人,以为某一个位置非己莫属,得不到便怨天尤人,甚至于不择手段地去争。

第二,他明白两虎相争的后果不是必有一伤,而是两败俱伤。这对于灭殷兴周的大业绝对会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争有“小争”和“大争”、“内争”和“外争”之分。内争是小争,即便争到了也就那么多,不过是

个诸侯而已。对殷朝的争是外争,也是大争,争到的将是整个天下。对于姬旦来说,他当然明白孰轻孰重,绝不会干那种争不到便一拍两散的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