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2014-2015中学》《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2014-2015中学》

【作 者】《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编著
【丛书名】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
【页 数】 270
【出版社】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14.02
【ISBN号】7-5041-8351-4
【价 格】22.60
【分 类】计算机课-教学法-高中-中学教师-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编著.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2014-2015中学.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02.

图书目录: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2014-2015中学》内容提要:

赠品:2014笔试高分攻略及题库+2013最新真题及解析下载地址:华图图书网——增值服务——补充资料(第四页倒数第七个资料)本系列教材具有以下特点。一、严格依据最新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及最新课程标准编写本系列教材是在认真研读了最新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及最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严格遵循考试大纲及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编写,力求最大限度地贴合考情,为考生提供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参考教材。二、体例设置合理、科学本系列教材在对考试大纲进行科学整理的基础上,将考试内容分为学科知识部分和教学知识与能力两部分来进行编写。学科知识部分主要涉及各学科的专业知识,教学知识与能力部分涉及与各学科相关的教学教法。而且各部分在体例编排上,均设置了“核心考点提示”“知识体系导览”“名师要点精讲”“经典例题”“命题热点集训”等模块。其中,“核心考点提示”为考生指明了考试的重点内容及考生需要掌握的程度,便于考生有侧重地进行复习考试;“知识体系导览”是对各章知识架构的提炼,可帮助考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名师要点精讲”是本系列教材的核心内容,是由一线名师精心编写,涵盖了需要考生掌握的知识内容;“经典例题”穿插在正文当中,根据最新考试趋势及考试重点,模拟真题进行解析;“命题热点集训”放在每一章的末尾,有助于考生对各章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自我检测。三、精编精选大量案例与习题本系列教材在各科目的教学教法部分,专门设置了经典教学案例与教学设计。这些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经过了华图教育专家的精心挑选,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名师点评部分精准、明确地点出了各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的优缺点,便于考生学习借鉴。同时,本系列教材在每一章后均配有练习题,供考生练习和检测复习效果之用。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2014-2015中学》内容试读

学科知识

: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学科知识

book.huatu.com

2.可识别。信息可采用直观识别、比较识别和间接识别等多种方式来把握

3.可转换。信息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如自然信息可转换为语言、文字和图像等形态,也可转换为电磁波信号和计算机代码。

4.可存储。信息可以存储。大脑就是一个天然信息存储器。人类发明的文字、摄影、录音、录像以及计算机存储器等都可以进行信息存储」

5.可处理和可增值性。在传递与使用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统计以及其他方式的处理,可以使原有信息增值,使其更有效地服务于不同的对象或不同的领域。

6.可传递。信息的传递是与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同时进行的。语言、表情、动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话等都是人类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

7.可再生。信息经过处理后,可以以其他形式再生,例如自然信息经过人工处理后,可用语言或图形等方式再生成信息。输人计算机的各种数据文字等信息,可用显示、打印、绘图等方式再生成信息。

8.可压缩。信息可以进行压缩,可以用不同信息量来描述同一事物。人们常常用尽可能少的信息量来描述一件事物的主要特征。

9.可利用。人们可依据信息进行决策、设计、研究等活动。

10.可共享。信息具有扩散性,因此可共享。

11.价值性。信息满足人们需要的程度。

12.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方可存在。例如,在计算机中,信息必须以数据的形式存储于存储体中。同一信息可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13.信息的时效性。信息也具有生命周期。如果信息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变化,它的效用就会降低。所以人们总是要及时地掌握最新、最有用的信息。

14.信息的普遍性、客观性、无限性。从本质上看,信息是事物的状态、特征和变化的表现,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普遍存在、无穷无尽的。

光经典例题

1.几个市场开拓者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这里的人都不穿鞋。市场开拓者甲觉得“这里没有鞋业市场”,市场开拓者乙觉得“这里的鞋业市场潜力很大”,这反映了信息具有(

)。

A.传递性

B.共享性

C.真伪性

D.价值相对性

【答案】D

【名师点评】略。

2.将几幅相互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加工后,形成一幅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

A.可以共享的

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C.可以增值的

D.具有实效性的

【答案】C

【名师点评】在传递与使用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统计以及其他方式的处理,可以使原有信息增值,使其更有效地服务于不同的对象或不同的领域。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book.huatu.com

■■商

二、信息技术的概念及种类

(一)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技术是扩展人类信息功能的技术。所谓信息功能,是指人类接收、存储、处理和传送信息的功能。

(二)信息技术的种类

现代信息技术是综合性非常强的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1.传感技术

传感技术是帮助人获取信息的技术。利用这种技术,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传感器,用来收集自然界或其他领域里的信息。

2.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是帮助人传递信息的技术。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人们通过电报、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等手段,借助于电和电磁波,以接近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传递信息。

3.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用来解决信息的存储、加工、处理等方面的问题。传感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许多其他信息技术本身,都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因此,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和支柱。

第二节信息技术的发展

以每一次信息技术革命为标志,可将信息技术的发展分为以下5个阶段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发生在距今约35000一50000年前。语言的使用,是人类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文字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500年。文字的创造使人类创造的文明得以传承,因此这是信息第一次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的发明。大约在公元1040年的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这比欧洲早了400年。汉朝以前使用竹木简或帛做书材料,直到东汉(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这种纸叫“蔡侯纸”。从后唐到后周,封建政府雕版刊印儒家经书,这是我国官府大规模印书的开始,成都、开封、临安和福建建阳是雕版印刷中心。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实现了以金属导线上的电脉冲来传递信息以及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有线电报机。1864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论文《电与磁》,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

·贝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1878年在相距300千米的波士顿和纽约之间进行了首次长途通话且实验获得成功。1920年美国无线电专家康拉德在匹兹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商业无线电广播电台。1925年英国首次播映电视。1933年,法国人克拉维尔建立了英法之间的第一条商用微波无线电线路,推动了无线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5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

第一部分学科知识

oor huety com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事、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得到改进,1946年由美国宾

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了。此后经历了5个发展过程: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1946一1956年)、第二代品体管电子计算机(1956一1964年)、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一1970年)、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0一20世纪80年代)、第五代智能化计算机(20世纪80年代之后至今)。为了解决资源共享,计算机与通信技术融合的问题,单一的计算机很快发展成计算机联网,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数据共享

在此阶段出现了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器人、数字地球和智能化社区、因特网和下一代因特网、虚拟现实等技术。

量子计算机,最早由理查德·费曼提出,一开始是从物理现象模拟而来的。这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当某个装置处理和计算的是量子信息,运行的是量子算法时,它就是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的概念源于对可逆计算机的研究。研究可逆计算机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计算机中的能耗问题。

生物计算机又称仿生计算机,以生物芯片取代在半导体硅片上集成数以万计的晶体管制成的计算机,涉及多个学科。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其他危险的工作

数字地球是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球虚拟系统。通俗地讲,数字地球就是用数字的方法将地球、地球上的活动及整个地球环境的时空变化装人计算机中,实现在网络上的流通,并使之最大限度地为人类的生存、可持续发展和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服务。

智能化小区,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定义。2001年,国家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提出一个关于智

能化小区的基本概念:“住宅小区智能化是利用4C(即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自控和IC卡),通过有效的传

输网络,将多元的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集成,为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

因特网,英文名称为Internet,是在全球范围内由采用TCP/IP协议族的众多计算机网相互连接而成的最大的开放式计算机网络,其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ARPAnet)。网络的更新换代是必然的,但目前学术界对于下一代互联网还没有统一定义,只是对其主要特征已达成了如下共识:更大、更快、更安全、更及时、更方便、更可管理和更有效。

虚拟现实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虚拟现实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产生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