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底牌》何忆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历史的底牌》

【作 者】何忆著
【页 数】 284
【出版社】 北京:台海出版社 , 2018.06
【ISBN号】978-7-5168-1825-1
【价 格】26.4
【分 类】中国历史-通俗读物
【参考文献】 何忆著. 历史的底牌. 北京:台海出版社, 2018.06.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历史的底牌》内容提要:

历史的底牌从秦始皇身世的由来,到传国玉玺的下落之谜;从宋太宗弑兄悬案,到雍正帝暴卒之谜……本书汇集了大量历史上悬而未决的悬疑谜案,作者在综合历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还对诸多民间的秘闻传说进行了整理,试图将历史研究的科学性、知识性、探索性同民间传说的趣味性融为一体,充分汇集关于历史悬疑的各种说法,给出独到见解。

《历史的底牌》内容试读

《孙?兵法》两因未解之链

《孙子兵法》

两大未解之谜

孙子名武,又称孙武子,是我国古代军事家,兵家的创始者。齐国乐安(今山东博兴北,一说惠民)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初。孙武原为齐国田氏后裔,后来因为躲避战乱,流离漂泊到吴国,得到吴王的重用,帮助吴国改革图强。吴国在孙武的辅佐治理下西破强楚,南服越人,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国力达到全盛。孙子一生对后世最大的贡献是他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它是我国现存最早、也是最杰出的兵法,历来被称作“兵经”。这本书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比较系统地涉及战争全局问题,总结了若干至今仍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是不朽的军事名著。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哺育了我国一代又一代军事家。“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专门为本书作注,他的《孙子注》颇为后人称道。唐太宗、宋仁宗、明代大儒王阳明、丞相张居正、清人朱墉都曾力主学习此书。毛泽东早在1938年在其名著《论持久战》中高度评价《孙子

兵法》,称赞书中理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科学的真理。

孙武

现在,《孙子兵法》已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传到世界各国。

孙武,字长卿,即孙子,春秋末著名军事家。齐国人。曾

除了军事领域外,它还被运用到外交活动、企业管理、市场

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

竞争、体育竞赛等方面,成为世界人民最喜爱的读物之一。

捷,攻入楚国郢都。

然而,这样一本旷世奇书,在广泛流传的同时,它本身的许多疑点也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目光。

历史的底源

首先,《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就是一个令史学家疑惑不解的问题。《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个“孙子”,一是春秋后期吴国的将军孙武,一是战国中期齐国的军师孙膑,他们各有兵法传世。《汉书·艺文志》“兵权谋家”记载有《吴孙子兵法》和《齐孙子》两种,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注前书的作者是“孙武”,后书的作者是“孙膑”。然而后世所能见的只有《孙子兵法》一部,据说孙膑的兵法书自东汉末年以后就失传了。

于是,自宋代以来,就有许多人开始怀疑和猜测《孙子兵法》的作者。有人根据《孙子兵法》阐述的多是战国时代的情况,认为此书源出于孙武而完成于孙膑,因为书中有大量关于战国时期的内容,在春秋时期的孙武是不能预测到他死后之事的。还有一些人干脆主张孙武在历史上根本不存在,《孙子兵法》是孙膑所作。1200年,南宋的军事研究者叶适就下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孙武并无其人,“其事其书皆为纵横家作伪”。他是这样质疑的:如果孙武像世人传说的那样“南服越人、西灭强楚、北威齐晋”,为什么没有被升为卿大夫?在举世公认的权威史书《左传》中,为什么没有关于孙武一字一句的记载?叶适的观点在当时掀起巨大波澜,影响巨大,直至近代。

另外还有几种孙武与他人“合一”的说法。一为“武伍一人”说,清朝中期的山东文人牟庭认为:《孙子兵法》是伍子胥的作品,“武”不是孙武的名字,而是《孙子兵法》原来的书名。一为“武膑合一”说,该观点认为孙武和孙膑是同一个人,孙子名武,膑是他的绰号。由于孙子在吴、齐两国都待过,司马迁没能分辨出来,就误以为是两个人,将二者记载于《史记》之中。

纷纭离奇的争论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见分晓。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西汉墓葬,出土了大批竹简,包括《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一发现不仅使失传了1700多年的孙膑著作得以重见天日,而且证实了《史记·孙子传》和《汉书·艺文志》关于两个孙子有两部兵法的记载是正确的」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学者认为,《孙膑兵法》的发现还不能证明《孙子兵法》就是春秋末年的孙武所撰,主要有以下几大疑点:第一,《孙子兵法》的许多用语都是战国时代流行而春秋时所未见的。如“形名”“霸王”等。第二,《孙子兵法》记载用兵数动辄十万,但是春秋时期即使是大国用兵也不过二三万人,只有到了战国中期,才有用兵十万至数十万的记载。第三,《孙子兵法》所谈的战术多为运动战,主张深入敌后,长距离的调遣。这些都是战国时代的打法。第四,《孙子兵法》言兵,由“将”独当一面,这一军事格局是战国时期的写照,春秋时的战争一般都由国君亲自统率军队出征。第五,《孙子兵法》有关于苏秦的记载:“燕之兴也,苏秦在齐”,而苏秦活动的时代当战国中后期,在孙武之后约200年。这些疑点不能正确解释的话,要断言《孙子兵法》系孙武所作,似乎有失偏颇。

《孙兵法》两因未解之遥

其次,《孙子兵法》究竟是八十二篇还是

十三篇,这也是史学家和军事学家苦苦探索的问题。《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两次提到兵法

十三篇:一是吴王阖闾说“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二是“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吕氏春秋·上德篇》记载:“孙武,吴王阖

银雀山汉墓

闾之将也,兵法五千言是也。"”这里的“五千言”也是指十三

1972年4月在银雀山西

篇。曹操《孙子略解序》中称:“孙子者,齐人也,名武,为吴王

汉一号墓出土了《孙子兵法》

阖闾作兵法一十三篇。”这些记载都说明《孙子兵法》只有

十三篇竹简、《孙膑兵法》十六

十三篇。八十二篇之说最早出现于《汉书·艺文志》,作者班

篇和佚文五篇竹简。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出土,对于我国军事

固认为《吴孙子兵法》共八十二篇图九卷。到汉成帝时,任

史、文字学、古音训、古简册制

宏论次兵书,定著《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有一种观点认

度及古代历法的研究,均有重

为《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传至东汉末年,曹操认为世人对

要价值。

《孙子兵法》“失其旨要”,于是删掉了其中69篇,只注十三篇,这就是现今所说十三篇的来历。

但是《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的真伪性令人怀疑,那“八

十二篇删减说”也就没有多大的说服力了。1996年9月,新闻传媒报道在西安发现了《孙武兵法》八十二篇抄件,全世界为之震惊!抄件持有者张敬轩是清光绪时进士、晋陕名人张瑞玑之孙。光绪三十二年(1906).张瑞玑被调任陕西韩城知县,在赴任途中,他慧眼识宝,用重金买下了《孙武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汉简。1923年,张瑞玑辞职回家专门研究整理这些汉简。张瑞玑去世后,其子张联甲遵照父训,终将此书竹简整理成册。“文革”时期,张联甲恐汉简兵书“惹

3

祸”,采取“毁简保兵法”策略,主动将竹简烧掉。在“红卫兵”监督疏忽时,从火中抽出一捆即将点燃的竹简(即八十二篇中的第三十一篇),从而幸运地保存了一件汉竹简原物和张瑞玑父子梳理竹简的墨迹手稿。如今,这些珍贵的汉竹简原物和张氏父子的手稿保存在了张家第三代张敬轩手中被人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文化宝库中崭新的华章”。

如果这些文物被证属实,那么《孙子兵法》应该是八十

历史的底牌

二篇而不是十三篇,然而这则轰动一时的消息没过多久,就遭到很多人的质疑。许多历史学家和军事专家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考证,结果发现漏洞百出。

其一,张瑞玑之后的身世是否属实?据考证,张联甲与

张瑞玑根本无血缘关系,所谓张联甲是张瑞玑的儿子之说纯系捏造。这就使“张氏三代护国宝”的故事不攻自破,汉简来自“张氏家传”的说法也就成为无稽之谈。其二,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竹简在没有科学储藏条件的情况下,在地上经历两千年而不腐是不可能的,

孙子兵法碑刻廊

何况是经历了那么多

整个碑刻廊占地1300

折腾而保存完好。其三,张敬轩拿出的所谓抄自其父于“民

多平方米,呈“回”字型。碑廊

国十二年”的抄本原件,据专家考证,实际上是抄于20世纪

正面是中文碑文和孙子的线刻画像。

70年代以后,这说明抄本也不是真品。其四,先秦著作一般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大多为同一派系的人累世完成。即使是《孙子兵法》十三篇,也可以看出有后人增益的成分,何况是篇幅更多的八十二篇!而据张敬轩介绍,孙武不仅独立

4

完成了八十二篇巨著,还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为《孙武兵法》,这也存在着许多的不合常理之处。

总之,新发现的《孙武兵法》八十二篇,无论从发现过程上还是从内容结构上,都存在许多可疑之处,其可信度也是让人持保留态度的。因此《孙子兵法》的八十二篇与十三篇之争仍在持续,悬案仍未解决。人们希望尽快看到被张敬轩收藏的八十二篇手抄本全文,只有这样,才能尽早地揭开历史谜案,给这场争论划上一个完满的句号。

和压璧落之谜

和氏壁

下落之谜

春战国时期“卞和献玉”“完璧归赵”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件玉璧也被战国各诸侯国奉为价值连城的

“天下所共传宝”。各个诸侯国为了把玉璧据为己有,想尽办法互相争夺,许多无辜的性命也搭在了这块玉璧上,然而这件珍贵的玉器最后竟不知落到何处,成为历史上一大疑案。

最早记录和氏璧的是《韩非子,和氏篇》,春秋时期,有

一个楚国人名叫卞和,一天他在荆山采到一块玉璞,为了

乾隆三年(1738)二月二十

五日,疏通河道的民夫在江苏

表示自己对君主的忠心,他把这块玉璞献给了楚厉王。玉

宝应县界首挖得一方玉玺。印

璞是一种天然玉料,如果不经锯割,外表看来和普通的石

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块没什么区别。楚厉王找来相玉家进行鉴定,但是玉工没

江南河道总督高斌得到后,认

有识辨出来,认为它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没有什么价值。于

为是汉代失传的传国玉玺,便进呈给乾隆皇帝。乾隆认为此

是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戏弄自己,命人砍掉了卞和的左

玺是好事者仿刻,命将此玺藏

足,并把卞和驱逐出楚国。

于别殿。后来,清室善后委员

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卞和又去献宝,玉工仍鉴定

会清点物品时在乾清宫西暖

5

为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足,又过了几

阁发现它,现藏故宫玺册库。

十年,武王之子文王继位。这时的卞和还想去献宝,无奈自己已是风烛残年,又被砍掉了双脚行动很不方便,眼看自己的愿望无法实现,卞和便怀抱玉璞来到楚山下痛哭三天三夜不止,眼泪都流尽了,眼睛直往外滴血。楚文王听说了这件

现存的“传国玉玺”

历史的底牌

事,派人接来卞和问:“天下被砍足的人很多,你为何哭得如此悲伤呢?”卞和答道:“我并不是因为被砍掉双脚而痛哭,而是因为明明是宝玉却被误认为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我是为大王哭泣,他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啊!”文王听后,让玉工进行打磨,果然得到一块洁白无瑕、光润晶莹的宝玉。因为是卞和所献,便取名“和氏璧”。后人遂用“楚玉、荆玉、卞玉、卡宝”等,泛指美玉或玉,用以称誉人的才德之美,形容物的质地纯真;用“献玉、卞和三献、美玉三献”等表示奉献才艺或杰作。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交往,往往以玉为使臣信物,而玉中极品和氏璧更是国家君位的象征。就这

传说中的卞和得玉

样,和氏璧被楚国奉为国宝收藏着,然而和氏璧的

处一保康县五道峡

消息很快传到了各诸侯国,各诸侯国的国君都想亲眼看看

保康县五道峡,据史

这件宝玉。公元前333年,楚国吞灭越国,楚威王因为宰相

《山海经》记载:“景山其上多

昭阳在消灭越国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于是将和氏璧

金玉。”景山也就是荆山,五道峡就在荆山腹地。《中国地

赐给了昭阳。昭阳某日请客时,出璧让各宾客观赏,席散时

名词典》记载:五道峡内“有

却不翼而飞。虽多方搜查也毫无下落。国宝的不翼而飞震

抱玉岩、响水洞等名胜古迹,

惊了朝廷内外,楚王下令全国范围内搜寻这件价值连城的

抱玉岩相传为春秋楚国卞和

宝物,但是最终没有结果。人们把怀疑的目光投向了张仪,

得玉处”

因为张仪当时正在楚国游说,曾与昭阳一起饮酒,人们认为他有机会偷窃和氏璧。楚王命人对张仪严刑拷打,张仪拒不承认,楚王无奈,只好将张仪无罪释放。张仪受辱后辗

6

转到了秦国,后来成为秦国的宰相,为秦国日后的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楚国为一件国宝损失了一个人才,这是他们所没预料到的

和氏璧就这样销声匿迹了几十年后,有一天突然在赵国出现,至于和氏璧是怎样流落到赵国的,至今仍是一个谜。赵惠文王时,一个名叫缪贤的宦官从一名外人手中购买到这块玉,经过鉴定后,才知道正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赵王得知后,便下诏将这件宝物强行夺进宫中。赵国得到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