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蓝勇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

【作 者】蓝勇著
【丛书名】论世衡史
【页 数】 567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2022.01
【ISBN号】978-7-220-12562-1
【价 格】99.00
【分 类】历史地理学-中国-文集
【参考文献】 蓝勇著. 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2.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内容有:“天地生”大背景话语与中国历史发展格局、社会发展进程与社会经济话语、科学的历史与文化的历史的学术话语、传统生产力与现实关怀话语、资源、环境与干涉限度差异话语、中国传统科技与技术传承、逻辑类分话语等。

《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内容试读

导言

本土话语的提炼与中国史学的前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史学的发展有目共睹,特别是大量海外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和观念传入中国大陆,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史学

的发展。如在中国经济史领域,施坚雅模式(Skinnerian Model)

六边形经济区域理论、黄宗智江南经济发展史中的“内卷化”(Involution)话语切入、中国社会史研究领域的“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话语就对中国史的研究影响较大。在中国历史地理研究领域,海外的一些话语概念或名词往往替代了一些传统名词,如将形成原因机理改称“驱动因素”“驱动机制”,将受影响的回应称为“响应”“应对”。实际上,虽然20世纪90年代前历史环境地理的研究很多,但“中国环境史”的概念却是从海外传入的。无疑,这些话语的引入,对于深化中国史的研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四十多年的光阴过去了,我们的中国史学又有多少类似的话语被海外的历史学界认同并被广泛使用呢?答案可能令人忧虑!

大道至简,论从史出,只有对历史个案的深入研究基础上才有

导言本土话语的提炼与中国史学的前瞻001

可能将复杂的问题讲简单,才可能有话语的提炼。当然,改革开放

的四十年来,中国史学的研究不能说没有深入的研究个案,但为何没有太多话语提炼出来并影响到海外历史学界呢?

前段时期对于史学碎片化的讨论较多,有的学者担心史学研究的碎片化会影响到主体历史叙事和宏观历史把握。其实,在我看来,史学研究本来就应该是碎片化的研究与主体宏观叙事研究的结合,在当下,历史研究面临的并不是碎片化问题,而是碎片研究还

远远不够而造成我们的主体宏观叙事内容残缺或内容缺乏坚实的基

础支撑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我们无法从科学意义上去把控宏观主体叙事的背景下,做一些基础的碎片研究,让更多碎片去校正一些无法正面讨论主体叙事。消解一些历史研究中的无奈、无助,可能更有积极意义。

当然,碎片的研究是需要大格局、大视角、大境界的,将碎片化的东西放在一定的宏观主体叙事背景下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所以

我们首先倡导一种以小见大的个案研究。我并不反对就碎片谈碎片

的研究,如一些基础性的考证是完全必要的,哪怕这些考证的问题再小也是必要的,因为不论是作为史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还是从

整体历史的把握角度都是必要的。

对于一个史学工作学者来看,早期的研究多一些基础性考证、复原性工作当然是必要的。从我个人近四十年的历史研究过程来看,20世纪的研究基本上是处于一种复原、考证的研究。但在近

二十年的时段里,自己的人生阅历的感触、社会百态的影响与自己的学术研究体会融入在一起,抛开体制内的一些应对后,开始不断反思自己的学术取向和方法,思考现实社会与历史学的关系,每每

002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

遇到一个小问题也开始多有一些反思,就有更多对历史规律的总

结、研究方法的检讨、现实社会的反思,并试图用话语去总结归

纳,期望便于以后的研究和对话,故形成了一些自己总结的话语、

概念。

历史规律的总结主要是对历史发展本体的规律性探索,有一些

规律可能是区域性的,但放在历史长河中,一些区域的规律可能也具有一定社会的整体走向。如我从巴蜀地区“唐代断痕”中发现历史时期战乱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分裂割据的负面影响的话语,不仅

对于我们的历史观形成有积极意义,也可能对于我们认识现实社会

现状有一定价值。“天地生人”这个话语是学术界提出的一个重要话语,因为我一直认为“人”一直应该是生物的一部分,所以,我坚持认为称“天地生”可能更科学一些。我正是受此影响,在研究区域经济的客观发展轨迹后,将以前一直认为的经济重心南移的话语改称“中华文明的东移南迁”“中国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仅仅是多了“东移”两字,透视出背后的东亚大陆人地关系的大趋势“文明向东”,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在学术界,“李约瑟难题”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但有关的讨论多是从理论到理论的认知上,我们需要从一些典型历史个案去理解这个问题。当我们从川江木船技术的传承、木船类分的状况中发现“经验性传承”“标准式传承”“类分紊乱”等话语后,让我们对习以为常的“经史子集”四库分类提出了质疑,使我们对传统中国难以产生现代科技从传统思

维方式的差异上得到启发,也使我对中国现代社会中形式逻辑教育

严重缺失深感忧虑!

我们正是同时在研究经典的亚热带季风条件下的砍烧制刀耕火

导言本土话语的提炼与中国史学的前瞻003

种畲田与研究明清之际美洲高产旱地农作物引进的影响时,发现了唐宋到明清时期人地关系变化规律。所以,我们能在20世纪90年代初三峡工程上马后现实社会还是一片“移民后靠”发展呼声中从历史学的话语中提出了“结构性贫困”的问题,提出了三峡移民外迁前提下发展林牧业,一直影响到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经济学,并促成了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的实施,成为历史学反推经济学的一个典型个案。

历史学研究方法的思考是一个需要体验的过程,所以,我一直反对在高校硕士研究生中开设史学理论方法的研究方向,因为让一批没有一点史学研究经历的人马上进入史学前沿去总结理论显然是极不科学的。所以,一个完全没有史学个案研究的年轻人一直从事史学理论研究最多只有在介绍海外史学流派上有作为,在本土史学理论总结上是不可能有大的成就的。在我们的历史研究经历中,我开始是一直不断对自己的方法处于一种自我批判自我否定的状态。如以前我曾使用物候学方法研究过气候变化,但二十多年过去了,随着自已大量的田野实践和科学性认知后,发现物候学的研究由于传统文献记载的局限性和地域的差异性,我以往的历史气候研究的科学性整体是不高的,所以,虽然我也尝试过树木年轮测年、同位素测量的方法,但是在我看来,如果以后要进行历史气候的研究,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支撑,如雪线、冰芯、岩芯之类的资料,就没有必要再做下去了。

在以往一般人的地理认知中,一直以为中国古代地理认知如

何发达,对古代的地理记载深信不疑,但经过我们多年研究,特别

是将大量历史文献记载在实地中去考察比对以后,发现中国古代的

004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

地理认知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如我们在研究古代昌州、静南县治

地、金牛道广元段路线变迁,夔门白盐山、赤甲山、巫山十二峰名突变化,巴蜀分界线的过程中发现传统历史文献地理认知存在里程计算感性、方位坐标僵化、方位指向模糊、简脱串衍明显的四大不精,所以,中国古代的地理空间认知多是一种“虚拟空间认知”。正因此,在考证古代州县治地位置时,为了保证研究的信度,须用田野考察获取的乡土历史记忆、实地山川形胜、周边文物支撑三视阈对历史文献记载进行校证,这就形成了我们提出的“田野三视国”。我们深知,中国古代地理认知的“某某地,在某某地(东西南北)北多少里”这种标准范式本身就存在明显的技术缺陷,在现

实环境中如果没有人指引,人们是很难以用这种认知去具体定位

的。而一旦出现社会动荡后的“传承断层”或重大格局变化后而来的“区位重构”,地理认知往往出现的误差率就会更大,就会出现

前代的许多关隘、山脉、驿站重新定位而以前的位置反而被历史遗

忘而无法寻找的状况,我们将这种地名的集体位移现象称为“地理认知易位”,也可称“地名整体漂移”。

历史研究很多时候都会遇到史料缺乏的无米之炊,研究上古中古的历史尤为明显。一般来说从史源学角度用后代史料去研究前代

往住信度不高,但由于地理认知传承相对于社会文化知识传承更稳

定,我们对后代的历史记忆经过科学的分类,加上与相关史料、田野考察的互证,后代文献也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利用的,所以,我们提出了“后代记忆”在历史地理研究中的价值概念,也提出了“后代记忆”方法的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有一些历史现象,我们本身并不陌生,但我们并没有进行系统

导言本土话语的提炼与中国史学的前瞻005

科学地总结。如历史时期各地的乡土历史的杜撰现象比比皆是,这

种现象的形式多样、原因复杂,我们在个案研究的大量田野考察中进一步发现,这种现象还在不断重复出现中,我们将其总结为“乡土历史重构”。正是这种“乡土历史重构”使传统中国一直存在一种作为文化的历史存在,与作为科学的历史一起在不断发展。我们从“遍地先贤”现象、《西游记》故事景观原型、金牛道筹笔驿故事、重庆弹子石、呼归石得名过程中,更发现这种作为文化的历史的“乡土历史重构”的规律,如发现中国古代的“景观附会”呈现“地域泛化”和“情节神化”两个特征,而在“乡土历史重构”中,正是通过口述传说、进入文本、附会景观中完成“地域泛化”和“情节神化”的过程。在中国“乡土历史重构”中,口述的传说故事一旦有了“进入文本”“景观制造”的过程,往往会经过“地域泛化”和“岁月沉淀”两个阶段,更会使作为文化的历史与作为科学的历史纠缠在一起而难辨真假。特别是在当下乡土历史情怀与地方行业利益共同驱动的背景下,作为文化的历史还在不断被重复制造着,对我们后人的历史研究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也促使我们反思今天的历史研究范式。

在中国环境史的研究中,学术界对海外的环境史的研究和现状介绍所做的工作值得肯定,但目前在中国环境史的领域,依赖于大量田野考察基础上的环境史个案研究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这使我们明明知道中国环境史研究是一门现实关怀最明显的学科,但社会环境部门对中国环境史的研究成果的可借鉴、可操作性一直持怀疑态度,因为我们以环境史理论介绍、笼统历史文献分析为核心的中国环境史叙事对于具体的环境管理来说大多不过仅仅是多了一些

006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