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科书新诠》李帆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历史教科书新诠》

【作 者】李帆著
【丛书名】“通古察今”系列丛书
【页 数】 126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2020.08
【ISBN号】978-7-215-12411-0
【分 类】历史课-教材-研究-中国-清后期-历史课-教材-研究-中国-民国
【参考文献】 李帆著. 历史教科书新诠.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20.08.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历史教科书新诠》内容提要:

历史教科书是近代分科之学的产物,以“教科书”形态进行历史撰述在中国始于19世纪末,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则是在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新学制以后。这是由于新学制下的历史教科书是学校历史教育的主导资源,是一般民众普遍历史观的主要来源,其编写反映了国家政权、学者等对历史资源的态度,所以不能不受到各方高度重视。本书从个案入手,逐一讨论历史教科书与线性历史观的构建、历史教科书中的清史叙述、历史教科书中的“国耻”话语和“亡国”话语、历史教科书对于戊戌维新及康有为的书写、历史教科书编纂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变迁等重要问题,力求通过这样的探讨,进一步拓展近现代中国史的研究空间。

《历史教科书新诠》内容试读

前言

历史教科书是近代分科之学的产物,以“教科书”形态进行历史撰述在中国始于19世纪末,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则是在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新学制以后。这是由于新学制下的历史教科书是学校历史教育的主导资源,是一般民众普遍历史观的主要来源,其编写反映了国家政权、学者等对历史资源的态度,所以不能不受到各方高度重视。近年来,清季民国时期所编纂的历史教科书较为学界关注,已有一些研究成果问世,但从研究现状来看,平面化的讨论多些,而于教科书反映的本质性历史内容的研讨相对有限。具体而言,教科书编纂所依据的历史观是什么,教科书具有怎样的时代特质,教科书所表达的具体历史内容和学术研究的关系如何,等等,都是需要强化研讨

1

历史教科书新诠

的。基于此,本书拟通过对清季民初之时历史教科书的分析研讨,弥补一些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完善现有研究。具体做法是从个案入手,逐一讨论清季历史教科书与线性历史观的构建、清季民初历史教科书中的清史叙述、清季民初历史教科书中的“国耻”话语和“亡国”话语、清季民初历史教科书对于戊戌维新及康有为的书写、清季民国历史教科书编纂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变迁等重要问题,力求通过这样的努力,进一步提升教科书的研究水准,扩展近现代中国史的研究领域,丰富近现代中国史的研究内容,并希冀由此引发更多、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2

历史教科书新诠

著对历史教科书做了不同角度的探讨,其中也不乏对教科书中呈现出的历史分期、进化史观等进行研究的内容,这已涉及线性历史观方面的分析。但线性历史观关联的范围较广,进化史观仅是其基本内容之一,已有的研究尚未整体揭示出线性历史观是如何体现于历史教科书的,这颇令人遗憾。进而言之,从总体上研讨清季线性历史观的论著实则也不多见。川有鉴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以清季国人自编的本国史教科书为核心,做一点初步探讨。

报》2008年第4期:刘超:《古代与近代的表述:中国历史分期研究一以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历史教科书为中心》,《人文杂志》2009年第4期:刘超:《民族主义与中国历史书写一清末民国时期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研究》,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较近的研究

Peter Zarrow.Discipline and Narrative Chinese History Textbooks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Q.Edward Wang.Narrating the Nation:

Meiji Historiography,New History Textbooks,and the Disciplinarizationof History in China,Brian Moloughney and Peter Zarrow edited.

Transforming History:The Making of a Modern Academic Disciplin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1】,等等。[川近年来比较有影响的论文是王汎森:《近代中国的线性历史

观一以社会进化论为中心的讨论》,《新史学》2008年第2期:

Wang Fan-sen.The Impact of the Linear Model of History on Modern

Chinese Historiography,Brian Moloughney and Peter Zarrow edited.

Transforming History:The Making of a Modern Academic Disciplin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11

4

清季的历史教科书与线性历史观的构建

(一)

历史教科书是近代分科之学的产物,以“教科书”形态进行历史撰述在中国始于19世纪末,首先由来华西方传教士从事于此。传统中国社会虽然也有一些蒙童读物,但与近代意义上的教科书有本质区别。历史教科书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则是在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新学制以后。这是由于新学制下的历史教科书是学校历史教育的主导资源,是一般民众普遍历史观的主要来源,其编写反映了国家政权、学者等对历史资源的态度,特别是政府所代表的官方的态度,所以不能不受到各方高度重视。

所谓线性历史观,主要是指线性文明发展理论,它源于基督教的历史观。基督教史学最早把历史理解为一个由固定的起点(上帝创世)到终点(末日审判)的直线运动,指出历史是一种向着既定目标前进的运动。启蒙思想家从内容上进行了更新:以理性取代神性,以科学取代迷信,以线性取代轮回,以进步破除天定。这样的线性历史观对18世纪以后的欧洲史学

5

历史教科书新诠

和文明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历史和文明的发展过程自此一直被看成是一种由低向高,直至理想世界的直线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线性历史观开始在中国盛行,影响到思想、学术的各个方面,历史教育则首先受到影响。无论是学堂章程,还是教科书,只要是与历史教育相关者,都有线性历史观的影子。

1902年清政府颁发《软定学堂章程》,开始全面引进西方的教育制度,但这个章程没有真正实施,很快被1904年初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所取代。《奏定学堂章程》是在借鉴日本中小学课程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根据章程所定学制,小学教育(含初等小学与高等小学)为9年,中学教育为5年,总共14年。无论小学还是中学,都设置历史课程。对于初等小学的“历史”课,《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其要义在略举古来圣主贤君重大美善之事,俾知中国文化所由来及本朝列圣德政,以养国民忠爱之本源。”山对于高等小学的“中国历史”课,《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

「1]《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汀汇编:课程(教学)计划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