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怎样教》罗明,周靖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中历史怎样教》

【作 者】罗明,周靖主编
【页 数】 324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20
【ISBN号】978-7-208-16587-8
【分 类】中学历史课-教学研究-高中
【参考文献】 罗明,周靖主编. 高中历史怎样教.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高中历史怎样教》内容提要:

本书以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为主要目标,以教师可操作性为基本出发点,设计定位为启发高中历史教师教学思路的一本历史读物。本书编写紧扣高中历史知识学习内容,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注重知识严谨性和历史专业性,对历史教学理念、知识内容程度的把握进行了一定解读和阐释,给出了一些高中历史教学的实用建议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辅以相关历史知识拓展延伸,帮助教师理解教学要求,以期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一些启发,回答“高中历史怎样教”这一实际问题。

《高中历史怎样教》内容试读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立意

考古资料证明,远古中华文明的起源经历了若干历史阶段,呈现多源性与统一性的特征。以部族为基础的夏、商、周逐次建立了政权及管理制度,反映了早期国家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标

了解远古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史实和夏、商、周早期国家的概况;习得史料分类和运用史料信息解释历史的方法;感受早期中华先民创世的艰辛,感悟早期国家的制度发展与社会特征之间的关联性。

重点难点

重点:早期国家(夏、商、周)的制度。难点:多重史料印证与探究历史的方法。

教学过程

环节1:导入

出示文字史料与自制同心圆图像(资料附录1一2),指明:三环中的外圈、中圈、内圈分别指代“地球历史”“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史”。提问:中华早期先民的生存状况是怎样的?中华文明究竟是如何起源的?

设计意图:辨析“地球历史”“人类历史”“人类文明史”三项概念,形成层次分明的时间序列;设问置疑,激发学史兴趣。

HISTORY

环节2: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引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概念,以表格形式介绍考古范畴关于人类早期历史的分类方法。考古学家将人类早期历史按劳动工具的材质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又根据制作加工的方式,将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占据了人类早期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段,突出“距今1万年前”的时间概念,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开端。观察课文所示“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和“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提问:石器时代中国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在地域分布上有何特点?引导学生得出遗址和遗存多以黄河中下游即中原为核心,分布于中华各地的结论,体会中华文明“多源性”的特点。

出示并观察课文所示“元谋人门齿化石”及“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启发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旧石器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猿人遗址一北京人遗址,了解渔猎、采集的生活方式。对照课文图示,说明由于原始农耕的出现,中华先民已开始了定居生活。由此,了解中华早期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进化:从猿人逐渐演化为现代人;知晓中华早期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进步:从旧石器时代的渔猎采集的群居生活发展为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农耕定居生活。晓示“元谋人门齿化石”图属于考古、遗物、人类化石等实物史料,是第一手史料,而“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是在合理推断研究的基础上建构的复原场景,复原图属于第二手史料。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考古资料是重要的一手史料,但同时也存在局限性与有限性,故只能据此描述所知的内容。

以表格形式整理新石器时代主要文化遗存。以“距今约7000一5000年”和“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为时段,对照“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梳理新石器时代中华早期先民生产生活的阶段性特征和原始农耕的地域性特征,体现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观察图像史料(资料附录3),介绍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龙山文化又称黑陶文化,简述先民们在漫长的原始生活中,发现晒干的泥巴经火烧之后,变得结实坚硬,可以防水,由此陶器产生了。陶器的发明,揭开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新的一页,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由此,结合课后“学习拓展”栏目开展讨论,使学生体会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多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源性与统一性的特征。

设计意图:围绕中华文明起源“多源性与统一性”的特征,综合运用实物史料的信息、表格归纳的方法以及历史地图的功效,提炼特征,梳理脉络;了解考古学对于研究远古历史和早期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理解实物史料的证史价值

环节3:从氏族、部落到国家

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群体一原始人群,既没有婚姻规则,也没有社会组织,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群体。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单个群落在固定范围内能够获得更多的食物,人口数量增加,单个群落发展为多个群落,不同群落的同辈男女互为婚姻的族外婚,所生子女,其父亲不确认,随母亲生活,按母亲一方的血缘确定亲属关系。以最年长的妇女领导生产,主持分配,财产归氏族所有,这样的社会形态被称为母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生产和分工的发展,男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私有财产出现了,男子要求确认子女以继承私产。由此,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财产由父子依次继承,按父亲一方的血缘确定亲属关系。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炼父系氏族社会的特征:私有制产生,社会出现贫富分化,随之出现不平等现象,社会分化日益明显,权贵阶层逐渐形成,他们通过战争不断扩大财富和权力;数个有着姻亲关系的氏族公社组合形成部落,若干部落由于共同的利益又结成部落联盟,以联盟议事会为最高权力机构,推选军事首长。

提问:关于中国原始社会状貌的推理依据是什么?晓示学生民族志和人类学是研究史前历史的重要途径。再问:是否还有其他关于史前史的信息来源?提示学生从考古资料和神话传说两方面解答问题。

出示文字史料(资料附录4),以三皇五帝的传说为引子,说明史前史时期尚无文字,不可能有当世文献记载,只能依靠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因而有关原始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不可避免夹杂着荒诞离奇的成分。因此,“三皇五帝时代”又称为“神话时代”。三皇是中国祖先处于远古不同文化阶段的部落首领。五帝晚于三皇,其传说主要反映父系氏族社会的部落联盟鼎盛及其解体时期的历史,事迹相对比较

具体,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后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共同被后世尊奉为华夏民族的祖先,黄帝还被奉为人文初祖。《史记·五帝本纪》所载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基于尧、舜时期“禅让”的历史传说,提示学生: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与历史真相纠缠在一起,可信度值得商榷但又值得珍视,需要甄别其中隐含的信息。

解释有关五帝的传说,大致对应考古学上的黄河中游的龙山文化和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即距今约5000一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图片“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良渚古城城墙分布范围示意图”“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墓地部分及2001号大墓出土时全景”。提问:祭坛、神庙、古城、墓葬规模以及玉器反映了当时出现了什么社会现象?解释:精制玉器等礼制文化要素、目的和随葬品差别明显,显示原始平等的关系已经被破坏,贵贱有别、高下有序的社会等级已经存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古城、祭坛和神庙遗址表明部落、部落联盟之间的冲突十分频繁,凌驾于部落之上的政治实体已经产生,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以表格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从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神话传说等角度划分中华文明起源时期即史前史时期的分期方法。

设计意图:梳理中国原始社会的社会形态和组织形式的变化过程,形成关于远古历史的时序概念,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形成不同的历史分期;了解除了考古、民族志和人类学外,古史传说蕴含的丰富信息对于研究历史的重要价值;感受中国原始先民在文明起源阶段的筚路蓝缕、艰辛不易;初步认同生产力对于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作用。

环节4:最早的国家一夏

启发学生解答课文“学思之窗”提出的问题: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说法?说明目前还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传世史籍是夏史探究的主要依据之一,夏朝的建立时间、中心区域和基本史实大都源自战国时代《竹书纪年》与西汉《史记·夏本纪》等传世史籍的记载。学生理解不同时期、不同史家对于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看法观点或研究结论会不尽相同,传世文献的记载也会出现

5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缺漏乖舛。提问:如何增加夏史的可信度?指陈考古学家根据传世文献所载夏朝的时间和地域,致力于发现属于夏朝的考古资料。现存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在时间与地域上和传世文献记载中的夏朝基本吻合,但由于始终没有发现属于夏朝的文字,还无法确认夏史为信史。基于传世文献和考古信息,史学界普遍认为: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提问:从何得出这样的结论?启发学生从王位承袭方式(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最高统治者夏王称为“后”、设官分职等角度说明夏朝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解释夏朝这一中国历史上最早国家具有部族社会的特点:部族是处于部落之后、民族形成之前存在的族体。夏朝虽聚族而居,但血缘关系逐渐为地域联系所取代;夏朝直接统治夏后氏(即夏王)生活的区域,通过控制其他的部族对地方实行间接统治。由此,为学习商朝的国家制度奠定基础。

设计意图:以传世史籍中的夏史与考古探究中的夏史相对应,习得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问题引领、解释概念,理解国家的基本特征以及夏朝作为中国最早国家的制度奠基作用;感悟史家不懈考证致力于复原中国早期历史的执着精神

环节5:商和西周的国家制度

了解商朝的建立以及殷朝、殷墟等概念。出示文字史料(资料附录5一6)和图像史料(资料附录7),辨析甲骨文的史料类型与证史价值、青铜器的政治功能(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讲解从二重证据法到多重证据法的学术变迁,实则反映了商史研究的史料类型的丰富、内容及范围的扩增。与夏史进行比较,学生知晓商朝历史由于传世文献(比如《史记·殷本纪》、考古资料(比如青铜器)和甲骨卜辞(亦即当时文献)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基于对夏朝国家特征的了解,从中央官职的设置和国家管理的结构两个方面解释商朝的国家机构更加完善,突出内外服制是对夏制的传承与发展。如学情允许可展开讨论:内外服制的影响是什么?得出商朝的政治影响范围要比夏朝辽阔的结论。同时,需指出源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商朝的内外服制建构了松散的联盟,没有形成秦汉以降统一王朝的格局,方国的向背也是商灭亡的因素之一,使得西周以商为鉴,采用封邦建国体制对地方加强统治。由此,引出西周的国家制度。

出示课文所示图像史料,解读何尊铭文,了解何尊及铭文对于研究西周代商的史料价值,并识记相关知识。讲述三监之乱和周公平叛的故事,启发学生理解中国历代王朝在建国伊始总会以前人政治制度建设的得失为镜鉴,进行有效的制度创设和调整。西周将商代松散的内外服制度改为以宗族血缘为纽带,通过授土授民及庄严的册封仪式,明确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分封制,提高了王权的地位,由商代的诸侯之长成为西周的诸侯之主,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由此理解“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含义。以结构图形式解构分封制和宗法制,解释二者的逻辑关系,阅读课文“历史纵横”栏目,思考课文“探究与拓展”栏目提出的问题,启发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家国同构”,明白西周宗法制是“家国同构”特征的典型体现。

出示文字史料(资料附录8),引导学生提取信息概括西周末年的政治状况。周厉王暴政,严禁国都的国人(西周时期居住在都邑及附近的人,“国人”有参与政治的传统)谈论国事,引发诸侯不朝和“国人暴动”,标志着分封制出现了危机。解释“共和行政”(学情允许,可就“共和行政”的历史争议稍作拓展),指陈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此后中国的历史脉络清晰,一直到今天没有间断记载。此前,中国历史主要通过传说或文物考古追潮而不够精确。因此,共和行政对中国历史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设计意图:解释以部族为基础的夏、商、周逐次建立了政权及管理制度,反映了早期国家的发展历程;习得综合运用传世文献、当世文献、实物史料多重印证历史的基本方法;体悟史料实证的精神,认同历史得失镜鉴功能反映了延展历史时空、跨越历史时空的历史时空观念。

环节6:商周时代的社会经济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商周时代奴隶制社会经济概况的内容,提取信息归纳早期国家时代的基本农业制度与手工业发展状况,总结商周奴隶制经济的特质。

设计意图:初步习得提取、归纳文字史料信息以解释历史的方法。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