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名人新评》赵云良作|(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历史名人新评》

【作 者】赵云良作
【丛书名】三新丛书
【页 数】 352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2021.01
【ISBN号】978-7-206-17614-2
【分 类】历史人物-人物评论-中国
【参考文献】 赵云良作. 中国历史名人新评.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21.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中国历史名人新评》内容提要:

本书是三新丛书中的一本,作者精心选取了“孔子”“屈原”“王羲之”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历史名人,总结出对每一个历史名人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归纳和提炼出具有智慧性的判断,揭示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底蕴,从而给人们以智慧的启发。本书挖掘历史深层的价值、理念、思想、智慧,展现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硕果,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提高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自觉,增强对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文化的自信。

《中国历史名人新评》内容试读

近代历史学家柳诒徵曾说:“孔子者,中国

中华民族的文化巨人孔子他为什么被奉为「至圣先师」

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他立于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一春秋时期。他向前继承了三皇五帝、尧

舜禹汤等历代圣王的智慧与学问,成为上古文化的集大成者,向后又开创了儒家学说,第一次系

统提出发展个人修身养德的君子之学和一套完满的人生理想、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孔子和他的

三千弟子一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塑造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与风骨,磨砺出中华文化的雍容气度象与中和品格。孔子在世时就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他的思想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历史文化的演进。孔子思想在国外也有广泛传播和影响。法国学者伏尔泰认为:“孔子

的书中全部都是最纯洁的道德。”英国历史哲学家汤阴比甚至认为:“能够帮助解决二十一世纪的世界问题,唯有中国孔孟的学说。”究竟是什么成就了孔子的人生?又是什么使得孔子的智慧具有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让我们追随孔子的足迹,一览圣人的风采。

一、圣者仁心,德配天地贯古今

毋庸置疑,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是“仁”,“孔学”即“仁学”。但是“仁”的内涵究竟是什么?所谓“仁”,当然是一种至高的道德,同时也是人自身存在的一种内在人格。“仁”既要求人们对自我品性不断完善,也要求人们去“爱人”,即本能感觉需对他人尽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所以仁者定“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对别人则较为友爱、宽容。孔子从来都是个务实派,他对“仁”的阐释不仅仅停留在道德的理性层面,更落实于道德的实践之

中。

(一)克己复礼,修身养德

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时代,当时周天子共主地位丧失,诸侯国间混战割据不断。在孔子的出生地鲁国,权力也并未握在鲁国国君手

中,而是由卿大夫把持,卿大夫后来甚至还合力流放了鲁昭公。面对如此乱局,孔子心忧如焚,他希望掌权者能够控制私欲,结束纷争,恢复天下一统的王朝秩序,还百姓们一个清平世界。而春秋时期最能

代表周朝统治秩序的是礼,最能代表人们行为规范的也是礼,因此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认为能够克制欲望、言行符合仪礼就是仁。他的学生颜渊追问孔子“克已”具体该怎么做,孔子回了十六个字:“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合乎礼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做,一切的行为都要以礼为标准。要“食不语,寝不言”,即便躺在床上也不能像死尸一样仰卧;穿衣不能用红色和紫色的布做平常家里穿的衣服;席子如果摆放不正就不去坐;饮食也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上马车时,一定要先端正地站好,然后再拉着车上的绳索上车…孔子实际是在一个礼乐隳颓的时代依旧讲究教养、分寸,恪守礼仪。但是翻看孔子的事迹,我们会很惊讶地发

/003

现,很多时候孔子对礼又是十分宽容的。比如他认为礼的仪式,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丧葬仪式,与其隆重铺张,不如内心对死者真诚地悼念。可知孔子并不是在刻板地死守礼的形式,而是着意于礼对人心的制约,他真正尊奉的是藏身于礼之后的仁心。“人而不仁,如礼何?”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心,即便礼数周到也不能算作真正的有礼。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仁是礼的根本内涵,孔子践行礼,实则是在呼唤仁。

达成仁的途径是什么?孔子给出的答案是“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的实现在于自己而非他人,因此对自我内在人格要不断地进行锤炼、升华,修身养德以成仁。对人的内在人格世界的开拓,是孔子为人类生命开辟的令人惊异的大发现。在孔子之前,不乏道德理念对人行为的约束,但这通常都是一种外在的规范与要求,只有孔子关注的是对人的内在世界的开拓。人要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塑造自己,违仁不违仁,是人自身内部的事情,与他人无关,与社会无关。要做到这点,首先需要人本身具有高度的自觉与自省。“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不断地对自我内在人格世界进行反思,这开启了人类发展无限向上的最大动力。其次是要修炼己身,成君子之德。孔子曾对他的弟子子夏殷殷嘱托:“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儒”指学者,“小人儒”指将知识作为谋利工具以邀富贵的人,“君子儒”则是以修身为本、用世为归的学者,

他们怀有一种明道救世之志。孔子与子路的一段对话当是对“君子儒”的最好注释:子路问老师怎样才能算是君子,孔子说“修己以敬”,修养好自己,对待世界怀有恭敬之心;子路追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回答“修己以安人”,修养好自己,安顿好他人;子路继续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回答“修己以安百姓”,修养好自己,使天下百姓获得安乐。修己一安人一安天下当是人生的三重境界,倘能如此,岂不就是成仁了吗?“君子儒”的出现使得“儒”这个词脱胎换骨,他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将“仁”作为己任,鞠躬尽

004/

瘁,死而后已。这样的君子因孔子而得以群体性地出现,这是孔子为

中国文化做的巨大贡献之一,中华民族的面貌由此发生改变!

(二)中庸之道,和而不同

中庸之道这一儒家思想早已渗透到中国人的骨血之中,影响了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文明。“中庸”一词最早由孔子提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孔子将中庸视为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中”指

不偏不倚,“庸”指恒常不变,“中庸”即恪守中道,是万世不易、放之四海皆准的大道。孔子奉行中庸之道,他认为“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紧张的同时又有放松,才是文王和武王治理天下的方法;他评价学生子张和子夏,认为子张做事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子夏做事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然而二人是殊途而同归,因为“过犹不

及”;他心目中的君子应该是“文质彬彬”的,因为质朴超过文采就

有点粗野,文采超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与质比例协调才能成为君

子。即便是在道德问题上,孔子也不会偏执而走极端。《吕氏春秋》

中记载了子贡赎人的事情。当时很多鲁国百姓因流浪到其他国家而沦

为奴隶,鲁国因此颁布了一条法令:如果有人赎回在其他国家做奴隶

的鲁国人,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这样赎人者既做了好事,又不用自己出钱,的确是一条很好的政策。孔子的学生子贡在其他国家赎回一个鲁国人,但他却没有到鲁国国库领赎金。子贡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有经济实力,另一方面可能觉得这样做才是君子所为,才能体现自己高尚的道德。但是孔子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他告诉子贡,这

样做的结果就是不会再有人为沦为他国奴隶的鲁国人赎身了。因为这

些准备为奴隶赎身的人如果向子贡学习,就会蒙受经济损失;如果不

向子贡学习,就会显得自己境界不高。他们的处境会很尴尬,于是索

性装作没看见,绕道而行。这么一来,鲁国的好政策就会变成一纸空文。所以当一种绝对的道德行为最终可能导致不道德的结果时,孔子是会坚决反对这所谓的道德的。与子贡相反,子路救了一个落水的

/005

人,并坦然收下了落水人为表感谢而送的一头牛。孔子夸赞子路做得

好,说从此以后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人的。因为人们会觉得连孔子的

弟子子路都救人拿报酬,我救人收报酬别人也不会指摘我的。子路做

的事情虽然境界不高,但得到的效果却是好的。这两件事说明孔子固然推崇道德,但绝不是一个极端的道德主义者,他注重实际、懂得变通,以中庸的智慧润泽着民族的成长,中华民族由此形成了稳健笃

实的民族性格。这种内在精神的稳定性使得中国人在面对一次次危难时,没有选择以激烈的方式与对方同归于尽,而是负重前行、步步坚

实,绵延着中华文化的传承。

中庸之道讲究平衡、重视适度,且在不断地调整、融合的过程中达到“和”的境界。孔子第一次将“和”与“不同”联系起来,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主张。所谓“和”并不是无原则地迁就、无根据地吸收或不加分析地苟同,“和”应是万物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状态生存,同时又和谐共生于一个宇宙之中,万物的差异性与万物的同一性构成了宇宙最大的道。“和”的境界需要深广博爱的襟怀与海纳百川的气度。孔子讲“君子成人之美”“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将心比心,宽容理解地对待别人。自己想建立的,也帮着别人去建立;自己想要达到的,也帮着别人去达到。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孔子认为是因为一个“恕”字。因

为有“恕”才能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自己的内心、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光明而和谐,才能“四海之内皆兄弟”,才能真正做到“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孔子在春秋大动荡时代开创出的坚守自己、包容百家、兼收并蓄的儒家思想,它孕育了中华文化的包容品格和博大精深,成为影响中国历史的又一核心思想。我

们现在的“一国两制”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构想都来源于此思想,“和而不同”思想正在为中国甚至全人类解决当下的困境,寻找未来的归宿。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