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廖娅晖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作 者】廖娅晖主编
【丛书名】普通高等院校“十三五”教育类规划教材
【页 数】 250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2018.12
【ISBN号】978-7-113-25395-0
【价 格】CNY39.80
【分 类】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高等学校-教材
【参考文献】 廖娅晖主编.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8.1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内容提要:

本教材内容以学生学习活动为基本线索,重视提炼知识要点,聚焦学习主题,设计精要学生课堂活动,通过“读读评评”“活动天地”等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搭建交流平台,鼓励学生通过资料查询、信息检索、调查研究、学习报告等形式不同的参与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表达,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内容试读

第合章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学习展述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使学生正确了解和认识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性质,并能够正确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对课程的表述及含义。

学习零点

1.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2,了解课程目标的内容和功能。3。明确语文课程的任务。

第一节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2,明确语文课程的方向。

小学学科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有必要立足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来看待小学语文。

一、《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规定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内涵(一)语文具有明显的工具性

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训练,即听、说、读、写各个方面。不仅要学生学习课文的内容,而且要求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这是和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在语文学科中,语言文字教学,听、说、读、写训练,是我们肩负的基本任务,这就使得它具有明显的工具性。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二)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

它不仅从思想方面发挥作用,而且从表达方面发挥作用;不仅要学生学习课本的内容,而且要学习它的形式。不单要学习语文知识,还要学习语文工具、手段。

(三)“工具说”一“工具载体说”一“组成部分”第一,语文是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有力工具。第二,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第三,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第四,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第五,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语文工具性的内涵概括来说,有四个方面:生活的工具(读书、写作是生活的重要内容)人“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基础)、传承民族文化的工具(终极目标)。总之,语文是人生的工具,这是叶圣陶先生的核心观点。

认识语文课程工具性的以上内涵,对语文教学具有很大的意义:

首先,它使语文教育从古代政治伦理教育的藩篱中解放出来,回归了语言教育的本体。其次,“工具说”特别强调语文教育的生活实用性,强调学以致用,强调培养学生面向实际、贴近生活的语文能力,这些都是现代教育的应有之义,是该理论的精华。

第三,“工具说”不是空洞的理论命题,它对语文教学具体操作层面的许多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例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概括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这是至今为止最准确的理论概括。

第四,“工具说”的每一次提出都有强烈的针对性,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时代背景及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病而发的:如用“白话”取代“文言”,就是对“言文一致”(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统一)时代要求的适应,这里也包含了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第五,“工具说”在很多方面与“人文说”形成互补或统一的关系,共同解释语文教育的

一些理论问题

三、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内涵

(一)“人文性”就是“精神性”

现代教育中的“人文性”指的是与“物质性”“功利性”相对的“精神性”。人文教育就是与功利主义教育相对的精神性教育,或者说是与职业性的、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实利主义教育相对的“立人”教育,是培养“精神成人”的教育,是打“精神底子”的教育,是一种关于人生的价值、信念、理想、关怀、德行的教育,是为青少年对真善美的追求打下底子的教育。

人的精神主要通过三个层面来体现:心理和情感、道德和意识、审美意识和信念水平。人文性即精神性,那么,人文性就包括心理与情感、道德意识与自我意识、审美意识和信念水平等几个不同层次的内涵。

精神的第一个层面是情感。情感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和他人的主观态度和体验,情感是精神的基础成分。所以,人文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语文教育人文目标的基础性

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因素。

精神的第二个层面是道德意识。道德教育是语文教育人文目标的重要内容。

精神的第三个层面是信念。信念是关于信仰的观念,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这是精神的较高层面,是一种终极关怀。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是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二是理想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是语文教育人文性目标的重要方面。

精神的第四个层面是审美。审美教育的目标是使人获得一种审美的眼光,具有审美的意识,具备审美的情怀。

(二)语文教育目标的人文性内涵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教育的学科,语文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性能使它区别于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养专门文科人才的大学文科教育。

语文教育的基础性目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即打“学习底子”;二是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人文素质,为“立人”“做人”打好基础,即打“精神底子”。前者可以说是语文工具性目标的体现,后者则是语文人文性目标的体现。

(三)语文教育内容的人文性内涵

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内容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经典阅读、人文知识、审美因素、文化意蕴。

1.经典阅读

了解民族文化、培养文学素养是语文学科的目标之一,它属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文教育目标内涵。作为语文教材的“经典”,自然以文学名著为主,还包括一些文化典籍;以本国的“经典”为主,也注意吸收世界著名的文学和文化经典。选择上,“必须是适宜中学生读的、众所公认的名篇”,是经受了时间与历史考验的一流作品,是只要一提起某一民族就让人联想起来的作品,是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的作品。

2,人文知识

·生活世界一生活知识一家庭与社会教育(逐渐习得)。

·知识世界一文化知识一教育学校(由外入内灌输积累)。

·心灵世界一人文知识(人性因素)一人文教育(熏陶体验唤醒)。

人文知识不是关于文史哲的学科理论知识,而是文史哲本身的内容知识,即文学、历史、哲学作品中包含的人类的情感、精神内容和其中谈论的、阐述的有关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道理。青少年接受的人文教育首先是从文学作品的阅读开始的,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资源也大都来自文学作品。我们如果不局限于狭义的知识概念,我们就可以把文学作品中包含的有关人类情感的、意志的、信念的、审美的以及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内容称为人文知识。这些知识内容是语文教学进行人文教育的最好的资源。

3.审美因素

从把美育当作一种人文教育来看,“美育”最重要的,或者说最终的目标是使学生养成一种对宇宙人生的审美态度。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比,美育首要的问题是人生态度的转变,通过态度的转变,获得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新的觉解,从而最终达到人生境界的提升。审美的态度就是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事物,产生审美愉悦,获得审美享受。当然,审美态度的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培养,要懂得一定的美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审美判断力、审美欣赏力,但美学知识的学习、审美能力的训练只是手段,目的还是养成审美态度。

审美态度的培养靠的是美的事物感染和熏陶、美学知识的学习和审美实践活动。这三者就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作为语文教育的审美因素也包括这三个方面。

4.文化意蕴

文化意蕴主要体现在文言作品中。首先是关于典籍、成语、音韵、书法等古代文化常识。典籍就是指经典作品,经典作品的意义不仅在其自身,而且包含了历史的意义。一部经典作品往往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作,往往对那个时代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因此,学经典不仅是学语文,还是学历史、学文化。

文化意蕴还包括语文教材中包含的各种文化类型,如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

文化意蕴最主要的是传统文化精神,包括传统的哲学观念、道德观念、美学观念,传统的思维方式等。

综上所述,经典阅读、人文知识、审美因素、文化意蕴四个方面构成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教育内容。

(四)语文教学观念的人文性内涵

语文教学观念包括师生关系观念和教学方法观念两个方面。

人文性体现在师生观念上,主要是指教师对待学生的人文态度和人文关怀,也就是说,教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生命的个体,看作一个具有个性和感情的人,即把学生当“人”看待。

“训诲一驯化”型把学生当作“奴隶”看待。

“传授一训练”型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考试的工具”看待。

“训诲一驯化”型和“传授一训练”型,这在师生关系上是不平等的,人文的教学观念则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充分尊重学生对知识的独特体验。

四、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从语文教育的内容来看,语言教育、文学教育、文化熏陶涵盖了语文课程所承载的全部教育内容。这三个方面不是独立的分裂的,而是相辅相成、融合统一的。

从语言教育的完整过程来看,语言课程也具有人文性。比如,语言教育的目标中,就有对祖国语言的情感态度目标,显然,语言教育也是一种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教育。

文学教育与文化熏陶都必须以“工具”层面的语言教育作为基础,语言教育是文学教育与文化熏陶的前提。

语言教育不仅仅是工具教育,还包含丰富的人文教育。文学教育与文化熏陶的人文教育内容也必须以工具层面的语言教育为前提,这就从课程内容方面说明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从时代对语文教育的要求来看,分为两种教育:

“国民教育”“公民教育”,也就是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的现实功利性的教育,蔡元培称为“实利主义教育”;

“立人”的教育、“全人”教育、“完人”教育,也就是培养具有独立意志和自由精神的、

4

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工具性”是相对于“国民”教育而言的,“人文性”是相对于“立人”教育而言的。二者都有存在的理由,二者都是语文教育要包含的内容。只是就当前来说,人文教育对语文教育更重要、更要加强,或说更要偏重,我们现在要“矫枉”,但不能“过正”。

我们认为,在语文课程中,要使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统一,必须从教育“立人”的角度来寻找途径。也就是说,如果语文教育真正达到了“立人”的高度,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那工具性与人文性都包融进去了。从“立人”的高度来看待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就能避免和克服工具性给语文教育带来的种种弊端,并赋予“工具性”以“人文”的内涵。

语文教育“立人”的基础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即打“学习底子”,这是语文的“工具性”之所在;二是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人文素质,为“做人”打好基础,即打“精神底子”,这是语文的“人文性”之所在。两方面的结合才是完整的人的教育、立人的教育。而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以这种完整的人的教育即立人的教育为其基础和实现途径的。

五、用“人文性”引导“工具性”

对于“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我们认为是用“人文”来引导“工具”,用“人文”来审视“工具”,用“人文”来矫正“工具”。“人文”是方向性的终极目标,“工具”是基础性的现实目标。

如果用人文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语文能力这个工具目标,就可以赋予语文能力新的人文内涵,使语文能力的培养不至于局限在狭隘的技能训练圈子里,从而达到工具与人文的互相渗透、互相融和。

(一)阅读:求知的阅读与闲暇的阅读

求知的阅读是为了获取某些知识的阅读,是带有明确的功利目的的阅读行为。

闲暇的阅读是以欣赏、陶冶、休闲为目的的阅读,是一种从读书的趣味出发,多少去除了功利性的阅读,是“心有余裕”的阅读。它不以求知为目的,但可以培养读书兴趣,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

求知性阅读,讲究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增强阅读能力。总之,学会阅读,为终身阅读打下底子,这是语文课程阅读教学的工具性层面的功能,也是语文课程工具性的重要内涵。

“闲暇阅读”讲究阅读趣味,培养阅读兴趣,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使学生乐于读书,在书中读出自己的兴趣,把读书当作一种“闲暇”的生活方式,这都是语文课程阅读教学的人文性层面的功能,也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重要内涵。

这两者的平衡关系的处理,以及两者的结合就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二)表达:实用的表达与审美的表达

说话能力与写作能力是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能力,是一种实用性的能力,培养学生这种实用性的能力是语文课程工具性的重要内涵。

但“表达”除了“工具”层面的意义外,还包含了“人文性”的意义在内,如真实自由

5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的写作心态,真情实感的自由表达,严谨朴实的文风(实事求是,认真查阅核实资料并注明出处),文责自负的写作态度(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勇于表达),热爱写作并形成一种精神表达方式的习惯,等等。这些“表达”的人文内涵正是当今时代对“表达”的要求,概括来说,就是研究性的表达和审美的表达。

在写作教学与说话教学中,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不要只注重实用性的写作与说话的指导,不要只注重写作格式、表达方法的指导,还要增加一些审美表达、审美写作的尝试。尤其是要从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格等人文素质上着手,有了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思想见识,自然就有了自由创作的写作心态,而这又是写作根本的东西。审美表达和审美写作既是一种创造的方式,又是一种美育的方式,是打学生的“精神底子”。而精神底子是社会文明、民族文明、人类文明的个体基础。同时,审美的表达还能优化、美化实用的表达,减弱实用表达的世俗气与功利性,让人们在审美的氛围中获得功利的目的。这也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在写作教学中的很好表现。

【阅读资料1】

从1902年独立设立语文学科至今,我国语文课程教学已经风风雨雨走过了百年历程。在语文教育前辈的精心呵护下,语文学科开始展现它蓬勃的生命力。工具性与人文性提了很多年,各自的发展也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与完善的时期。但教育改革常常在做着钟摆运动,而语文教学的摆动频率似乎更快,在强调语文工具性的时候,我们喊出了“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于是语文陷入了机械训练烦琐分析的泥潭;而当前在强调人文性的时候,我们又把语言文字训练毫不留情地全盘抛弃!语文究竟怎么了?要么裹着一层坚冰,冷冰冰没有生气,要么又披上温情脉脉的面纱,云里雾里,不明底里。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地位”中对语文课程性质作了如下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之争在语文教育界的深化和发展,两者相统

一,才是语文学科赖以生存的基础,才是落实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关键,才为语文教学的发展指明了一个合理的方向,具有时代性特征。

下面将从工具性、人文性以及两者统一的观,点加以考察分析。

一、语文的工具性属性

1.工具性的提出背景

1902年独立设立语文学科,初衷是:“宜随时试课论说文字,及教以浅显书信、记事文法以资官私实用”,旧式教育的目标与方法(科举选士、言文分离)无法承担教授学生应对生活所需能力的要求。任何民族、任何国家开设民族的母语课程,究其本意是让后一代学会母语,掌握母语,运用母语进行交际。所以,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是工具”具有先进性。

2.工具性的观点

对语文一词的界说,人们习惯引用叶圣陶先生的话:“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话叫书面语言,语文一名,始于1949年的小学语文课本。彼时想法,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就称为语文。”语文即语言,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由此推理得出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语文课程的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