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人类认识之翼》方杲|(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非理性人类认识之翼》

【作 者】方杲
【页 数】 248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22.01
【ISBN号】978-7-5201-9303-0
【分 类】认识论-研究
【参考文献】 方杲. 非理性人类认识之翼.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非理性人类认识之翼》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是以非理性及其在人类认识中的作用为主题,围绕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即西方哲学中表现出来的非理性和对非理性的认识,非理性的本质、特征和产生机制以及非理性在人类认识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人类精神就其完整的意义来说,是由理性和非理性两部分构成的,现实和完整的人都是理性和非理性、灵魂和肉体、理智和情感的统一。正是这两部分的相互依赖、相互补充,才使得人类精神得到全面发展。从人类精神的发展历程来看,既可以说它是一部理性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非理性的发展史。但是,人类精神的理性和非理性相统一的思想是一回事,人们对这种统一思想的认识又是一回事。

《非理性人类认识之翼》内容试读

绪论

人是一种复杂的动物,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从一般情况来理解,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在于人是理性的。这里的理性不应理解为狭义的理性,而应理解为包含非理性因素在内的广义理性,换言之,一个完整的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体,缺少任何一方面的“人”都不是健全的“人”。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理性和非理性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历史既是一部理性发展史,也是一部非理性发展史。

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中,虽然理性长期占主导地位,但非理性也没有完全消失,始终是一股“潜流”,与理性相伴而行。从宏观的层面来看,对哲学的时代划分可以借用美国出版的一套“导师哲学家丛书”的划分标准:古希腊罗马是理性萌芽的时代(丛书中没有这个时代),中世纪是信仰的时代,文艺复兴是冒险的时代,17世纪是理性的时代,18世纪是启蒙的时代,19世纪是思想体系的时代,20世纪是分析的时代(也是非理性主义时代)。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之所以都能称为“主义”,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没有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关系,而把自己“偏爱”的一方强调过头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物极必反,当把某一方的地位抬得过高时,也就是它开始走向衰落之时。

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强调,没有经过理性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这种高扬理性的希腊哲学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达到鼎盛,开始走向衰落。马克思说:“希腊哲学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达到极盛之后,接着就衰落了,这也没有什么可惊奇之处。”①在希腊化时期,哲学家们不再关心自然和社会,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人自身上,在追求灵魂的解脱和安宁的过程中,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6页。

002非理性:人类认识之翼

最终导致对理性的怀疑、对信仰的盲从,使哲学和宗教合流。到了中世纪,基督教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其他意识形态都成了神学的婢女,丧失了独立性。恩格斯明确指出:“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①在这种背景下,正统的经院哲学家都坚持信仰,压制和摧残理性。这一类型的代表就是第一个经院哲学家安瑟伦。他虽然认为理性与信仰可以达成一致,但主张信仰高于理性,理性应该服从信仰,以信仰为前提。他说:“我决不是理解了才能信仰,而是信仰了才能理解。”②这一思想在中世纪影响深远。

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摆脱了宗教和神学的桎梏,崇尚科学,崇尚理性,开始为人类寻求具有绝对性的知识。近代哲学家在崇尚理性的同时,曲解了人性,从而使得无论是经验论哲学家,还是唯理论哲学家,都按照他们各自的理论原则将其贯彻到底,经验论走向了怀疑论,唯理论走向了独断论,都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到了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经过康德到黑格尔,理性主义哲学达到了鼎盛时期,继承了理性主义前辈的逻辑路数,坚持用理性来建构人的世界,这样的人的世界就是一个抽象的理性世界,这样的抽象世界是一个“单向度”的世界,与人实际生活的“多向度”的世界相去甚远。这种理性主义,在黑格尔那里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自我意识(其中包括非理性因素)都是绝对精神外化的不同表现形式。理性主义忽视或贬低人类精神中的其他部分,就为非理性主义的出场搭建好了舞台。

以叔本华为开端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开始成为西方哲学的发展主流。非理性主义思潮看到传统的理性主义思潮的理论缺陷,只是片面地抬高和夸大理性的地位和作用,贬低或忽视非理性的地位和作用,但矫枉过正,采用了与理性主义不同的思维方式,强调非理性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对传统理性主义思潮反思的畸形结果。叔本华认为,“生存意志是一切生物最深层的核心”③,主张从意志出发认识世界和自我;柏格森提出人的生命意志只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289页。

②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

1993,第240页。

③〔德〕叔本华:《悲喜人生:叔本华论说文集》,范进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第

97页。

绪论003

能依靠直觉延绵下去;尼采接过叔本华反理性主义的旗帜,指明并不存在绝对真理,这是真正的非理性主义的转折;萨特否认历史的规律性,他的存在主义理论极端地认为人已经丧失了主体性,并追求绝对的自由。非理性主义的历史功绩在于指出了传统理性主义不公正看待非理性的地位和作用,强调非理性是人类精神的重要因素,在人类认识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非理性主义思潮犯了理性主义思潮类似的错误,一方面是脱离社会实际来谈论人类精神中的非理性因素,以非理性来取代传统理性主义中的“理性”;另一方面在于把“意志”“自我”“生命冲动”“直觉”“自由意志”等非理性因素作为人类和社会历史的本体论根源,认为非理性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非理性主义思潮的不足之处,被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一语道破。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现代的非理性主义走的仍然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道路,只不过是用理性的方式来构建非理性,仍然是建构主义的思路,不能彻底摆脱理性的制约,也就是说,在反理性的程度上还不够彻底。后现代主义采取解构的方式来反理性主义。

回顾整个西方哲学史,我们看到,不论是理性主义还是非理性主义都存在片面性,存在不足之处,这是它们片面理解的结果。这两大思潮的理论缺陷向我们提出了“人类之谜”的问题:如何看待人类精神中的理性和非理性,非理性在人类认识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尝试着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就是本书的初心和使命。

本书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立场出发,认为人是认识的主体,是知、情、意的统一,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矛盾统一体。我们应正确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认识理性和非理性。正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使人之为人,使人类社会稳步发展。从人类精神的构成来看,理性和非理性的地位不分伯仲,就它们在人类认识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人应当在理性的主导下充分发挥非理性的积极作用。如果没有理性,人的非理性会迷失方向,就会使人的生活充满不确定性、无规范和无序性;如果缺少非理性,理性也会失去驱动力,人的生活就会乏味、枯燥、死板。因此,片面强调人的理性或非理性都是错误的。

正是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本书主要是以“非理性及其在人类认识中的作用”为主题,围绕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即西方哲学中表现出来的非理性和对非理性的认识,非理性的本质、特征和产生机制以及非理性在人类

004非理性:人类认识之翼

认识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在绪论部分,重点讨论两个问题:一是非理性问题研究的提出;二是非理性研究中的悖论问题。

一非理性问题研究的提出

人类精神就其完整的意义来说,是由理性和非理性两部分构成的,现实和完整的人都是理性和非理性、灵魂和肉体、理智和情感的统一体。正是这两部分的相互依赖、相互补充,才使人类精神得到全面发展。但是,人类精神的理性和非理性相统一的思想是一回事,人们对这种统一思想的认识又是一回事。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忽视甚至歪曲了非理性及其在人类认识中的作用。为了正确认识人类精神中的非理性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对非理性及其在人类认识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就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非理性问题研究的原因及意义

马克思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一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一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①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人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理性和非理性相统一的人。

从哲学史来看,自从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以来,人们就一直在对“人”进行认识,然而人们没有真正认识自已,没有认识到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及二者在人类认识中的作用。人们要么强调理性的作用而贬低非理性的作用,要么侧重非理性,以非理性来遮蔽理性。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不应当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片面地捧到天上去,应当设法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但是只有认清它们是相互关联、相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89页。

绪论005

辅相成的,才能做到这一点。”①恩格斯的这段话可以作为我们研究非理性问题的指导思想。

从柏拉图开创了理性主义思潮起,整个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说是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即使是非理性主义思潮也采用理性的思维方式,难怪怀特海说整个西方哲学不过是柏拉图哲学的注解。在理性主义思潮的主导下,就导致了人们对非理性研究的遗忘。

对非理性问题的研究,应该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事实上,在国内,相对理性研究的成果来说,人们对非理性的研究显得落后多了,仅有的一些研究也处于分散状态。如果说理性研究的成果是汗牛充栋,那么非理性研究的成果就是寥若晨星。

非理性研究之所以形成这种局面,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人们对非理性的误解。这主要是人们从字面上来理解,把非理性与不要理性等同,否定理性。长期以来理性观念深入人心,似乎认为进行非理性研究是在从事另类活动,非理性研究受到歧视。二是人们没有区分非理性主义与非理性,把二者等同起来,即把作为观念形态的非理性主义等同于人本身所固有的精神属性的非理性。人们在批判非理性主义的同时也就批判了非理性,“将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了”。为了避免遭到批判,人们逃避对非理性的研究。三是非理性自身的原因。一方面,非理性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另一方面,与理性相比,非理性具有自发性、瞬时性、非逻辑性等特征,因而要认识和掌握非理性是相当困难的,这也给研究非理性增加了难度。

促使本人进行非理性研究的另一个原因:本人多年来在高校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这门公共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我国现行的哲学原理教科书,对非理性只是简单地做出一些纲领性介绍,没有深入详细地分析,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缺憾。在同人们的交谈中有时也涉及非理性的问题,却不能给交谈者有说服力的解答,这些成为我对这个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的动因。随着当今社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现行的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有必要在适当的地方添加非理性的相关问题,以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492页。

006非理性:人类认识之翼

研究非理性问题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正面且系统地研究非理性问题,这是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斗争需要造成的,但这绝不意味着非理性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无缘,而实际上,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著作中,可以零星地见到他们对非理性问题的叙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们认识和行动的指南,就应该包括非理性问题。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危机和困惑,而人类的危机和困惑需要靠培养人类自身的非理性因素,并运用非理性因素对人类的认识进行补充和调整才能被正确地解决和解答。所以,研究非理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回答当今现实社会和人类认识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迫切需要。因而对非理性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国内非理性研究的现状及本书的理论特色

非理性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加之其他一些原因,非理性研究在国内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我国的非理性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且绝大多数非理性研究者是对非理性的某一方面进行了探讨,从总体上看,处于零星分散的收集资料阶段,而系统地研究非理性问题就更晚了。同人们对理性的钟爱相比,成系统地研究非理性问题的专著少得可怜,但这些研究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非理性问题的研究打开了方便之门,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们对非理性的偏见,并使非理性问题研究在最近几年形成了一股热潮。其中成绩突出的有:夏军的《非理性世界》,对非理性的特征、非理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素,以及非理性的各种表现,都进行了深入探讨;冯玉珍的《理性的悲哀与欢乐一理性非理性批判》,则从人类认识史的角度,探讨了现代哲学之前的理性非理性的演变和转化过程;胡敏中的《理性的彼岸:人的非理性因素研究》对非理性的发生机制,非理性因素与创造性认识活动,以及非理性因素与人的素质教育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何颖的《非理性及其价值研究》,对理性与非理性的双重变奏、非理性的界说以及非理性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分析:王勤的《非理性的价值及其引导:社会发展视野里的非理性问题研究》,着重探讨了社会发展中的非理性问题。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目前我国的非理性问题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