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精粹》赵玉荣,王金龙,戴淑平主编;种剑德,田显忠,高玉芬,安勇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国学精粹》

【作 者】赵玉荣,王金龙,戴淑平主编;种剑德,田显忠,高玉芬,安勇副主编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页 数】 277
【出版社】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2018.05
【ISBN号】978-7-5657-2246-2
【分 类】国学-通俗读物
【参考文献】 赵玉荣,王金龙,戴淑平主编;种剑德,田显忠,高玉芬,安勇副主编. 国学精粹.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8.05.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国学精粹》内容提要:

本书共四编,第一编国学思想及人格追求、儒家思想及人格追求、道家思想及人格追求、佛家思想及人格追求。第二编国学典籍,包括蒙学典籍精选、儒家典籍精选、道家典籍精选(《老子》)。第三编国学常识包括政治职官、学制科举、语言文化等。第四编是国学掌故。内容系统全面。

《国学精粹》内容试读

第一编】国学思想

国学思想文化是国学的精华,即“道”的层面。对中华民族浸润影响最大的国学思想主要包括儒、道、佛,其中道家做人、儒家做事、佛家修心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这三家思想对国人的影响颇深,且三家思想能够交融、互通、容纳在社会家国文化及个人灵魂中,成为灵魂信仰、行事规则。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不断塑造理想人格、培养理想人格的文化。从先秦时起,不同学派的主要思想家便对理想人格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构想,提出并宣扬了各自的理想人格模式及达到理想人格的途径,甚至有些文化精英还在一定程度上践履了自己建构的理想人格。其中,儒、道、佛三家所设计和倡导的“君子人格”“隐士人格”“英雄人格”构成了中华民族人格文化最主要的成分,长久地影响着中华民族人民的价值取向。而更主要影响国人人生价值观的是儒、道、佛三家。

第一章儒家思想及人格追求

儒家文化为春秋时期孔子所创,倡导孝、悌、中、和、忠、信、礼、义、恭、俭、让、敏、慎,其核心是“仁”。儒家文化推崇君子人格,把“修身”视作为人之本。儒家文化从汉代被立为正统之后,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文化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文化能够延续不断的唯有中国,其原因就是中国有儒家文化这个经典文化系统。可以说,没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就没有今天的中华民族!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文化的格印。

第一节儒家思想

一、孔子生平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一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刻苦好学。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祖籍宋国栗邑,曾从事“儒”(贵族丧事赞礼者)的职业,中年时开办私学。曾一度出任鲁国的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四年后因遭小人暗算,弃职,后率弟子周游列国,经十四年,晚年归鲁,继续讲

学,潜心致力于古文献整理,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现存《论语》一书,共二十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记载有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二、孔子的思想

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仁”即“爱人”;以“礼”为治国手段,“礼”是“仁”的外化,具体形式为典章制度和等级规范,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安其位;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海人不倦”;推崇君子人格,强调孝悌,讲究忠信等。(一)“仁”的学说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孔子以前已有“仁”的概念,但作为哲学范畴的提出,却是从孔子开始的。孔子丰富了“仁”的内涵,升华了“仁”的意义。

孔子的“仁”,其内容有四个含义:

(1)“仁者,人也。”认为“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

(2)“仁”即“爱人”(《颜渊》),并进一步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为“仁”,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这是一种深刻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于孔子思想学说的各个方面

(3)“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他认为政治的最高境界是以“仁”治天下,像尧舜一样“南面而已”。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对个人修养,他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他教导学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

(4)“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孔子倡导以“孝悌”为基础的伦理观念,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甚至“仁”的精神也渗透到他的教育思想当中,提出“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指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从“克己复礼为仁”这个角度而言,“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周礼的规范。但是,光是行为符合周礼还远远不够,“仁”的另一个特点一求仁,是一种完全自觉的、主动的行为,是由自己决定的,不依靠外力和他人。礼乃是属

于社会伦理规范的制度,而仁则属于人们的道德观念和品质。孔子说:“人而不仁,如

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也就是说,人如果不具备仁的观念和品质,是不能彻底贯彻

礼乐的,仁乃是礼的精神支柱。礼是道德的标准,仁是道德的属性,只有具备了仁才不会做违背礼的事情。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专心培养仁的品德,便可以消除恶的行为。

“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包含了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在孔子的论述中,“仁”除了是一种使人们自觉地遵循礼的道德素养之外,还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准则。孔子说仁者“爱人”,所谓“爱人”也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一以贯之,忠恕之道”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孔子“仁”的观念在一定的程度上发现了“人”。这一方面固然是孔子对远古氏族统治体制中的民主性及人性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顺应了春秋末期的历史趋势。当时“人”的发现,是社会历史的

一大进步,即解放了的奴隶变成农民,由会说话的工具取得做“人”的资格。孔子所说的“爱人”,在某种意义上包括劳动者在内,所以说体现了时代精神。当然,孔子的爱人主要是将忠君、孝亲、敬长、慈幼这一套伦理道德推而广之,使人人自觉遵守,它是以严格维护宗法血缘关系为内容的。但这种学说客观上包含了对劳动者要宽容这一内

004

容,即施行惠民政策,把劳动者当人看待,是顺应奴隶解放的趋势的,无疑有进步意义。

(二)礼的思想

“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由来已久。礼的意义在古代至为广泛,它包括国际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宴飨的典礼,也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内容。孔子认为,到了周代,“礼”发展得最完备,因此,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周礼的基本内容乃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宗法制度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由于当时等级制度的混乱,孔子试图以理想标准的“名”来纠正那些不符合周礼情况的“实”,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

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也就是说,重新肯定周朝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最关键的一步在于“正名”。不同名分的人有不同的道义准则。在国家政治制度上,处于君这个地位的人,应该具备君这个名称的人应有的品行,得到君这个名称应有的对待:处在臣这个地位的人,应该具备臣这个名称的人所应有的品行,得到臣这个名称的人所应有的对待。而在家庭关系中,要坚持“亲亲”的原则。孔子的这种思想,为巩固封建集权统治提供了思想依据,所以,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意识形态。

在孔子看来,“礼”是从天子到庶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他认为讲礼,更重要的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贯彻其内在精神。他曾感叹地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当林放问礼之本时他回答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方面的礼节仪式。孔子认为,注重“礼”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内在精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所以对这些礼节仪式,孔子不但认真学习,亲履亲行,而且要求弟子们严格遵守。他教育颜渊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对于违背礼法原则的行为,他总是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抵制。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对礼的僭越,他说:“是可忍也,孰

不可忍也!”(《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他讽刺地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

其礼。”(《八佾》)宰我欲去三年之丧,他斥之为“不仁”(《阳货》)。他教育弟子

的基本原则,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颜渊》)。因为“礼”的内在精神是维护

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和每个人的地位名分又是相通的。行为上恪守自己的名分就是守

“礼”,越出自已的名分就是违礼。因此,孔子不但明确提出“正名”的主张,而且还

通过编修《春秋》,对种种违礼僭越的行为进行了讥刺、贬斥。

“礼”所讲的行为准则,也具有教化性质。要义是要求人们通过加强修养,自觉地约束自已,达到人际关系的协调,因而在精神上与“仁”“德”互相渗透贯通,所以孔子明确地把二者结合起来,认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在政治上,他反对使用强制性的刑法,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孔子试图以教化的方式使西周的道德准则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自觉意识,从而能够心甘情愿的遵循社会的制度、法令和礼仪。孔子提出的这一方法影响极为深远,以后历代统治者都试图运用这种方法以取得最佳的统治效果。

孔子崇奉、维护周礼,但对周礼并非是无条件的因袭,而是根据情况变化,对周礼的思想内容有较大的发展和补充。例如,周代的礼帽是用麻料做的,可是后来大家都用

005

丝料做,对于这种改变,孔子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子罕》)按照周礼规定,童子死后,只能以简单的“殇”礼来办丧事。可是鲁国的童子汪,死在抗击齐国人侵的战场上,因他有功于国家,人们不愿用“殇”礼葬他。当问及孔子时,孔子回答:“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礼记·檀下》)其次,孔子对周礼的发展与补充还表现在加强思想统治上,主张用礼治德化与政令刑罚相辅来维持等级制度。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这里,孔子高度赞美了德政的作用,就像众星都围着北极星转一样,德政受到民众的欢迎从而使治理变得容易。德政是与刑政相对而言的,实行德政即是实行教化。

德政的内容是“惠民”,使民能够维持生活和生产而不至于冻馁。具体办法是:“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节用”包含着减轻剥削:“使民以时”即不违农时使生产有所发展。节用爱民,使民以时,使庶民富裕起来,然后再施以教化,就可以取得德政的效果。

(三)孔子“教”与“学”的思想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与“学”的思想是他思想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善于发现学生各自在性格和学业上的特点,主张因材施教。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他循循善诱,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孔子提倡奋发学习,讲求学习方法。在知识的形成、积累上,强调学与求的重要性,称自己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要求弟子“发愤忘食”,“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他一再赞扬好学的颜回,称颜回“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为政》)。

孔子强调学与见闻结合,学与思结合。他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

之;知之次也。”(《述而》)又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方面要求把思考分析建立在学习探求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又要求把学到、听到和见到的

东西加以分析研究,变成自己的知识,丰富、提高自己。他还强调学与行结合。他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认为只说不做是可耻的,“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正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孔子往往施于不同的教育方法,颜渊、仲弓、司马牛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因为子路是急性子,而冉有是慢性子。孔子的教育思想,一直是中国文化中最珍视的传统之

一。孔子的教育实践与经验,为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孟子生平思想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孟子与其弟子的言行录。不同的是,孟子参与了《孟子》七篇的写作与编辑。据《史记》记载,孟子(约公元前372年一约公元前289年),名轲,战国时期邹城人,受业子思之门人。曾游事齐宣王、梁惠王,因不能用,退而与其弟子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的思想

006

及其性格表现、为人原则,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与孔子有完全不同的性格,孔子非常谦和,对待人温良恭让,而孟子则是盛气凌人,性格刚直。例如,他正准备去朝见齐王,齐王派人来告诉他,说自己感冒了,如果一定要见,他就勉强上朝。孟子马上便气了,说:“不幸得很,我也病了。”第二天齐王派医生来给他看病,他却跑到朋友家吊丧去了。孟子要离开齐国,有个朋友替齐王挽留他、谏劝他,他却伏在靠几上睡起觉来,并说,你应该去劝齐王学会对待贤人,不应该来劝我。孔子是“畏天命,畏大人”,孟子则是“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完全不把大人放在眼里。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是“浩然之气”所起的作用。这“浩然之气”是内中聚集的正义生出来的,义与道而并行,因而有了“至大至刚”的特性,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