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晨读》李颖,郭志宏,赵炳汉,崔淑敏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国学经典晨读》

【作 者】李颖,郭志宏,赵炳汉,崔淑敏主编
【丛书名】“十三五”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 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
【页 数】 248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8.02
【ISBN号】978-7-5576-4359-1
【价 格】39.80
【分 类】国学-通俗读物
【参考文献】 李颖,郭志宏,赵炳汉,崔淑敏主编. 国学经典晨读.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02.

图书目录:

《国学经典晨读》内容提要:

本书所涵盖的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本书包括弟子规、三字经、中庸、论语等国学经典等内容,首先对每部经典著作进行了简要概述;其次,高度浓缩且又详略得当地对每部经典著作进行了精要介绍;最后,将每部经典著作中极其具有积极意义的篇章段落、成语、名句进行了注释、翻译、解读。

《国学经典晨读》内容试读

●◆第一章

国学概论

第一章【国学慨论

近年来,“国学热”再度兴起,但是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国学。何谓国学,国学对于今天的人们又有怎样的意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认真思索。有关国学,无论是从内涵上,还是从外延或者是从其意义上来说,由古至今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国学”一词,在不同的时期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今天,当我们谈及国学时,也有必要清楚国学究竟是什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它,更要知道该如何走近它。

国学,是一种人文性和时代性极强的人文学术,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命运的真实投射。中华文明,是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明。通过对国学的学习和认识,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了解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乃至世界做出的杰出贡献,才能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自觉意识,更好地为国家、为社会服务。

在中华民族与世界接轨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或许会出现迷茫,或许会步入误区,但是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民族精神,就能够不被打垮,就能够走出困境。学习国学,是要让我们能够正确地对待中国自己的文化,确立分析性的、开放性的、前瞻性的态度,立足当前,面向未来,建立起具有当代形态和前瞻意义的新国学。

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并不是一潭静水,它就好像是滚滚不尽的江河,不断地吸纳支流,处在变化发展之中。国学也正是如此,汉代有汉学,宋代有宋学,以后也会出现以新的时代来命名的学派。国学要想永远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就得不断以新的形态取代旧的形态,以新的视角重新加以诠释。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要牢牢记住:国学只有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并且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第一节

国学溯源

我国古代所谓的“国学”,最初指的是国家设立的学校。在《周礼·春官宗伯·乐师》中有记载:“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在这里,“国学”指的就是学校。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也曾提及:“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教国子,教之以六书。”“国子”主要就是指贵族子弟,当时的国学教给他们的是如何使用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的方法和用字的方法,与我们今天的小学语文教育非常类似。在《大戴礼记》中有记载:“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这里说八岁以前学习的小艺,

◆001☐

国学经典晨读

主要包括认字、读书以及日常的行为规则,待到十五岁束发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大学之道。《大学》中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小学与大学相结合,构成了我国古代教育的体系,让当时的士人在读书增长见识的同时,还要通过品德方面的修养,不断提升自我,臻于完善。

自西汉时期开始,政府不断完善各级学校设置,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太学成为当时最高的教育和学术机构。到了东汉时期,国学成了国立学校的代名词。在《后汉书·朱浮传》中有记载,朱浮认为:“国学既兴,宜广博士之选。”这一意见被光武帝刘秀采纳。在汉灵帝时期,曾刻写《熹平石经》,树立于太学门外,太学由此成为国家学术的重要象征。在魏晋时期,国学指的是各级国立学校,在《晋书》中亦留有相关记载。

在中国古代,国家设立各级各类的学术机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那时虽然已经出现了“国学”一词,但并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国学,还不是用来指代学术。古代官学和私学并立,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人才,正是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学术的发展和演进。

第二节【国学的发展

在先秦时期,有诸子百家,在《汉书·艺文志》当中被记载为“九流十家”,可以说是当时重要学派的代表。各家各派的学者们在当时由于有着共同关心的话题,都试图建立起一套政治学说,以改变周王室与诸侯之间秩序混乱的局面,同时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会追求。因为他们所处的阶层不同,所受教育的环境不一样,所以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学说体系,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学者大多熟悉治民、礼乐之道,于是他们从教育方面入手,试图通过宣扬仁义、推广礼乐来教化民众;法家学者大多受到司法实践的影响,试图通过法令、律条来整伤秩序:墨家学者大多出身于平民,因此他们的学说立足于下层百姓,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战国后期到秦汉两朝,诸子百家的学说发生了融合,形成了黄老和儒学两大学科流派。这两大学派兼收并蓄了诸子的思想,也将阴阳、五行、刑名等学说引人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在文本上出现了《淮南子》《春秋繁露》等著作。在汉代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过程中,董仲舒主张“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统一全国的思想,使儒学受到了政治上的推崇,成为汉武帝以后直到东汉时期的显学。在当时出现了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两种倾向,前者是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后者是以儒家经典的研究而形成的学派,这两派的争论成为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场大争论。在东汉后期,随着中央集权制的衰弱,儒学所倚仗的君权无法给儒生继续提供足够的利禄,士大夫们对两汉经学的烦琐学风、谶纬神学的怪诞浅薄、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感到厌倦,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儒学暂时的沉潜。

汉魏之交,由于天下动荡,瘟疫流行,士人们的悲伤之感、生命意识逐渐加强,

002

◆◆第一章国学概论

对人的本身特别关注,士大夫们醉心于形而上的哲学论辩,这一时期很多人特别关注生离死别之类的话题。学者们对道家和儒家的学说重新进行整理、建构,在儒道的融合之中进一步加深对宇宙本体的思考、对生命意识的强调、对逻辑体系的辨析,在这

一时期出现了“玄学”。“玄学”的“玄”字原出自《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一名称,表明它是道家的继续,不过他们对于儒家经书中的重要部分也趋于接受,在接受中是按照老庄的精神予以重新诠释。向秀、郭象等人都是这一时期重要的玄学家。与此同时,道教开始形成,佛教渐渐传入,都对中国的学术传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在古代鬼神崇拜的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演变而来。在东汉末年出现了大量道教组织,借助方术、丹药、成仙吸引了很多下层民众。可以说道教是先有了组织,而后形成了道教的思想。佛教却与道教相反,是先有思想之后产生的宗教,在它传入中土以后,已经具备了比较严密的思想体系。佛教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与外物之间的关系,教人如何去认识自我、认识万物,教人如何摆脱烦恼达到涅槃的境界。佛教在具体的方法上,与先秦时期儒家讨论的心性、性情等有相似之处,当然,也存在一些区别。在玄学之后,佛教引起了南北朝时期至唐朝知识分子的广泛关注和思考。

隋唐时代,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最为强盛的朝代,佛教兴盛,甚至与儒、道鼎足而立,互为争胜。隋唐佛教的发展,也为文学、艺术提供了绝佳的题材与灵感,很多文人学者如王维、韩愈、柳宗元、白居易等人,都与佛教有着深厚的因缘,创作了很多蕴含佛教哲理的诗文。然而从中唐开始,出现了很多灭佛的舆论和毁佛事件,公元845年的“会昌法难”更是使佛教受到严重的打击。此后,佛教的影响力有所减弱,随着唐王朝的日趋衰落,佛教的鼎盛时期也随之结束。但是,佛教中的一些思维方式和概念,却留在了中国思想的话语体系中。

宋明时期,由于儒、释、道长期的争论,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学者们吸收了佛学中的“心”“性”等资源,继承了先秦思孟学派对性命的探讨,将儒学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更新的儒家分成了两个不同的学派,分别以北宋的程颢、程颐两兄弟为创始人,他们被称为“二程”,二人的思想存在一定的区别,程颢比弟弟程颐更注重个人内心的体验。程颐的思想后来经由朱熹集大成,史称“程朱学派”或“理学”,其核心是“天理说”和“格物致知”论,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客观唯心主义。程颢的思想由南宋的陆象山和明代的王守仁继承,史称“陆王学派”或“心学”,其核心是“心即理”“心无外物”,即“知行合一”说,相当于主观唯心主义朱熹和陆象山在哲学的见解上存在巨大的分歧,二人在重大的哲学问题上,以口头和文字进行辩论,在当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以后,少数民族统治者对汉族知识分子格外警惕,在思想上加强了对他们的控制。为了防范异端思想,同时也要让知识分子有事可做,统治者采取了修书这样的工程,让知识分子参与其中,既改造了当时的读书人,也改造了思想方面的资源。明

,003

国学经典晨读一◆◆

末清初知识分子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人提出的那种“经世致用”(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的精神被大大削弱了,学者们更多的是沉浸于考据、校勘、训诂之中,思想和观念的更新很少。直到清朝末年,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人们才发现思想文化上的禁锢、封闭、防范带给国家极大的灾难。

近现代意义上的“国学”一词,源于清末民初,引进于明治维新以来的日本。日本江户时代的一批学者因为反对作为日本封建社会指导理论与生活规范的儒教和佛教,根据日本古典文献一如《古事记》《万叶集》等一来探究日本古代历史、制度、文化,阐明日本固有精神,以期复归古道。他们最先给本国的古典文献和固有文化冠上了“国学”这一名号。

在19世纪的中后期,随着清王朝的衰朽,以及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的滞后也渐渐表现出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在呼吁政治改良的同时,也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新,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自新之路。这一时期,为了与欧美学术进行区分,中国本土的学术开始被称作“中学”“旧学”。

20世纪初,中国留学日本的人数激增,很多维新人士和革命者也流亡日本。在当时日本新国学运动和国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国学”和“国粹”这两个词汇开始传播到中国,成了与“中学”并驾齐驱的学术名词。和“国学”“国粹”类似的,还有“国故”这个名词。“国故”的本义是“国家之变故”,是中国固有的词汇。1910年的时候,章太炎撰写了《国故论衡》,用“国故”一词来概括中国传统之学术,并且将之分为语言学、文字学和诸子学。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说:“‘国学’在我们心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自此,国学这

一概念的笼统性含义基本上达成了一致,学术界开始认同“国学”这一概念。当时许多学者都认识到不管西方学术如何传播,中国传统的学术仍然需要进行整理和研究。于是,各大学纷纷建立起了国学研究的机构。如北京大学在1922年设立国学门,清华大学在1925年成立研究院,燕京大学、中央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也纷纷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或国学系。

20世纪30年代时,由于“九一八事变”,国学研究的热潮被迫中断,中国的学术界开始分化。一些学者投身于抗战,一些学者在后方继续传统学术的研究;一些学者留在大陆,一些学者到了港台和海外,中国学术开始分途发展,研究方向也有所不同,大陆的国学研究侧重于思想的评判,港台的国学研究则在学术源流、版本考订等传统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学大师张岱年在1989年《〈中华国学〉创刊号》中明确地指出:“今天研究国学,不但要整理前人已经做出的成绩,还应该推陈出新,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更向前进。不但今日以前的中国学术是国学,当代中国的学术思想也属于国学的范围。”现在的国学已经正式成为中国学说与文化的总称,是中国文化的

004◆

第一章国学概论

集中反映,也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第三节国学的内容及分类

当前的国学界定、国学讨论以及国学研究都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关于国学的定义也有不同的说法。旧版《辞源》上

说:“国学,一国固有之学术也。”由于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学术内涵也十分丰富,要确切地说明国学的具体定义,列举国学的内容,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国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指的是以儒、释、道三家学问作为主干文学、艺术、音乐、戏剧、武术、民俗等为枝叶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范围非常广,不仅包括了哲学、史学、文学、宗教、伦理等主流的学说,还涵盖了医学、书法、绘画、戏曲、星相、术数等杂说。狭义的国学,主要是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文化思想,是国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

谈到国学的内容,通常人们都是用历代史书艺文志(或经籍志)的分类及类目作为依据。《隋书·经籍志》首次将经籍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四十类,另附佛、道两类典籍。后世大多沿用这种分法,一直到清代编修《四库全书》仍然以四部进行分类。但是,国学研究并不仅仅只是经、史、子、集四部图书的研究,经、史、子、集

四部,是国学典籍的内容,并不完全等于国学的内容。

一、经部

经部,是四部之首,又称为甲部,主要收录了儒家典籍与小学(即文字学),大体上包括《易经》《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等。

有关经书的范围,各家的说法多有不同。先素时期,《庄子·天下》中已经提到了“六经”的说法,汉代时立《诗》《书》《易》《礼》《春秋》于学宫,称为“五经”。在这之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提倡儒学,儒学的地位不断得到提高,一些解说经典的著作和补充儒家学说的典籍也渐渐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了经学的组成部分。历经演变,后又出现了“七经”之说、“九经”之说、“十经”之说、“十二经”之说,到南宋时朱熹作诗书集注、四书集注,形成了“十三经”。

“十三经”的形成,是儒家典籍《易》《书》《诗》《仪礼》《周礼》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被经典化的结果,用来解释“五经”的典籍如《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毅粱传》《礼记》《尔雅》等,以及补充儒家学说的《论语》《孝经》《孟子》也渐渐进入了经典体系之中,成为儒家学说重要的组成部分。清代学者阮元主持校刻了《十三经注疏》。从此,“十三经”的崇高地位愈加深入人心,其地位和影响也是其他任何典籍都无法与之比拟的。

经书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历史、

005]

国学经典晨读一◆◆

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都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有很多理论、学说都是在对经书的理解、阐释、升华之中形成的。可以说,经书是中华文明进程中核心价值体系的记录与总结。经书能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中国文化所认同,一方面是因为官方的提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人生体验、处世智慧。当然,经书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性,我们要以客观的眼光来看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二、史部

史部,又称为乙部,主要收录了各种类型和体裁的史籍著作,其中最重要的是正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如加入《新元史》则为“二十五史”,也有将《清史稿》列入正史合称为“二十五史”)。除此之外,还有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等。史部的分类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标准并不统一,有的是按照体例划分,有的是按照内容划分,还有的是按照体裁划分。

《隋书·经籍志》将史书分为十三类: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簿录。唐代的刘知几在著《史通》的时候,根据古来史籍体例的不同,把史书分为六家:尚书家(记言类史书)、春秋家(记事类史书)、左传家(编年体史书)、国语家(国别体史书)、史记家(纪传体通史类史书)、汉书家(纪传断代史类史书)。这种分类方法简单明了,较易区分。后来梁启超在著《中国历史研究法》的时候,继承了刘知几的这种方式,将史书按照体例分成纪传、编年、纪事本末和政书四体。

中国古代在史书的编纂方面,既有官方修史,也有私人修撰了大量史书,其中官修占据主导地位。史书可以帮助人们明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透过几千年历史的演变来评判现在和未来人类的作为。历史上的兴衰成败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给人们提供很多教益。通过对古代历史上很多制度的演进过程进行分析,也有助于今天的人们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历史演变的动因和线索。

三、子部

子部,又称为丙部,专门收录诸子百家释道宗教以及艺术、谱录及类书。在古代,“子”是对男子的尊称,弟子称呼其老师,也称为“子”。门人弟子记述老师的学说而编撰成书,则称为某子,而成为一家之言,甚至是一派之言。某子者,即指某家学说,例如,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孟子等。又因为某子者往往是他的门人弟子或者再传弟子所传述,甚至还附有末流学者的学说,所以就较广的意义上来说,某子者也可以泛指为某派学说。

汉代的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把先秦诸子分成六类:阴阳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将子分为儒、道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