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楞伽经》荆三隆注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白话楞伽经》

【作 者】荆三隆注译
【丛书名】佛教文化精华丛书
【页 数】 301
【出版社】 西安:三秦出版社 , 1998.09
【ISBN号】7-80628-197-5
【价 格】9.50
【分 类】大乘-佛经(学科: 译文) 佛经-大乘(学科: 译文)
【参考文献】 荆三隆注译. 白话楞伽经. 西安:三秦出版社, 1998.09.

图书目录:

《白话楞伽经》内容提要:

《白话楞伽经》内容试读

【经文】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①刘宋中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②

卷一

一切佛语心品之一®

如是我闻④。

【注释】

①《楞伽经》题解:

1.楞伽,古师子国山名。师子国,即锡兰岛,今斯里兰卡。楞伽,又有难以进入和宝物的含义。在斯里兰卡东南角,楞伽山海拔三千尺,险阻难入,佛陀在此山顶传授大乘经,简称为《楞伽经》。

2.阿跋多罗宝经,阿指无,跋多罗指上,意指无上宝经。

3。版本,全经有四种译本,今仅存三本。依次为:南朝宋.(420一589)求那跋陀罗译本《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元魏时菩提流支译《入楞伽经》十卷。唐实叉难陀译《大乘入楞伽经》七卷。自唐以下历代注疏甚多,比较详尽的在明代有释智旭的《楞伽经义疏》;释宗泐、如记的《楞伽经注释》该本明太祖命流布海内,使天下学者讲习;曾风仪的三十卷《楞伽经宗通》。本书以大正大藏经收录的四卷本为工作底本,该本时间最早,影响最大,注者亦多。

②作者简介:

1.中天竺,天竺是古印度的别称,中天她,印度中部。亦称印度

1

为五竹,即按方位分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

2.三藏,是佛教典籍经、律、论的总称。大小乘既有共宗,亦有分别。人们常将通晓经藏、律藏、论裁的修行者和佛教高僧尊称为“三藏法师”。

3.求那跋陀罗(394--468),其名意为功德贤,婆罗门种姓出身的中印大乘和尚。公元435年、到广州,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派人接至建康(今南京),先后译经十三部,凡七十三卷。所译《楞伽经》四卷,形成楞伽师学派,为禅宗的前缘,中国禅宗二祖神光后改名慧可“立雪断臂”方有初祖菩提达摩“付法”,所传经卷即为《楞伽经》,开禅宗首次“传灯”。

③佛语心品:指佛陀的心法,万物由心以惠名绝相的第一义心为宗,以五法、三自性、八识、人法无我为教义,是大乘佛教喻伽行派的基本理论。本经涉及面广,以哲学、泛辑学贯彻始终,是内学精要之所在,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是语言文学中注疏与阐释学不可忽略的内容。

④如是我闻:佛教经典开头的用语。据说释迦牟尼寂灭后;以号称多闻第一的阿难将佛当年讲经时所说的凭记忆再复述一遭,在场的高僧确认无误后就整理结集成为佛经。他在诵出一切经奥的开头都用此语,以表示与外道经典即印度其它哲学和救派教理之间的区别。如是,指佛陀的言论和行动,亦即经典的内容,我南,指阿排所闻。如是氵又指自己闻法而信;我闻,又指坚信佛说的信徒。一切佛经凡胡示佛说,皆用此句开头。

【译文】

第一卷佛所说的一切心法之一

我曾亲自聆听佛的教海。

【经文】

一时佛住南海滨楞伽山顶①,种种宝华以为庄

.2

严。与大比丘僧及大菩萨众俱②。从彼种种异佛刹来。是诸菩萨摩诃萨无量三昧自在之力③,神通游戏。大慧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一切诸佛,手灌其顶④。自心现境界⑤,善解其义。种种众生®,种种心色⑦,无量度门。随类普现于五法⑧、自性识⑨、二种无我⑩,究竟通达。尔时大慧菩萨与摩帝菩萨,俱游一切诸佛土承佛神力,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偈赞佛①:

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华。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②。

一切法如幻⑧,远离于心识。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远离于断常,世间恒如梦。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知人法无我@,烦恼及尔焰。常清净无相⑤,而兴大悲心。

一切无涅槃⑩,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远离觉所觉。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牟尼寂静观,是则远离生。是名为不取,今世后世净。

【注释】

①-一时:所谓“说此经竟,总谓为一时。”

3

佛,这里专指佛祖释迦牟尼,亦称佛陀。佛陀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为释迦族的王子,释迦牟尼,在梵语的意思是“释迦族的圣者”,是乔答摩·悉达多的尊称之一。关于佛陀的生卒年月,多有异说,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约在纪元前6世纪中叶出生在古代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城,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迦毗罗卫城在恒河北部的地位十分重要,它的东面是拘尸,南面是婆罗奈,北面是舍卫城,这些都是当时著名的城市,经济和文化都很发达。特别是各个学派在这里都十分活跃,对佛教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

佛陀大约在纪元前5世纪中叶逝世,享年80岁。关于佛陀一生的活动及其思想发展和演变的情况,佛教信众出于信奉和本身的目的,编制了许多光怪陆离的神话和传说;同时,除了佛教文献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可信的历史资料可供参考,从而时至今日尚未出现一部关于佛陀传记的科学著作,当代有一些介于传纪与小说之间的作品,尽管笔下生花,但往往失之于在以往的神话传说上谊染过度、附会穿凿,使人难以置信。诸如佛陀其母摩耶怀胎时梦见人骑白象从右肋入腹,历时十四月,复从肋下生出,坐一莲花,合十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称“天地之间,唯我独尊。”时香风、鸟啭莺啼,花雨、甘露纷纷,神祇持伞、天王置床,天神仙女俱集拜贺。其滋美之辞,不实之说,令每一位冷静的学者都难以接受。当然,在古印度王权和神权都极力维护自身利益的历史时期,一位王子的诞生,牵动了许多人,其庆贺的场面之隆盛倒是让人可以从中体味出来。基于此,这里仅根据佛教文献进行一些扼要的介绍(参见高杨、荆三隆《金刚经新注与全译》124页至150页)。

佛陀少时的启蒙老师据说是t舍密多罗,此人为出身于刹帝利的学者(古代印度将人分四个不同的等级,即种姓制度。依次为婆罗门,掌握神权、文化教育的惜侣,刹帝利,掌握政权的贵族;吠舍,商人和自由职业者;首陀罗即贱民,是被剥夺了权利的奴仆),曾按传统的教育教授佛陀四吠陀及五明这些传统学说。佛陀成年后,对宫廷生活日渐厌倦,并通过生、老、病、死等现象,痛感人生的苦脑,“一切皆苦”的

4

思想开始产生。29岁时,他决心探索人生的真谛,仿效古代印度修行者的方式一出家,以探求解脱痛苦和人生烦恼的方法,寻求解脱。

佛陀出家后,曾向数论派学者阿奈逻迦兰求教,在问及非想非非想处,有我还是无我时,就产生了无我论的萌芽。其后他又按婆罗门教的要求度过了六年严格的苦行生活,但终毫无结果,遂认为婆罗门教并非使人获得解脱之道的宗教,于是就开始产生了彻底在思想上摆脱婆罗门教的束缚,另立新宗教的念头。当他来到佛陀伽耶的菩提树下时,就停下来静坐凝神思虑,以探求人生的究竟,获得解脱的正确方法和途径。实际上,这正是在组织他修行的人生体验,为创立新的宗教进行的理论准备。

据说通过49天的静坐思维,佛陀最终认识到人生一切痛苦皆系由

一系列的因果关系所造成,如果消灭了产生一切痛苦的最初原因,就可获得彻底的解脱,达到涅槃的境界,并以此以为认识了宇宙的真理,成就了正觉。其认识的特点是,他把心理现象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又从心理现象引出自然现象,并由自然现象引出人的意识,最后又从意识中把生理现象和自然现象归结为各种抽象概念。

佛陀自称成道后,即赴鹿野苑收桥陈如、摩河男、跋提、婆沙波、阿说示五人为弟子,这一年他35岁。至此,算是初步具备了创立新宗教的三个条件:教主一佛陀,称为佛宝;教义一四谛,称为法宝;信徒一一桥陈如等,称为僧宝。是谓“三宝具足”。这以后,他一直在北印一带传教,历时45载,80岁时,逝世于毗舍离附近的波梨婆村。尽管佛教在本质上是刹帝利统治者的宗教,但佛陀作为一个王子放弃王位,自甘贫困,在父王临危之际,回国说法,以至送终扶棺,施财敬孝,其信众从王公大臣到奴仆,遍布社会的每一个阶层,其倡导慈悲济众的宣教,在受尽了苦难的人民中间赢得了极大的尊重。加之他的学说顺应了印度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王权过渡的社会发展,得到王权的支持,从而迅速传播,并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在佛陀去世以后,随着对他的不断神化,加给他的尊称也愈来愈

5

多,特别是大乘佛教兴起以后,几乎把世间一切最高贵、最神圣、最美好的名称都加在了他的头上。最常见的尊称有以下八种:

1.佛陀,意为觉者。原为摆脱一切世间束缚,到达涅槃境地者。最初并非佛教创始人的专名,以后随着佛教的发展,才逐渐成为悉达多的专称。

2.如来,即修行完成的人,可以理解为专指没有错误的人。

3.释迦牟尼,除指释迦族的圣者外,《本行集经》卷二十云:“菩萨行路,谛说徐行。有人借问,武然不答。彼等人民,各相语言:此仙人者,必释种子,因此得名释迦牟尼。”

4.释迦如来,御释迦族的如来。

5.释迦师子,即释迦族的俊杰。师(狮)子为百兽之王,佛陀为人中之王,故称释迦师子。

6.萨婆若,意为一切智。

7.萨婆若提婆,意为一切智神。

8.世尊,或者译为婆伽婆。这一名词在古代印赛的吠陀文献和史诗中原为学生对老师的尊称,意導射。在婆罗门教中一般又把此词作为神的同义语。佛教借用此词专指佛花,以后随着佛陀的进一步神化,则愈具有浓厚的宗教信仰的含义(渗见《俱舍论》卷三,《长阿含经》卷

二等)。

在《方广大庄严经》卷十一中,佛陀的尊称竟多达270种之多,可以说把世间最美好的语言都加在了他的头上,渐渐失去了人的特征,其真理的探索者,伟大的思想家的特征被演变成了唯我独尊的神的形象。

②大比丘:指高僧大德。比丘,巴利文、梵文原意为乞食者,旧译为乞士。最初在婆罗门教中,把处于人生第四期,即遁世期的遍历四方的修行者称为比丘,或行者、游行者、沙门。佛教兴起时期,各种宗教都把托钵行乞的修行者称作比丘。佛教采用了这个名称,通常指出家修行的男性信徒。以后,在佛教戒律体系确立后,则专指出家得度受过具足戒、年满20岁的男性修行者。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