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楞伽经记》(明)德清撰|(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观楞伽经记》

【作 者】(明)德清撰
【丛书名】佛教十三经注疏
【页 数】 357
【出版社】 北京:线装书局 , 2016.05
【ISBN号】7-5120-2016-0
【价 格】140.00
【分 类】《观楞伽经记》-注释-佛经
【参考文献】 (明)德清撰. 观楞伽经记. 北京:线装书局, 2016.05.

图书目录:

《观楞伽经记》内容提要:

本书以科分经。从古制也。昔道安法师以三分科经。时人讥其离析经义。及亲光论至。果以三分断其全经。时乃叹其雅合。盖经经各有纲宗。本书注释由《入楞伽经玄义》、《楞伽经通义》等。

《观楞伽经记》内容试读

卷第一之上一切佛语心品第一之一

《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记》卷第一之上

宋天竺三藏沙门求那跋陀罗译明建邺海印沙门释德清笔记

【记曰】旧注:“楞伽,山名,此云不可往:又云城名,以山顶有夜叉王城故。山居南海滨。阿跋多罗,此云无上;宝,贵重义。以通喻此经,是不可往无上宝经。”非也。受公谓:“自觉圣智之境,非邪智可造,故云不可往:随色摩尼之珠,非世宝可比,故云无上。谓不可往处,有此无上宝也。”此亦未尽然。《华严论》云:“世尊于南海摩罗耶山之顶楞伽城中说法。其山高五百由旬,下瞰大海,无路可上。其城乃众宝所成,光映日月,无门可入。得神通者堪能升往。表心地法门,无修无证方能升也。”此说固尔。

愚居五台时,曾遇一梵师,于阗国人,发长丈余,不言其寿,但云入此土三十余年,精于禅观,兼明教乘,且善方言。愚请同住阿兰若三年,每于谈次,以经中所有梵语已明者尝请试之,所说皆与古译吻合。愚因问及《楞伽经》,师乃惊曰:“这里亦有此经耶?此是不可说不可得之法也,我土国王宝之。”因问有多少卷。余日:“传者四卷。”师笑曰:“来未尽耳,此经有四十卷,此才十分之一。”及扣经中旨趣,言言皆发明离心意识境界,不可具述。因问楞伽山在何处。师日:“此山在天竺国之南海中。”又问何以楞伽为名。师曰:“楞(去声呼)伽乃宝名,其状八楞,视之浑圆,体极坚固,不可钻穿,常放光明,世间之宝无有过上者,故云阿跋多罗,此云无上。以山纯此宝,是山以宝名,故曰楞伽阿跋多罗宝山。山顶有城此宝天成,无门可入,而为夜叉鬼王所据。佛在此山顶城中说此经,故经以处名耳。”又问此山人能到否?师云人不能到,以其此山下细上大。每于阴云黑夜,或波涛汹涌,其山形益显露分明,光明愈盛。若海湛空澄,

观《楞伽经》记

天无云翳,海空一色,其山即不见。然彼土僧有修禅者,于海岸经行,望之以入观耳。

是则按《华严论》,准此梵师言,则山以宝名,经以处名,深有意焉。《缘起经》云:“难入未曾有会中,说随他缘起陀罗尼智,名为楞伽王识。”盖约处表法,又见深玄。然教称智海、性海、觉海、心海,至若宝明空海,此经云藏识海,且又以生死喻海,涅槃喻海、喻山,五蕴亦喻山,况夜叉云可畏鬼,乃飞行而食生物者。然吾佛特住此海中宝山夜叉王城而说此经,显示自觉圣智境界。其经所诠者,乃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即处观法,其旨微哉!何则?经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斯则智海无性,因觉妄而成凡。湛渊心海,变而为生死之业海。宝明妙心,变而为八识五蕴幻妄之身心。故宝有八楞,山高五百由旬,而为烦恼生死夜叉所据耳。然至昏云黑夜,或波涛汹涌之际,而山形愈显露者,所谓妄想兴而涅槃现。夜叉鬼王请佛说法者,所谓烦恼起而佛道成。抑益显此宝明妙性,虽住生死大海五蕴山中,不为烦恼所夺,不为生死波流,不为境界风动。无明黑暗,暗不能昏;长夜冥冥,灵光独露耳。且云海湛空澄,山即不现者,愈见智海圆澄,万象森罗,炳然齐印,身心世界当下销融,生死涅槃应时平等,至此魔佛皆空,二俱不可得矣。噫!信乎此为自觉圣智无上尊顶法门也。且义翻此经,名不可往,唯神通者能至。意显此法门非心行处,唯上上根人,一入顿人,不许扪摸凑泊。不入,亦不许思量攀缘,但只于境界波涛烦恼黑暗中观之而已,不观则不知生死海中有此物也。

此经为根熟者,顿说业识种子为如来藏,名顿教大乘。古德云:《楞伽》说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识、二无我俱遣,故达磨大师指此为心印。马大师云:“《楞伽》以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是以宗门师匠教人,直须离心意识参,出凡圣路学。而说者但只标名立法,不知空遣,奈何益使后之学者臆度祖师心印亦如是而已,悲夫!

2

卷第一之上一切佛语心品第一之一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之一

【记曰】品以“心”名者,以一心为宗也,所谓寂灭者名为一心,即性自性清净第一义心。一切诸佛皆证此心,而为众生开示者,直指此心耳,故云“一切佛语心”。旧注:此经大部有十万偈,四十万句,三百二十万言,一百五十品。其所来者惟此一品。虽文广卷多,其实通皆顿示此一心法也。此经在十二部中,为未曾有部。在五教中,为顿教大乘,又兼顿圆,谓顿示圆满一心,五性、三乘皆同证故。

若约天台五义释之,则以单喻为名,以楞伽宝喻识性故;宝山、宝城佛魔同住,喻五蕴身心是一切圣凡所依止故。以如来藏为体,谓如来藏是善不善因故,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一切众生身中故。性自性第一义心为宗,一切圣凡所同证故。摧邪显正、断疑生信为用,为裂外道、二乘邪见疑网,令生决定一乘正信故。以熟酥为教相,谓说五性、三乘皆有成佛之分,但未蒙授记,可一变而至于道,如彼熟酥可一变而至醍醐,施功易故,谓略示开权显实之机,以为《法华》前导故

若以宗趣言之,则以第一义心为宗,自觉圣智为趣。又以自觉圣智无相法门为宗,忘言默证为趣。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南海滨楞伽山顶,种种宝花以为庄严。与大比丘僧及大菩萨众俱,从彼种种异佛刹来。是诸菩萨摩诃萨无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游戏,大慧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一切诸佛手灌其顶,自心现境界善解其义,种种众生、种种心色、无量度门随类普现,于五法、自性、识、

二种无我究竟通达。

【记曰】此叙说法由致也。“如是我闻”等者,谓如是之法,我从佛闻。“一时”,乃机感应会之时,非定指也。佛乃说主,山乃说处,菩萨乃听众。此结集者因佛顾命立言,一切经首都皆置之,无烦他说。“山顶种种宝花以为庄严”者,谓此无上顶法如来藏心,乃一切诸佛之因地也。佛与菩萨皆从异佛刹来者,以示此中圣凡不立故。大慧为上首者,此法非

3

观《楞伽经》记

心识可到,唯许大智可入故。“自心”下,叹德也,至于种种众生、种种心色、无量度门、五法自性八识无我等法,皆是自心现境,而独大智慧人善解其义,究竟通达。

二译四皆云:婆伽婆住大海滨摩罗耶山顶楞伽城中。其城乃婆罗那夜叉王所据。因佛于海龙王宫说法七日已,而从大海出,举目观见山顶之城,而作是言:昔诸如来应正等觉,于此说自所得圣智证法,非诸外道臆度邪见及以二乘修行境界。我今亦当为婆罗那王开示此法。时夜叉王以佛神力闻佛言音,即与眷属请佛归其城中,云云。二译皆有夜叉王问法因缘,此经略之。观者融会彼译,则顿见此经宗趣矣。

尔时大慧菩萨与摩帝菩萨俱游一切诸佛刹土,承佛神力,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偈赞佛:

【记曰】此别叙当机见佛之仪也。大慧为当机者,惟此无上法门,非大智慧人不能担荷。而与摩帝同游者,摩帝此亦云慧,所谓达者同游涅槃路。

世间离生灭,犹如虚空花,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

一切法如幻,远离于心识,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远离于断常,

世间恒如梦,

智不得有无,

而兴大悲心。

知人法无我,烦恼及尔焰,常清净无相,而兴大悲心。

一切无涅槃,

无有涅槃佛,

无有佛涅槃,

远离觉所觉。

“二译”,指《楞伽经》其它两个译本,即北魏菩提流支所译《入楞伽经》,与唐实叉难陀所译《大乘入楞伽经》,下同。

4

卷第一之上一切佛语心品第一之一

若有若无有,

是二悉俱离,

牟尼寂静观,

是则远离生。

是名为不取,

今世后世净。

【记曰】此正发启全经之宗趣也。“尔焰”,梵语,此云所知,又云智障。“一切无涅槃”,魏译四云:“有无二俱离”。盖“一切”乃生死有法也,“涅槃”乃无法也,“无”者,此二皆空。故《杂华》云:“有净说生死,无净说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故次释云:“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远离觉所觉,有无二俱离”也。是知此二乃分别妄见耳。故二译,实叉云:“夜叉王请佛入楞伽城,献供已毕,即以二法问佛谓言:如来常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云何得舍此二种法?何者是法?何者非法?世尊答言:法与非法差别之相,此是凡夫之所分别,非圣智见。乃至何者是法?所谓二乘及诸外道虚妄分别,说有实等为诸法因。如是等法应舍应离,不应于中分别取相。见自心法性则无执著,诸观行人以昆钵舍那如实观察,名舍诸法。何者是非法?所谓诸法无性、无相,永离分别。如实见者,若有、若无,如是境界彼皆不起,是名舍非法。”流支云:“如实见者名为正见,若他见者名为邪见。若分别者名为二取,皆是虚妄,不得寂灭。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如来藏者,人自内身智慧境界,得无生法忍三昧。”故此偈赞佛有无二俱离也。

甚矣!有无二见为法身之刺也。所言自觉圣智无他,但知此、离此而已,更无实法可得,实此经之宗极也。行人知此,可谓行无行、证无证耳。苟一念行证未忘,则复堕此,况以分别言语文字为得乎?观者若如是观,可渭识法实相矣。是则向下大慧所问,皆有无二法。世尊皆令离此舍此而已,故一切皆非。苟离此舍此,非自觉圣智而何?故下偈流支云:“若如是观佛,寂静离生灭。”实叉云:“是人今后世,离著无所取。”是则全经之旨,不出于夜叉王一问,及此大慧偈赞而已。

上叙分已竟,下正宗分二:初直指一心真如以显三界唯心,有二:

[1“魏译”,指北魏菩提流支所译《入楞伽经》,下同

5

观《楞你伽经》记

△初约数句问。

尔时大慧菩萨偈赞佛已,自说姓名:

我名为大慧,通达于大乘,今以百八义,

仰咨尊中上。

世间解之士,

闻彼所说偈,

观察一切众,

告诸佛子言:

汝等诸佛子,今皆恣所问,我当为汝说,自觉之境界。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承佛所听,顶礼佛足,合掌恭敬,以偈问曰:

【记曰】大慧首以百八义问佛者,盖依一心转变,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迷悟因果之法而问也。旧说百八句,表对治百八烦恼,非本指矣。然一心者,佛语心也,所谓寂灭者名为一心,本无十界色心依正之相。但迷之而为生死,故变一心而成三界;悟之而为涅槃,故转三界而为

一心。然生死,有法也;涅槃,无法也。此二皆由愚夫分别妄见,而此寂灭心中本无此事。是则大慧所问者,乃十界依正、色心、迷悟、因果、心行种种差别之相,要之不出凡圣有无,此特分别妄见对待之法耳。殊不知此寂灭一心绝诸对待,故偈云“若有若无有,是二悉皆离”。佛将直指最极心源,故下一一牒答,而斥之曰非也。此正离心意识,出凡圣路,唯诸佛自觉圣智境界。虽大智慧人,亦不免堕于数句,况其他乎?

愚谓此百八句,总依三界二十五有,有法上起四句见而立。谓凡夫、外道见三界实是有法,为有句;二乘见三界是无法,为无句:菩萨见三界即真即俗,为亦有句亦无句;而却指佛见三界非真非俗,为非有非无句。此乃正教所明,而外道自宗立有无、一异、俱不俱、常无常等四句,各执

一见,此皆不出常情分别计度。以邪正之见有八,所见之境有百,故流支云“百八见”,于正位中总皆是谤。若四句既离,则百非自遣,又何烦恼可舍、又何佛道可取耶?故僧问马大师:“离四句、绝百非,请师直指某甲西来意。”师云:“我今日头痛,不能为汝说,问取智藏去。”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