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密意系列 《解深密经》密意》谈锡永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佛典密意系列 《解深密经》密意》

【作 者】谈锡永著
【丛书名】佛典密意系列
【页 数】 250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13.10
【ISBN号】978-7-309-09792-4
【价 格】25.00
【分 类】《解深密经》-研究-唯识宗-佛经
【参考文献】 谈锡永著. 佛典密意系列 《解深密经》密意.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10.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佛典密意系列 《解深密经》密意》内容提要:

密义的意思就是语言之外所含之意,没有明白地讲出来;虽然用语言来表达,但读者却须理解言外之意。本经既称为“解深密”,也就是说,根据本经之所说,就能得到佛言说以外的密意。 印度佛学分为三大流派,即弥勒建立的瑜伽行,以《解深密经》为其根本经典;龙树建立的中观,以《般若经》为其根本经典;文殊建立的瑜伽行中观(亦即如来藏),根本的经是《入楞伽经》及《维摩经》等文殊不二法门的经典。这三系列经典,其实都含密意。 《解深密经》的结集流通是在《般若经》系列经典之后。介乎《般若经》与《解深密经》之间,还有一系列经典是以说“如来藏”为主,即是《胜鬘经》等与不二法门相应的经典。《胜鬘经》系列经典不但为了义,而且还由此开出《解深密经》一系列经典。 《般若经》的主旨是说一切法空,《胜鬘经》一系列经典所说者则是成佛的机理,且将这机理名之为“如来藏”。必须先明白这机理,然后才谈得上怎样成佛。此系列经典既说成佛的机理,当然也便说到成立众生的机理。众生的心识状态恒常受贪瞋痴污染,这种状态即名之为藏识(阿赖耶识)。正由于藏识的作用,才有六道轮回,众生即由是成立。 学佛的人都是众生,佛的本怀在于教导众生如何成佛,因此便须教导学人如何暸解自己的心识,进一步则教导学人如何清净自己的心识,由是便有《解深密经》一系列经典。《解深密经》之所以重要,即正在于能教凡夫如何藉此而修道,从而步入成佛之道。

《佛典密意系列 《解深密经》密意》内容试读

引言

一、《解深密经》在佛典中所处的位置

《解深密经》的结集流通是在《般若经》系列经典之后。介乎《般若经》与《解深密经》之间,还有一系列经典是以说“如来藏”为主。这系列经典即是《胜鬘经》等。《胜鬟经》系列经典不但为了义,而且还由此开出《解深密经》一系列经典。

《般若经》的主旨是说一切法空。那么,知道空性之后,又怎样进入成佛之道呢?

《胜鬟经》一系列经典所说者即是成佛的机理,且将这机理名之为“如来藏”。必须先明白这机理,然后才谈得上怎样成佛。此系列经典既说成佛的机理,当然也便说到成立众生的机理。众生的心识状态恒常受贪瞋痴污染,这种状态即名之为藏识(阿赖耶识)。正由于藏识的作用,才有六道轮回,众生即由是成立。

学佛的人都是众生,佛的本怀在于教导众生如何成佛,因此便需教导学人如何嘹解自己的心识,进一步则教导学人如何清净自己的心识。由是便有《解深密经》一系列经典。

此系列经典详细分析众生的心识。众生的心识功能在于认知、了别一切法,但当众生一旦能了别认识(见或知)时,却将所认知、所分别的概念执之为实,这样一来,心识即受污染,由此便入轮回。

001

《解深密经》之所以重要,正在于能教凡夫如何藉此而修道,从而步入成佛之道。仅知道“如来藏”,对凡夫没有用处,因为即使在知见上能暸解佛智,凡夫亦不能因此成佛。必须知道自己的心识状态,同时知道如何清净自己的心识,凡夫才能暸解需如何修持。对凡夫来说,《解深密经》一系列经典实在比《胜鬘经》系列还要重要。前者是实际指引,后者仍属知见。在这层意义上,可以强调《解深密经》是了义经典。

以上所述为藏密宁玛派的观点。宁玛派属“瑜伽行中观派”,他们并不是想调和“中观”与“唯识”,只是以中观见来修瑜伽行,是故亦称为“瑜伽行中观师”。印度祖师无垢友尊者说修证般若波罗蜜多,处处广引《解深密经》及《现观庄严论》。释《心经》内义,主要依据《解深密经》所说的修证次第。不败尊者于《广说如来藏》中所说之四理(相依理、法性理、作用理、证成理),是大乘瑜伽行古学依据《解深密经》所演的教法而建立。《辨中边论》所发扬的“五法”、“三自性”、次第离诸粗重等教法,皆脱胎自《解深密经》及《入楞伽经》,由此可知此经的重要。

印度佛学分三大流派,即弥勒建立的瑜伽行,以《解深密经》为其根本经典;龙树建立的中观,以《般若经》为其根本经典;文殊建立的瑜伽行中观(亦即如来藏),根本的经是《入楞伽经》,以及《维摩经》等文殊不

二法门的经典。这三系列经典,其实都含密意。

二、《解深密经》与弥勒瑜伽行

“瑜伽行”即是大乘行人的修学。弥勒所说的修学系统,即名为弥勒瑜伽行。

弥勒瑜伽行派有古学与今学之分。所谓今学即是由玄奘法师传入汉土的唯识学派。此学派由陈那论师创立,由护法继承及发展。瑜伽行古学由真谛三藏传入汉土,论师包括无著、世亲(陈那为其弟子),以及世亲其余弟子,如安慧等。

002

古学与今学的分野在于今学家不谈如来藏,而古学家则几乎无人不以如来藏为修证果。这即是说,古学家以法相为基、以唯识为道、以如来藏为果;今学家则将唯识学深化,另行建立自己的基道果。

《解深密经》中有多处观,点与唯识今学所讲不同,虽然唯识今学亦以此经作为自己的根本经典,可是对它多有批评,认为于读此经时,要懂得分别古学与今学,勿作混淆。因为若完全依止古学,有些唯识家的观点便难以说得通。

所以,唯识今学学人便将本经视为唯识思想形成初期的经典,这等于是认为陈那的思想比《解深密经》更加成熟。依此立场,他们说,本经虽然重要,但其重要性却无非是提供了一些资料,使人能了解唯识思想的来龙去脉。

实质上,唯识今学与瑜伽行并非同义词。唯识今学是理论,所以是

一门学术;瑜伽行则是依心识修证的修学,所以是种种修习道。

瑜伽行古学与唯识学派有很多根本差异,此从二者对《解深密经》的解读可看出端倪。前者以“如来藏”为究竟,后者则以“唯识”为究竟;前者以“三无自性”超越“三自性”,后者则视“三无自性”与“三自性”同

一层次,只是三自性有三无性。

唯识学派着重依阿赖耶识、种子等学说,解释如何转舍污染而依得清净之机理,是故便视唯识为究竟。瑜伽行古学则着重于次第显露本具的如来藏清净心。因此所说的“转依”,便有所不同。唯识学派是转舍阿赖耶识而依真如;瑜伽行古学是无所舍离而见如来藏。

于观修,唯识学派特别重视“四正加行”的离能取所取次第以证入“圆成自性”,而瑜伽行古学则着重“离相四加行”之圆证究竟无分别智次第;前者范围较窄,后者则范围为广大,所以后者实已包括前者。

如是由两重“转依”义及两重“四加行”义,应更易厘清瑜伽行古学与唯识今学之关系和差别

弥勒瑜伽行据《解深密经》而建立,此为三转法轮说教。经中说之为“无上无容非诤论立足处”,故为了义。其了义,非但说唯识,以其立

003

基于法相,证果为如来藏,唯识仅为道上之所依,如是基道果井然,然后始能说为了义。故知法相即是瑜伽行的了义基,亦可说三性、三无性为此了义基之基。

瑜伽行中观是以瑜伽行为道,《解深密经》的重点亦在于建立观修道之次第修证,可是它亦是分基道果来讲。第一品序品是等于前行,正行从第二品开始至第八品便分成基道果来讲。

三、《解深密经》的标题、主旨及结构

“深密”在梵文叫做samdhi。Samdhi的意思可以解释为一个竹节、

一个竹节,一段一段这么接下来,是故真谛译作《解节经》。求那跋陀罗译作《相续解脱经》。相续之意,正是从竹子一节一节地相续这意义来翻译,易与佛家讲心的相续、身的相续混淆,而且用“解脱”一词过于严重。

“解”即解释、解明,不能说是解脱。菩提流支译作“密意”,以示佛的密意。佛的密意等于一个竹的结,前面我们很容易通,可是到了结就难通了。所以这就等于佛所讲的密意。

密意的意思就是语言之外所含之意,没有明白地讲出来,他虽然用语言来表达,但读者却须理解言外之意。这个samdhi,真谛翻译的经就讲四个节,有一个“令入节”,就是所说的东西是不究竟的,可是为了让你入这个解脱道,因此我就这么讲,吸引你来。等于佛说有什么福报,你听见福报就相信佛教,就想学佛。佛说有福报的意思是令你进到佛道来,如此而已,这是他的密意。像这样一举例,你就晓得什么叫节。节的意思即为含有密意。唐玄奘译作《解深密经》,翻译得很好,使人明白它是解释佛的深密意。

日本现代学者高崎直道认为,所谓“深密”,有“系结X(A1A2A3…)

而叫做B”这种形式的意思,由于X不表出,所以当用B来表达时,如果B

004

含有A1A2A3等意义,便可以说B道出了X的“深密”。

在这里,B便是言说,须了解B所含有的A1A2A3等,才能理解离

言的X,那便是知佛密意。

《解深密经》的结集约略与《入楞伽经》同期,而《入楞伽经》亦同样被弥勒瑜伽行派视为根本经典。在此经中表达了一个很重要的主题,那即是佛内自证智境界无可显现,唯藉识境而成显现,所成的显现,用识境的道名言来说,便即是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

对照高崎氏的解释,智境便即是X,识境便即是B。X不可说、不

可表达、不可显现,于是即由B而成可说、可表、可显现。B说出X的

“深密”,即是《解深密经》的主题思想。

唯识家强调“转识成智”,强调“转依”,其所转,实际上即由B转而

成X,亦即由识境转成智境。若用弥勒瑜伽行的道名言,便可说为转舍

藏识而依如来藏。

所以,研读《解深密经》,必须从“唯有识境才能表现出智境”这一观点来理解,这亦是弥勒瑜伽行派的基本立场。若将之完全比附为唯识,那恐怕便始终是识境范围内的事,此亦恐非陈那论师之本怀,亦非玄奘法师之传授。

《解深密经》共有五卷八品。《序品》为全经大纲,以佛土庄严、如来功德、闻法众、菩萨众之名号,展现智识双运界。《胜义谛相品》所说即为智境,《心意识相品》所说即为识境,以其为境界,故说为“相”。然后于《一切法相品》,施设“三自性相”,此即认识识境之三层次,凡庸依名言执实,是为遍计自性(分别自性);入道者知一切法皆为缘起,是由依他自性而认知识境;初地菩萨住于相碍缘起,现证一切法、一切世间皆因应其局限(相碍)而成显现,如我们的世间依三度空间、一度时间而成显现,如是即触证真如,由圆成自性以认知识境,住入法性。

于是即由“三无自性”以说《无自性相品》。此中现代唯识今学学人对此有一误解,他们认为三自性相有三无性。但是,“三无自性”实为对“三自性相”的超越,亦即由现证“相无自性”始能超越由遍计(分别)而

005

成的识境,由现证“生无自性”始能超越落于相依、相对缘起以认识的识境,由此现证“胜义无自性”,始能超越住于相碍缘起所认识的识境,由是超越初地而入修道。

接下来的二品:《分别瑜伽品》说实际观修的次第。瑜伽行派将观修次第定为(止、)观、止、止、观,与宁玛派所传相同。《地波罗蜜多品》说十地菩萨别别之观修与现证,及说佛地之机理,此即“转识成智”之次第差别

最后,《如来成所作事品》说如来法、报、化三身。此中法身即为佛内自证智境,报身与化身即智境上随缘自显现而成的识境。

本经全部内容可概括如上,此亦为读者掌握此经的重要脉络。本书写作的目的,便是通过此经的重要脉络来指出密意。本经既称为“解深密”,也就是说,根据本经之所说,就能得到佛言说以外的密意。于其密意已随文指出,此处不赘。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