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流变》冯天瑜,彭池,邓建华编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中国学术流变》

【作 者】冯天瑜,彭池,邓建华编著
【页 数】 539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9.02
【ISBN号】7-208-15617-3
【价 格】138.00
【分 类】学术思想-思想史-研究-中国
【参考文献】 冯天瑜,彭池,邓建华编著. 中国学术流变.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02.

图书目录:

《中国学术流变》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资料性”的学术史著作,它将这些古今学人议论学术流变的文献作为旁搜远绍的对象。从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直至民国介绍了历代学人论述学术流变的文章,此外,还附加了港台学者、海外华裔、外国汉学家的论述。

《中国学术流变》内容试读

中国学术综论

中国学术综论3

如果把中国学术的发展历程比喻成江河行地,那么它时而波澜起伏,急流奔涌:时而舒展平缓,浩荡前行;时而注入新流,激跃迈进。其过程约略可分五个阶段。

一、先秦:元典及诸子学兴起

先秦诸子学的源头古远,从传说时代至殷商时期都能寻到诸子学星星点点的源迹,殷商巫、史、祝、卜的神本文化和西周德治初萌的官学文化,是先秦诸子的先驱思想资料。春秋以降,随着教入私家、学术下移,以孔子、墨子、老子为代表的一群思想家对先前杂沓无绪的学术文化进行创发性的总结。战国时期,“道术将为天下裂”,儒分为八,墨离而三,各种学术思想相互碰撞、推引、交融,形成诸子并立格局,时人感慨:“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庄子·天下》)战国后期,道家庄子、儒家荀子、法家韩非子各以一家为主体,又博采其他诸家之说,显示出学术“一而多,多而一”的综合气象。先秦诸子在范畴、命题、理论体系、思维方法诸方面奠定了中国学术发展的基石。

二、两汉:经学发展与今古文之争

周秦之际,法家炽盛。有秦一代崇尚严刑峻法。汉初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流行。汉中叶以后,出现以儒家为主,兼摄道、法、阴阳诸家思想的趋向,学术文化从多元并起走向一家独尊,以先儒经典研习阐发为旨趣的经学成为学术主流。西汉盛行今文经学,古文经在汉武帝以后陆续发现,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古文经学渐趋昌盛,至东汉中叶有取代今文经学之势。东汉末年,郑玄注《三礼》,杂采今古文学,二者呈融合之势,然今古文之争并未止息,其影响垂之久远。

三、魏晋隋唐:玄学、佛学、道教并盛,道统说初起

玄学以经学之反动的面目出现,分四期:一为王弼、何晏的正始之音,二为嵇康、阮籍等的纵达之情,三为向秀、郭象综合诸说而倡自然名教合一论,四为东晋玄学的佛学化。在玄学发展的同期,南亚次大陆佛教文化在中国逐渐立足并得到发展,西域、印度的佛学大师来中原弘教者络绎不绝,西行求法的中国高僧连续不断,翻译家迭出不穷,中国本土学术与外来学术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交流。与此同时,中国本土宗教一道教勃兴,宗教仪式和理论渐趋成熟。儒、佛、道三教鼎立并相互融会。隋唐承魏晋南北朝学术之绪,随着政治由分裂而统一学术也走向一体化,南北学风趋于一致。隋唐佛学特盛,大体循着综合诸家和中国化的两条相联系的路径演进。正当佛学达于鼎盛之际,以儒学为主体精神的学术亦在重组,韩愈、李翻提出“道统”说,在抑佛、排佛的大旗下蕴藏着佛学的影子。儒、佛、道的相互吸收预告着宋明理学的兴起。

四、宋元明:理学与经世实学论难互摄

继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之后,中国学术迎来一个精密

4中国学术流变

深邃的理学时代。理学历经开创、莫基、集大成、变态、批判与总结诸阶段。宋初胡瑗、孙复、石介三先生肇其始,华山道士陈抟的弟子周敦颐的濂溪学、二程的洛学以及张载的关学共奠其基,朱熹闽学博纳佛、道精神,集诸学之大成。与闽学相颉颜的是陆九渊心学。理学因朱学和陆学的互为补充已达极境。与此同时,王安石的“荆公新学”、苏轼的“蜀学”亦各有创发;陈亮、叶適则树立事功经世旗帜,与朱学多有论难。元朝统一南北,理学北传。元至明初,朱学占绝对统治地位;明中叶,王守仁提出“正心”之学,风靡朝野。明清之际,社会激烈动荡,一批有识之士对王学末流进行痛切反思,经世实学应运而兴。明后期,欧洲耶稣会士来华,向中国人介绍欧洲文明,从此开始了西学东渐的曲折历程

五、清代:学术三变

清初学术气象博大,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开辟了重实证、求经世的新学风。乾嘉间,“朴学”独占整头,学者多埋头古代典籍整理,罕言义理,少涉政治,学术归于考据一途。道光、咸丰间,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社会内部矛盾也日趋尖锐,学者鉴于朴学的琐碎、理学的空疏,力辟新路,重提经世致用之学,倡导今文经学,同时又汲纳西学。至清代末叶,先秦诸子学、明末清初经世之学和西学备受青睐,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严复、章太炎诸人综汇儒佛、融合中西,辟学术新路。纵观清代学术,实取二千年之学术“倒影而缫演之”(梁启超语),这既是清代学术流变之特色,亦为中国学术的一奇异现象。清代对中国古代学术进行了自身的最终总结;咸、同、光、宣间,西学东渐亦日趋强化,以移植西学、综汇中西特征的“新学”渐成风行之势。

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节录)

章太炎

中国学说,历代也有盛衰,大势还是向前进步,不过有一点儿偏胜。只看周朝的时候,礼、乐、射、御、书、数,唤作六艺,懂得六艺的多。却是历史政事,民间能够理会的很少。哲理是更不消说得。后来老子、孔子出来,历史、政事、哲学三件,民间渐渐知道了。六艺倒渐渐荒疏。汉朝以后,懂六艺的人虽不少,总不如懂历史政事的多。汉朝人的懂六艺,比六国人要精许多。哲理又全然不讲。魏、晋、宋、齐、梁、陈这几代,讲哲理的,尽比得上六国。六艺里边的事,礼、乐、数是日明白一日。书只有形体不正一点,声音训诂仍旧没有失去,历史政事自然是容易知道的,总算没有甚么偏胜。隋、唐时候,佛教的哲理,比前代要精审,却不过几个和尚。寻常士大夫家,儒道名法的哲理就没有。数学、礼学,唐初都也不坏,从中唐以后就衰了。只剩得历史、政事,算是唐人擅场。

宋朝人分做几派:一派是琐碎考据的人,像沈括、陆佃、吴曾、陆游、洪适、洪迈都是。王应麟算略略完全些,也不能见得大体。在六艺里面,不能成就得那一种:一派是好讲经世的人,像苏轼、王安石、陈亮、陈傅良、叶適、马端临都是。陈、马还算着实,其余不过长许多浮夸的习气,在历史既没有真见,在当时也没有实用;一派是专求心性的人,就是理学家了。比那两家,总算成就。除了邵雍的鬼话,其余比魏、晋、宋、齐、梁、陈的学者,也将就攀得上。历史只有司马光、范祖禹两家。司马光也还懂得书学。此外像贾昌朝、丁度、毛居正几个人,也是一路。像宋祁、刘放、刘奉世、曾巩又是长于校勘,原是有津逮后学的功。但自己到底不能成就小学家。宋、元之间,几位算学先生出来,倒算是独开蹊径。大概宋朝人还算没有偏胜,只为不懂得礼,所以大体比不上魏、晋几朝(中国有一件奇怪事,老子明说“礼者,忠信之薄”,却是最精于礼,孔子事事都要请教他。魏晋人最佩服老子,几个放荡的人,并且说“礼岂是为我辈设”,却是行一件事,都要考求典礼。晋朝末年,礼论有八百卷,到刘宋朝何承天,删并成三百卷;梁朝徐勉集五礼,共一千一百七十六卷;可见那时候的礼学,发达到十分。现在《通典》里头,有

六十卷的礼,大半是从那边采取来,都是精审不磨,可惜比照原书,只有二十分之

6中国学术流变

一了。那时候人,非但在学问一边讲礼,在行事一边,也都守礼。且看宋文帝已做帝王,在三年服里头生太子,还瞒着人不敢说,像后代的帝王,那里避这种嫌疑,可见当时守礼的多,就帝王也不敢公然逾越。更有怪的,远公原是个老和尚,本来游方以外,却又精于《丧服》。弟子雷次宗,也是一面清谈,一面说礼,这不是奇怪得很么?宋朝的礼学先生,都说服膺儒术,规行矩步,到得说礼,不是胡涂,就是谬妄。也从不见有守礼的事。只是有一个杨简—通称杨慈湖一在温州做官,遇着饮差到温州来,就去和他行礼,主人升自阼阶,宾升自西阶,一件一件,都照着做,就算奇特非常,到底不会变通,也不算甚么高。照这样看来,理学先生,远不如清谈先生)。

明朝时候,一切学问,都昏天黑地,理学只袭宋儒的睡余,王守仁出来,略略改变些儿,不过是沟中没有蛟龙,鲵来做雄长,连宋朝人的琐碎考据、字学校勘都没有了。典章制度,也不会考古,历史也是推开一卷。中间有几位高的,音韵算陈第,文字训诂算黄生,律吕算朱载堉,攻伪《古文尚书》算梅鹭,算学也有个徐光启,但是从别处译来,并不由自己思索出来,所以不数。到明末顾炎武,就渐渐成个气候

近二百年来,勉强唤做清朝,书学、数学、礼学,昏黑了长久,忽然大放光明历史学也比得上宋朝。像钱大昕、梁玉绳、邵晋涵、洪亮吉,都着实可以名家。讲政事的颇少,就有也不成大体。或者因为生非其时,不犯着讲政事给他人用,或者看穿讲政事的,总不过是浮夸大话,所以不愿去讲。至于哲理,宋、明的理学,已经搁起一边了,却想不出一种道理去代他。中间只有戴震,做几卷《孟子字义疏证》,自己以为比宋儒高,其实戴家的话,只好用在政事一边,别的道理,也并没得看见。宋儒在《孟子》里头翻来翻去,戴家也在《孟子》里头翻来翻去。宋儒还采得几句六朝话(大概皇侃《论语疏》里头的话,宋儒采他的意颇多),戴家只会墨守《孟子》。孟子一家的话,戴家所发明的,原比宋儒切实,不过哲理不能专据孟子(阮元的《性命古训》,更不必评论了)。到底清朝的学说,也算十分发达了。只为没有讲得哲理,所以还算一方偏胜。若论进步,现在的书学、数学,比前代都进步。礼学虽比不上六朝,比唐、宋、明都进步。历史学里头,钩深致远,参伍比校也比前代进步。经学还是历史学的一种,近代比前代进步。本国的学说,近来既然进步,就和一向没有学说的国,截然不同了。但问进步到这样就止么,也还不止。六书固然明了,转注、假借的真义,语言的缘起,文字的孳乳法,仍旧模糊,没有寻出线索,可不要向前去探索么!礼固然明了,在求是一边,这项礼为甚么缘故起来?在致用一边,这项礼近来应该怎样增损?可不要向前去考究么!历史固然明了,中国人的种类,从那一处发生?历代的器具,是怎么样改变?各处的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