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音佛教辨思录 修订本》陈允吉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唐音佛教辨思录 修订本》

【作 者】陈允吉著
【页 数】 317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18.05
【ISBN号】978-7-309-13566-4
【价 格】45.00
【分 类】佛教文学-文学史研究-中国-唐代
【参考文献】 陈允吉著. 唐音佛教辨思录 修订本.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8.05.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唐音佛教辨思录 修订本》内容提要:

在我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外来文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尤为深远。复旦中文系陈允吉教授较早致力于这方面研究,成绩卓著,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广大影响。本书为陈氏关于佛教与唐代文学研究的代表作,收录其佛教文学的专题论文十五篇,初版之际(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即广获好评,傅璇琮、赵昌平等先生皆撰有书评给予高度肯定。此番修订重版,除对原版文句的错漏加以修订外,又抽换了个别文章,内容更为丰富,编校更为精审,加之繁体精装,文质相谐,足以成为此书之权威版本。

《唐音佛教辨思录 修订本》内容试读

王維“雪中芭蕉”寓意蠡

王維的“雪中芭蕉圖”,作爲一幀很受推崇的名畫,在歷史上久負盛名,現代的某些藝術論著,也都經常提到這幅作品。根據史料的記載,這幅畫在宋明之間還存在。宋人沈括《夢溪筆談》卷

十七《書畫》中,記云:

予家所藏摩詰畫《袁安卧雪圖》,有雪中芭蕉。

趙殿成《王右丞集注》卷末引明代陳眉公《眉公秘笈》,又云:

王維《雪蕉》,曾在清闕闔,楊廉夫题以短歌。

涉及“雪中芭蕉”本身情况的材料,能够徵引的衹有這樣兩條,大概明代以後,作品已經遺佚,因此我們無法看到它的真實面貌。從《萝溪筆談》的記述中,可知所謂的“雪中芭蕉”,並非包括畫的整體,而衹是《袁安卧雪圖》的一個局部。至於“袁安卧雪”的内容,除了當時極少數詩人在作品中偶有涉及外,一般文士大致多不注意,故現今亦很難從完整意義上去推知它對這個題材如何加以具體的表現。前人談到王維這幅畫,大多是從藝術上對它作了熱情的肯定,至於作品究竟表現了什麽樣的思想内容,則始終没有作過認真而具體的論述。而本文的寫作宗旨,主要想就這個問題做點查考和論證,探索一下王維在這幅畫中所寄託的思想寓意。

對於“雪中芭蕉”的評論,時代最早還是沈括,他在談到這幅

2

唐音佛教辨思録

畫的時候,發表了一通較爲完整的看法,他說:

書畫之妙,當以神會,難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觀畫者,多能指摘其間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於奥理冥造者,罕見其人。如彦遠畫評,言王維畫物多不問四時,如畫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蓮花同畫一景。予家所藏摩詰畫《袁安卧雪圖》,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應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難可與俗人論也。

沈括舉出“雪中芭蕉”來反駁張彦遠,意在說明繪畫不應拘泥於“形似”,而要大瞻發揮想象,力求達到“神似”。儘管沈括在這裹對“雪中芭蕉”的所謂的“意到便成”、“造理入神”作了一番推揚,然而他並没有説明,“雪中芭蕉”的“意”和“理”究竟表現在什麽地方。

沈括以後許多關於“雪中芭蕉”的評論,差不多完全承襲了《夢溪筆談》的看法,它們都强調作品“不拘形似”,構思新穎,而對於這幅畫的思想内容,有的是含糊帶過,有的則根本不談。例如《王右丞集注》卷末所引“山水家法真迹”一條,其云:

王摩詰開元中耀進士第,官尚書右丞。以胸中所藴,發於毫端,詩似淵明而聲律整濟,山水法道玄而風致特出。世稱爲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意到處不拘小節,如雪中芭蕉,脱

去凡近,非具眼不能藏也。

正是這樣的一種看法轉輾相因,以致後人對於這幅畫的思想傾向,都不感到有什麽問题,而是離開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去一味推崇它在藝術上的“創新”。就如明代的積極浪漫主義作家湯顯祖,也曾經援引“雪中芭蕉”,來强調自己的作品具有獨創性,至於這幅畫的思想,他同樣没有加以深究。《湯顯祖集》卷四十七《答凌初成》一信云:

王維“雪中芭蕉”寓意蠡測

3

不佞《牡丹亭記》,大受吕玉繩改竄,云便吴歌。不佞啞然笑日,昔有人嫌摩詰之冬景芭蕉,割蕉加梅,冬則冬矣,然非王摩詰冬景也。其中駱蕩淫夷,轉在筆墨之外耳。

這一則論述,也衹是説明“雪中芭蕉”同他的劇作《牡丹亭》一樣,都是撇開了日常生活中的情理,排擯了世俗淺薄的見解,創造出别開生面的意境,而並未涉及“雪中芭蕉”的思想意義。

到了近代,散見於各種美術和文藝論著之中,也有很多地方提到“雪中芭蕉”,有的說它富有“神韻”,有的稱它是一種“典型”。稍有不同的,是劉大杰先生在其1958年版《中國文學發展史》中,在談到王維“意在筆先”的藝術主張時,説了這樣一段話:

意就是一種意象或境界,使讀者觀者可以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一種神悟的情味。這一派的手法,同寫實派的手法不同。他有“雪中芭蕉”一幀,極負盛名,這正證明他的藝術是着重於意境的象徵,而不是刻劃的寫實。

這一段論述,談到了“雪中芭蕉”有着某種象徵性的意念在内,開始觸及到了一點作品的思想,然而這種意念的具體内容到底是什麽,劉先生還是没有告訴讀者。

藝術允許想象和虚構,當然不能用“形似”來作爲衡量的標準。但是,評價任何一件藝術作品,不能衹停留在藝術方法上,藝術史上大量的事實告訴我們,假使在對一件作品思想内容毫無所知的情况下,要正確地評價它的藝術方法,是根本不可能的。

與古典詩歌中“詠物言志”的傳統相類似,古代的寫意畫描繪自然美的藝術形象,經常通過比興或象徵的手法,寄託着作者的

4

唐音佛教辨思録

某種感情理念。譬如畫松以象徵堅貞的品格,畫梅以顯示高潔的情操。王維的這幅“雪中芭蕉”,同樣也是應該有所寄託的,宋代釋惠洪的《冷齋夜話》卷四“詩忌”一條,說:

詩者妙觀逸想之所寓也,豈可限以繩墨哉。如王維作畫,雪中芭蕉,自法眼觀之,知其神情寄寓於物,俗論則譏以爲不知寒暑。

《冷齋夜話》這一評論,强調像“雪中芭蕉”這樣的藝術作品,是“妙觀逸想之所寓”,肯定寄託着某種思想意念。作者惠洪是個僧侣,他所說的“法眼觀之”,意思就在於要用佛家的眼光去看待這件作品。雖然惠洪並没有直接指出這幅畫的寓意,但是他透露了“雪中芭蕉”的寓意同佛教思想有着關係。

王維誠然是一個佛教的信徒,史書上說他終日“以禪誦爲事”,無論他的詩與畫,都滲難着濃重的佛教思想。就他的畫來說,如同《維摩詰像》、《黄梅出山圖》一類表現佛教題材的作品,在歷史上早就非常出名,單《宣和畫譜》所绿當時御府所藏王維一百

二十六軸畫中,有一半是表現佛教题材的。聯繁上述《冷齋夜話》所作的啓示,我們就感到有必要去考索一下“雪中芭蕉”同佛家思想的關係。

在這裹,我們不妨先看一下《續高僧傳》的兩條記載,其中一條見於卷十四《道愻傳》,描述高行僧人道愻死後所出現的奇異景象:

當夜雪降,周三四里,乃掃路通行,陳尸山嶺。經夕忽有異花,繞尸周匝,披地涌出,莖長一二尺許,上發鲜荣,似款冬色,而形相全異。

另一條見於卷二十一《法融傳》,記云:

又二十一年十一月,巖下講《法華經》。於時素雪滿階,

王維“雪中芭蕉”寓意蠡測

5

法流不絶,於凝冰内獲花二莖,狀如芙蓉,璨同金色。

這兩個故事所描述的情况,和“雪中芭蕉”的意境很相類似,旨在

説明佛教徒的精進高行,能够爲“冥祥所感”,從而座生出希世罕見的神異現象。因爲它們都是講的雪中開花的情景,這就爲我們

瞭解“雪中芭蕉”的寓意從側面提供了一條綫索。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關於“雪中芭蕉”的寓意,從王維自己的作品中還可以找到更爲直接的材料。

《王右丞集注》卷二十四,有《大唐大安國寺故大德净覺師碑銘》一文,記載僧人净覺修行佛道的行状。碑銘稱讚這個僧侣矢志精進,修成佛道,其中有一段說:

聞東京有賾大師,乃脱履户前,摳衣座下。天資義性,半字敵於多聞;宿植聖胎,一瞬超於累劫。九次第定,乘風雲而不留;三解脱門,揭日月而常照。

緊接其下面,便有一聯極重要的話:

雪山童子,不顧芭蕉之身;雲地比丘,欲成甘蔗之種。

真是無獨有偶,同“雪中芭蕉”互相對應,這裹所謂的“雪山童子,不顧芭蕉之身”,不正明明是用文字寫出來的“雪中芭蕉”嗎?

《王右丞集注》的注釋者趙殿成,在“雪山童子”條下注云:

佛入雪山修行,故謂佛爲“雪山童子”。《釋氏要覽》:《智度論》云,梵語鳩摩羅伽,秦言童子。…若菩薩從初發心,斷淫欲,乃至菩提,是名童子。

趙注這一條注文,是顯得很爲疏略的,其實“雪山童子”的事状,具見《涅槃經》卷十四《聖行品》,講述釋迦牟尼在過去世修行菩薩道時,於雪山苦行遇羅刹,爲求半偈而捨身投崖,謂之“雪山大士”,或稱“雪山童子”。

6

唐音佛教辨思録

趙注在“芭蕉之身”一條下云:

《涅槃經》:是身不堅,猶如蘆葦、伊蘭、水沫、芭蕉之樹。又云:譬如芭蕉,生實則枯,一切聚生身亦如是。

這條注文的意思,是要說明人身空虚不實。佛教主張“緣起無常”說,倡言“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認爲人與一切衆生之身命皆是“四大”、“五蕴”和合而成,没有一個常住不變而能主宰身心的自我。因此人身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實體,它的本質同樣也是空虚的。上面所引的《涅槃經》經文,就是用蘆葦、芭蕉等不很堅實的東西,以譬喻人身的空虚本質,借助於形象來宣揚佛教建立在對現實生活作出消極判断基礎上的人生價值理論。

由此可見,王維在《净覺師碑銘》中這兩句話,是表現了這樣的意思:“雪山童子”,是形容堅定地修行佛道;“不顧芭蕉之身”,是指斷然地捨棄自己的“空虚之身”。而這一套思想,同王維自身的行徑十分相合。《舊唐書·王維傳》云:“維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葷血,晚年長齋,不衣文綵。”他的《袁安卧雪圖》之所以要在雪中畫上芭蕉,决不是偶然靈機一動的神來之筆,而是深刻地打上了他自身的思想烙印。“雪中芭蕉”這一幅畫,從其藝術形象的外部感性形式中所體現的内在思想本質,同“雪山童子,不顧芭蕉之身”的含義應該是一致的。

除了《净覺師碑銘》這一根據以外,我們還可以在較廣一點的範園内找到其他一些例證,來證實寓託在“雪中芭蕉圖”中的佛家思想。

關於雪中求成佛道的事,不僅在印度佛經中有所記載,就是在王維當世盛行的禪宗的傳說中,也有一個很有名的慧可雪中求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