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研究》贾崴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研究》

【作 者】贾崴著
【页 数】 170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2022.05
【ISBN号】978-7-5768-0171-2
【价 格】72.00
【分 类】城市规划-研究
【参考文献】 贾崴著.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研究.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22.05.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研究》内容提要:

本书共五章内容。第一章内容为城市规划理论,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分别为城市概况、城市规划概述、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第二章内容为现代城市设计,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分别为城市设计概述、现代城市设计理念、现代城市设计方法;第三章内容为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分别为景观规划设计概述、景观规划设计要素、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城市景观类型及规划设计;第四章内容为现代化城市规划设计,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分别为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森林城市规划设计、旅游城市规划设计;第五章内容为城市规划的未来发展,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分别为城市规划现状、城市规划的未来发展方向。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研究》内容试读

第一章城市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基础理论知识是在进行城市规划前必须要掌握的。本章内容为城市规划理论,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分别为城市概况、城市规划概述、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

第一节城市概况

一、城市

城市,顾名思义是城与市的结合,它是针对农村而言的。城市是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高级聚落,它聚集了人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发展成果。城市是一个复杂系统,体现出人类社会活动与经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

城市是一个包含了多种功能的综合性空间,由各种要素构成,以人、机械建筑、自然环境等为物质基础。机械、建筑、自然环境这些物质要素给予人们栖身之所,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但是其价值不止于此,同时具有丰富的审美含义,因其景观意象中所表达的内容可以使人感到满足与幸福,从而产生城市美。

这种城市美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理论。首先是城市空间美理论,城市空间主要由建筑、街道、广场、公园等构成,其形式、颜色、质感、尺度等方面会使人们对其有一定印象,通过这些角度对景观元素进行美化,有助于提升人们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其次是城市时间美理论,可以分为城市的历史美及城市当下美。对于城市历史美来说,一座城市经过历史的沉淀,就会拥有一些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不仅是城市的物质文化,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是城市及城市人民的精神财富,具有时间美。

11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研究

二、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是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它使社会从以农业为基础的传统农村社会转变为以工业、现代非农业和服务业为基础的现代城市社会。城市化的概念不同于人口统计学将城市化定义为将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而是从地理角度将农村或自然地区转变为地理区域的过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城市数量逐渐增多,城市密度随之减小逐渐演变为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是生产力和科技进步的高级体现,随之带来的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得以农业(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逐渐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的转变。城市化也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它包含了人口、经济、地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从人口角度来说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从经济角度来说是指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的进步,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转移并产生空间集聚;从空间角度来说是指城市规模不断增大,城市范围向外围扩展。从多维角度分析城市化定义和概念说明城市化是一个整体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特指某项人口或经济的指数。城市化与城镇化两者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有学者指出,城市化不仅强调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化,更强调农业人口向城市居民的转化;而城镇化则包括农村居民镇民化,鼓励“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城镇化”乃至“返乡创业”,并安于“进城不落户”“迁徙不定居”的半城市化生活。由此表明,城市化的概念要比城镇化的概念更加广泛,其体现的城市发展水平也比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但无论“城市化”还是“城镇化”,都是在对社会发展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这一现象的描述。

(二)城市化发展模式

城市化发展模式是对其进行评价和影响效应分析的基础。从全球范围来看,城市化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大致演进规律相似,但由于国情不同、发展基础差异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因此,对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研究有益于汲取经验、取长补短,制定适宜的发展策略。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从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划分标准、影响因素和区域差异等方面展开。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划分标准具有多样性特征。首先,城市化与经济水平的关系是

12

第一章城市规划理论

划分发展模式最为普遍的标准。根据二者之间发展水平对比,可分为同步型城市化、过渡型城市化和滞后型城市化,其中同步型城市化反映了二者之间协调共进的发展关系,是较为合理的发展模式。其次,城市的规模与结构成为区分发展模式的标准。根据城市规模等级的不同,将发展模式划分为大城市模式、小城镇模式和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分别强调了大城市的聚集效应、小城镇的推拉理论和统筹发展的均衡理论。最后,城市化的主导力量也是划分不同模式的重要依据。基于此,可分为市场化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两类模式,强调城市化发展中动力机制的区别。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地理区位、经济和政策等方面。首先,自然环境和地理区位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良好的地形、水系和交通条件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其次,经济进步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其通过提升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和工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形成更加强劲的推动力以加速城市化进程。最后,政策制度会对城市化模式的演变有所影响。一方面,政策可以在城市化发展初期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合理引导;另一方面,政策也可以在现行城市化出现“冒进式”发展问题时,积极推进发展模式转型,实现科学发展。

城市化发展模式具有区域差异性特征,体现在全球、国家和区域层面。首先,全球层面,因发展基础和综合实力差距,不同国家城市化水平处于不同的阶段,需要根据现状合理选择分散式或集中式的发展模式。其次,国家层面,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过长期的快速发展,已逐步进入城市化的优化提升期,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区位限制还处于城市化的快速提升期。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制定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最后,区域层面,不同城市的土地承载力和功能定位有所不同,要对城市化的发展模式进行细化,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

(三)城市化影响效应

城市化推进给城市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一方面,城市化发展可以带动经济社会建设,创建更好的生存环境,实现生活品质的提升;但另一方面,过快的城市化也会带来资源消耗、社会动荡等问题,给城市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对城市化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扬长避短,有益于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化影响效应的研究主要以生活方式、产业结构、社会保障、景观环境、自然资源等方面为切入点,分为正向和负向影响效应。正向影响效应是城市化发展的主旋律,应持续保持,以实现城市的长期健康发展。城市化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居住条件得到改善,收入水平也随之提升,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得到优化。同时,城市化产生积极的集聚效应,人口集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和新市

31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研究

场的形成,产业集聚将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二者共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并且,城市化发展对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要求社会保障措施具有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因而带动了各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同时也为其提供资金保障,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公共服务质量与生活品质。

城市化的负向影响效应正逐渐显现,应及时止损,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过快的城市化进程不仅加大了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而且影响了景观的多功能性。城市化发展原本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方式,但当前城市化速度过快,发展质量较低,更多惠及的是城市区域的居民,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城市化的发展也会改变用地类型,增加建设用地面积,从而导致原有的自然景观环境遭到破坏,景观多样性有所较低,需进一步协调发展。同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自然资源带来了一定的危机。过分强调城市化的建设需求使得优质耕地流失、自然资源消耗,带来了粮食安全和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亟需和谐共进的发展模式。

三、城市化建设

(一)城市化建设的概念

对于城市化建设的定义很多,最具代表性的是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会议上发表的报告中指出的城市化建设的概念,表明城市化建设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既要兼顾经济的发展和当代人对于自然和资源的生存的依赖,又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发展和繁衍。环境保护是城市化建设的重点和关键。城市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但要求在可持续的前提下进行发展,可持续就要求经济社会、土地、环境等各方面的共同协调发展。既要控制社会人口的快速增长,又要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对环境资源的重复利用和节约保护,使得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秉承城市化建设理念,达到可持续长久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城市化建设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包括经济、社会、土地、环境等多方面。

(二)城市化建设的原则

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三方面是城市化建设的三大原则。其具体含义如下。

14

第一章城市规划理论

(1)公平性原则是指人类各代同处地球,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对地球上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的享用权,每个人都有同等的生存权,鉴于此,城市化建设理念提倡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

(2)持续性原则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要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相符合,即经济社会活动与自然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在满足我们人类发展需求的同时采取有效的制约措施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因此,持续性原则强调的是发展具有长久性,在不破坏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兼顾人类眼前利益和未来利益。

(3)共同性原则是指由于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制度不一样,国情必然不同,但即便如此前面所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对于每个国家都是适用的,这就要求每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要根据自身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不断探索出城市化建设的新途径。结合人类局部和整体利益,朝着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共同努力。

(三)城市建设思想的发展

在中世纪王权的黑暗统治下,各阶层、各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大量的矛盾与冲突,导致城市建设的思想也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而过分追求君权统治与几何图案的城市建设却存在着诸多弊端。从近代城市建设的角度来看,为了体现君权统治与几何图案的城市建设背离了因地制宜的城市建设原则。近代的诸多城市大兴土木,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且工程量巨大。除此之外,在这两种思想的影响下,城市建设存在大量不合理的地方。如功能混杂、布局混乱等问题。另外,近代城市建设中,几乎没有考虑到除统治者之外的城市居民的体验与感受。在城市建设期间,市民才是主体。

当文艺复兴的曙光照亮中世纪的黑暗时,城市建设的思潮纷纷涌现。在文艺复兴时期,创造的美学思潮不仅表现在艺术、哲学方面,也表现在社会、制度方面。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艺术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较多的关于城市规划的理论与思考。几个著名的理想城市模型无不是以追求几何造型为准则去思考城市建设的,这种城市建设的思路虽然依旧延续了以往的理论,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革新。

在绝对军权时期,为了彰显君王的功绩,出现了大量的园林、广场等场所,城市建设工作中,都体现了“王权至上”“唯理主义思想”,他们坚持人定胜天的理论。但是,随着不断的发展,城市建设工作中更加倡导人工美学超过自然的美,其中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则是根据这一思想而进行城市建设的高潮。直到欧文、

51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研究

傅里叶提出“乌托邦”这一概念,城市的建设者才把目光由彰显王权统治与几何构图式的建设手法转向以人本主义为主导的城市建设。

(四)城市化建设相关理论

1.系统协调性理论

系统论是一个科学名词,它是指研究系统的结构、特点、行为、动态、原则、规律及系统之间的联系,基本思想是把研究和处理的对象看作一个整体系统来对待。系统论的主要任务就是以系统为对象,从整体出发来研究系统整体和组成系统整体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从本质上说明其结构、功能、行为和动态,以把握系统整体,达到最优的目标。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曾强调,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不是由各部分随机的加减形成,需要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性的优势体现在各部分在孤立状态下不能达到有机整体的效果和作用。

而协调的本意是指“搭配得当”,指是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系统之间的一种良性的相互关系,它围绕着系统日标对系统中各种活动的相互联系加以调节,使这些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减少矛盾,促使系统目标的实现,协调度即度量系统或要素之间协调状况好坏程度的定量指标。简单来说,协调的目的是达成目标的实现,但是目标实现的前提是一个组织内有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即组织内外协调,这样才能为达到目标提供基础和条件。

系统协调发展应用到城市发展中,就是指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城市的整体发展是一个系统,要想实现系统协调性发展即城市系统的城市化建设,必须使各方面达到高度统一。城市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经济的发展上,它与社会、人口、土地、资源、环境等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实现这个系统协调性的发展是实现城市化建设的关键。根据系统协调性理论将城市发展看成一个系统,其人口、社会、土地是城市发展的子系统,城市化建设水平研究就是探寻这三者之间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中如何均衡从而达到系统的整体发展的。

2.最优城市规模理论

一个城市规模体现在人口、土地、经济等方面。由于人口数据更易获得,所以一般用人口规模来说明城市规模,但除此以外最优城市规模还应该体现在人口的流动和城市空间扩展与优化两方面。

每一个城市的发展都有它特定的规模,即最优规模。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

1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