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和之声 “中国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论文集 上》明生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祥和之声 “中国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论文集 上》

【作 者】明生主编
【页 数】 374
【出版社】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2016.12
【ISBN号】978-7-5188-0323-1
【价 格】128.00(上、下册)
【分 类】禅宗-宗教文化-学术会议-文集
【参考文献】 明生主编. 祥和之声 “中国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论文集 上.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6.12.

图书目录:

《祥和之声 “中国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论文集 上》内容提要:

本书收录《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佛教》《南海佛教与顶层设计》《介绍几位海外学者对海上丝绸之路的佛教研究》《论古印度佛像的海上传播之路》等文章。

《祥和之声 “中国佛教与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论文集 上》内容试读

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佛教1

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佛教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杨曾文

自从习近平主席提出国际社会立足打造“命运共同体”,携手共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以来,激发学术界重新研究在古代中外交流中发挥过重大作用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热情。佛教学界也抱着极大热情推进对两个丝绸之路与中国佛教文化关系的研究。

以下根据笔者多年的研究并参考相关资料,对古来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印、中亚佛教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高僧的事迹作简要介绍。

一、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佛教文化

大约从汉代以后,随着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与欧亚各国进行经济和文化交流除通过今新疆和中亚各国的陆上通道外,尚开辟了海上的通航道路,主要指中国东部和南部沿海各地港口连接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南亚与印度的海上通道,著名的港口城镇有登州宁波、扬州、泉州、广州等,还有其他临时性的登陆或出海的地方。因为古代中国丝绸是主要贸易商品,所以后世将连接中外的陆上通道称为丝绸之路,而将后开辟的海上通道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公元前后的两汉之际,佛教从古印度开始传入中国,此后陆续有来自南亚、东南亚、中亚的僧人到中国传法,带来大量佛典和其他佛教文物,也有很多中国僧人到印度及其他国家求法取经、传法。自古以来,连接中印和东南亚、南亚的通道除了陆上丝绸之路之外,尚有逐渐拓展的海上丝绸之路。这种交流既促进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也将实现民族化的中国佛教乃至以佛教为载体的中国文化传到韩国、日本等国。在这个过程中,增进了中国和印度、亚洲各国的彼此了解和历史友谊。

2禅和之声

二、法显西行求法与大乘佛性思想传人中国

法显生活在东晋十六国的后期和南北朝初期,与唐代赴印求法的玄奘、义净一样,不仅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法显(?-423年前)俗姓龚,平阳(治所在今山西临汾市汾水以西)人。在后秦弘始元年(东晋隆安三年,399年)与慧景等四人从长安出发西行,到印度“寻求戒律”,先经过今新疆地区、中亚各国,然后进入古印度境内,游历各处佛教圣地,求师寻经,最后渡海至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游历求法。在14年间,“凡所游履,减三十国”,历尽千难万险,于东晋义熙

八年(412)七月携带求得的梵文经典搭乘商船,在遭遇狂风恶浪后终于漂泊至山东崂山登陆回国,在中国与印度南亚佛教文化交流史上,乃至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写出光辉灿烂的篇章。

东晋义熙九年(413)三月,刘裕征灭刘毅从江陵东归,经部下推荐将来自长安的印度僧佛陀跋陀罗带到建业(今南京),安置住于道场寺。法显从崂山登陆后,先后受到青州长广郡(治所在今即墨一带)太守李嶷、镇守京口(治今江苏镇江市)的兖青二州刺史刘裕之弟刘道怜的接待,也于义熙九年到建业,应请住进道场寺。

此后,法显与佛陀跋陀罗二人在宝云的协助下翻译从天竺、师子国带回的梵文经典。法显原带回梵文经典10部,仅翻译出其中4部(加上从一部中析出者为5部),包括《摩诃僧祇律》四十卷、《摩诃僧祇比丘尼戒本》(从《摩诃僧祇律》中析出)一卷、《大般泥洹经》六卷、《杂阿毗昙心》十三卷、《杂藏经》一卷、《方等泥洹经》二卷(或作三卷),以上共6部63卷。此外,法显带回的《长阿含经》《杂阿含经》《弥沙塞律》(《五分律》)、《萨婆多律抄》《摩诃僧祇阿毗昙》及称为“蜒经”的梵文经典,皆没有翻译。

法显带回并译出的《大般泥洹经》六卷,在中国最先传递了标志大乘佛教发展新阶段思想的“佛性”论,宣说一切众生皆有与佛一样的本性(佛性),人人可以成佛。然而却说“一阐提”(善性灭绝的恶人)没有佛性,不能成佛。在法显以前到达建业的鸠摩罗什的弟子竺道生(355-434),在法显译出《大般泥洹经》后,立即深入钻研,“剖析经理,洞入幽微,乃说

一阐提人皆得成佛”。(《高僧传》卷七《道生传》)当时北凉昙无谶所译四十卷本《大涅槃经》尚未传到江南,道生是从逻辑推理提出这一结论的。既然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那么“一阐提”是众生,当然也有佛性,也能成佛。因为道生是“孤明先发”,没有佛经的根据,受到当时守旧僧人的排斥,甚至被开除僧团,直到明言一阐提也有佛性的《大涅槃经》传到江南,他才得以恢复名誉。道生是南北朝时期涅槃学派的创始人,对推动中国佛教义理的发展,文化思想史上心性学说的传播,影响很大。佛性思想是建构隋唐佛教宗派教义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

法显记述自己西行求法的经历,成《佛国记》一卷,不仅记述了现中国新疆地区的地理、

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佛教3

佛教、风俗等,而且也记述了现在中亚一带克什米尔地区、阿富汗国,南亚的巴基斯坦国、印度国及斯里兰卡国很多地方的佛教乃至政治、经济和文化习俗情况,对于了解和研究5世纪初中国新疆地区和中亚、南亚这些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具有重要价值。《佛国记》与玄奘《大唐西域记》、义净《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等,都是蜚声国际学术界的中国历史地理名著。

法显西行求法的感人事迹对后来西行求法僧人具有很大激励的作用。南朝宋永初元年(420),黄龙国(今辽宁朝阳一带)僧昙无竭“尝闻法显等躬践佛国,乃慨然有忘身之誓”,于是招集同志沙门僧猛、昙朗等二十五人出发到印度求法,经罽宾国进入印度,最后随舶泛海从广州回国,带回梵文《观世音受记经》一部(《高僧传》卷三)。唐代玄奘到印度求法前曾表示:“昔法显、智严亦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岂使高迹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会当继之。”(《三藏法师传》卷一)义净自幼“仰法显之雅操,慕玄奘之高风”(《宋高僧传》卷一《义净传》),后从海路到印度求法取经。

三、智严、佛陀跋陀罗与(华严经》

佛教传入中国时,印度已开始形成大乘佛教。在此后的年月中,中国同时接受来自印度或中亚的大小乘佛教,将大小乘经典译为中文。大乘佛教从思想上来分,大体分为属于空宗系统的经典和属于有宗的经典。后素鸠摩罗什在长安译经,所译大乘经典多为空宗系统的经典,代表经论有大小品《般若经》和阐释般若空义的《中论》等。大乘有宗经典传入稍晚,在鸠摩罗什之后进入长安而不久渡江南下的印度僧佛陀跋陀罗所译的《华严经》(唐代有新译《华严经》),是属于大乘有宗系统的重要经典,以弘传真如(法性)法界缘起和诸法圆融无碍的思想著名,是华严宗依据的基本经典。华严宗创始人法藏称《华严经》属于圆教(圆满、圆融之教),宣说“性海圆融,缘起无碍”,法界缘起是“相即相入,如因陀罗网,重重无际,微细相容,主伴无尽”的。当然,《华严经》对其他宗派也有很大影响。

佛陀跋陀罗(或作佛驮跋陀罗,音译觉贤,359-429),原籍迦毗罗卫(在今尼泊尔国),是罽宾(今克什米尔)摩天陀罗精舍著名禅师佛驮先(或佛大先)的弟子,在禅法上有很高的造诣。

据法显《佛国记》记载,西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僧智严,原与宝云、慧简、僧绍、僧景等人结伴西行求法。后秦弘始二年(400)在张掖与法显等人会合结伴同行,后来因返回高昌化缘,与法显分手。据《高僧传》卷三《智严传》记述,智严后来独自辗转到罽宾求法,时间当在弘始三年(402)左右。他先人摩天陀罗精舍师事佛驮先,学习禅法三年,在听说佛陀跋陀罗的声望之后,便邀请佛陀跋陀罗到中国传法。佛驮跋陀罗当即表示同意。

大约在后秦弘始九年(407),智严与佛驮跋陀罗二人踏上通往中国的路程。他们走的路线是先陆路,后海路。据《高僧传》卷二《佛驮跋陀罗》记述:他们离开罽宾,“步骤三载,绵历寒暑,既度葱岭,路经六国,国主矜其远化,并倾心资奉,至交趾乃附舶…至青州东莱

4禅和之声

郡。闻鸠摩罗什在长安,即往从之”。看来是先北向越过葱岭,然后往东南方向走,在沿途得到各地国主的施舍照应,经过三年,辗转到交趾(今越南)搭船,从海路从中国青州东莱郡(治今山东莱州市)登岸。听说鸠摩罗什在长安翻译佛经,稍事停留便赶往长安去投奔,大约在后秦弘始十年(410)到达长安,被后秦朝廷安置住在大寺。

鸠摩罗什是在后秦弘始三年(401)被后秦王姚兴派人迎请到长安的,在弘始十五年(413)逝世,一生共译经35部294卷。

佛驮跋陀罗到长安后,曾与鸠摩罗什关系十分融洽,然后过了一段时期,竟遭到鸠摩罗什弟子的排斥,不得已与弟子慧观等四十余人离开长安南下。佛驮跋陀罗先应庐山慧远邀请到东林寺翻译《达摩多罗禅经》等经,一年后到江陵,后被东晋太尉刘裕请到建业(今南京)道场寺翻译佛经。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很大的《华严经》六十卷、梵本是法显从印度带回的《大般泥洹经》六卷等,就是以佛陀跋陀罗为译主翻译的。

智严也离开长安东下,先寄居于山东的一所精舍,“坐禅诵经,力精修学”。东晋义熙十

三年(417),太尉刘裕(后篡晋建宋,即宋武帝)率兵帝西伐长安,取胜回朝途经山东,经手下王恢的推荐,请智严同回建业,安置于始兴寺。智严在建业将他从罽宾带回的梵本佛经陆续译出,共有10部31卷(唐智昇《开元释教录》卷五),其中有《无尽意菩萨经》《法华三昧经》《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四天王经》《普曜经》《净度三昧经》等。

智严晚年再次经过海路到印度,在转往罽宾途中无疾逝世,年七十八岁。

四、求那跋陀罗与《胜置经》《楞伽经》

求那跋陀罗(386-450),意译功德贤,中天竺人,出身婆罗门种姓,出家先学小乘,后改奉大乘,受菩萨戒法,精研《大品般若经》《华严经》等,因号“摩诃衍”(意为大乘)。在游师子国(今斯里兰卡)等国后,乘船到中国。南朝宋元嘉十二年(435)从广州登岸,北上京城建业,初住祇洹寺,受到名僧慧严、慧观等人的欢迎,并得到宋文帝和颜延之等朝臣的礼敬,大将军彭城王刘义康、丞相南谯王刘义宣皆归依师事之,后门下徒众达七百余人。求那跋陀罗特别受到刘义宣的崇敬和供养,在他身边达十年之久。后刘义宣反叛兵败被孝武帝赐死,经察求那跋陀并未参与军政,对他宽宥并予以尊崇,让他译经。

求那跋陀罗在宝云、慧观和法勇等人的协助下,先后译出佛经52部134卷,其中对中国佛教影响大者有《杂阿含经》五十卷、《胜鬘经》一卷、《楞枷经》四卷。

《阿含经》是现存记述原始佛教事迹和教义的基本经典。汉译有四部,其中求那跋陀罗所译《杂阿含经》就是其中的一部,其他有长、中、增一《阿含经》。

《胜鬘经》中讲如来藏思想。如来藏是佛性的另一种说法,谓是“如来境界”、“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是“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此自性清净如来藏而客尘烦恼上,烦恼所染”,是常住不灭的。是说如来藏是一切众生所具有的被世俗烦恼掩覆染污的佛的法身、佛性。

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佛教5

《楞伽经》是早期唯识经典之一,讲世界万有皆由心(如来藏及其受“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形成的识藏)显现,虚妄不实;文字不能“显示”真谛,要人们远离“一切妄想相、言说相”:众生皆有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是众生成佛的内在根据。说有四种禅:小乘的以观想“人无我”为主旨的“愚夫所行禅”,大乘的以观想“法无我”为主旨的“观察义禅”,进而以观想真如为主旨的“攀缘如禅”,最高的以达到空、无相、无愿三解脱,体悟佛的内证境界为主旨的“如来禅”。

《胜鬘经》《楞枷经》对中国禅宗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五、真谛传译唯识经典

在中国最早系统地将印度大乘唯识学派的经典传译的是南朝梁陈之际的真谛。他所译的印度无著著《摄大乘论》和当是编译的《大乘起信论》对中国佛教影响很大。

真谛(499-569),音译波罗末陀,或作拘那罗陀,西印度优禅尼国人。南朝梁大同十二年(546)八月携带大量梵文经典乘船来华,从南海(在今广州)登岸,太清二年(548)闰八月始达建业,受到梁武帝的礼敬,安置他翻译佛经,然而不久赶上侯景之乱(548-552),建业沦陷。真谛仓皇出走,从梁末至陈朝初,先后辗转于相当现在的浙江富春、江苏南京、江西南昌、抚州、赣州、广东始兴、广州等地的寺院、居处,在当地官员、居士的支持和著名学僧宝琼、智恺、僧宗、宗恺、慧恺等人的参与协助下翻译佛经,将在印度正在兴起的唯识学派的经典和其他佛典译为汉文。

据唐道宣《续高僧传》卷一《真谛传》的记载,真谛在梁、陈两代的二十三年当中共译经64部,合278卷,其中有《金光明经》七卷、《大乘起信论》一卷、《仁王般若经》一卷、《遗教经》一卷、《佛性论》四卷、《阿昆达摩俱舍释论》二十二卷等:还有唯识经典《十七地论》五卷、《摄大乘论》三卷、《摄大乘论释》十五卷、《显识论》一卷、《转识论》一卷、《唯识论》一卷、《中边分别论》二卷、《三无性论》二卷、《无相思尘论》一卷等。《续高僧传·真谛传》说,“自谛来东夏,虽广出众经,偏宗《摄论》”,是说真谛尤重唯识经典《摄大乘论》。

真谛所译《摄大乘论》与唐玄奘所译《摄大乘论本》所译有所不同,在八识外另立第九识,称“阿摩罗识”,亦即“清净识”、“无垢识”,在对三无性的解释中也有自己的特色,谓“依他起性”以唯识为体,一切现象依以第八识为体的诸识而生起;“分别性”是由诸变现的虚妄外相、事物,属“污染分”;“真实性”,是断除一切虚妄认识、妄念的精神境界,相当真如、实相,属“清净分”。认为“依他起性”实际包含后二分。《转识论》谓“能分别即是识,所分别即是境,能即依他性,所即分别性。…离识之外无别境,但唯有识义成。…此境识俱泯,即是实性,实性即是阿摩罗”

《大乘起信论》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虽古来有疑伪之说,但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是事实。从当时情况考虑,此论可能是真谛师徒据所译唯识经典的思想编译的。所讲

一心具有二门:心真如门,心生灭门及觉与不觉等说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6禅和之声

真谛所译《金光明经》《仁王般若经》和《遗教经》等,长期以来也是中国佛教界常运用和引述的经典。

六、菩提达摩和中国禅宗

菩提达摩,在宋代以后的禅宗史书中多作“菩提达磨”,据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十六(菩提达摩传〉,南印度人,出身婆罗门种姓,南朝宋代(420-479)乘船从广州登岸来到中国,过江到北魏嵩洛一带传法,曾栖止少林寺。弟子慧可(或作惠可),在《续高僧传》卷十

六也作僧可,有传,说他在四十岁拜达摩为师,从学六年,在达摩去世以后,“天平之初,北就新邺,盛开秘苑”。“天平”是东魏孝静帝的年号,起止时间是公元534年至537年。假设达摩在宋亡前的前一年(477)到北魏,东魏天平元年(534)去世,那么他在北方生活了五十八年。《续高僧传·达摩传》说他“自言年一百五十余岁,游化为务,不测所终”,可见他死时年龄不止一百五十岁。

菩提达摩来到中国的时候,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盛行隆重举办讲经说法的做法,对于着眼个人内心觉悟的坐禅观想的修行不重视。所以达摩向门下弟子和追随者传授“理入”(契悟自性)的禅观方法,倡导面壁坐禅,又引导门下实践大乘菩萨之道,以“四行”(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的“行入”规范约束弟子的修行和日常生活。他还要求弟子参照《楞枷经》坐禅修行,重视内心觉悟,而不要受当时佛教界风气的影响一味地追求读经解经和讲经。

达摩提倡“藉教悟宗”和重视坐禅观心、心性觉悟的禅法,通过弟子慧可传至后代,形成禅宗。后世禅宗奉菩提达摩为东土初祖,慧可为二祖,僧璨为三祖,至隋唐由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创立“东山法门”,标志禅宗正式成立。此后在弘忍门下形成南北二宗,惠能创立的南宗发展成为主流派,一直流传至今,并且传播至世界很多国家。

七、义净及其译经、著作

义净是唐朝前期译经代表人物之一,与后秦鸠摩罗什、南朝陈真谛、唐玄奘被并称为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

义净(635-713),俗姓张,字文明,原籍范阳(治所在今河南涿县),在高祖任东齐郡守时徙迁齐州(治所在今山东济南),故史书多载他是齐州人。义净在六七岁时在东晋高僧竺僧朗曾居住的泰山金舆谷神通寺出家,刻苦学习佛法和儒家经史,“内外闲习,古今博通”,十五岁时便萌发效仿东晋法显、唐初玄奘到西天求法的想法,在二十岁受具足戒后,曾专心学习律典,后游历长安、洛阳两京,拜访名师。在唐高宗咸亨二年(617),义净从番禺(今广州)搭乘波斯船出发,翌年至东印度的耽摩立底国(今印度孟加拉邦米德纳浦县内)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