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术文献大系 大易集旨》刘大钧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长江学术文献大系 大易集旨》

【作 者】刘大钧主编
【丛书名】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
【页 数】 416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2016.06
【ISBN号】978-7-5439-6985-8
【分 类】《周易》-研究
【参考文献】 刘大钧主编. 长江学术文献大系 大易集旨.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6.06.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长江学术文献大系 大易集旨》内容提要:

全书介绍了《周易》文本的早期形态,从自然易到道德易而形而上易,《周易》的文本结构及其言说方式,《周易》古经需卦卦爻辞新解,《易经》哲学的现代意义等内容,部分还有作者的每章结语,如《对唐君毅诠释朱熹太极理气说的反思》结语中作者还提出自己尚有疑义的地方:“两分朱熹之心理之说又批评朱熹支离之立场是象山、阳明开启,则不知是唐先生受象山阳明影响还是受牟劳二先生影响”是一些十分有趣的问题,另外,还附有关键词索引方便读者查找。

《长江学术文献大系 大易集旨》内容试读

《周易》文本的早期形态:古文本《周易》复原

陈居渊

《周易》古经的文本,学术界没有争议,一般都认同传自汉代费直的古文本《周易》。理由是:《周易》古经因为未遭秦火,始终保留了先秦时期的基本面貌,所以《周易》文本不存有今古之别。据文献记载,最迟从汉代开始,由山东淄博学者田何传授用隶书书写的今文本《周易》后,其弟子施雠、孟喜、梁丘贺、京房等被列于学官,民间则有费直与高相两家传授先秦古文本《周易》之说,于是《周易》文本也就有了今、古的区分。西晋永嘉之乱后,经唐至宋,作为官学的今文本《周易》也就不复再现。与此相反,费直之《易》却未受战乱的影响而持续不断。东汉刘秀建武时期,曾有立费直之《易》为博士之议,虽然因“无有本师”而作罢,但是经学家陈元、郑众、马融、荀爽都学习和传授费氏学,尤其是马融、荀爽还特为费直之《易》作了“传”。马融弟子郑玄、三国时魏经学家王肃、王弼等都传承费直之《易》并

为之作“注”,因此费直之《易》成为当时易学研究的主要文本。南北朝时

期,郑玄、王弼《易注》都被尊奉为国学。到了唐代,王弼《周易注》取代

了郑玄《周易注》而成为官学本,今天我们所习见的《周易》文本,相传就是由王弼传自费直的古文本《周易》。揆之史实,不仅汉代的费直之《易》不是古文,而且郑玄、王弼等所传之《易》同样不是古文《周易》。对此,从易学史的角度,重新稽考古文《周易》的文本及其传承,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早

期《周易》形成史的认识与研究。

陈居渊,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儒家思想、中国经学史、易学史和中国古代文献学的研究工作。

長江圣析文献大系·哲学卷

大易集旨

一、费直《周易》古文说质疑

今本《周易》与费直之《易》固然有传承的渊源,但是费直之《易》是否就是古文本《周易》,事实上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有关费直之《易》为古文本的最早记录,仅见于《汉书·艺文志》“刘向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经,或脱去‘无咎’‘悔亡’,唯费氏经与古文同”的记载,后来又有《后汉书·儒林列传》转述为“又有东莱费直传《易》,授琅邪王璜为费氏学,本以古字,号古文易”一说。由于《汉书·艺文志》作为中国现存最早与完整的目录学文献,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因此自那以后,易家每每论及古文本《周易》,多本此说,深信不疑。但对于史书中的这样一种记载,笔者认为其中可议者甚多。

首先,同样出自班固的《汉书·儒林传》并未明确提到费直传古文本《周易》一事,仅载“(费直)长于卦筮,徒以彖、象、系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琅邪王璜平中能传之。璜又传古文《尚书》”。按照常理,班固既然为费直作传,那么传古文本《周易》这一大事不应该疏漏,这显然与《汉书·艺文志》所载不相吻合。

其次,刘向利用朝廷(中秘)所藏古文本《周易》校勘施、孟、梁丘各家《周易》一事,同样不见《汉书》刘向、刘歆父子本传及《别录》与《七略》的记载。如《汉书·刘歆传》明确说“歆校秘书见古《春秋》《左氏传》”,未提及《周易》。又如从班固将《七略》转录改编为《汉书·艺文志》的具体内容来看,刘歆《七略》所录各类经籍都是先“古”后“今”。如《书》类:古文经十六卷,为五十七篇。《礼》类:古经五十六卷,经十七篇,后氏、戴氏。《春秋》类:古经十二篇,经十一卷,公羊、谷梁二家。《论语》类:古二十一篇,出孔子壁,两子张。齐二十二篇,多《问王》《知道》。《孝经》类:《古孔氏》一篇,十八章,长孙氏、江氏、后氏、翼氏四家。而于《易》类则云“《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同样未见录有所谓的古文本《周易》。

再次,刘向、刘歆都是汉代力挺古文经学的学者,在他们的著作中古文的痕迹也相当的明显。如《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刘向《说苑》

作“前车覆,后车戒”。考《集韵·怪韵》:“戒,古作城。”再考今本《比》

九五爻辞“邑人不诫”,其“诫”字今帛书本作“戒”,证之上博竹简本亦“戒”,知作“诫”为今文,作“戒”“城”同为古文。可见刘向《说苑》作“戒”是取古文。又如《汉书·刘向传》所载他上奏汉成帝封对事中引《系辞》“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句,刘向作“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与今本不同。再如今本《系辞》“小惩而大戒,此小人之福”,据清人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所录刘向《周易义》作“不威小、不惩大,此小人之福”,这些显然与费氏《易》异趣,如果当时费氏《易》确为古文本《周易》,刘向何以不取?汉哀帝时,刘歆为争立古文经的官学地位,曾上书汉哀帝批评今文经博士们恪守传统观念,排斥古文经学,这就是至今仍然保存在《汉书·刘歆传》中的《移让太常博士书》。该书称:“《逸礼》三十九篇,《书》十六篇,以及《春秋左氏》,丘明所修,皆古文旧书,多者二十余通,藏于秘府,伏而未发。”这显然是指刘向在校理“中秘”藏书时发现的先秦古文经,并用《逸礼》《书》《春秋左氏》三种古文经来校勘作为官学的今文经学文本,这与班固的记载也不一致。

众所周知,汉代自惠帝四年(前191)“除挟书令”后,“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是汉代基定的文化国策。如汉初张苍献古文《春秋》和《左传》,汉武帝时孔安国献孔壁先秦古籍,宣帝时河内女子拆老屋得古文书写的经籍

上献朝廷。特别是汉成帝时与费直为同乡的张霸因献古文《尚书》为朝廷接纳,而费直也因“治《易》为郎”出任县令,如果费直之《易》真是从民间

所得古文经,理应有上献朝廷的义务。西汉末年,王莽为了改制代汉,曾经

积极推崇古文经学。他不仅崇尚《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

《周官经》,而且也都立了博士使之成为官学。作为费直的弟子和弘扬古文经学为己任的刘歆,他们同仕于王莽新,后者更为新朝国师,如果费直之

《易》确为先秦古本的话,何以未人他们的视域,这些都表明费直之《易》在

当时并未被认同为是真正的古文《周易》。也正因此,《汉书·艺文志》所谓

“刘向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经,或脱去‘无咎’‘悔亡’,唯费氏经与古文同”的记载,只是表明刘向所见的费直之《易》中保存“无咎”“悔亡”与古文本《周易》相同,并不是说费直之《易》就是古文本,而是针对前面“施孟梁丘经”所缺“无咎”“悔亡”而言的。诚如许慎《说文序》所云

3

長江登炉文献大系·哲学卷

“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那样,论者都据此误以孟氏《易》为古文,其实许慎

集旨

所指《论语》《孝经》为古文,非孟氏《易》为古文,而孟喜本属汉初田何今文一系的代表人物,许慎也不会不知。据此,刘向既然将费直之《易》与施孟梁丘经并提,那么费氏《易》应该也是汉代的今文本,倘若将其与今天出土的帛书本《周易》进行比照就可得到证明。至于《后汉书》所载“又有东莱费直传《易》,授琅邪王璜为费氏学,本以古字,号古文易”,那是说王璜传承费直之《易》,并以古文字来书写《周易》,号称古文《易》而非专指费直之《易》是古文本,故用一“号”字来突显王璜之《易》的不确定性,这与《汉书·儒林传》所称丁宽“至雒阳,复从周王孙受古义,号《周氏传》”从而出突显丁宽之《易》的特色并非是周王孙之《易》可谓如同一辙

据《后汉书·儒林传》载:“建武中,范升传《孟氏易》,以授杨政,而陈元、郑众皆传《费氏易》,其后马融亦为其传。融授郑玄,玄作《易注》荀爽又作《易传》,自是费氏兴,而京氏遂衰。”后来由唐人陆德明所编写的《经典释文》则进一步指出:“京兆陈元、扶风马融、河南郑众、北海郑玄、颗川荀爽并传《费氏易》。”此五人中,除了陈元一家之《易》不见传世外其余四家易学,清人都有辑录。如今本震卦九四爻辞“震遂泥”,郑众作“震遂泥”,荀爽作“震队泥”,其“震”字古文作“戴”,《字汇补·雨部》:“露,古文震字。”“遂”通“队”。《史记·楚世家》:“韩已得武遂,于秦以河山为塞。”“武遂”,即战国韩地。考《玺汇》有“武队大夫”。《穆天子传》卷一:“天子猎于钘山之西河,于是得绝钘山之队。”郭璞注:“队,音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以阳脉下遂,阴脉上升。”《集解》引徐广曰:“遂,一作队。”《吕氏春秋·知分》:“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淮南子·道应训》作“荆有饮非,得宝剑于干队”。考《荀子·礼论》:“暴慢、恣睢、轻俗似为高之属,人焉而队。”杨惊注:“队,古坠字,堕也。”《说文·定部》:“遂,亡也。通,古文遂。”《玉篇·是部》:“遂,进也,久也,安也,信也。逵,古文。”又《八部》:“蒙,从意也。今作遂也。”证之今帛书本作“遂”,知作“队”“逋”“逵”同为古文,作“遂”为今文。“泥”通“柅”。《诗·大雅·行苇》:“维叶泥泥。”王念孙疏证:“《潜夫论·德化》篇引《诗》作‘棍棍’,并与‘苨苨’同。”“泥”通“埿”。《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泥而不滓。”《隶释·费凤别碑》作:“埿而不滓。”《广韵·霁韵》:“泥,滞陷不通。埿,

俗。”《集韵·齐韵》:“埿,或作星,通作泥。”“星”即“坭”字。证之今帛书本于作“泥”,上博楚竹书本作“圯”,“圯”即“坭”之省。知作“泥”为今文,作“圯”为古文。又如今本《屯》初九爻辞“磐桓”,马融《周易传》作“槃桓”,荀爽《周易注》作“盤桓”,“磐”“槃”“盤”虽然古音同属桓韵可以互借,但是据《说文》《玉篇》其古文皆作“鑿”。《管子·小问篇》:“桓公问:‘今寡人乘马,虎望见寡人不敢行,何也?’对曰:意者,君乘驳马而洀桓,迎日而驰乎?驳食虎豹,故虎疑焉。”尹知章注:“洀,古盤字。”知作“磐”“槃”“盤”同为今文。又如今本《师》上六“开国承家”,荀爽《周易注》作亦作“开国承家”。“开”同“启”。《逸周书·武顺》:“一卒居前曰开。”孔晁注:“开谓启。”《玉篇·口部》:“启,开也。本亦作启。”考《仪礼·士昏礼》:“启会却于敦南。”郑玄注:“今文启作开。”郑玄以“开”为今文,以“启”为古文,至确。证之上博楚竹书本亦作“启”,由此知荀爽作“开”是取今文,作“启”为古文。再如今本《豫》六二“介于石”之“介”,马融《周易传》作“扮”,郑玄《周易注》作“阶”。“介”通“阶”。《经典释文》:“介,古文作阶。”《说文·手部》:“扮,刮也。从手,介声。”《集韵·个韵》:“个,或作个、介,通作个。”惠士奇《礼说》卷十四:“个,古介字,故《说文》无个,盖今文个即古文介。”惠栋《九经古义》卷二《周易古义》云:“介,古文作阶。”宋翔凤《周易考异》:“马氏亦古文,作扮是也。”证之今帛书本“介”字作“疥”,上博竹简本“介”字作“紒”,知“介”、“扮”、

《周易

“阶”、“疥”皆从“介”声可以互借,又知今本作“介”、“疥”同为今文,郑玄作“阶”、马融作“扮”、上博竹简本“纷”同为古文。这在汉魏诸家《易

注》中,类似的辞列很多,这里不一一枚举,诚如唐人颜师古所说的“六经残缺,学者异师,文义竞驰,各守所见”。清人钱大昕说:“《说文》有同称一

经而异文者,盖汉儒虽同习一家,而师读相承,文字不无互异。”事实上,今

本《周易》所传费直之《易》也是今、古相间的,不是完整的古文本,而史书所记载的马融、荀爽、郑玄皆传费氏古文《易》一事,也不是板上钉钉的。也正因此,仅凭《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就确认费直《周易》为古文本,或

者说今本《周易》就是古文本,显然是有困难的。同样,史称王弼传承费直《易》为古文一说,也值得商榷。

長红學好文献大系·哲学卷

大易集旨

二、王弼所传之《易》非古文本

唐人陆德明在《经典释文·序录》中描述《周易》古经文本的传承时说:“永嘉之乱,施氏、梁丘之《易》亡,孟、京、费之《易》人无传者,唯郑康成、王辅嗣所注行于世,而王氏为世所重。”此说似不以王弼之《易》为费氏6

学。然《序录》于前文则据范哗《后汉书》,称陈元、郑众、郑玄、荀爽“并传《费氏易》”。故吴承仕先生以为这两处行文“自相违伐,似为疏鲜”(《经典释文序录疏证》)。细斟陆氏语意,谓“唯郑康成、王辅嗣所注行于世”,是直承上文“费之《易》人无传者”一句而发,因此可以理解为郑、王二人同传费学之脉。对此,《隋书·经籍志》说:“后汉陈元、郑众皆传费氏之学,马融又为其《传》以授郑玄,玄作《易注》,荀爽又作《易传》。魏代,王肃王弼并为之《注》,自是费氏大兴。”这里将费直、郑玄、王弼《易》学一脉相传,以至王弼作注,然后费直之《易》“大兴”的线索清理得十分显明。如上面所述,既然费直及其马融、荀爽、郑玄等人的《周易》不是古文《周易》,那么所谓王弼传承费氏《易》一说,同样失之推测而无历史证据。如果以今本《周易》与长沙马王堆帛书《周易》、上海博物馆所藏战国楚竹书《周易》相比勘,便能得到证明。如今本《周易》蹇卦六二爻辞“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其“匪躬之故”,上博楚竹书本作“非今之故”,帛书本作“非口之故”,考之帛书本易传《二三子》亦作“非今之故”,后又引孔子曰:“非今之故者,非言独今也,古以状也。”由孔子的解释,可证该爻辞帛书与楚竹书基本相同,与今本相异。然而由该爻辞上下文意考之,其作“今”比作“躬”意思更为显明。今本之“躬”同“船”。《说文·弓部》:“船,身也,从吕,从身。躬,俗从弓、身。”《玉篇·吕部》:“船,身也。《易》曰:‘不有船,无攸利。’或作躬。”“船”通“穷”。《战国策·魏策三》:“皆知秦之无穷也,非尽亡天下之兵而臣海内之民,必不休矣。”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朱己谓魏王章》作“皆识秦之欲无船也,非尽亡天下之兵而臣海内之民,必不休。”《集韵·东韵》:“窮,或作竆。”考帛书本、阜阳汉墓本“躬”字皆作“館”,“館”即为“窮”“竆”之异体,与“躬”皆可通假。然考上博楚竹书本作“船”,由此知今本作“躬”为今文,作“船”为古文,亦知王弼所传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