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真谛》(英)尼古拉斯·泰特(Nicholas Tate)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教育的真谛》

【作 者】(英)尼古拉斯·泰特(Nicholas Tate)著
【丛书名】大家教育经典系列
【页 数】 337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2021.01
【ISBN号】978-7-5520-3359-5
【价 格】62.80
【分 类】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英)尼古拉斯·泰特(Nicholas Tate)著. 教育的真谛.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1.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教育的真谛》内容提要:

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苏格拉底与柏拉图、教育的意义在于闲暇-亚里士多德、教育的意义在于不朽-托马斯·阿奎纳、驮书的驴子-蒙田、美德、智慧、教养与学问-洛克等。

《教育的真谛》内容试读

导言

20世纪的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曾

经认为,西方哲学传统在现代世界里一度中断,现在我们必

须“为了自己而发现过去,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阅读过去那些作家,就好像之前从未有人读过他们一样”,而不能将他们置于前人留下的框架当中加以看待。'她引用了她的朋友和同行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一段话,后者曾经谈到今天我们需要的这种全新的思考方式:

[这种方式]源于当下,从过去攫取那些“思想碎片”

为我所用。就像采珠人潜入深海,不是为了挖掘海床并

加以揭示,而是要撬动那些潜藏在深处的丰饶与新奇,珍珠与珊瑚…并将它们带入我们的世界…作为某种“丰

1Arendt.H.The Crisis in Culture,in Between Past and Future,p.204.1961,

Viking.New York

1

教育的真谛(①r%t is cducation for

饶与新奇”的事物

而这本书的主题,就是本雅明所说的“思想碎片”,那些“珍珠”。

自柏拉图以来,教育的目标和性质一直都是西方哲学传

统关注的问题。历史上重要哲学家的思想是我们教育思想的

活水泉源,今天仍然新鲜且富有意义。在这些思想当中,有

一个主题就是,用马修·阿诺德(M.Arnold)的话说,学校传承的是“思想和言论的精华”,是帮助新的一代人更好地面

对他们所处的世界的基础。2也正是基于同样的理念,我写作

了这本书。

我不会把这本书写成一部教育哲学的历史,也不想对不同的哲学家做深刻的哲学分析,尽管我确实会概括不同哲学

家的核心教育理念,将他们与其哲学思想联系起来,并且在

讨论每一种思想的时候都引用相关的学术文献。相反,我的

1 Arendt,H,Men in Dark Times,pp.205-206,1970,Jonathan Cape,London.2参见Arnold,.M,Culture and Anarchy,1869年版序言,p.6,I932,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马修·阿诺德的原文经常被误引为“最好的知识和言论”,并且被误认为是在为一种相当消极的文化传承做辩护。阿诺德的原文如下:“本文的整个视野就是要建议我们借助文化的力量来解决我们当前的困难。文化就是对我们的总体完善的追求,其方式在于获得知识,了解所有那些与我们最为切近的事物,以及这个世界上所有最好的思想和言论:并且通过这样一种知识,为我们既有的观念和习惯增加一系列新鲜而自由的思想…”阿诺德关于文化传承的这种观点令他更接近杜威和阿伦特对于这个问题所作的评论,而不是像那些断章取义的引用所暗示的那样(消极保守)。

2

导言

目标在于表明,研读过去那些有趣的思想如何能够帮助我们

从全新的视角去思考当下的问题,如何提出更多的问题以供我们去思考。当我考察这些教育思想的时候,我都会首先回到原典,就像本雅明所说的采珠人那样,去看看能将哪些有趣的“思想碎片”带回到地面上来。

本书所讨论的这些伟大的哲学文本,大多数都在漫长的历史中经过了截然不同的解读。正如彼得·伯克(Peter

Burke)所说,“一切…经典都由每一代人重新阐释,否则它们就不再是经典。”在伯克看来,有些文本在作者身后依然不断发展,“其中的隐含意义逐渐变得显明”,因为这些作者都格外“富有才华,具有多重面向,并不是单一化的”,因此他们对于非常不同的后世读者具有持久的吸引力。伯克认为,这可能就是“大师”的秘决。'

我在阐释这些哲学家的思想时尽量不带人自己的嗜好和热忱,也不会将他们变得好像21世纪的“荣誉公民”,不过我有时也会将他们的观点自由地应用到全新的语境当中,甚至也会揣测他们对于我们如今所处的这个世界会有什么看法,因为对待他们思想的最好方式就是令它们保持生命力,而不是把它们当作博物馆的展品一样供奉起来。安东尼·孔帕尼翁(Antoine Compagnon)曾经为蒙田的《随笔集》(Essays)写过评论,在评价该书的各种阐释时,他写道:

1Burke,P.Montaigne,p.73,1981,Oxford University Press,Oxford.

2

教育的真谛(①hd6 ducation for2

伟大的文本不会被不同的读解所湮没。人们在阅读

《随笔集》的时候加入了太多自己的东西,但是这没有任

何问题,而是恰恰表明文本本身具有持久的力量。如果

我们不再争论它的意义,那就意味着我们已经不再关心

它了。所以你不会听到我抱怨人们是如何利用和误用文本,即使是断章取义。如果人们不再用迥然不同的方式去阐释这些文本,我才会更担心,因为这就意味着它们已经不再与我们交流。捍卫伟大文本的最好方式,就是

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它们,而不是满怀敬意地将它们供

起来,就好像它们是刻板僵硬的纪念碑。·

本书之所以选择这十位思想家加以讨论,一方面是出于我个人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对于西方的教育思

想和实践具有重要影响。鉴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将近两

千五百年来对欧洲乃至西方思想产生的重大影响,我们很难不从他们开始来展开我们的讨论。同样,我们也不可能略过

卢梭和杜威,因为虽然他们二人的生活年代相隔了半个多世

纪,但是他们都塑造了“进步主义”的教育理念(至少在英

语世界是如此)。

阿奎纳关于教育的讨论相对较少,但是我觉得他的论述

ICompagnon,A,Montaigne Aujourd'hui.in Magazine litteraire,no.464,mai2007,p.29(作者的译文)。

4

导言

在根本上代表了基督教思想,而正是后者塑造了整个西方思想、西方教育以及我自己所受的教育。就尼采而言,多年来我一直阅读他的著作,并且热切地想要在本书中讨论他的思想一虽然可能与其他几位哲学家相比,他关于教育的论著鲜为人知,但是他的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现代思想(以及我自己的思想)来说很有帮助。

本来还有好几位19世纪和20世纪的思想家都是我想讨论的,其中包括马修·阿诺德、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和乔治·斯丹纳(George Steiner),以及奥特加·伊·加塞特(Spaniards Jose Ortega y Gasset)和米格尔·德·乌纳穆诺(Miguel de Unamuno)(我多年前在西班牙任教时读过这两位思想家的著作),但是本书的篇幅有限,所以无法涉及他们的论述。

除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卢梭和杜威之外,本书所选择的思想家仅仅体现了我个人的兴趣。我很慎重地将讨论的对象限定在这样一些思想家当中:对他们来说,教育只是其思想的一部分,有时候甚至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大多

数人(洛克可能算是一个例外)的教育观点都深深地植根于

其思想的其他部分。由于我们不可能脱离更广阔的文化、哲学和政治背景来理解教育,而这些背景在当代教育的论争中又常常遭到忽视,因此我想要将焦点放在那些对文化、哲学和政治问题都有深入思考的哲学家身上。有很多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不属于这个范畴,因此本书也就未予讨论。

5

教育的真谛(①P%d6 iducation for2

我所选择的讨论对象都是西方的思想家,对此我问心无

愧:我的选择表明,在西方传统内部就可以发现巨大的多元性:比如说,卢梭对洛克毫无兴趣,阿伦特和杜威观点迥异,而尼采尖酸地讽刺了他之前的几乎所有思想家(有时也包括他的同代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欧洲和北美之外的地区不存在值得关注的教育思想家。两千多年来,孔子的《论语》对中国的教育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他的研究将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对于犹太和伊斯兰教育传统的各个方面加以研究也是如此,而杜威的同代人、印度的甘地和泰戈尔都曾就教育问题提出过有力的观点。

出于三个理由,本书没有包括非西方的思想家。首先是篇幅有限。其次是我觉得自己的能力尚不足以公正地对待这些思想家,因为我完全不熟悉他们背后的文化语境以及哲学和宗教传统。而且我也觉得,假装自己熟悉其思想及语境、然后选择一些思想家来体现本书的多元性,这种做法是不可接受的。'第三个原因则是思想意识上的:我总是觉得,必须首先去尝试理解那些我自己置身其中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也就是英国和欧洲的英语文化),然后再超越这个语境去理解其

1选择阿伦特并不是为了在一个男性占据主导的西方传统内部选一个女性代表,而是因为她的著作令我停下脚步,从根本上来思考这个世界,而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