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对白》朱永新艾伦·麦克法兰|(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教育的对白》

【作 者】朱永新艾伦·麦克法兰
【页 数】 239
【出版社】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20.06
【ISBN号】978-7-5702-1514-0
【价 格】49.80
【分 类】教育
【参考文献】 朱永新艾伦·麦克法兰. 教育的对白.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0.06.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教育的对白》内容提要:

随着中西方教育交流的不断深入,在西方国家“向东走”的时候,中国教育也在“向西看”。本书便是基于教育这个永恒话题,由朱永新教授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终身院士艾伦麦克法兰教授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来进行探讨与对话。

《教育的对白》内容试读

第一辑

中英教育谈

看教育如何,应该看教育是否符合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任何教育都有自己根植的土壤。

把中国的教育原封不动地拿到英国,或者把英国的教育简单照搬到中国,都会遭遇水土不服。无论把英国学生的散漫归因于他们的福利制度,还是把中国学生的高分归结于尊师重教,都是不够科学的。因为原因比表象复杂得多。

朱永新:

近年来,英国广播电视公司(BBC)关于中英教师与学生

的纪录片引起了两国学者与公民的持续关注。三集纪录片,

长达一个月的连续跟踪拍摄,尖锐的文化冲突与师生矛盾,一

开始让许多观众对中国教师不屑一顾,甚至觉得中国式教育必

败无疑。结果不出我所料,几位中国老师带领的英国学生在

数学、科学和中文考试中不仅全面击败对手,而且每门课均超

出10分。如果时间再长一些,很可能分数差距更大。您是

怎样看待这这个节目的?您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真的赢

了吗?

麦克法兰:

这档节目确实引起了诸多争议。这部纪录片生硬、刻板地

对比了中英两种教育体系。在前几集的节目中,观众很难想象

中国老师最后会赢得比赛。因为他们的课堂冲突频频,甚至无

法正常进行授课。

没有一个解说员了解这两种教育体系背后的哲学理念和历

史,所以这部纪录片作为一次比较性分析是非常不尽如人意

003

的。看完这个节目之后,我们并没有超越表象真正理解它背后

的原因。不过,从商业角度看,作为一种比赛、一次电视真人

秀节目,这部纪录片显然很成功。朱教授怎么看待节目中中英

教育的较量?

朱永新:

其实,我更愿意把它看作一场东西方教育交流、碰撞的试

验,更希望真人秀激起一次关于教育的真考问,并以此为契机

进行全民教育大讨论。我们尤其需要自我考问,例如用什么来

评价教育的优劣?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教育?

仅凭分数就能够评价教育的优劣吗?我认为分数只能够反

映学生对于某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能评价教育的整体水

平。分数的对比不能评价一种教育方式的优劣,更不能用来评

价一个国家的孩子、一个地区的教育的发展水平。

那么,衡量教育水平的标准是什么呢?

我一直认为,首先是看教师与学生能否拥有一种幸福完整

的教育生活。所谓幸福,就是让师生双方都能享受课堂和教育

带来的智慧挑战,享受学校生活带来的不断成长;所谓完整,

就是让师生双方在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不断成就自

己,能把个性培育为特色,成为最好的自己。为此,学校就不

004

能优先关注分数、关注考试、关注知识灌输,而应该更加关注

心灵成长、关注个性的舒展,并为之提供更丰富多元、更生动

有趣、更透彻深邃的课程体系。

其次,是看教育能否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一个国家和

地区需要的人才是多元的,在各行各业中既需要精英,也需要

一般劳动者。而各类型人才的共同基础是做人。新教育实验

为此提出,最好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长大成人以后可以

在他们的身上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科学是有人性的,财富是

有汗水的,享乐是有道德的。

再其次,是看教育是否符合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

任何教育都有自己根植的土壤。把中国的教育原封不动地拿到

英国,或者把英国的教育简单照搬到中国,都会遭遇水土不

服。无论把英国学生的散漫归因于他们的福利制度,还是把中

国学生的高分归结于尊师重教,都是不够科学的。因为原因比

表象复杂得多。

这部纪录片让我想起了多年前孙云晓写的《中日夏令营的

较量》。其实,谁赢谁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借此反

思我们的教育。借此思考,我们有哪些教育的传统需要保留和

弘扬?哪些教育的弊端需要改正和抛弃?

由于近年来上海连续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测验

中独占整头,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已经下决心学习中国教

育的优点。在他们“向东走”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应该“向西

005

看”,学习西方教育重视个性与创造性,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

呢?在分数不如中式教育的情况下,英国的校长们依然认为,

中式教室里孩子“不像有童年”,依然认为我们的教育“更像

100年前英国的传统教育”,依然认为“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

面,英国无疑比中国更有优势”。这些话虽然不完全正确,但

是值得我们反思。

麦克法兰:

您说的很对,中西的教育都有其可取之处,相互学习才可

以更好发展。

朱永新:

在麦克法兰教授看来,英国人对自己的教育自信吗?为什

么要引进上海的数学教学方法和测试练习?为什么要派老师到

中国学习?对于大部分中小学生而言,数学成绩真的那么重

要吗?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