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统编教材 政策与法律法规 第7版》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统编教材专家编写组|(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统编教材 政策与法律法规 第7版》

【作 者】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统编教材专家编写组
【丛书名】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统编教材
【出版社】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 2022.08
【ISBN号】978-7-5032-6977-6
【价 格】43.00
【分 类】旅游业-法规-中国-资格考试-教材-旅游业-方针政策-中国-资格考试-教材
【参考文献】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统编教材专家编写组.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统编教材 政策与法律法规 第7版.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22.08.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统编教材 政策与法律法规 第7版》内容提要: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统编教材 政策与法律法规 第7版》内容试读

|第一篇依法治国篇

第一章

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马热范回

可经2过

章节练习

本章导读

视频课程

【本章概述】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和历史沿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目标和基本原则;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大法治体系和六项重大任务。

【学习要求】了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熟悉全面依法治国的“五大体系、六大任务”;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

第一节概述

一、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和历史沿革

1.依法治国的科学含义

(1)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党的十五大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定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报告

-1-

政策与法律法规

进一步指出,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2)法制与法治。党的十五大报告对我国法制建设问题做出精辟论述,其中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将过去通常讲的“法制国家”改为“法治国家”,“法治国家”与邓小平同志的“要法治不要人治”的精神更一致。①“法制”与“法治”仅一字之差,但内涵与外延有区别。一是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范畴;法治则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一种治国的原则和方法。二是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国家直接相联,在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法治的产生和发展不然,只有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三是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项工作法律化、制度化,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严格依法办事,法律在各种社会调整措施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四是实行法制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可供遵循:而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总之,法制是实现法治的前提和基础条件,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3)依法治国与依宪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就从根本上确立了宪法作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最高依据,确立了宪法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根本法地位和至上权威,体现了宪法优先实施这一现代法治国家的根本要求。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一重大论断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对于维护宪法的崇高权威和尊严,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确保全面依法治国在宪法规范下有序推进具有重大意义。

2.依法治国方略的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

①姜明安.法治国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6.

-2-

第一章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战略方针,确立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

十六字方针。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确立了“推行依法行政”的战略任务。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并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时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提出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法治十六字方针和法治建设总体布局,提出“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工作要求,强调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并形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系统的总体方案。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对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做出全面部署,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科学指导。会议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并决定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2018年,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全会认为党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

-3-

政策与法律法规

地位和作用,明确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把实施宪法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突出位置。同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

四中全会、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为标志,当代中国法治建设进人了一个新的时代,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认识,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2014年10月20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问题的中央全会。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了新论断、新部署,这是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是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在“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进程中,全面依法治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从这个战略布局看,做好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治不好国、理不好政,我们的战略布局就会落空。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

-4-

第一章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①。由此看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的重大命题,是党治国理政的二个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的法治保障。

1》4

2.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且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历史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高度重视法治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代中国,法治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构成了法治发展的总目标。以现代法治精神为基本依托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从人治型的国家治理体系向法治型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历史创造性的转变过程。另

一方面,法治发展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只有在法治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的情况下,才能建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③通过法律的制定与实施,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体制机制、程序方法转化为国家治理主体的实际行动,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抉择。

3.是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庞大、民族众多、国情复杂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共产党要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确保人民幸福安康、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厉行法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仅有助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5:15.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5:3

③公不祥.全面依法治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13~14

-5-

政策与法律法规

式、防止党内腐败问题的滋生和蔓延、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而且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基于对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历史主动性,充分认识到法治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基础上,立足全局和长远来统筹谋划,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顶层设计方案,做出重大战略部署,形成了更加完善的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思路、更加清晰的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目标、更加明确的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从而展现出一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路线图。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开创性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沿着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1.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长期坚持的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中国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就“全面依法治国”发表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遵循和价值追求,进

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方向和道路,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和实践指南。因此,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