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吴万用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三物理》

【作 者】吴万用主编
【丛书名】《超强纠错》丛书
【页 数】 551
【出版社】 北京:龙门书局 , 1997.01
【ISBN号】7-80111-210-5
【价 格】16.80
【参考文献】 吴万用主编. 高三物理. 北京:龙门书局, 1997.01.

图书目录:

《高三物理》内容提要:

《高三物理》内容试读

第一单元力物体平衡

一、重点难点提示

孩观甲

万有引力(重力)

施力体

性质力弹力

摩擦力

分类

受力体

效果力

力(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作用力

力的合力

计算力的分解

正交分解法

反作用力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二、知识点精析

本单元主要复习三个问题:

。1·

(一)物体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要正确分析出物体的受力情况,首先应该熟练掌握各种力性质的判断;其次严格遵照:场力、弹力、摩擦力这一分析程序;最后规范地把受力图画好。

力中较难掌握的是弹力和摩擦力。

1.弹力的判断与注意点

弹力是接触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因此判断一个物体受几个弹力,应该是:一看接触,即看该物体与其周围几个物体接触,与儿个物体接触,它可能受几个弹力;二看形变,即看与它相接触的这些物体是否发生弹性形变,如果该物体与两个物体接触,但有一个物体发生形变,则该物体只受

一个弹力,如图1-1中A物体只受地

面产生的一个弹力。

弹力的大小,教材中介绍了胡克定律,其表达式为:f=x。其中应该注意:①该式只适用于弹簧的拉伸或

图1-1

压缩形变;②式中飞为弹簧的倔强系

数,与弹簧本身的物理条件(材料、长度、截面)有关;③式中x为弹簧伸长或压缩后的长与没发生形变时长之差。

2.摩擦力存在的判断

摩擦力也是接触力,其产生原因极为复杂,但产生条件是确定的:①接触面不光滑;②正压力不为零;③物体沿接触面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因此,判断一物体受几个摩擦力,一看接触面,即看该物体与周围物体有几个接触

·2…

面,有几个接触面就可能受几个摩擦力;二看“条件”,即看在接触面上是否具有产生摩擦力的条件。如

图1-2所示,A、B、C三个物体叠

B

落在一起,置于平面上。在外力F

作用下,三个物体均没动。各物体所受摩擦力情况是

图1-2

物体A虽然有一个接触面,但

不具备产生摩擦力的条件(缺第三个条件一无相对运动趋

势),所以物体A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物体B有两个接触面,但只有一个面(下表面)具备产

生摩擦力的三个条件。因此它只受一个摩擦力。

物体C受两个摩擦力。

3.物体有无相对运动趋势的判断

静摩擦力是个难点。首先是产生静摩擦力的三个条件之有无相对运动趋势的判断是学生不易掌握的。因为无

论物体有无运动趋势,其运动状态均静止,因此判断就是一

难点。如图1-2中,物体A为什么无相对运动趋势,学生不

易判断。其实,只要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A是否运动,显

然物体A是不动的(因为B不动),可见无运动趋势。除这种

假设接触面光滑看物体是否运动,来判断物体有无运动趋势

外,还可用反证法判断。即假设有静摩擦力,如物体A若受静

摩擦力必然方向向右,则物体A必将运动。而题中物体A静

止不动,故物体A不受静摩擦力。

4.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无关

这一重要结论也是难于理解的。如图1-3中物体A所受

。3·

静摩擦力大小等于该物体的重力大小。无

论力F变大或变小,物体A所受静摩擦力

大小不变。可见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无关。

但是,由于最大静摩擦力计算式为:fm=u。N(教学大纲不要求介绍),因此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有关。这点

图1-3

应该注意。

5.摩擦力的方向判断

摩擦力方向:①摩擦力方向沿着接触面的切线方向;②摩擦力方向与该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趋势)方向相反。这里的“相对”二字是指相对于相互作用的物体而言,而并非指相对地面,另外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不能推广为摩擦力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反,这一点也应该注意。

例如,物体A质量为m=2

千克,放在物体B上面,B质量为

A

M=8千克。开始物体B以速度y

B

=10米/秒向右运动,而物体A

相对地静止。今给物体B一个水

图1-4

平向左的力F=2牛,已知B和

平面间摩擦系数以=0.2,如图1-4所示,则:物体A所受摩

擦力方向向右(相对物体B),而不是向左(相对地面)。物体

B受物体A的摩擦力方向向左(相对物体A),受地面的摩擦

力方向向左(相对地面),而不是向右(与F方向相反)。

(二)力的计算

物体受力情况清楚之后,便是力的计算间题。其一求合

4。

力;其二求分力。无论求合力还是求分力,均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首先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画出“力图”,然后应用数学知识计算(当然也可直接用作图法,但必须规定出恰当的“标度”)。这里着重讨论实际问题中一个力的分解。

例如,如图1-5所示,重物的质量为5千克,斜杆AB长

为1.5米,BC长2.0米,AC间距离为1.0米,求杆AB和

BC所受的力。

B

图1-5

图1-6

解:绳子拉力的分力即是AB杆和BC杆所受的力,其

“力图”如图1-6所示。

根据几何学知识:

△ABCO△BF BCT

-

F8c=2.0×50=100(牛)

同理:岩-8

F4B=1.5×50=75(牛)

从上面解的过程,可知实际问题中一个力分解步骤为:

(1)根据力的作用效果(产生形变或改变质点运动状态)确

。5

定分解方向;(2)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确定力的分解“力图”;(3)应用数学知识计算。

(三)物体的平衡(静力学)

关于物体的平衡,主要研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即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情况。而一般物体的平衡(刚体平衡)不研究。

1.什么是质点平衡(状态)

质点的平衡状态表现为两种情况(现象):①保持静止状态;②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见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即是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2.平衡条件

∑F=0。(表示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x=0

∑F,=0

值得注意的是,中学阶段研究的共点力均为平面力系,因此有时尽管几个力作用点不同,但经过变换也可转化为共点力情况。然而这样显然是复杂的。如果用正交分解法,则应用分量式处理即可简化。

若三个力作用下物体平衡,如图1-7甲所示,根据求合力的三角形法可知,三个力的图示必然围成一个闭合三角形,如图1-7乙所示。

可见:

TT8 TA

sing

sinβsin7

此种情况,如应用分量式求解也是很麻烦的。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