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叶璐,廖俐,黄海宁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幼儿文学》

【作 者】叶璐,廖俐,黄海宁主编
【丛书名】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精品教材
【页 数】 177
【出版社】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2020.07
【ISBN号】978-7-5643-7515-7
【分 类】儿童文学理论-教材
【参考文献】 叶璐,廖俐,黄海宁主编. 幼儿文学.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0.07.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幼儿文学》内容提要:

本书为高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教材,读者对象为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本书共分为八个章节:幼儿文学概述、儿歌、幼儿诗、幼儿故事、童话、寓言、幼儿戏剧和图画书,系统阐释了幼儿文学各类表现形式的基础知识及其在幼儿园教学实践当中的运用情况。本书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特别注重幼儿文学作品与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的融合性,强调用文学知识服务幼儿教育的理念。本书适合中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使用,也可供早教机构、幼儿园教师及广大家长参考阅……

《幼儿文学》内容试读

第一章

幼儿文学概述

【学习目标】

1.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含义,了解中国现当代幼儿文学的发展。

2.掌握幼儿文学的基本特征,体会幼儿文学的童真特点。

3.明确幼儿文学与幼儿教育的关系。

第一节幼儿文学的基本含义

【知识殿堂】

一、幼儿文学的含义

幼儿文学是以0~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要的文学。

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儿童文学中最具特色、与成人文学差异性最明显的类型。幼儿文学中的“幼儿”作为年龄表征,具有流动性和历史性。现代幼儿文学建立在成人/儿童、儿童/幼儿具有本质差异的二分式假设之上,具有双重的“异质性”和依赖性。以年龄阶段理论为基础的幼儿文学存在无限分化的可能,共性与差异、连续与断裂之间的失衡将导致幼儿文学的碎片化、贫乏化与读者的同质化。视觉化或视听结合是幼儿文学新的表现形态,但不可取代传统的纯文字形式的文学听赏。

001

即份

小贴士

幼儿文学包括这样一些基本内涵:

它是成人为幼儿创作或改编的文学,基于成人不但相信儿童与成人有本质差异,而且认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也非常不同的观点。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中最低幼的层次,也最能反映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它与成人文学及其他层次儿童文学之间的差异既是程度上的,也可能是种类上的。幼儿主要指学龄前的孩子,有时也延伸到七

八岁的儿童。视觉化或视听结合是幼儿文学新的表现形态,不可取代传统的纯文字听赏。成人不可避免会将自己的童年想象和价值观镶嵌其中,幼儿文学常隐藏着矛盾的二元性:即使表现幼儿的天真,也需要具备超越天真的知识才能发现和欣赏这种天真;既赞美童年的无知,又想要清除这种无知,引导童年走向成年。幼儿文学与儿童文学、成人文学之间的边界是必要的,却不是固定的和泾渭分明的,幼儿文学的艺术魅力往往存在于那些难以捉摸的边界之中。

(资料来源:杜传坤《边界与困境:定义幼儿文学》)

中国现代幼儿文学的发生

幼儿文学作为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非常鲜明。幼儿文学的发展对儿童文学的整体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中国现代幼儿文学的发生是一个长期过程,直到二十世纪下半叶才从独立走向繁荣,可从三个方面考察其源流与萌发:一是中国古代民间文学的听赏特点与幼儿天然地亲近,蒙学读物中的韵语也与此一脉相承,听赏阅读不应被视觉化,也不应被视听结合的图像化阅读所取代。二是晚清以降,新式启蒙教育尤其幼儿教育为幼儿文学提供了契机,同时也赋予其较强的教化色彩,而以心理学上的年龄阶段特征作为幼儿文学的理论基础,其适用性以及文学性与教育性的关系摆置始终是个问题。三是近现代儿童报刊图书出版市场的繁荣为幼儿文学提供了有力支撑,却也可能造成商业化与文学性之间的矛盾。梳理现代幼儿文学的源流与萌芽,对当今幼儿文学的发展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现代幼儿文学作为现代儿童文学的一个分支存在,而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产生于“五四”时期,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30年时间里,幼儿文学也迅速发展、壮大和成熟起来。由于中国悠久、优秀的文学传统的滋养,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推动,加上当时翻译了许多国外的文学作品,对世界进步幼儿文学进行了积极借鉴和吸收,形成了以下几个发展期:

1.“五四”时期

“五四”时期,儿童文学创作者与研究者在思想上认识到儿童文学必须以儿童为出发点,提倡“发现”儿童,解放儿童,提出了理解和服务儿童的重要性。在鲁迅和周作人等人的努

002

力下,儿童文学理论被初步建立。鲁迅“救救孩子”的呼声可谓拉开了我国现代儿童观的序幕,周作人也进行了许多童话研究。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分支的幼儿文学理论也逐渐萌芽。这一时期对外国儿童文学的引进与翻译,也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此外,周作人、叶圣陶等人也致力整理、开发我国民间儿童文学。同时,大多数成人作家为儿童创作(其中以儿歌、童话最多),这其中叶圣陶的童话就为中国童话开创了一条自己的路。

2.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联”时期

这一时期儿童文化、文学协会的成立,出版业的扩大,使儿童报刊、丛书的出版如雨后春笋,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也有了相当的规模。本时期儿童文学创作以童话的成就最大,如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代表当时儿童文学创作最高水平。

3.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

这段时间的作品主要是以“抗日救亡”为主题,出现了一大批以爱国为主题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如《鸡毛信》《雨来没有死》《虾球传》等。

4.当代

现代儿童文学的开拓者、建设者们为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儿童文学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这为儿童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保障。社会主义的儿童观及儿童文学观的更新带来了创作题材的扩展。相应地,幼儿文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有许多作家和画家参加了以幼儿读者为对象的创作,涌现了如《渔童》《小蝌蚪找妈妈》《小马过河》《金瓜儿银瓜儿》等作品。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幼儿文学的繁荣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是总体来看,文学创作领域对幼儿文学的重视还是不够。改革开放以后,幼儿文学的发展出现新的转机。1978年10月,国家出版局在庐山召开了“全国少年儿童读物出版工作座谈会”,议题之一便是繁荣发展幼儿文学。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始,我国幼儿文学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在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下,一大批幼儿文学作家迅速崛起。幼儿文学的传播媒介迅速发展,幼儿文学出版事业繁荣兴旺,幼儿图书内容丰富、品种多样。

三、幼儿文学的特征

1.语言浅显易懂、通俗和规范,富于动感

别说我小

妈妈你别说我小,我会穿衣和洗澡。爸爸你别说我小,我会擦桌把地扫。奶奶你别说我小,我会种花把水浇。爷爷你别说我小,我做的活可不少。

003

一点也不吵,

一点也不闹。小宝宝躺着睡觉,闭上小眼睛,

脸上带着笑。

(二)增长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

幼儿文学涉及了大千世界中各种知识,恰好能以其知识的广泛性和趣味性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扩展他们的眼界,增长他们的知识,又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例如儿歌《地球是个运动员》、幼儿诗《四季的脚步声》、童话《三个愿望》等。

三颗小星星

太阳妈妈有三个孩子:红星星、黄星星、绿星星。三颗星星长大了,太阳妈妈教他们学本领。

红星星的本领是让跑的物体停下来,黄星星的本领是让跑的物体放慢速度注意安全,绿星星的本领是让物体跑起来。三颗星星学会了本领。太阳妈妈吐口气,用太阳风把三颗星星吹到地球上。

好多年过去了,太阳妈妈思念孩子,她发出了呼唤信号。三颗星星又回到了太阳妈妈的身边,地球却出了事。所有的马路塞满了汽车,爸爸妈妈上不了班,小朋友去不了幼儿园。

地球上的人发出了求救信号。三颗星星立刻返回了地球,马路又通畅了。从那以后,三颗星星再也没有离开过地球。到现在,太阳妈妈也不知道三颗星星在地球上做什么。

地球上的小朋友都知道红黄绿三颗星星,也都喜欢他们。因为在每个十字路口,

三颗星星都天天向小朋友问好。

(三)丰富幼儿的语言,提高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

幼儿文学的语言不仅浅显明白,而且优美生动。幼儿可以从中学到大量的词汇、语法和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幼儿可以从幼儿文学作品中体会各种情感,进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同时,幼儿的思维能力也能得到不断提高。幼儿文学是发展幼儿想象力的最佳载体。幼儿在欣赏文学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地想象,很好地培养了幼儿的创造精神。

雨铃铛沙沙响,沙沙响,春雨洒在房檐上,房檐上,挂水珠,好像串串小铃铛!

005

丁零当啷,丁零当哪,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来盖新房!

知绵

小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发展促进思维的发展。

作品中活跃着的生动的形象和色彩鲜艳的插画,可以帮助幼儿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意象,促进孩子形象性思维的发展。

而分析、判断、综合、推理等过程更有助于发展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

(四)培养幼儿的情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可以给幼儿带来美的享受。幼儿文学能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一是对美的感受能力,二是对美的欣赏能力,进而初步明确美的标准。

一片红树叶

秋天的风,吹过了山谷和田野。光秃秃的老橡树上,还站着一片,小小的红树叶。老橡树说再见吧,孩子。等到明年春天,我再听你唱歌…小小的红树叶,低声地告诉橡树爷爷一

再等等吧,等到雪花飘落,冬天正在路上呢,我们都走了,你有多么寂寞。

(五)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幼儿文学的娱乐作用比其他任何文学都更为突出,给幼儿带来快乐是幼儿文学的重要任务。从中获得愉悦感对幼儿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无疑能起到良好作用。幼儿文学有助于疏导

00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