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律动》郑晓,尤怡红主编;徐荣,陈小茹,刘翠萍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幼儿律动》

【作 者】郑晓,尤怡红主编;徐荣,陈小茹,刘翠萍副主编
【页 数】 127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17.08
【ISBN号】9787309091991
【价 格】22.00
【分 类】音乐课-学前教育-幼儿师范学校-教材
【参考文献】 郑晓,尤怡红主编;徐荣,陈小茹,刘翠萍副主编. 幼儿律动.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7.08.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幼儿律动》内容提要:

本教程强调幼儿律动的游戏性、趣味性和时代感。根据不同年龄段划分为小班、中班、大班。内容丰富广泛,除了提供自然、植物、动物、家园、生活常识等主题外,还在律动基础上增加了部分幼儿歌舞表演。

《幼儿律动》内容试读

第一章律动概述

第一节什么是律动

一、律动的概念

律动也称为音乐动作,从字面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有节律的动作,或者是有韵律的运动。多指人们听到音乐时能够按照节奏的特点和音乐的情绪用形象化、节奏化的形体动作表达对音乐内容的理解。

律动这个词最早是由希腊语变化发展而来的,原为美好、平衡、调整、富于节奏的意思。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解决音乐表演者的身体感受力和表现力,提高戏剧表演者的艺术表现力,法国歌唱家和音乐理论家弗朗索瓦·德尔萨特(1811一1871)率先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动作原理和表情体系,并在《应用美学的科学》一书中加以描述。以后瑞士音乐教育家和理论家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1865一1950)受到了德尔萨特的影响,创造了一套取名为“人体律动操”的节奏练习,并通过不断深入地研究形成了“体态动律教学法”。他的目的在于唤醒人所具有的天生的节奏本能,把对音乐的情感体验转化为具体的动作、节奏和声音,通过节奏训练促进身心的和谐,增强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感受力与表现力,使感情更加细腻,更加敏锐,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各方面的进步。他的研究成果影响了音乐、舞蹈学科,逐渐成为早期现代舞者们不可多得的身体练习方法,并且影响到德国现代舞先驱鲁道夫·冯·拉班,促使他发明了“人体动律学”这一关系“人体小宇宙的运动规律”的现代舞蹈理论体系

构成律动的两个基本因素是音乐和动作,但在音乐和舞蹈两个学科中,对于律动却有着不同的解释和作用

二、音乐视角下的律动

从19世纪末开始,欧洲的音乐教育家们将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方法广泛应用于音乐教育之中,人们认为音乐是艺术家对人类情感的转释,而身体各个部分的反应都是情绪的表现。因此音乐训练首先应该训练人体,单纯学习音乐而不结合身体运动是不全面的。他们发现人的身体就是一件最好的“乐器”,因此要求学生把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体验音乐的速度、力度、时值变化、音色对比,释放内心感情,把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达尔克罗兹强调音乐教育应该通过儿童喜爱的音乐与运动结合的学习形式,将音乐表现中音响的力度、速度、音色的对比变化等要素,与儿童运动时的能量、空间、时间融合在一起,培养他们具有联系和体验音乐情绪的能力。因此在音乐学科里,融身体音乐、情感为一体的体态律动是培养学生利用听觉获得轻松、协调自如的节奏感的有效方法。用律动的手段把内心的音乐感觉诱发出来,这一教学方法在欧洲的音乐教育中取得较好的成效,并逐渐扩大影响到各国的音乐教育

音乐是听觉艺术,其最基础、最重要的基本要素是节奏,而节奏的感觉则依赖于运动。音响运动

的轻重缓急形成了节奏,其中节拍的强弱或长短交替出现合乎一定的规律,使乐曲中周期性出现节奏序列。体态律动改变了人们以往听的手段与方法,提升了听的本质意义,同时更加重视听的反馈与评价,它借助人体动作这一媒介,将音乐节奏、情感体验通过律动转化为显性的外在体现

三、舞蹈视角下的律动

律动,在舞蹈领域里说就是有节奏的跳动,有规律的运动,一般在广义上是指人们能够按照一定的节奏通过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一种运动方式。狭义上是指以肢体动作直接体现音乐性质和节奏特点,是一种带有舞动性质的身体运动。当人们在音乐的感染下,身体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自由地、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地运动,从而将音乐与身心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肢体动作表现音乐表达情感。舞动身体是人一种天生的自然反应,舞蹈律动使人们对节奏、旋律、对情感的表现更本质更纯粹,这种同步即兴反应的肢体动作比语言表达更彻底地体现出对音乐的心神意会与融会贯通

舞蹈以人的形体动作为表现手段,它与音乐又是密切相关的。人们都说“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是音乐的形体”(《艺术概论》),也有人说音乐是流动的舞蹈,而舞蹈动作节奏的进行正是表现音乐内在的灵魂形象。由于体态律动融合了音乐与形体两者的协调配合,以形体动作表现音乐节奏与情绪,强调形体动作的韵律感和节奏性,非常符合舞蹈的动作特性,对舞蹈的学习与训练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逐渐被直接运用到早期现代舞的身体训练中。体态律动不仅启蒙了早期现代舞者的身体练习,而且启发了德国现代舞理论家和教育家一拉班发明了“人体动律学”和“拉班舞谱”。随着体态律动的开展,人们已经认识到要学习舞蹈,必先进行身体律动的体验与学习,从而提高身体部位的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节奏性,更好地培养艺术感受力与表现力,它有利于舞蹈的学习与表演。作为一种舞蹈训练的手段和教学方式,体态律动在它原有的即兴性和自发性基础上,更加突出了目的性、主动性、规定性的训练价值,完全脱离了最初“闻乐起舞”的自娱性状态,而成为舞者感受和表现音乐、把握节奏,增强身体表现力的手段与途径。

四、幼儿律动

幼儿律动也称幼儿韵律活动,是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以及身体发育的需要,结合音乐、体态所进行的活动与训练。一是指教师指导幼儿跟随音乐有节奏地进行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旋律的起伏等音乐元素;二是指幼儿随着音乐自由地用身体动作,表达音乐。婴儿在出生之后就开始了动作的发展,在幼儿成长初期,语言和行为能力发育还不完全,他们主要是靠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图,蹒跚学步的幼儿大都能自发地随音乐而动,可以说律动自古以来就是幼儿天生自然的表现行为。音乐起伏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强弱有序的力度、缓急有致的速度以及各种不同的感情变换,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对动作的反应,引导幼儿进人身体和情绪的表现中去。在幼儿韵律活动中,音乐与身体动作常常紧密结合的,通过体态动作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较好地促进身体动作的发展,增强幼儿身体运动的能力以及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在幼儿园的音乐舞蹈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2

第二节律动的特点与作用

一、幼儿律动的特点

幼儿律动不是简单的音乐训练或舞蹈训练,而是符合不同幼儿年龄特征和心理发育水平的一种韵律活动。它根据音乐特点和表现内容,重复、有规律地做某个动作或一组动作,有着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简单重复、即兴自由的特点。律动自古以来就是幼儿天生自然的表现行为,舞动身体是幼儿一种本能的反应,因为幼儿都有好奇、喜欢模仿、热爱游戏的天性,当教师把握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和幼儿律动特点,就能较好地进行幼儿律动教学和创编,使幼儿能够从活动中获得快乐,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一)幼儿律动的形象直观性

人的思维发展轨迹一般是从直觉思维发展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幼儿时期大脑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大多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理解事物以直观形象为主。符合幼儿认知能力和身体发育水平的幼儿律动主要表现动物、植物、各种自然现象和简单的社会生活,如幼儿律动《蒲公英》《小蜗牛》、《洗手歌》、《剪羊毛》、《游泳操》、《小闹钟》等,动作形象直观、特征明显、简单明了,易于幼儿理解与学习。由于形体动作具有形象性、多义性的特点,通过幼儿律动能较好地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使幼儿的形象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在教师启发引导下,提高思维能力」

由于幼儿的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理解事物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幼儿律动教学应注意这一特点。以形象性的动作为主,教师要尽量用语言启发幼儿自己理解与创造律动动作,让孩子在尝试、寻找适合的律动动作过程中,体验创造性想象和操作过程所带来的乐趣,而老师更多的是起到引导、启发和掌控作用,这样才能通过律动的形象性特点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等多方面能力。

(二)幼儿律动的模仿性

人的学习大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幼儿更是如此,由于幼儿认知水平不高,其生理、心理水平有限,思维方式更多局限于形象思维,因此决定了幼儿律动主要以身体动作来模仿和表现律动内容。幼儿律动强调突出事物的显著特征,通过身体动作以及说、唱等手段对表现对象进行多方面的模仿,帮助其理解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从而激发幼儿理解与把握事物的内在特性。在幼儿律动中,孩子们边做、边听、边唱、边看,多种感官同时参与,从感受事物的外在形象入手,同时教师用形象性、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和鼓励幼儿进行想象与创造,提高他们对模仿对象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更准确、更自如地表达。因为模仿只是手段和过程,最终目的是要开启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大门。

(三)幼儿律动的游戏性

众所周知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幼儿阶段的一切学习活动都要符合孩子的天性,那就是“在玩中学习”,幼儿律动其实就是一种艺术性的认知游戏。一般来说孩子活泼好动,安静、集中注意时间较短,只对具体形象和自己生活中接触到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有兴趣,因此其学习的手段大多以模仿、游戏为主,可以说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佳手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寓教于乐”。幼儿律动充分考虑了孩子的身心特点,将活动融合到游戏中。例如幼儿律动《小老鼠大脸猫》、《小熊舞》、《小闹钟》都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在快乐气氛中提高学习兴趣,使孩子在游戏中逐步掌握学习内容,形成相关的能力,从而达到活动的目的,因此在幼儿律动中一定要强调和重视游戏性特点。

(四)幼儿律动的重复性

幼儿律动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动作的重复性。重复且易学,通过不断重复单一动作或同一组动作】促使幼儿形成相对固定的动作模式,强化记忆动作过程,孩子的重复性动作是独立学习的过程,幼儿需要参与到各种积极的活动中来进行学习并掌握概念。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他们需要对动作过程的反复地体验,以便探索和试验这些新概念,或是接受他们暂时不能理解透彻的概念。“重复性”学习和自

我锻炼过程,是孩子主动的学习领悟行为,也是幼儿自发地提高某种身体能力(大运动能力、手部精细动作)的独立学习过程。比如,当幼儿掌握跳跃动作以后,他需要反复练习,直到能很随意地跳起(五)幼儿律动的音乐节奏与动作的配合

幼儿律动也称为音乐动作,是音乐与韵律动作的有机结合,也是音乐和舞蹈一种启蒙学习。在幼儿律动中两者是紧密联系,相互理解的。因此开展幼儿律动时应强调幼儿随着音乐节奏和情绪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引导幼儿体会音乐与动作的联系,使幼儿能通过身体各部的动态来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例如通过拍手、跺脚、跳跃、拍腿、手腕动作、步伐变化等,将音乐的风格和快慢、强弱、起伏的特点准确表现出来,从而提高幼儿对音乐和动作的敏感性和灵活性,发展幼儿肢体灵活性和对艺术的感受力。

二、幼儿律动的作用

幼儿律动是以幼儿身体动作为基础,以节奏训练为中心的一种综合性艺术活动,它所具有游戏性、表演性和反复性的特点,非常符合幼儿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满足了孩子好奇好动年龄特征。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能欣赏到动听的音乐,展现优美的舞姿,因此在幼儿的听觉、视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他们在得到艺术陶冶的同时,不断提高身心协调活动的能力,并通过律动丰富的内容认识自然、了解世界、学习社会生活,对于幼儿时期的身心发展和各方面能力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形象有趣的施教手段是孩子们所乐于接受的,也是幼儿表达情绪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因此成为幼儿喜爱的

一种活动。

幼儿时期的身心发展和教育活动密切相关,直观而形象的施教手段是最容易为孩子们所接受的。幼儿律动且歌且舞、内容丰富、形象夸张、重复易学,符合幼儿认识发展水平。对于幼儿时期身心发展

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幼儿律动能锻炼身体机能,提高幼儿协调性、平衡衡感、灵巧性的发展水平,加强关节、骨骼、肌肉、神经元的发育,增强注意力、瞬间力、持久力、距离感、敏捷性等身体素质的锻炼:其次,幼儿律动能引导幼儿潜在能力的发展,增进幼儿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认识与适应力:再者,幼儿律动能确立幼儿行为目标,激发精神意识,参与学习活动,如:勇敢果决、独立自主、团结合作、自信心、专注力等性格的树立。

幼儿律动是孩子在音乐中按节奏和音乐的特点进行身体动作,它通过清晰可见的动态形象认识外部世界、表达情感的活动。幼儿律动将教学寓教于乐,使听说和运动结合起来,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达到心理和生理的和谐一致。因此不仅能较好地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提高幼儿身体活动能力,促进骨骼发育,同时在其他领域也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幼儿律动对于幼儿智力发育及大脑支配身体的感统协调能力,以及对幼儿肢体发育和灵活性、协调性等发展、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初的、也是最有效的施教手段。而在对身体机能锻炼方面,幼儿律动又起到如下的作用。(一)幼儿律动促进身体机能的发育

幼儿时期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此时大脑支配能力还较弱,因此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感较差。幼儿在进行舞蹈律动时,身体各个关节、肌肉、韧带都得到运动,动

作的活动性、对称性、方向性以及上下肢的配合等,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因为幼儿律动需要不仅要听音乐、唱歌,还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舞动身体,使得幼儿的肢体和各个系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运动。而律动时的跳跃、行进等,增强了幼儿心肺功能、呼吸系统的发育,较好地训练了幼儿的平衡感和灵活性,有效地刺激大脑中枢功能的发展,增强大脑细胞的活动能力。可见,幼儿在律动中促进了其骨骼、肌肉、关节的发育和生长,韧带得到拉伸变得纤长而有弹性,避免因关节、肌肉不够结实而造成的意外,使幼儿变得挺拔,动作的协调性、平衡性得到提高,并使动作更加优美、舒展。在律动过程中幼儿的心肺功能、呼吸系统也得到提高,身体素质得到增强,同时开发了右脑,促进思维的发展。可以说,幼儿律动是一种全身性的活动

(二)幼儿律动促进节奏感与音乐感受力的发展

音乐、舞蹈都是表现性的艺术,而律动教学则是把音乐感受和身体运动密切结合起来的有效手段。音乐是幼儿律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感受音乐、以身体动作表现音乐是幼儿律动的基础。而节奏是音乐的重要元素,任何音乐形象都离不开节奏,都是按照一定的节奏来进行,节奏的变化、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影响着动作的幅度、力度与情绪的变化。开展幼儿律动活动,教师以形体动作和语言启发孩子理解和感受不同节奏的特点和形式,引导幼儿对不同节奏的反应与体现。此外,老师运用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同时借助图片和其他教学手段的帮助,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拍、情绪速度认识和了解音乐,并以动作“外化音乐”,逐步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受,使其逐渐地投入到音乐的情境中,增强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三)幼儿律动对幼儿认知能力与表现力的培养

幼儿期的孩子各方面还于发展阶段,语言能力较弱,认知水平较低,身体动作是他们认识周围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幼儿律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动以形象性动作为主,它所特有的形象性、直观性的动作能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形象思维,认识外部世界。幼儿通过不同的动作形态、音乐音响、歌词等形象的方式,能较快地理解和学习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生活方式,初步掌握了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在律动活动过程中,不仅使幼儿的身体得到锻炼,更让幼儿逐渐积累了各种生活常识,成为培养孩子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幼儿的语言开发、美感熏陶、智力发展、个性形成等早教启蒙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孩子认识能力得到提高。

幼儿律动带有基本的歌唱表演和形体表演,律动教学在是把握音乐情绪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音乐特点来设计,以动作的强度、幅度表现音乐的高低、长短、强弱。借助形体动作表现表现自然社会的特征景象与生活场景,通过不同风格的舞曲,如轻快活泼或柔和优美,民族性或现代性的,使律动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教师在幼儿律动中应积极创设活动意境,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反映律动内容和音乐节奏的强弱、快慢,给幼儿提供表达情感的机会。幼儿在愉快的律动活动中,较好地开发了右脑,挖掘智力潜能,提高了表现力(四)幼儿律动对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幼儿一日的饮食起居,包括学习活动和游戏,多以群体的形式进行,幼儿律动也不例外。由于幼儿律动主要以集体形式开展,相互的交流、配合、协作是必不可少的,在表演过程中每个人都是活动的一部分,例如有队形的变化、角色的配合、动作的对应等。这就要求孩子在活动中应兼顾他人,考虑与他人的联系,而不可我行我素,独自发挥,要有一定的群体意识和相互配合的要求。可见,幼儿律动不仅让孩子得到艺术熏陶,锻炼身体,开发智力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幼儿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孩子从中得到相关的身体机能和大脑思维以及意志品质等诸多方面的锻炼,培养了幼儿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幼儿律动对孩子合作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5

第三节律动的分类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律动随处可见,可以根据不同活动的性质、用途和需要来加以分类。作为幼儿教育活动的手段之一,为了更好地完成各种幼儿教育活动、有效使用律动这种施教手段,我们人为划分了活动中与之相匹配的幼儿律动种类

一、按律动内容分:植物类、动物类、自然类、社会类

幼儿律动内容丰富多样,包罗万象,有自然界各种物体与现象,还有简单的生活常识和生活场景,根据幼儿认知水平和喜欢的对象,幼儿律动按其表现内容大致可分为几大类。(一)植物类

主要表现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在幼儿世界里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根草都是有生命。花开花落,春华秋实,一草一木四季不同景色、不同变化让孩子们感到好奇,激发他们求知、探索的渴望,也是孩子们乐于表现的对象。通过此类律动较好地帮助孩子们了解自然环境,认识我们不同的植物及特点。如《鲜花开》、《小松树》、《石榴娃娃》、《小草说》等,培养孩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二)动物类

动物是孩子们喜欢的对象,也是孩子们的重要玩伴,在动物园、日常生活中也能见到不同的动物形态,有的更成为生活中的好朋友。动物不同的外形、动态、颜色、习性等等让孩子们着迷,因此对于动物孩子们有着天然有喜爱。动物类的幼儿律动非常丰富,有天空飞的,海里游的,地上走的:食草的、食肉的、山上的、草原的等等。律动教学通过清晰可见的动态形象模仿动物的外形、动态与叫声,开展关于动物的游戏,是幼儿特别喜欢的内容。如《蹦蹦兔》、《小鸡啄米》、《小蝌蚪变青蛙》.《十二属相》《两只老虎》、《小燕子》、《小蝴蝶》等。(三)自然类

好奇、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幼儿时期由于他们的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因此认知能力较低,所以对于一些自然现象较为兴趣,常常会发问“天为什么会下雨?”、“月亮为什么有时是圆的,有时是弯的?”“天空为什么会打雷?”、“星星为什么晚上才出来?”,这些自然现象常常使他们好奇、感到无法理解。幼儿律动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在律动中让幼儿了解基本的自然现象,渗透科学知识。自然类的律动有《小星星》、《下雨了》、《天黑黑》、《太阳公公》等。(四)社会类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何使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学会分辨善恶,建立正确是非观念,使孩子正确认识社会存在,得以健康成长是教育的重要目地。在幼儿律动中,通过社会类的内容可以帮助孩子了解社会规则,引导幼儿养成较好的生活习惯,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塑造良好个性。社会类的幼儿律动有《洗手歌》《放学啦》、《小娃娃跌倒了》.《乖孩子》.《打电话》、《小小解放军》、《机器人的早晨》等

二、按动作特点分:欢快活泼、抒情优美、民族风格、现代风格

幼儿律动与音乐密不可分,幼儿律动是根据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用身体的动作表达出来。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