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通史》李靖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清河通史》

【作 者】李靖主编
【丛书名】清河县地情文化
【页 数】 390
【出版社】 北京:团结出版社 , 2021.09
【ISBN号】978-7-5126-9115-5
【价 格】518.00(全3册)
【分 类】清河县-地方史
【参考文献】 李靖主编. 清河通史. 北京:团结出版社, 2021.09.

图书目录:

《清河通史》内容提要:

《清河通史》内容试读

第一章上古先秦时期的清河

清河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人文荟萃的古城,它环境优

越、地理位置关键,早在上古时期就是中华民族先人的重要活动中心。古史传说时代,玄嚣青阳氏、挥、句芒及其部落曾在这里繁衍生息;舜帝、鲧、大禹、伯益等上古帝王曾在这里留下了足迹。早商时期,这里曾是祖乙迁邢前的重要据点:西周时期,这里是地域

北方游牧民族侵袭的前哨,留下了邢候搏戎的纪念和张仲抗击猃狁人的诗歌: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曾是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燕、齐、晋、赵相继再次争雄,留下了许多精彩的历史故事。

第一节清河的自然环境与得名

一、清河的地理概念及古今变化

上古所称的清河,指的是以今清河县为核心区域、辐射周边原

清河郡、贝州、恩州辖区的地域范围。清河县,古称青阳、清阳、甘陵,曾长期是清河郡、清河国、甘陵国、永清军、恩州、贝州的

先秦时期的清河

治所所在地,现隶属于河北省邢台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南部的冀鲁两省交界处,因县境处于古清河流域而得名,是闻名全国的千年古

1

县,享誉世界的“羊绒之都”。

清河县位于华北平原东南部,太行山东麓,海河水系黑龙港流

域中的南运河西岸,东与山东省夏津县隔河相望,南与河北省临西

县交界,西与河北省威县连接,北与河北省南宫市、故城县相邻,

2

县区面积502平方千米,最大纵距28公里,最大横距27公里。县城所在地葛仙庄村位于东经115.67度,北纬37.07度。清河县下辖葛仙庄镇、连庄镇、油坊镇、谢炉镇、王官庄镇、坝营镇等6镇322个行政村,户籍人口4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近17万人,主要

为汉族人口。

清河县境内主要为古黄河、海河等水系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其地势开阔,地形较为平坦,西部和北部略高,逐渐向东部、南部倾斜。海拔高程为28一31米。地貌类型分为:沙丘平地、沙岗地,黄河古道和浅平洼地,小二坡地形,河旁洼地。卫运河由县东南穿

过县境,清凉江自县西北流经,像两只臂膀环抱着清河。辖区境内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特征,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回暖迅速,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季;秋季天高气爽,气温下降快,太阳辐射减弱。气温的变化为一峰一谷型,夏高冬低,春秋居中。清河

县年干燥度为1.7一1.9。年日照时数为2523.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7%,太阳辐射年平均总量为121.1千卡/平方厘米。清河县年平均温度12.8摄氏度,以6一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6.8摄氏度。12一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3.5摄氏度。清河县降水年际变化大,年变化为单峰型,多雨年与少雨年可差5倍,最多年为1030毫米,最少年份为212毫米,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05.5毫米。

清河县农业素来发达,耕地面积506307亩,全部为可灌溉耕地,人均耕地面积为1.4亩;经济林木种植也极具特色,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山楂之乡。清河工业地域特色浓郁,其中羊绒纺织驰名中外,

之前,邢台地区造井技术已经十分普及。

2000年以来,以李学勤、晁福林等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主张走

出“疑古思潮”,通过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上古史和传说进行重

新解释,因此“释古思潮”兴起。很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邢台的得名不仅与凿井技术有关,还和上古的天象信仰及地理地貌有关有关。

邢台的方位在涿鹿之南偏东,以涿鹿为坐标,邢台属于南方朱雀七宿中的井宿。井宿,南方朱雀七宿中的第一宿,位于双子座,共设星官20位,其中主星官井包含八颗星。中国北方的每年3月上旬晚8点,均可以在正南方天空看到它。

在中国传统的道教二十八宿信仰中,井宿又被称为井木犴,其形象是驼鹿。《山海经》中“精卫填海”也与邢台有关:精卫所居的发鸠山在西山(今太行山),离漳水汇入黄河的地方不远。传说炎帝女儿精卫下海洗澡时被淹死,死后化为神鸟,矢志填平东海,每天从西山衔木填海,朝夕不辍。据众多张氏谱牒记载,黄帝子挥

夜观弧矢星制造弓矢,同时他还发明了罗网。《世本》说“化益作井”,伯益帮助大禹治水路过邢台中东部,发明凿井技术。井、驼鹿、精卫、大海、弓矢、罗网这些看似互不相干的事物实际上反映出了复杂的上古信仰体系。

上古时期的邢台地区中部为中国北方第一大湖一“大陆泽”,

四周为湖畔陆地,上古先民在大陆泽边建立了城邑,其地貌类似一

个“井”字,邢台之名因此产生。当时的华北地区气候温和,湿润

多雨,植被茂盛,有大量的驼鹿出没。邢台地区又对应天空中的井宿,

属于南方朱雀七宿之一,这也与“精卫鸟”的形象相对应。黄帝子挥制造弓矢和发明罗网说明生活在该地区的上古先民以渔猎为主要

生活方式。在舜帝时期,伯益辅佐大禹疏导黄河,“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大陆泽)”,“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

5

于海(渤海)”。因此上古传说是将自然崇拜与人类生活相联系讲述

祖先的故事。精卫填海、挥公作弓矢、伯益凿井这些传说故事和邢

台相联系并不是偶然,它是远古中华先民自然信仰的体现。

邢台市清河县古称“青阳”。关于“青阳”,《说文解字》记载说“青,

6

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丹青之信言象(必)然”,“丹青之信言必然。俗言信若丹青。谓其相生之理有必然也。援此以说从生丹之意。”《尔雅·释天》曰:“春为青阳”。青阳(清河)对应弧矢星,弧矢星属于二十八宿的井宿,意为“(射天狼的)弓箭”,每年当3月上旬晚上在南方天空看见弧矢星也标志着一年春天的到来。晋代张华《博物志》中记载说,黄帝第五子挥因为发明弓矢有功被封在青阳,主祀弧矢星。

黄帝的长子玄嚣也称为青阳氏,他曾经在清河居住过。《山海经》记载“青阳降居泜水”。“泜水”在河北省南部,源出内丘西北,东流入滏阳河。《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记载:“(汉三年)遣张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陈馀祗水上。”青阳氏玄嚣在清河定居了一段时期后,带领部落继续东迁,迁到今曲阜附近。挥则留在了青阳故地。挥的子孙世代传承着制作弓矢的技艺,掌管部落联盟的弓矢制造,因而被赐姓张氏。青阳(清河)是挥部落最早的基业,后来自然也就成了张氏的族源地。

舜帝时期,大禹治水疏导黄河“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开辟了“禹河”(古黄河)。公元前602年,黄河在宿胥口决堤东流,由此禹贡黄河改道。而决口以下的原黄河旧道,上承太行山麓诸路溪水,仍旧是一条东北入海的大河。该河河水清澈,平缓恬静,宜渔宜溉,因此也被称为“清水”或“清河”。

战国时期的清河是齐国和赵国之间的界河。《战国策·齐策一》苏秦说齐王曰:齐“西有清河”:《赵策二》苏秦说赵王曰:赵“东有清河”:《史记·张仪列传》张仪说齐湣王曰:秦攻齐,“悉赵兵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