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通史》钱乘旦,许洁明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英国通史》

【作 者】钱乘旦,许洁明著
【丛书名】万国通史
【页 数】 378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2019.12
【ISBN号】978-7-5520-2889-8
【价 格】68.00
【分 类】英国-历史
【参考文献】 钱乘旦,许洁明著. 英国通史.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9.1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英国通史》内容提要:

本书为我社长销书《英国通史》的修订版,反映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新成果;阐述了英国的兴盛之道,透视了其成功走现现代化的历程;揭示了英国民族的禀赋和创造力,展现了其所开创的现代文明。此次修订作了相关字词的修订和内容的更新。使全书体系更加完整,脉络更清晰。

《英国通史》内容试读

第一章从远古到罗马占领

一、自然环境与海

土地养有着人民,环境制约着发展。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国人具有品

民特性:他们生活在四面环海的岛屿上,英国总面积244200平方千米,东邻北海,西、北面对大西洋,南面是英吉利海峡,与法国隔海相望。

地理学上这里叫“不列颠群岛”,它们星星点点地散布在欧洲大陆西北边的水域中。其中最大的岛屿一大不列颠岛,上面分布着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个区域单位。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分享第二大岛一爱尔兰岛,但在政治上,北爱尔兰和大不列颠共同组成“联合王国”,爱尔兰共和国则是独立于联合王国而存在。至于那些环绕两大主岛的卫星岛,它们与联合王国的政治关系不尽相同:北部的设得兰群岛、奥克尼群岛、赫布里底群岛、爱尔兰海中的盎格利西岛、南部的锡利群岛和英吉利海峡的怀特岛在政治上属于联合王国;马恩岛和海峡岛既不属于联合王国,也没有加入欧洲联盟,然而,它们都是英联邦的成员,拥有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改管理权,同时又与英国王室有特殊的关系。英国政府在国际事务和防务方面对马恩岛和海峡岛拥有代表权,在某些情况下尚可干预其行政事务。

从地图上看,0度子午线穿过伦敦东部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爱尔兰岛的最西部在西经10度,从英格兰东海岸到威尔士西海岸最宽地带也只有300英里(483千米)。英格兰东南部的利泽德角正切北纬50度,而苏格兰东北海岸的设得兰岛则处于北纬60度。这样,从英格兰的最南端到苏

英国通史

格兰的最北端只跨越10个纬度,最长也不过600英里(966千米)。在欧洲国家中英国的面积之小可想而知。然而,小有小的好处,它有助于政治统一,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易于交流,制度容易规范化。

英国海岸线异常曲折,构成了许多港湾。在英国,“内陆”离海洋最远处也不过75英里(120千米)。在人类历史兆始之时,不列颠尚不是游离在大陆之外的孤岛,而是欧洲大陆的一部分。后来,随着冰河纪晚期的冰川川融化,海水升高及其对陆地低洼处的侵蚀,才形成北海和英吉利海峡,而不列颠也与欧洲大陆分离。但是,位于欧洲大陆架上的不列颠诸岛沿海水域不深,一般在300英尺(90米)以内。同时,当大西洋暖流缓缓穿过这个“陆桥”之时,它温暖了空气、提升了水温,使不列颠的气候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都要暖和宜人。浅水、暖流、深湾共同构成了远古时代养育不列颠人的天赐富源。

不列颠岛地貌特征也是自然界几百万年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在史前的几百万年中,地壳的运动曾使海底升腾,被折叠挤压而形成了英国最古老的陆地。后来,暖温时代的冰川消融又使这块土地大部分被沼泽和森林覆盖。此后,沙丘和泥土掩埋了森林,使其遗骸构成了英国的煤矿藏。而且,此后数世纪中,不列颠的气候一度在温带气候和亚北极圈气候间反复交替,使那些因地壳运动而升起的地块受到冰风雨雾等因素的影响,山峰被削平、洼地被填满,形成不列颠的谷地和平原,沿海地带低洼,海岸线凹凸曲折。远古时代地理和气候的变化还造就英国的诸多河流,在这幅员不大的国土上,河流分布的细密令人惊异:苏格兰有克莱德河福斯河和特温得河:英格兰和威尔士有泰恩河、特伦特河、亨柏河、塞文河、埃文河、迪河和泰晤士河:北爱尔兰有斑河与拉根河。

除此之外,英国的地貌特征还可大致分为低地区和高地区两个部分,这种划分在历史上对于人口定居、军事征服、交通与工农业发展都有意义。大体上说,高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低地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部。在低地区,海拔一般不超过1000英尺(305米)。从地质结构看,西部和北部多为远古地球运动所造就的古老岩石。南部和东部则因气候变化而形成沙丘、黏土和石灰地,这是一个特别适合于精耕细作和畜养家畜的沃原。

从总体上看,英国的气候是温暖宜人的。夏日气温一般在摄氏32度以下,冬天则保持在零下10度以上。当然,由于受海拔高度的影响,苏格

第一章●从远古到罗马占领

兰高地比英格兰低地夏凉冬冷。例如,北部的设得兰群岛冬天的平均气温在摄氏3度左右,夏天在12度左右;最南部的怀特岛冬天的气温平均为摄氏5度,夏天为16度。

对英国降雨量发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穿越大西洋的低气压:每年大部分时间都有的西南风:朝向大西洋的漫长西海岸:海岛的狭长构造;以及西高东低的地理结构。结果,西部和北部降雨量最大,为年平均60英寸(1500多毫米),秋冬季是落雨的高峰时节。相比之下,由于西北高地的屏障作用,东南部的降雨量只有年平均30英寸(不到800毫米),夏季降雨更多一些。但总的说来,英国是一个降雨量充沛,多淫雨大雾、少暴雨洪灾的国家。

海在英国人的生活中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与海洋相关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都是不列颠人的至宝:古代社会因海的便利带给不列颠人开放的文化价值观。近代时期,不列颠人为寻求财富而通过大海走遍全世界。中世纪的英格兰国王因海的屏障而不必保有常备军,近代初期这个民族比欧洲许多国家都更早地实现了政治统一。海的便利和海洋的屏障作用同在,21英里(34千米)宽的英吉利海峡把英国与大陆相隔,使英国既容易保持独立,又避开了岛国常出现的孤立、封闭和停滞。在古代,它把英国带到古代文明的摇篮地中海;到后来,它又给英国带来基督教、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6世纪以后,世界商业贸易的重心从地中海移向大西洋,曾经位于文明边缘的英国人,突然发现自己处于世界文明变化的中心,因而就更加奋发图强。这一切无不与海岛的独立、海的屏障和航海的便利息息相关。所以,在不列颠自然史上一个有纪念意义的重大事件是,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地质运动所带来的北海潮水淹没了不列颠与欧洲大陆的连接之处,不列颠从此成为与西欧大陆隔海相望的岛,不列颠人也就成了靠海而生存的海洋民族。

二、早期的人类活动

从整体上看,人类的历史比不列颠岛的自然历史更古老。在更新纪时代,中非的南方古猿已经用熔岩和石英小卵石制造粗糙的砍削器,直立人则开始用岩石制作有边手斧。非洲的手斧文化向北传播,在40万年前到达摩洛哥,30万年前到达法国。据估计,当不列颠尚与欧洲大陆相连

3

英国通史

之时,人类是在第二纪冰期中一个较为温暖的时代,追赶着驯鹿和麝牛而不知不觉来到不列颠的。在肯特郡发现的手斧说明,至少在30万年前人类已在不列颠群岛生存。这些首先进入不列颠的人类先祖尚处在从直立人向智人过渡的时期,1935年在离伦敦18英里、位于泰晤士河边的肯特郡斯旺斯孔布村发现的头骨化石,说明生活在2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斯旺斯孔布人,已经不再是直立人,而开始属于接近现代人的智人了。

托马斯·霍布士说过,旧石器时代的生活是“孤寂、贫困、艰辛、残忍和短暂的”,人的生命周期一般在25年左右,男人们追捕猎物,妇幼则采果挖根以维持生计。在游猎社会每500平方千米土地上的物产才足以满足一个人的生存所需,据此推测该时代的不列颠最多只会有500个人。在埃塞克斯郡的克拉克顿海滩发现了代表英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克拉克顿文化,年代大约为25万年前,这里出土的石器有中心厚边沿薄的类似于手斧的砍砸器,以及由薄石片做成的具有刀刃性质的尖状器和刮削器。这类工具一般都会有多种用途,它基本上属于早期斯旺斯孔布人的杰作。

此后,法国的勒瓦卢瓦文化打制石片技术表明人类开始了一场制作工具的革命:人类从龟形石核上打下一边平直的大石片,制成无需加工就有锋刃的、能剥制兽皮的石刀,有些石片工具的粗端还加以修整,以便装柄,人类还用薄石片直接制成各种有专门用途的手斧。在第三纪间冰期,勒瓦卢瓦文化向不列颠推进。紧接着是第四冰期(武未冰期)的莫斯特文化,其特征是刀口经过修整的石片工具,或有两个切削面的石核工具,这些工具的制造者是生活在10万一15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用兽皮制衣,使用火,以采集和狩猎为生,开始掩埋死者的尸体。他们已领悟到生命的短暂,有了生命的观念,并开始朦胧意识到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到公元前4万年左右,克罗马农人取代尼安德特人,克罗马农人已是真正的智人一高大、直立、强健,他们是真正的猎人,猎取驯鹿、野牛、野马和猛犸象,他们制作窄长形的两面打制的叶形尖器,从而发现了切削刀的原理,他们发明了石制凿子,用以把骨头和鹿角做成尖矛、箭、渔叉等,还可用来雕刻宝石,可见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已经有了审美意识。克罗马农人的叶形尖器文化曾从法国传到不列颠,在德比郡的克罗斯韦尔发现了用来制作皮衣和雕刻骨头的遂石工具,这时大约在公元前13000一前9000年左右,人们在这里发现了第一个有明显不列颠特征的文化一雕刻着一匹马的骨片,这是出土很少的英国旧石器时代的

第一章●从远古到罗马占领

艺术品。

公元前8300年左右大冰川时期突然结束了,旧石器时代人类所追猎的野牛、驯鹿、犀牛也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躲藏在大森林里的喜暖的小动物赤鹿、大角鹿、野猪等,以及桦木、松树、橡树、榆树和菩提树。环境的巨变摧毁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采集狩猎经济,而让位于中石器时代的渔猎经济。人类开始学习抓鱼、捉鸟、逐鹿。他们开始制作独木舟、渔叉、长矛、弓箭。这时,北海一带的马格莱莫申文化和法国的塔登努阿文化为不列颠人提供了中石器时代的生产技术:马格莱莫申人制作了伐树造舟的扁斧,塔登努阿人则精于制作几何形的小燧石工具,这些小燧石安置在木棍上就成了长矛、渔叉和箭。两种文化在不列颠的混合促进了不列颠土著文化的产生,位于英格兰西苏塞克斯的霍舍姆文化就是其中一种。霍舍姆人用塔登努阿人的小燧石和马格莱莫申人的重型手斧,在不列颠第一次建造出一种宽8英尺、深4英尺,以树枝和草皮做顶的“住房”穴坑

新石器时代的农耕和畜牧业是并存的。农耕经济兴起于今天的西亚、北非地区,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10倍的资源,是工业革命出现前人类生产力发生的最大一次变化。在这个时代,那些身材纤细、面孔黝黑、头型窄长的地中海人向东到达多瑙河,向西沿西班牙海岸北上,经布列塔尼到达英格兰、爱尔兰和苏格兰,这些人被称为“伊比利亚人”。到公元前38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文明已经取代了中石器时代的渔猎文化

起初,新石器时代的拓殖者在石灰石高地、海边沙地和白垩土低地定居下来。他们清除森林,开垦沃土,饲养牛、羊、猪、狗,种植大麦小麦,制作陶器,穿戴兽皮衣装。新石器时代不列颠农业最有代表性的遗址是威尔特郡的温得米尔土丘文化。这里留下了新石器时代人用土埂围起的营地,它们由围绕同一圆心的沟渠和堤防组成,沟渠堤防又常常被一条条指向中心的堤道所切断。温得米尔山丘上最大一个营地遗址外圈占地23英亩,内圈占地为外圈的1/4,与沟渠交叉的大量堤道表明,营地是用以保护家畜免遭侵袭的。新石器时代不列颠人的住房最初是用橡树桩支撑兽皮而造成的地穴式土坑,后来慢慢地露出地面,成为半地穴式的房屋他们用燧石手斧砍橡树桩,为寻找制造大砍伐器的燧石,他们在白垩土上挖掘30一40英尺深的矿井,采出燧石制成手斧。这样,温得米尔山民开

5

英国通史

始了不列颠最原始的开采业一采石业,而手斧制作也成为远古不列颠最早的制造业。以温得米尔土丘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不列颠人显然是群居的,他们有营地、燧石矿坑、带有火塘的半地穴式集体住所,并营造长100一400英尺、宽30一50英尺、高约12英尺的长方形集体殡葬墓室。

英格兰科茨沃尔德丘陵的古墓室是由巨石建造的,墓室可容5一50人不等,可供数年丧葬之用。在爱尔兰、苏格兰东南部、设得兰群岛、奥克尼和西部群岛上共有上百处类似的墓葬遗址,有的是由一条通道进入的圆形墓室,有的是由直立的巨型石板建造的方形墓室,内部由平行石板隔成分室。这些建筑使用的石头重约4吨、8吨、10吨不等,显然,从巨石的开采、运输到古墓的建造并非一个家族能完成,从社会学角度看,它说明在新石器时代,不列颠已存在超家族的政治单位。从宗教学意义上说,对于原始社会普遍流行的再生观念,巨石古墓起到了使死者灵魂免于离散,从而再次进入新生命的作用。不论怎样解释,这些荒凉而醒目的纪念物,在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的山丘上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此后,与青铜时代相联系的“大杯文化”出现在不列颠,一支被后人称为“大杯人”的游牧人群,从莱茵河谷越过海峡进入不列颠,他们的名称来自精良制作而呈褐红色的杯形壶,其形体庞大,故为“大杯”。大杯人的居所比新石器时代的不列颠人要简单,但其陶器要精致得多。大杯人穿亚麻衣服,不再实行集体墓葬,而是用平底坟、圆形坟作单体葬。墓室中常出土戟、弓、箭、装饰品和大杯壶。一些史前史学者曾认为,大杯人把治金术从莱茵河畔带到英格兰,现今的考古学家证明,英格兰的大杯居民是从爱尔兰得到铜制短剑和手斧的,这些东西有可能是在新石器晚期从埃及传入西班牙,又从西班牙传入爱尔兰。不管怎么说,到公元前2000年,爱尔兰人已开始用康沃尔生产的锡制造青铜扁斧和戟。可见,即使说大杯人是迁徙而来的,也不是他们带来制造青铜器的技术,而是爱尔兰工匠创造了灿烂的不列颠青铜文化。总之,在不列颠,迟至公元前1400年,青铜扁斧和戟已取代了石制的武器和工具。

在威塞克斯出土的墓葬表明,大约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大杯人开始有贫富分化和等级差别,圆形大墓里的殉葬品远较普通圆坟的多:两边有凸缘的戟、青铜匕首、石制权标头、金耳环、骨镊子、饰针和精美的陶器。显然,这些墓主是大杯人社会中的武士贵族。青铜时代的不列颠无疑已是一个人口较多而富裕的,开始出现等级分化的社会了。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