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学 第10辑》王水照,朱刚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新宋学 第10辑》

【作 者】王水照,朱刚主编
【页 数】 356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22.02
【ISBN号】978-7-309-16056-7
【价 格】128.00
【分 类】中国文学-古典文学研究-宋代-文集
【参考文献】 王水照,朱刚主编. 新宋学 第10辑.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2.02.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新宋学 第10辑》内容提要:

《新宋学 第10辑》内容试读

《彊村叢書》夏敬觀批語輯補

盧康華

一、情况說明

葛渭君先生(1938一2018)是浙江平湖乍浦人,他一生淡泊名利,追求學問,節衣缩食以購圖籍,不僅用於自己整理、研究,還慷慨共享給他人,多年來,得他無私幫助者可謂聚矣。他的功德,至今播譽人口,相信未來也定會一直爲人們所感念。

葛先生在本職工作之餘,潜心學術,除了多種古籍點校外,還参與編纂《宋人軼事彙編》,并獨立編纂出版《詞話叢編補編》這部皇皇巨著,嘉惠學林,居功甚偉。葛先生藏書尤以詞學文獻爲富,其中有部原属夏敬觀舊藏的朱祖謀輯校《疆村叢書》,非常重要。夏公學問淵雅,工詩善詞,畢生致力於詞學研究,深得其中三昧,論詞之言,多具真知灼見,有《忍古樓詞話《詞調溯源》等詞學專著行世。這部《彊村叢書》朱墨批校,粲列書眉,皆出夏公親筆。鑒於這些批校之語對詞學研究的重要参考價值,葛先生遂予輯绿,以《映庵詞評》爲題,公佈在1986年的《詞學》第五輯上。2002年,葛先生在舊輯基礎上,續有增補與修訂,同時又另輯歐陽修等七家詞評,作爲“補遗”,附於卷後,收入當時正在編纂的《詞話叢編補編》(下簡稱《補編》)中。該書於2013年在中華書局正式出版,夏公的這些批校遂進一步爲學界所認識。

然而,夏公批校《疆村叢書》的内容其實并不止此,而且葛先生本人也早已做了大量增補,所增補的條目亦多有後來《補編》本所未收绿者。

五年前,筆者於舊書肆購得一册題爲《映庵手批疆村叢書輯绿》的手稿文献,該册纸張爲墨水黑框,铅筆畫出格子,每莱單面八行,共十七葉,字迹爲黑色鋼肇水所書。卷末署“平湖葛渭君輯绿、李永寧校纱”,并附跋文一莱,云:“明清書商牟利,假托名人手评《花間》《草堂》云云,故毋多價值。近代學者夏敬觀先生於詞學卓然名家,手批《疆村叢書》更具獨到之見。是書爲吾所藏。今將評論之屬輯绿,由李君永寧校纱一過,複印成册,以饗學者同好。癸亥正月,葛渭君記於平湖。”癸亥是1983年,由此說明葛先生早在是年即已完成輯绿初稿,并請人謄抄成册,複印以廣流傳。我所得的這册不僅是李永寧校抄原件,而且

2新宋學

最属珍貴的是上面有红色圓珠筆所作大量批校。經核對筆迹,可以判定皆出葛渭君先生之手。這些批校散見於天頭地脚與字裹行間,有些是對李君抄本句讀之更正、字詞之增删,有些是對詞評所附的原作詞句之明確標出,而大部分則是對抄本詞評條目之增補,其數多達二十則。葛先生本人的增補修改是何時所爲,目前尚難確考,但根據該册所夹带的兩封信件(其中一信述及夏公批語之輯绿及發表情况,此册很可能即當時隨函寄赠),落款時間分别爲1987年1月與1987年3月,可以推测至遲在此時已完成親筆批校。

今以《補編》所收《吷庵詞評》細作校勘,可以發現葛先生的批校增補,有些已經爲後来(即2002年)的增訂本所采纳,如賀鑄《夢江南》(九曲池頭)夏敬觀批語“多以唐人句入詞,有天衣無缝之妙”,於“唐人”下補“成”字,《補編》本已補入;《惜馀春》(急雨收春)夏公批語“‘收’‘約’均煉熟”,於“約”下補“字”字,《補编》本亦已補入。其他多類此,此不具列。最關鍵的是二十則增補的夏公批語,其中僅四則在《補編》中可見,而其餘十六則付闕如。按照常理,葛先生是2002年對载於《詞學》的《映庵詞評》做出增補修訂,理應將1987年左右即已完成增補的這十六則夏公批語采入,但在事實上却遗漏了,或許是時日既久,老人家年事亦高,而《補编》的資料工作又繁巨無比,因此,有所遗忘而留下這個缺憾,也完全可以理解。

幸運的是,葛先生親手批校的這册《映庵手批彊村叢書輯绿》今爲我所寓目。細细披覽,《補编》所缺十六則夏敬觀批語也就引起了我的注意,深感這些詞評的精當,富於學術價值,故不敢藏私,據以校勘整理,公諸於世,以便相關研究者參考,亦俾成葛先生昔年輯绿之美意,庶“發夏老之潜德”。對我而言,這應當也可算是一個小小的文默因緣,更屬後學之青吧。

本次整理在葛先生舊輯《映庵詞評》基础上,爲使題旨更加顯豁,改題爲《(疆村叢書〉夏敬觀批語輯補》;参照《補编》體例,編排批語;每則批語下施以按語,標出先後順序,以便他日《補编》重版時斟酌采入,能够儘量保持夏批原貌;必要處則略加申說,以便讀者知其原委。

辛丑六月初六盧康華謹識

二、批語輯補

張子野詞

剪牡丹緑野連空

“绣屏”必指山言。紅友於“槽”字斷句,似不若於“響”字豆,“出”字爲句較順。紅友於“酒上”二句作九字一句,非是。“花豔”是整辭,清真詞云“大堤花豔鷔郎目”,又《慶春宫》云:“華堂九日逢迎,花豔參差,香霧飘零。”蓋屢用之。紅友以爲“花豔媚”乃誤,將“豔媚”

二字連也。

華按,葛先生於“绣屏必指山言”句后以紅筆補入“紅友於槽字斷句…二字連也”一段,當是原先漏輯夏敬觀批語,後予補足。然《詞話叢編補編》亦僅有“绣屏必指山言”而闕

《彊村叢書》夏敬觀批語輯補3

後面的批語,當據補。

樂章集

黄鶯兒園林晴晝

“谷”字是從入作上叶,乃萬紅友說“今以晁無咎詞校之”,知其不然,蓋作平聲用也。華按:此闋補在《鬥百花》(煦色韶光)前。

征部樂雅歡幽會

“須知”句當連下至“心事”斷句,紅友於“有”字、“下”字分句,誤矣。

“蟲蟲”是妓名,杜筱舫欲改爲“重重”,殆忘却本詞《木蘭花》有“蟲娘”之稱也。《集賢賓》亦作“蟲蟲”。

華按:此闕及下闋《采蓮令》依次補在《慢卷鈾》(閒窗燭暗)後。

采蓮令月華收雲

紅友於“執手”断句,“歧”字注豆,以與下半闋相比,不知“歧”字平、“恨”字去,若一平

一上,尚可相比,與去則不可代替,論文氣自當於“歧”字斷句也。

戚氏晚秋天

“亂”“館”“變”“淺”“畔”俱是仄叶。紅友泥於蘇詞未叶以定此詞,非是。紅友於“堪”字斷句,而注爲叶,則“悲感”之“感”,豈非與“堪”字同在一部,而亦可注爲叶耶!總由泥於蘇詞之故,而忘其義理,未安也。“限”“絆”因蘇詞是叶仄,紅友乃敢注爲仄叶。

華按:此闋補在《尾犯》(晴烟冪冪)後。

擊梧桐香靨深深

紅友謂“教當”是宋人俗語,引金、元人曲用“問當”爲證,未敢斷定。

華按:此闋及以下《過澗歇近》(淮楚)、《安公子》(長川波激)、《過澗歇近》(酒醒)、《輪臺子》(霧敛澄江)四闋,依次補在《引駕行》(虹收殘雨)後。

過澗歇近淮楚

“此際”十一字一氣連下,只可於“只”可注豆。紅友於“恁”字注句,乃泥於晁補之詞。

安公子長川波瀲

當是雙拽頭,於“驅驱”再分一段。

4新宋學

過澗歇近酒醒

“永”字雖本韻中字,但“夜永”二句,即後半闋“展轉”二句,平仄相同。則“永”字非韻,明矣。“凝”字及下半闋之“冷”字皆當是韻,而“翠瓦霜凝”與“疏簾風動”對,“粲枕冰冷”與“香虬烟斷”對。此又句調變换之一格也。

輪臺子霧斂澄江

上半闋已有“聞釣叟”句,此又作“聞野缓”,疑此“聞”字誤。

望海潮東南形勝

“殘星”之光,亦隔林閃閃不止。“流電”寫景逼真。“殘星流電”是并舉,未可於“星”字斷句也。紅友泥於以下半闋相比,於“星”字注句,便少一趣。

華按:葛先生原稿於“殘星’之光,亦隔林閃閃不止。‘流電’窝景逼真”句後以紅筆補夏敬親批語:“殘星流電’是并舉…便少一趣。”《詞話叢編補編》此條僅有“殘星’之光,亦隔林閃閃不止。‘流電’窝景逼真”,而闕後面的批語,當據補。

滿江紅萬恨千愁

此詞第五句多一“許”字,第六句多一“到”字。下半闋“不會得”句多一“得”字,删去則與前詞無異。此真冒鶴翁所謂襯辭也,大抵歌者口增。

華按:此闋及下闋《引駕行》(红塵紫陌)依次補在《望海潮》(東南形勝)後。

引駕行紅塵紫陌

此詞“新晴”以上是秋景,疑是另一殘詞,编者誤冠於此詞之上,如删去,則與仄叶者無異。

小山詞

喜團圓危樓静鎖

疑“解”字在“度”字上,則與下半闋句調同。然不若“解偷送餘香”爲佳也。華按:此闋補在《醉落魄》(天教命薄)後。

東山詞

東吴樂勝游地

此與耆卿“寵佳麗”同而不同,“李”字是叶,“綺”字是叶,“寄”字是叶,乃與柳同者:“被”字,“委”字,似是叶,而“平湖”二句,作三字豆,“鄂君”句作三字雨句,則與柳異。當爲另一體。

《彊村叢書》夏敬觀批語輯補5

華按:此闋補在《翻翠袖》(绣羅垂)後。

醉瓊枝檻外雨波

李冶云:《東山樂府别集》有《定風波》異名《醉瓊枝》者,尋其聲律與《破陣子》同。華按:此闋補在《吹柳絮》(月痕依約)後。

山中白雲詞

瑶臺聚八仙春樹江東

“笑晋人”句不與雲之“出岫”相接。

華按:葛先生在“句”“與”二字間補“不”字,即夏敬觀原批此句當作“笑晋人’句不奥雲之‘出岫'相接”。葛先生一開始脱漏“不”字。核張炎此詞下闋云:“行藏也須在我,笑晋人属菊,出岫方濃。”由“晋人属菊”而承以“出岫方濃”,語意跳躍不貫,故夏敬靓指出二句不相連。《詞話叢編補編》所绿此條無“不”字,當據補。

采桑子西園冷胃

此二句用叠字貫串之,尤無理,是不明調之中分也。

華按:葛先生手稿原作“不明調中之分”,以紅筆將“調中之分”圈去“中”,“之”下補“中”,意即此句属:“此二句用叠字買串之,尤無理,是不明調之中分也。”今检前人《采桑子》之作如李煜(辘辘金井梧桐晚)、晏殊(時光只解催人老)、歐陽修(群芳過後西湖好)等作,上下闋各有兩個四字句,其語意的確一屬上,一屬下,也即《采桑子》詞調將雨個四字句中分属二,而非將二者連貫。因此,夏敬觀指出張炎此作“不明調之中分”。《詞話叢编補編》所绿此條作“不明調中之分”,當據改。

(作者單位:復旦大學中文系)

與少陵詩史同條共貫

—施顧《注東坡先生詩》所載史事發微

陳越卞東波

宋代史學發達,不但各種史學著作層出不窮,而且還出現了一些史學新體例,如“紀事本末體”“綱目體”,以及陳寅恪大力表彰的“長编考異之法”。“年譜”這種史學體式也肇始於天水一朝,并且宋代最早的年譜就是詩人的年譜,即吕大防的《韓吏部文公集年譜《杜工部年譜》,這也顯出宋代文史之學的交融。中國古代典籍的注釋主要見於經史兩部,但到宋代之後,集部的注釋開始大興,宋人注唐詩、宋人注宋詩大量涌現,史學風氣也滲透到集部注釋之中。很多宋人注宋詩,不但附載所注詩人的年譜,而且在具體的注釋中也着意援引史料對詩歌所蕴含的史事進行闡釋,其中施元之、顧禧、施宿合著的《注東坡先生詩》格外引人注目。本書有施宿所作的《東坡先生年譜》①,與宋代其他的蘇献年譜不同,施宿《年譜有明顯的史學導向,不僅參考了宋代第一手的國史資料,而且專列“時事”一欄,有意識地將東坡生平放在宋代歷史的脉絡中加以考察。施顧注坡詩分爲題下注、題左注、句中注,最有史料價值的是施宿所作的“題左注②。“題左注”是對東坡詩歌中涉及的人物與時事的注釋,往往篇幅都較長,除引用宋代國史之外,還充分利用了施宿本人收集或見到的石刻、墨迹等史料。這使得施顧注坡詩超越了單純的詩歌注釋,而具有較高的史學價值,其特色即如清人所言的“與少陵詩史同條共貫©。下文以施宿所作的年譜》和“題左注”爲中心,對施顧注坡詩所載史事進行評析。

一、“采之國史,以譜其年”:施宿《東坡先生年譜》析論

施宿既是題左注的作者,又编纂了《東坡先生年譜》,施宿完成的這兩部分如何互相補充?以下略作探討。

(一)施宿《東坡先生年譜》與題左注的關係施宿《序》表達他對蘇軾的總認識:

羞熙寧變法之初,當國者勢傾天下,一時在廷,雖耆老大臣、累朝之舊,有不能與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