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管理学》颜明健主编;朱泳,黄俊毅副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新时代管理学》

【作 者】颜明健主编;朱泳,黄俊毅副主编
【页 数】 433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2022.08
【ISBN号】978-7-5615-8653-2
【价 格】70.00
【分 类】管理学
【参考文献】 颜明健主编;朱泳,黄俊毅副主编. 新时代管理学.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22.08.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新时代管理学》内容提要:

管理学作为管理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其主要任务就是研究管理活动的共性,总结和提炼管理工作的一般规律。本书包括管理概述、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计划管理、组织管理、领导管理、管理控制、战略管理与决策、管理激励、管理沟通、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创新等相关内容。此为原3版上的改版,适应时代形式,增加了课程思政案例。本书既适合经济管理类应用型本科和专科学生的教学需要,也可作为企业培训、成人教育教材及在职人员的自学参考用书。

《新时代管理学》内容试读

第1章导论

第1章导论

本章学习重点:

了解管理的由来;掌握组织的特征与组织资源;理解管理学的特点;理解管理的定义与内涵;掌握管理的职能;理解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掌握管理者的类型;理解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认识管理的本质;掌握管理者的职责与素质要求;了解企业管理智能化;认识大数据驱动下的管理;了解新时代的中国企业管理。

核心知识点:

1.管理学(management)

2.管理(manage)

3.计划(plan)

4.组织(organize)

5.领导(lead)

6.控制(control)

7.创新(innovate)

8.效率(efficiency)

9.效能(effectiveness)

10.管理者(manager)

1l.管理者角色理论(manager's role theory)l2.管理技能(management skills)

新时代管理学

开篇案例

海尔:一家输出管理模式的先驱企业

2017年9月,加里·哈默、马歇尔·梅耶、斯图尔特·克雷纳等世界管理大师云集青岛,分享海尔人单合一模式的研究成果。在这之前的2015年11月,张瑞敏入选

Thinkers50榜单,斯图尔特·克雷纳在颁奖典礼结束接受采访时说道:“海尔的管理真的具有启发意义和创新精神,过去我们从西方的企业中寻求灵感,现在我放眼全球,海尔就是在管理创新上最杰出的企业之一,这也是张瑞敏获奖的原因。海尔给员工极大的自由,来激发创业灵感,弱化层级结构,去除中间层,比很多西方企业更主张开放、自由和合作。”多年来,在各种质疑和挑战中,张瑞敏不断地“自以为非”,从内部打破自己,推动着海尔进行一次次的自我革命。经过多年的坚持与埋头苦干,海尔模式已获得国内外企业界与学术界的诸多认可。

1984年被视为“中国企业元年”,在这一年张瑞敏就任青岛电冰箱总厂(海尔前身)厂长。他从“不准在车间里大小便”“工作时间不准喝酒、不准睡觉、不准赌博”等13条管理规定开始,以带头砸毁有质量问题的76台冰箱为标志,义无反顾地开启了海尔漫长而无间断的管理创新之路。其实从创业至今,海尔一直在学习西方先进和前沿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如当初的“管理十三条”就是西方科学管理的基本要求。但海尔与众不同的是,它将西方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中国制度情境和中国企业的实践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地进行融合式创新,从而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发展出一套自成体系的人单合一模式。

从“激活休克鱼”“相马不如赛马”“日清体系”,到“自主经营体”“倒三角组织”“人人

都是CEO”;从“网络化战略”“平台型企业”“智能互联工厂”,到“生态品牌战略”“链群

组织”“智能合约”等,鲜有一家企业像海尔一样持续地进行自我摧毁和管理创新,也鲜有企业家像张瑞敏那样对时代格局和管理思想如此敏感,他不断地通过管理模式创新来推动着企业的转型升级和稳步增长。在海尔,“创造性破坏”的“企业家精神”已经充斥每个角落,经典管理理论的组织设计原则、领导与激励理论在这里已无踪影。与熊彼特提出的“企业家精神”仍旧强调企业家的英雄作用不同,张瑞敏在海尔打造的“企业家精神”更进一步,他希望每个海尔人都能成为企业家,倡导去中心化的“企业家精神”。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海尔推行了一系列“大爆炸式创新”。近年来,海尔集团管理模式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世界影响力逐步显现。2018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为2661亿元,同比增长10%;全球利税总额打破331亿元,同比增长10%;生态收入达151亿元,同比增长75%。2019年,海尔集团生态收入达273亿元,同比增长81%。在高端家电领域,高增长、高单价、高份额构成的“三高”表现成为海尔产品的新特征。2017年12月6日,中国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探索的大规模定制成为国际四大标准组织之

一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认定的国际标准,这是全球首个由中国企业主导

制定的智能制造标准,是继中国产品和中国品牌之后,全球制造舞台上首次出现中国方案和中国模式。

第1章导论

2018年1月6日,在海尔集团创新年会上,张瑞敏的演讲题目是《生活X.0:定制

物联网时代的美好生活》。为实现这种具有“人的发展”哲学指向的战略目标,自2005年9月20日提出人单合一模式以来,海尔在各种质疑声中进行了十几年的探索。虽然这种探索远未结束,但海尔已经站在新时代中国企业模式创新的前列,并正在将企业管理的中国方案带向令人瞩目的世界舞台。2018年3月7日,张瑞敏在哈佛商学院公开讲授“创建物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一位中国留学生感慨地说:“他持一口淡淡的山东口音,讲着世界顶级的管理思想。”此前的3月6日,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言指出,“中国不仅可以向世界输出高质量产品,也可以向世界输出中国名牌,还可以输出中国模式”,“中国方案已经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海尔模式贡献了新时代大变局下解决诸多管理难题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模式,这种模式复制推广和对外输出,是考验其生命力与影响力的重要标准。

从最初被质疑、被否定到现在被学习、被模仿,无论外界如何评论,海尔始终如一地行走在转型和变革的模式创新道路之上。张瑞敏把互联网与物联网思维融入企业战略、组织与人员激励之中,率先走出了一条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治愈大企业病的变革之路,海尔也因此成为一家向全球输出中国管理模式的先驱企业。

资料来源:胡国栋海尔制:物联网时代的新管理范式[M门.北京:北京联合出版有限

公司,2021.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企业努力学习西方企业的管理制度与方法,海尔、华为、联想、阿里

巴巴、腾讯、百度等公司均经历过这个阶段,通用电气、IBM、雅虎等都曾经是中国企业学习

和模仿的标杆性企业。中国企业最初大都从西方取得现代管理文明的火种,之后不断针对中国市场进行创新。但是中国企业创造的奇迹是,密集出现“模仿者强劲反超,而被模仿者逐渐衰落乃至销声匿迹”的现象。海尔、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中国企业,充分展现了企业经营管理领域的中国自信与中国智慧。从以上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企业的成功离不开管理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对于管理的系统学习是十分必要的。本章我们将首先来认识管理以及管理者。

1.1人类的管理活动

1.1.1管理的由来

人类的管理活动在其开始记载自身历史之前就已发生。据古人类学家考证,晚期猿人(直立人)生活在距今150万~30万年前。晚期猿人作为一种物种,当时的生存环境并不比其他物种好。稀少的生存资源和敌对的自然环境,使得他们常常不得不以集体的力量狩猎(甚至比他们强大的)巨兽,在此过程中要求有相当程度的计划和协作活动。到距今5万~1万年前,晚期猿人的脑量不断增大,使其进化成智人。智人智力的提高使得工具得到大大改善,男人外出捕猎的收获量明显提高,人类社会由母系社会逐渐过渡到父系社会,男人从此获得了对家庭和社会的支配权。同时,人们发现,在采集食物、防御敌害和照料家庭的相互

3

新时代管理学

活动中如能建立起集团和部落,就能更好地保护和促进他们的利益。随着人类的逐渐进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合也越来越成为一种自觉选择。在这一进程中,组织随之形成。由此看来,工具和组织是人类胜过他们在自然界的敌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因此,人类为了生存需要保护其组织的生存。组织的规矩及内在的生产关系、权力和利益分配模式也随同知识和技术一代代流传和发展,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大家都认可的有关家庭、部落、教会、军队和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和宗教方面的法规。正是这些流传下来的法规条文和历史遗迹使我们看到了最早期的管理思想。

把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系统研究,虽然是最近一二百年的事,但是管理实践却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生活在幼发拉底河流域的苏美尔人(Semites)早在公元前5000年就开始了最原始的记录活动,这也是有据可考的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管理活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管理的思想在逐步地丰富和发展。从公元前3000年的古巴比伦国的寺庙管理,到“四大文明古国”的辉煌历史与成就,无不折射出古人管理思想的光辉(详见本书第2章)。工业革命的到来,使资本主义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发展,同时对管理的范围、职能和要求有了新的内容,特别是要适应资本主义大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的需要。于是,在20世纪初,以泰勒(F.W.Taylor)为代表的工程师们对管理进行了正规而又系统的研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提出,揭开了管理研究的序幕。

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1954)中说:“管理作为一种基本的、独特的和主要的制度,它的出现是社会历史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过去很少(如果不是没有的话)有任何一种新的根本性的制度,一个重要的群体,曾像管理自20世纪以来这样迅速出现。在人类历史中,很少有一种新的制度能如此迅速地证明其自身的必不可少;而更少见的是,一种新的制度在出现时遇到的阻力如此之少,引起的混乱如此之少,引起的争论如此之少…管理,主要负责使资源具有生产效率,即负责取得有组织的经济进步的社会机体,反映出时代的基本精神。”

可见,管理的出现,对人类而言,意义不亚于蒸汽机的发明,它们都使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更具效率。蒸汽机使各种机器有了新的强大的动力,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一蒸汽机时代;而管理使人和各种互不相关的资源组合成一个总系统,并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使系统内各种人和各项工作得以统一和协调。所以,管理发展成为科学是人类社会组织的重大变革,它把人们带入一个有序而高效的时代。管理是20世纪发展最快的社会科学,也是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发展最快的社会科学。

管理是人类协作和共同劳动的产物,管理成为协调个人努力必不可少的因素。通过管理,组织才能够形成一种整体的力量,以完成单独个人力量的简单总和所不能完成的各项活动,实现不同于个人目标的组织总体目标,即“1十1>2”的协同效应;人类社会通过管理来保障组织活动的秩序性和效率性,有效地达到预定的目标。

对于管理产生的原因,人们通常提到共同劳动产生了管理。因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劳动,必然就会产生相互之间的协调问题。

4

第1章导论

米管理故事1-1

一条裤子

一家有姐妹两个孩子,妹妹总是穿姐姐穿小了的衣服。新学期又开始了,妹妹找出

一条姐姐穿过的裤子,让妈妈帮她剪短缝好,妈妈说:“我工作忙,你找奶奶帮你改吧。”妹妹找到奶奶,让奶奶帮她剪短缝好,奶奶正打牌呢,让她找姐姐帮她改。妹妹又找到姐姐,让姐姐帮她剪短缝好,姐姐也忙着准备开学,说:“你找妈妈帮你改吧。”能找的三个人都找过了,妹妹不知道还能找谁了。到了晚上,妈妈想到小女儿的不容易,抽空把裤子剪短缝上了。奶奶心疼小孙女,也把裤子剪短缝上了。姐姐心疼妹妹,又把裤子剪短缝上了。结果裤子短得不能穿了。

共同劳动的确需要管理,但并不意味着只有共同劳动才需要管理。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个体同样会面临目标与目标之间(如生活目标及工作目标与学习目标)、人与人之间(如家庭成员之间、朋友之间)、资源与资源、活动与活动之间(如时间安排)的协调问题,也就是说,个人也需要管理(通常称为自我管理)。这就说明,共同劳动是组织或团队管理产生的原因,但不是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

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管理的产生呢?从每个人对目标、资源、活动等进行协调的目的来看,管理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与人所拥有资源(时间、资金、精力、信息、技术等)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如图1-1所示。组织也是如此,管理是为解决资源的有限性与人们需求多样性矛盾的产物。每个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尽管在质量、数量、种类上不尽相同,但相对于人们的需求来说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组织应该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有限的资源,而资源的充分利用程度取决于是否进行了有效的配置。良好的管理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推动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

欲望

投入

无限的

有限的

矛盾

协调

图1-1管理产生的原因

5

新时代管理学

1.1.2何谓组织

设想一下,当你清早被闹钟叫醒,开灯,穿好衣服,梳洗、刷牙,准备早餐,吃早点,出门步入街道,然后到车站,乘上公交车至单位。在这一系列过程中,你至少已与十多个组织发生了关系。这里涉及的组织有钟厂、电力公司、煤气公司、自来水公司、服装厂、商店、超市、公交公司等。也就是说,在平常的日子里,我们每天直接或间接地会接触到许多组织。组织是当今社会中各机构最普遍的形式。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对人类有组织的群体活动的管理。

1.组织的定义

管理寓于组织之中,因而要全面、准确地掌握管理的内涵。首先应该对组织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组织是一切管理活动的载体,也就是说,管理不可能独立于组织而存在。所谓组织(organization),就是以结构化和协作形式共同工作来实现一系列目标的群体。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集合,组织的成员必须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合作,形成一种整体的力量,共同努力去完成依靠单独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所不能完成的各项活动,实现不同于个人目标的组织总体目标。

2.组织的特征

组织的影响是如此广泛,以至于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忽视。我们在医院出生,到派出所登记户口,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就职于某个企业或事业单位,借助公交公司的公共汽车出行,从银行申请贷款购买住房等,可以说现代人类生活在一个组织化的世界之中。上述看似迥然不同的各种组织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

首先,每个组织都是由两个以上的人员组成的。人是组织的主体,是组织借以开展工作、达成目标的首要因素,而且组织是两个以上人员的集合体,单独一个人是不能构成组织的。任何个人,只要符合组织所需要的素质,并愿意接受组织的约束,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提供组织所需要的贡献,参加组织的集体活动,都有可能成为组织的一员。

其次,每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组织的目的通常以一个或者一组目标来表达,它反映了组织所希望达到的状态。组织目标是由一系列具体指标来表达的。例如销售额、利润额、市场份额、员工素质和员工态度等。组织既有成长性的目标,也有保证性的目标;既有定性的目标,也有定量的目标。组织目标是不同组织成员的“黏合剂”。作为组织成员的个人,之所以愿意加入组织,并与其他人协同行动,是因为他们需要实现某个依靠自身的力量所无法实现的目标。在后面的有关章节中还将详细讨论组织的目标,这里只强调两点:其

一,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特定的终极目标。实现这个终极目标,是组织存在的理由。一般来说,每个组织的终极目标不会轻易改变,因为这种改变会导致组织性质的变更,但为实现终极目标而在不同时期从事活动的具体要求,即组织在各个时期的具体目标则会更新。其二,组织目标,包括终极目标和阶段目标,虽然要求被全体成员共同接受,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允许加入组织的每个成员存在自己的个人目标,更不意味着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与整个组织的共同目标必然是完全吻合的。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成员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的共同目标是不一致的,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但是,组织成员仍然愿意承认和接受这种共同目标,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个人目标的实现往往是以集体共同目标的实现为前提的。管理者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是为组织选择一个能被其成员广泛接受的目标。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