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希特表演工具箱》斯蒂芬·恩威,朱利安·琼斯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布莱希特表演工具箱》

【作 者】斯蒂芬·恩威,朱利安·琼斯著
【丛书名】造梦空间
【页 数】 271
【出版社】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2020.05
【ISBN号】978-7-5043-8374-7
【价 格】68.00
【分 类】布莱希特(Brecht Bertolt 1898~1956)-戏剧表演-表演艺术-研究
【参考文献】 斯蒂芬·恩威,朱利安·琼斯著. 布莱希特表演工具箱.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2020.05.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布莱希特表演工具箱》内容提要:

本书是为演员、导演、教师和学生准备的实用指南,介绍贝尔托·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和实践,还有全套练习,帮助读者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本书逐一探究了布莱希特的众多戏剧理论,以及他如何将它们付诸实践。书中解释了所有著名的关键术语,如间离效果、史诗剧和社会性姿态,以及其他许多我们所谓“布莱希特戏剧”的相关理论。

《布莱希特表演工具箱》内容试读

背景

Background

Bertolt

Brecht

背景

Background

003

布莱希特:在剧场中的一生

中国有一句谚语:“生不逢时。”布莱希特恰好就是典型的“生不逢时”。他经历了欧洲历史上最动荡的半个世纪,同时也经历了一系列天灾人祸,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主义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德国的分裂。布莱希特的经历造就了他特有的创作风格,而这种风格绝对是令后人无法想象的。2

经常会有一些文学传记或者评论研究对布莱希特的生平进行介绍,有时候介绍得甚为详尽。3这些文章通常都会提到布莱希特丰富多彩的个人经历,也都会浓墨重彩地介绍他是如何成长为一名剧作家、诗人和政治思想家的。4但是,布莱希特是如何在剧场中进行实际工作的,以及他的剧场理论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几乎没有文章对这些内容进行过深入的介绍。5以下是布莱希特的生平,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他是如何成长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舞台导演以及戏剧创新者的吧。

巴伐利亚(1898~1923)

巴伐利亚地区的奥格斯堡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城市,布莱希特就出生在这个城市中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里。青春年少的布莱希特充满幻想,对政治毫不关心。他热衷于追求女孩儿、创

004

布菜希特表演工具箱

The Complete Brecht Tookit

作表现主义诗歌。他还创办了一个木偶剧场,和朋友们一起弹着吉他,用沙哑的声音唱着各种歌曲。随后,他考入了慕尼黑的一家很不错的学校学习医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一名卫生兵在一家医院里工作过一段时间。但是战争很快就结束了,战败使得整个德国陷入了动荡。

慕尼黑是一个大熔炉。尽管慕尼黑在不久之后成为了臭名昭著的纳粹党大本营,但在当时,慕尼黑与柏林、维也纳一起,同为德语世界中最伟大的文化中心之一,并以深厚的左翼传统而深感自豪。布莱希特加入了独立社会主义党,并在工人委员会中工作过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亲眼目睹了斯巴达克斯党人革命的失败。他参加了传奇导演阿尔图·库切尔的戏剧研究班。在此期间,他开始写剧评,并在卡尔·瓦伦汀的政治歌舞剧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布莱希特离开大学的时候并没有拿到学位,之后很快就生了两个私生子。然后,他就开始了剧本创作。

在1921年,布莱希特来到了柏林,他希望能够一举成名成为一名导演。他迅速结识了许多戏剧界中的名人,并向他们推销自己的作品。很快,他得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导演工作,执导阿诺德·布龙宁的《弑亲者》(Parricide)。但是,他和该剧的主演们产生了极大的矛盾,打得不可开交,结果不得不卷铺盖走人。如果说布莱希特从这次经历中有什么收获的话,那么他所收获到的只是“他是一个很难相处的人”这样一句评

背景

Background

005

语。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布莱希特又在慕尼黑市立剧院找到了一份文学编辑的工作。他执导的第二部戏剧《夜半鼓声》正是在这家剧院首演的。这部戏剧原来的导演是一位毫无经验的年轻人。布莱希特参加了几次彩排后,对戏剧的结尾部分进行了修改。在首都公演了几个月后,布莱希特就接管了全部的导演工作。

1923年5月,埃里希·恩格尔执导了《城市丛林》。这是布莱希特的第三部戏剧作品。而埃里希·恩格尔随后也成为布莱希特最亲密的“合作者”之一。他在求学时的老友卡斯帕·内尔则负责该剧的舞美设计。布莱希特对所有的工作事无巨细,指手画脚,受到了所有人无情的嘲讽。同年,布莱希特还参与执导了一部描写青少年的小型表现主义话剧,但是这部戏的作者却对自己的这部作品感到非常失望,并因此决定不上演这部戏了。同年12月,布莱希特的第一部作品《巴尔》才在莱比锡迎来了首次公演。虽然名义上的导演是另外一个人,但是所有重要的决定都是布莱希特做出的。可想而知,观众对于这部戏,无论是剧本还是演出都是恶评如潮。

到了1924年,布莱希特一下子就时来运转了。他和利翁·福伊希特万格一起对马洛的《爱德华二世》进行了改编,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布莱希特那些标志性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戏剧技巧在这部戏中也得到了初步的体现。从此以后,布莱希特终于可以凭借着自身的能力成为一名真正的导演了。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