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史话》孙守忠主编|(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玉门史话》

【作 者】孙守忠主编
【丛书名】甘肃史话丛书
【页 数】 283
【出版社】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 2006.08
【ISBN号】7-80714-285-5
【价 格】26.00
【分 类】玉门市-地方史
【参考文献】 孙守忠主编. 玉门史话.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6.08.

图书目录:

《玉门史话》内容提要:

本书按照历史的发展脉络,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描述了玉门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名胜古迹和地方风物等,有较强的可读性。

《玉门史话》内容试读

古城沧為

史话

11u8118

古城沧桑。·

自然地理

玉门市地处东经9615'9830',北纬

39°40'~4100'。东连嘉峪关市和金塔县,南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为邻,西接安西县,

东南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相接。东西长114公里,南北宽112.5公里,总面积13450平方公里。现辖4镇、6乡及3个街道办事处,国

营四Q四厂、八O三电厂、玉」油管理局、酒泉农垦分公司、河

西化:厂等中央及省地单位也在卡门市境内:

地貌

玉门境内有南靠祁连山的前山,呈西北至东南走向,海拔2500米~3500米。境内最高峰妖魔山,海拔4585米,山顶白雪皑皑,终年不化,蔚为壮观。山麓平原区海拨自山前2500米降至1200米以下,相对高度110米~290米。靠近盆地一侧,山势较陡,

坡角25度~40度。山区内冲沟,多呈“V”字形或树枝状分布。

走廊中部有宽台山、黑山和低山丘陵,分隔赤金、花海两地。北部有马鬃山,呈西北至东南走向,山势低矮,坡度平缓,海拔1400米~1700米。西部的玉门镇地区位于昌马河冲积扇地带,扇腰以上为戈壁,以下为绿洲,绿洲外系扇缘平原,地势自乐南向西北倾斜。

境内山区占总面积的39.9%,戈壁占42.4%,沙漠占1.2%。沙丘主要分布在花海及饮马滩的西北部和青山滩的南部地区,大部分为固定沙丘,沙丘高大密集,地形起伏,有的地方也有部分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在河流冲积扇的低平地带是肥沃的绿洲,占总

面积的10.7%,主要有昌马盆地、赤金一清泉绿洲盆地、花海绿洲

3

古城沧桑

盆地和玉门镇地区绿洲平原,是玉门市农牧业的主要基地。

河流及地下水

境内河流主要有疏勒河(古称南籍端水,即今昌马河)、石油河(下游称赤金河)、白杨河、小昌马河(昌马河的分支)4条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靠山地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河流水量。水量因季节

和气候而异,年径流量一般为10.5亿立方米。疏勒河流量最大,年

径流量9.94亿立方米,灌溉着玉门镇地区4个乡及安西的部分耕

地,计66万

甘海落日

亩。石油河年

径流量0.83亿

立方米,主要

灌溉赤金乡、

花海乡及花海

农场的7.7万

亩耕地。白杨

河年径流量

0.47亿立方

米,主要灌溉

干海子远景

清泉乡的耕

地。城市和石

油矿区的生活和工业用水,来自石油河的豆

腐台水站和白

杨河水站,供

水量达6400

立方米/日。

4

古城沧桑

戈壁雾淞

玉■门■史■话

平水年和中等干旱年,地下水补给量分别为5.76亿立方米/年和5.23亿立方米/年。地下水消耗量,平水年为5.67亿立方米/年,中等千旱年为5.50亿立方米/年。

气候

全市属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雨量稀少,日照时间长,相对湿度低。年平均气温6.9摄氏度,1月最冷,平均气温零下10.5摄氏度,遇有冷空气侵袭,极端最低温度可达零下28.7摄氏度:7月最热,平均气温21.6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达36.7摄氏度。年降水量平均为61.9毫米,蒸发量达2952毫米。日照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可达3265小时。因受地形影响,夏季多为偏东风,冬季多为偏西风,风能资源丰富,大风一般集中在春季,最大风力为11级。

土壤

境内土壤多由强烈褶曲的上古代和新生代地层构成。按其发

5

古城沧桑

育的自然环境及所含的物质成分,上壤大致分为类:灰漠钙上、盐渍土和沼泽土。灰漠钙土主要分布在疏勒河流域,土的母质主要是黄土和沙,所含钙、钾、磷等矿物质比较丰富,适于农作物的生长。沼泽土分布面积较小,由砂粘土及淤泥构成,对涵养水源、调节气侯、美化环境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玉」获得了新生,除石油门业蓬勃发展外,农、

林、牧业逐年发展,经济发展呈现-一派兴旺景象。现有耕地达22.8

肃史

万亩,有草原80万亩,林地93.10万亩,水面1981亩,形成了嘉峪关外最富饶的绿洲。

(杜振涛)

玉门名称

的由来

玉门市南依巍巍祁连,北有马鬃群山,乐屏嘉峪关,西通安西、敦煌,历来为“塞之襟带,车马之通衢”,地处古丝绸之路要

道,现属酒泉市所辖。

最早考证玉门县来历的是东晋的阚纲。他在《十三州志》中道:“玉门县置,长三百里,石门周匝山间,裁径二十里,众泉流入延兴。

汉罢玉门关屯,徙其人于此,故玉J县。”关于玉关东迁的情

形,史学家争论不休。阚明“汉罢门关屯,徙其人于此,故曰玉门县”之说尚待进一步考证。

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记载:“延寿县在酒泉郡西,金山在其东,至玉石障是也,汉遮虏障也。”清朝俞浩《西域考古录》也记载:“酒泉西六十里有嘉峪山,因产名玉叫玉山。”《肃州志》载:“嘉峪山,在州西一十里,山之西麓,即嘉峪关,…名玉石山。”据考

证,“玉石山”名称的由来已久,“嘉峪关”、“嘉峪山”是明太祖朱元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