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收费政策评价与学生实际付费能力研究》柴江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高等教育收费政策评价与学生实际付费能力研究》

【作 者】柴江著
【页 数】 254
【出版社】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 2017.12
【ISBN号】7-5672-2299-1
【价 格】48.00
【分 类】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研究-中国
【参考文献】 柴江著. 高等教育收费政策评价与学生实际付费能力研究.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7.12.

图书目录:

《高等教育收费政策评价与学生实际付费能力研究》内容提要:

《高等教育收费政策评价与学生实际付费能力研究》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走向以及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正在或可能发生重要变革的时期,作者尝试对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再次进行的探索性研究。从《高等教育收费政策评价与学生实际付费能力研究》的研究看,表现出以下鲜明的特色:选题具有新意,现实性强。在高等教育收费标准调整的背景下,对高校学生的实际付费能力进行研究,与当前高等教育收费政策调整期所关注的学生付费能力问题相吻合。高校学生付费能力的结论是在面板数据和调查数据分析基础上得出的,这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和学生资助制度的调整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同时,《高等教育收费政策评价与学生实际付费能力研究》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梳理了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水平的现状,有助于读者全面、真实地了解我国的高等教育收费政策。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当前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变革,正确认识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的问题。《高等教育收费政策评价与学生实际付费能力研究》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走向以及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正在或可能发生重要变革的时期,作者尝试对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再次进行的探索性研究。从《高等教育收费政策评价与学生实际付费能力研究》的研究看,表现出以下鲜明的特色:选题具有新意,现实性强。在高等教育收费标准调整的背景下,对高校学生的实际付费能力进行研究,与当前高等教育收费政策调整期所关注的学生付费能力问题相吻合。高校学生付费能力的结论是在面板数据和调查数据分析基础上得出的,这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和学生资助制度的调整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同时,《高等教育收费政策评价与学生实际付费能力研究》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梳理了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水平的现状,有助于读者全面、真实地了解我国的高等教育收费政策。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当前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变革,正确认识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的问题。研究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高等教育收费政策评价与学生实际付费能力研究》以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变革为背景,以政策实施的稳定性为依据,梳理了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演变历程,区分了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进入稳定发展期后,高等教育收费水平、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政府和个人分担比例,以及高校学生付费能力的变化趋势,进而揭示高校收费对客体产生的付出效应与获得效应。从整体上看,《高等教育收费政策评价与学生实际付费能力研究》研究结构合理、思路清晰、观点鲜明、表述流畅、论证充分,与以往研究相比,分析更加系统、因素更为全面。内容具体细致,数据翔实。《高等教育收费政策评价与学生实际付费能力研究》的研究尽管没有摆脱既有理论与分析的框架,但是通过立足新数据,采用比较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方法,收集了国内外、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收费的相关数据与资料,并将面板数据与调查数据结合起来,对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的国际水平和增长趋势、学生的付费能力以及付费意愿等内容,展开了较为全面与系统的分析。相对于既往研究,该研究方法综合、数据丰富、信息量大,有关结论对进一步深化探讨我国高等教育收费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高等教育收费政策评价与学生实际付费能力研究》内容试读

高等教育收费改策评价号学生实际付贵能力研究

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收费的发展历程来看,在面临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带来的政府财政压力问题时,大多数国家基本上都采用收费的方式来解决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提升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总量。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再加上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等方面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处于追赶的状态,而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实施,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极为重大。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高等教育收费政策更是作为一项重要的举措,保障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得以快速实现。但是,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底子薄、积累时间短且短期内的财政投入有限,高等教育对经费的依赖性更强,高等教育收费历史上出现了学费增长速度较快的现象。虽然高等教育收费扩充了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但也导致了低收入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较重的问题。

事实上,从高等教育收费之初围绕是否应该收费的争论,到高等教育收费后关于学费标准和学费增长问题的讨论,高等教育收费一直是教育、经济、社会等领域探讨的热点话题。2013年,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整了高等教育学费后,关于学费上调幅度过高、收费标准不明确的问题再次引起舆论的热议,观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历史上我国高等教育的学费标准上升较快,学费标准限令期结束后,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等教育学费标准上调幅度较大,认为国内大学学费呈报复性上涨;二是针对相关部门给出的由于物价上涨、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加、生均成本增加等上调学费标准的原因,认为学费上调的理由不充分。作者对当前舆论所讨论的这些问题,思考如下:首先,历史上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的增长速度如何?当前高等教育的收费水平是高是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能仅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增长速度和收费水平,需要将之与国外主要国家的收费情况进行比较,从更广阔的视角全面地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收费状况。其次,高等教育收费会对收费客体,即学生家庭产生付出效应,相对于高等教育的收费水平,高校学生家庭的付费能力是否有变化?其当前的付费能力如何?在高等教育学费标准基本稳定的几年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有所增长,而其付费能力是否也随之增强?若付费能力较弱,主要是哪类群体?与此同时,针对当前的收费标准,高校学生的付费意愿如何?对高校学生付费能力和付费意愿的研究,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高等教育收费对政策客体产生的付出效应。再次,高校学生交纳学费相当于投资,会使高校学生产生获得效应,学生投资于高等教育后获得的个人收益又是怎样的状况?本书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高等教育收费与客体效应研究。

2

导论

第一章

问题提出:高等教育收费关注哪些问题

一项政策的实施都会出现正面和负面的双重效应,没有任何一项政策的实施是完全没有负面效应的。高等教育收费政策也是如此,其正面效应,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是扩充了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在较短时间内的大众化,使劳动力市场的人力资源储备得到增加且素质普遍提升,进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政策客体来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越来越多的群体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增加了部分群体实现社会阶层流动的机会。其负面效应,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是部分高等院校不规范收费或收费标准超出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范围,以及高等教育个人投人成本与收益不对等的问题,受到舆论的指责或批评;对于政策客体来说,低收人群体难以或勉强承担高校学费,致使家庭经济压力增大。因此,高等教育收费体现着二元的价值标准,高等教育收费要实现效率与公平,在现阶段两者之间显然难以兼顾。实践中,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优先考虑的是效率,随着高校收费引起的学费增长过快、低收人学生家庭负担过重等问题的出现,公平问题才逐渐受到重视。

1998年至今,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始入制度化到现在已有近20年,高等教育发展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这是有目共睹并得到普遍公认的,说明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在效率方面是值得肯定的。而在公平方面,包括高等教育学费的标准、低收入学生家庭的承受能力、学生的培养成本等问题一直存在。由于历史上有过学费增速过快的现象,2013年后,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的高校学费标准调整,之所以引起舆论的热议,与之前学费增速过快有一定的关联,舆论更多关注的是公平。但是,当前一些媒体对我国高等教育学费调整的相关评论不够客观,过于突出历史上高等教育学费增速过快,以及当前高校学费调整的幅度和学生家庭的承受能力问题,并且缺乏全面的、有说服力的事实性数据的支撑,主观臆断意味较浓。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收费现状问题

3

高等教有收费政策评价雪学生实际付费能力研究

进行整体分析与研究,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的现状形成正确的认知。

一、高校学费标准调整已成定局,需要继续关注些什么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要“按照平稳有序、逐步推进原则,合理调整高校学费标准,进一步健全成本分担机制”,这表明,高等教育学费标准调整工作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会迅速展开,在学费标准调整已成定局的情况下,讨论是否应该调整已无意义,我们应更多地关心高等教育学费标准调整过程中需要继续应对的问题。

高等教育收费政策属于强制性教育政策,为政策对象提供了统一的教育成本分担方式。强制性教育政策本身会因损害部分群体的利益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冲突,冲突的大小也会因政策对象利益损害的程度和补偿的多少而有所不同。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对象是全体高校学生,这无形中会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及学生家庭带来经济压力,不交纳学费将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由此产生了收费政策实施后的矛盾与冲突,政府、高校、基金会及社会人士通常以助学金、奖学金、学生贷款、学费减免等方式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由收费所引起的矛盾与冲突会通过这种补偿的方式予以缓解。但是,这并不代表矛盾与冲突可以完全化解,现实中,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资助体系的不完善以及资助范围有限,仍会有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无法享受资助政策,导致教育不公平的问题。事实上,高等教育收费所引起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不止这一个方面,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当前的发展状况,以及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目标,高等教育收费是必然趋势。那么,由高等教育收费引起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就会有如下

三个方面:一是如何科学核定高等教育的学费标准。其核心内容是培养成本究竟如何计算,这一问题至今还没有统一、权威的核定办法,生均培养成本的核算尚处于学术讨论的层面,“高等教育学费占年生均教育培养成本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25%”这一提法,事实上并没有真正地成为学费标准制定的依据。如果高校学生生均培养成本的核定有科学的办法,再确定政府与个人的分担比例,任何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学费标准的调整也会有理有据,才能让涨学费令公众信服。二是高等教育经费投人中政府和个人的分担比例问题。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进入制度化阶段后,高等教育经费投人的政府与个人分担比例一直处于变化阶段,2015年年底通过的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六十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高等学校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高等教育各个分担主体的分担比例是多少,并无较为明确的指导性意见,这在一定程度

高等教有收费政策评价雪学生实际付贯能力研究

式,那么,与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模式相同的国家有哪些?其他的收费模式有何利弊?其次,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上涨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普遍现象,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实施真正进入制度化阶段还不到20年,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对于世界上的主要国家,我国高等教育学费的增长速度是快是慢?通过比较可以了解我国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增长速度。再次,世界各国的高等教

育经费投入中政府和个人分担的比例有一定的差异,人均GDP高的国家,个

人分担的比例不一定就高,人均GDP低的国家,个人分担的比例也可能较高,

这决定于不同国家的具体国情。目前,使用面板数据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研究这一问题的文献相对较少,通过比较世界主要国家高等教育经费中政府和个人的分担比例,可以了解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国际趋势,也可以了解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大致处于怎样的水平。

三、高校学费调整,学生及学生家庭的付费能力与付费意愿如何

对高等教育收费问题的探讨,学生及学生家庭的付费能力备受关注,这也是影响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重要因素之一。接受高等教育是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人们用于包括学费在内的教育支出是其总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支付学费的能力也最终取决于学生家庭的收入水平。通常所说的高等教育学费标准的高低,也是相对于学生家庭的付费能力而言的。当学费标准提升时,学费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随之上升,若上升的比例幅度过大,会整体上降低学生家庭的付费能力。随着我国高校学费标准的调整,热议不断,普遍认为高校学费上调幅度与收入不对等,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涨价后的新标准并不符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一些报道虽然对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学费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进行了估算,但存在数据不准确和以偏概全的问题。而关于高校学生付费能力的学术研究,也存在数据偏旧和研究不系统的问题。

要了解高校学生付费能力的整体状况,分析高校学生中付费能力较弱的群体,以及到底弱到什么程度,除了使用面板数据进行总体描述外,还需要借助问卷调查的方法予以补充,从点和面两个层面展开研究。遵循这一思路,可以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高校学生的付费能力展开研究。第一,宏观层面上高校学生的付费能力。一是高校学生付费能力的国际比较。国际上的惯例是大学学费不能高于居民可支配收人的20%。①相对于不同的学费标准,世界

①李文姬.高校学费上调与人均收人不符京冀等地不涨价[N].法制晚报,2014-8-15.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