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划手册 原书第4版》美国交通运输工程师学会(ITE)编著;张晓春,段进宇,刘婉欣,曾文鼎,朱辛格,陈阳译|(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交通规划手册 原书第4版》

【作 者】美国交通运输工程师学会(ITE)编著;张晓春,段进宇,刘婉欣,曾文鼎,朱辛格,陈阳译
【丛书名】城市交通经典文丛
【页 数】 953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23.01
【ISBN号】978-7-111-71126-1
【价 格】399.00
【分 类】交通规划-美国-手册
【参考文献】 美国交通运输工程师学会(ITE)编著;张晓春,段进宇,刘婉欣,曾文鼎,朱辛格,陈阳译. 交通规划手册 原书第4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3.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交通规划手册 原书第4版》内容提要:

良好、安全运行的交通运输系统,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居民生活质量。

《交通规划手册 原书第4版》内容试读

第1章

交通规划概论

1.1引言

二行良好且安全的交通系统决定了一个地区的经济情况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在美国以及许多其他国家,

运出行费用是一个家庭除住房成本之外最大的开支之一。这笔开支包括购买、使用汽车以及公共交通出

行所产生的费用。如果考虑交通拥堵的出行时间成本,这笔开支还会显著增加。同时,交通成本所带来的物流成本,也将转嫁给消费者。

交通系统的可达性及机动性会对土地使用方式造成影响,这一影响在时间作用下,会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在大城市的郊区兴建公路,后来这些城市的大规模郊区化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关系。到了今天,交通建设投资还包括公共交通、步行设施、骑行设施以及管控需求,这些往往结合了对经济和城市发展计划的综合考量。这项投资将改变整个片区的发展方向。在这场变革中,谁是受益者?谁又承担了变革的代价?这些问题也是交通规划研究的组成部分。

公众还非常关注交通系统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许多与环境相关的法律和条例中,都对交通规划的实施做出了相关约束。

众多要素表明,交通系统是现代经济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预测其机遇与挑战不仅有助于提升交通运行效率,更对经济发展及社会福祉至关重要。

本手册将对交通系统的诸多方面进行剖析。交通规划是一门技术含量较高的专业,要依靠计算机建模和其他技术手段来模拟复杂的交通关系。同时,在这一涉及公共关系的规划过程中,交通规划师还需要经常与利益相关者及公众进行广泛合作,并参与重要决策的制定。

一些交通规划师可能更关注供给水平,以满足可预测的基础设施及服务需求,而另外一些交通规划师则通过对出行行为的研究,致力于提供更具经济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出行选择。

交通规划师可参与决定的命题维度很广,因此,交通规划这一学科涵盖了广泛的兴趣选择、职业技能与专业知识,它将在区域规划与决策的动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交通规划应保持灵活应变的特性,随着社会人口变化与科学技术发展,在未来几十年中,交通系统的投资及决策类型还将不断发展,这种灵活性也将变得更加重要。

1.2本手册架构

本手册适用于对交通规划有不同程度了解的人群。它所介绍的相关内容包括交通规划师需要掌握的专业要素,以及交通规划过程中的特定条件及应用语境。此外,交通规划还能应用于多式联运过程,例如在国家或大城市的研究范围内,需要考虑全部的交通出行种类,或针对某交通专项的策略及要素,例如货运交通规划。

本手册主要探讨以下六大问题:

1.什么是交通规划?第1章交通规划概论

2.交通系统有哪些基本概念?它们与公共环境的关系是什么?第2章出行特征及数据第3章土地使用与城市设计

第1章交通规划概论·1

第4章环境考量第5章交通财政与资金

3.交通规划有哪些分析与研究方法?第6章出行需求与交通网络建模第7章评估及优先级排序第8章交通资产管理

4.如何完成一项专题交通规划?第9章道路和公路规划第10章交通系统管理和运营第11章停车规划第12章公共交通规划第13章步行和骑行交通规划第14章出行需求管理

5.如何规划一个多式联运网络?第15章州域交通规划第16章都市交通规划第17章交通通道规划

第18章地方和活动中心规划第19章场地规划与影响分析第20章乡村及保留地规划第21章休闲度假地规划

6.在一些特殊的交通规划应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项?第22章将货运纳入交通规划

第23章安全性规划:交通规划过程中的安全考量第24章公众参与

本手册各个章节间相互关联。例如,第12章主要讲述了公共交通规划的相关内容,而从其他章节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与公共交通出行需求模型及数据收集相关的应用案例。

因此,如果某些内容需要进行较大篇幅的阐述(例如公共交通需求分析),本手册将引导读者在其他章节中索引到相关的辅助信息。考虑到交通规划领域的维度之广,本手册中每个章节都可能与某个专项研究产生关联。

此外,鉴于指标评价在现今交通规划研究中的重要性,本手册不会在某一个章节中对其内涵进行单独定义,而会在相关语境下加以探讨。这样就可以展现评价指标体系是如何具体地应用于交通规划中不同的出行方式及场景

接下来,本章将探讨交通规划设计过程,以及现代交通系统框架如何应用于美国的法律及监管体系。

1.3交通规划过程

交通规划设计的过程追求秩序性和合理性,在逻辑上应前后相通。在一个实际项目中,规划设计及项目开展会更加复杂,常伴随规划的多个步骤同时发生。如图1-1所示,首先要了解区域现状及问题并解决问题(通过规划设计及开展实际项目)。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很多步骤可能已经先于规划发生,因此不需要特意去研究。例如,美国的都市规划组织(Metropolitan Planning Organization,MPO)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交通规划设计,只需对其已有成果进行更新调整即可。图1-1中,在目标研判、研究对象确定以及指标评价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还可能包括对先前版本的规划进行验证。即便能预知这些情况,图1-1所示的规划过程也同样有助于组成要素的明确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界定。图1-1所示的规划过程将贯穿本手册始终。

2·交通规划手册原书第4版

系统运作体系

规划策略

资料收集

近期(3-5年)

经济发展水平

实施计划

州氏

发展愿景

研究目标

评价指标

策略比选

评价体系

交通可达性

环境品质

远期计划

政策研究

实施策路

资料数据

分析方法

基建项目

研究学习

规范条例

教育宣传

问题识别与研判

实施执行

融资策路

伙伴关系

合作共赢

图1-1交通规划的概念设计框架

Adapted from Meyer and Miller,2014,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of M.Meyer.

1.3.1交通规划设计的主要步骤

在交通规划设计的主要步骤中,首先要了解该体系下的人口资料、土地使用及经济情况,然后要识别出以国家、省或地区为研究范围的现状问题以及所面临的机遇、挑战与不足。这些通常会牵涉众多方面的考量,包括处于动态变化中的交通效率评估,并剖析其面临的挑战。规划设计机构通常会以此前的规划及分析为基础开展研究,一些内容的更新可能会就此发生,或在这一过程中识别出一些能通过交通规划来解决的具体问题。因此,明确一个片区所面临的挑战将为后续规划的开展奠定关键性基础。

接下来是为片区制定发展愿景。图1-1中的发展愿景从多个层面反映了经济发展、环境品质和社会公正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近年来得到了充分发展和广泛接受(请参见第3章关于土地使用与城市设计的内容)。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以上三个要素至关重要,它们也共同决定了一个片区的发展愿景。

发展愿景一般包括对远期规划目标的展望,或对近期土地使用方式的详细描述。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广泛的公众宣传,因此也被认为是在规划过程中最具公众互动性的阶段。

明确了发展愿景后,接下来就是收集与该愿景相关的资料。一个合理的交通系统是什么样的?交通发展将对片区生活产生怎样的积极作用?为了使片区未来的定位更加明确,一般应通过研究目标及对象的确定来指引规划过程,这样不仅能进一步明确规划将如何服务大众,还能帮助建立一个清晰的标准体系来对比选方案进行评估。

研究目标及对象的确定将引出评价指标体系这一概念。系统监测与评估是交通规划领域中的一项新兴研究课题[请参考2012年美国联邦运输法对交通评估提出的管理与要求一《迈向21世纪进程》(Moving Aheadfor Progress in the2 1st Century,MAP-21)]。收集系统评估关键特征的首要目的,是向决策者提供他们最为关心的指标。与此同时,这些指标可用于检测交通拥堵状况、衡量平均车速、评估系统可靠性以及给出备选交通方式。很多规划也制定了与环境品质、经济发展以及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评价指标。在这一语境下,交通规划是促进片区整体发展的一项关键因素。

第1章交通规划概论·3

接下来的步骤是资料收集与分析,它是明确现状问题并识别潜在挑战的关键。这一步骤能帮助理解交通系统的运作过程,以及预判该系统发生变化时会造成何种影响。对当前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在分析中占有很大比重。通过这些分析,还可能提出更符合规划目标的比选方案。这些分析手段既可以提供简单的数据分析,也可以提供复杂的数据模拟,它们都可以为规划评估提供依据。

评估的过程能对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综合考量(例如各比选方案的优势、造价及影响),藉此来调整规划策略。Meyer和Miller在2014年提出,规划评估应考虑如下要素:

·关注决策者所面临的各项选择。。关注比选方案的研究目标及对象。

明确规划提案对不同使用群体会产生何种影响。关注规划项目可能产生影响的各个时间节点。

就区域交通规划而言,预测比选方案在不同研究范围内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分析各比选方案的实施条件。评估推荐方案的成本控制情况」

·及时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向决策者展示各比选方案的优势

为确保结果能正向引导决策,通常还会设置一个标准来评估比选方案的成本效益。该标准为规划师和工程师提供了重要参考,明确了在获取信息时所需要的数据类型及分析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在图1-1中,一个规划可能产生许多不同结果。通过研究能得到特定的推荐方案,通过体制框架或经济改革能使规划方案实现更有效的管理。另外,一些研究能直接提供具体的优化政策,例如土地使用和发展应如何与交通规划方案相衔接。在美国,交通规划方案是各州交通系统以及都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手册将介绍完成这项规划所需的必要步骤。通常,现行规划已经产生了许多积极效果,它们提升了交通运行系统的效率,带动了片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美国,大城市都会有一项都市区交通改善计划(Transportation Improvement Program,TIP),各州则有州交通改善计划(State Transportation Improvement Program,STIP)。这种改善计划通过植入相应的功能来实现规划意图,通过资金投入来支持评估过程,以确定最迫切的需求,再使植入的功能与需求相匹配。当资金不足时,应区分规划内容的优先级,这一过程通常会结合不同的重要性考量,包括政治要素、分析手段以及项目的紧迫性。

当项目进行到实施阶段时,需要对规划加以完善,并进一步探讨实施效果。这一过程可称为方案深化。方案深化有多种形式,具体要取决于项目规模以及预期效果。方案深化的主要步骤有三个:概念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如果该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则方案深化阶段通常会依据法律规范的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分析。

规划框架的最后一步是体系监测。监测能为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反馈机制。如果监测结果较差,则需要进

一步的分析以解决潜在问题,或重新制定规划目标及研究对象。

图1-1所示的规划过程与传统方式有很大不同。首先,它展示了宏观层面的规划步骤。许多关于交通规划的书籍几乎完全侧重于分析与评估部分,包含愿景分析、方案设计与实施以及规划师职责外的体系监测。而本手册中的规划方法具备更宏观的视角。

指标评价体系是交通规划领域中出现相对较晚的版块。如图1-1所示,它是整个框架的核心概念。在本手册中,规划与决策之间的重要联系是决定性的核心概念,因此指标评价应着重考虑决策者最关心的内容。这套体系不仅有助于明确数据需求进而生成分析方法,还能在决策阶段为过往决定提供反馈机制。

规划的一个主要目的是通过判别分析得到最优方案,该方案既可针对传统的基础设施项目,也可影响出行行为和服务水平。出行需求管理策略(Travel Demand Management.,TDM)就是其中一个,它包含了灵活的工作时间、合乘计划以及停车收费等措施,如今这些已经成为许多大型城市降低交通需求的重要手段。同样,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虽然不算一类实际项目,但它能通过科学手段,系统性地提升交通系统的整体服务水平。图1-1中的框架体系相较以往的交通系统提供了更广泛的策略与思路。

4·交通规划手册原书第4版

图1-1主要展示的是美国的规划体系,在其他国家会有不同的考量,例如发展中国家往往遵循世界银行等国际贷款机构的要求。即便与美国的规划语境不同,例如研究目标和对象、建模和分析手段以及策略措施等方面,这套宏观的规划思路也同样适用。

最后一个要素是通过系统管理与运营为愿景构想、目标陈述以及评估指标阶段性地提供反馈意见。系统管理与运营是交通服务水平的重要考核依据,是判断规划系统是否得到改善的重要指标。

图1-1还展现了在处理某个特定问题时,规划过程是怎样展现其综合性的。例如,从图1-1提炼出的表1-1,就探讨了如何评估交通规划中的安全要素。对于一个片区的其他各项专题,都可以总结出类似的框架。

表11评估交通规划过程中的安全性考量愿景

·目前的规划愿景是否考虑了安全性要素?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

·在规划过程中,安全是否成为相关部门的强制任务和授权立法内容?

·安全是否成为公众和各利益相关方所关注的内容?如果不是,原因是什么?

·目标片区对安全性有何特殊考量?

·一个安全交通系统的重要性应如何传达给公众?研究目标及对象

·现行交通系统是否对安全性进行了充分考量?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如果有,哪些内容需要更新?

·在描述愿景的过程中提炼出片区对安全性的理解,那么安全这一目标的制定是如何与该理解相关联的?

·安全目标是否仅为推动项目落地及运营策略?是否进一步涉及执法、教育和应急服务等方面?

·安全目标是否涵盖全部交通,即是否满足多式联运要求?

·是否有目标导向的研究能具体指导规划意图实现?这些目标是否可以被量化

·该目标是否反映了管辖范围内最重要的安全问题?

·交通系统中涉及的安全要素能否被预测?如果不能,是否有备用措施来保障安全需求?

·作为规划目标的一部分,应如何向公众传达规划安全的重要性?

·如果对目标值进行量化(例如,将致命危险发生概率降低20%),该目标的实现是否能通过技术手段来核验?指标评价

·交通系统中由外展服务衍生的最重要的安全要素是什么?这些特性是否明确反映在指标评价中?

·设计策略是否符合指标评价中所定义的安全要求?指标评价是否具备足够的敏感度,以识别规划落地后发生的变化?

·安全措施是否足以解决规划过程中识别出的安全问题?是否有可能对安全性的提升效果产生误解?

·能否收集到安全措施的相关数据?数据和数据收集技术能否有效提升规划的安全性?由谁负责数据的收集和应用工作?

·规划过程中,安全措施能否与评价标准形成关联,并应用于项目之间的比较?如果可以,这些措施能否被预估?数据分析

·结合愿景和目标阶段对安全性的理解,需要哪些数据来实现片区的安全需求?

·能否获取这些数据?如果没有,应由谁来收集?应采用何种方法收集?是否有替代方案以降低数据收集成本?

·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有收集相关数据的系统或程序?如果没有,应由谁来开发?

·是否有某种质量保障策略,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如果没有,应由谁来研发?

·将数据收集技术应用在基础设施建设或在车辆购买过程中即做考虑。这种方案是否可行?(利用监控摄像头或速度传感器)

·安全相关的数据是否涵盖了规划过程提出的全部交通方式(例如行人、骑行者、公共交通使用者等)?如果没有,这些数据应如何收集?应由谁来负责?

·为了最大化利用数据库,可应用哪些管理或分析手段(例如地理信息系统)?这些手段是否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必需的信息?

·在某个州或地区,是否存在其他可能与规划安全性建立关系的数据来源(例如保险公司、医院以及非营利组织等)?如果有,应由谁来负责与这些组织交涉?

·当数据出现问题时,是否有相应的责任划定?如果有,如何使当事机构尽量少受影响?分析手段

·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影响规模有多大?是区域级别、通道级别还是具体地点级别?是否有手段能提前分析类似研究范围的安全问题?

s资料来源:Washington,Meyer,,etal.2O06.Permission granted by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1.3.2交通规划及政策与其他法律条例的联系

交通规划是顺应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需求制定的,从业人员需要完成的大部分工作都由法律所规定。在美国,

第1章交通规划概论·5

宪法确立了政府组织及各层级部门的职权,其中,联邦政府的权力要大于州和地方政府。因此,虽然各州交通部门(Departments of Transportation,DOT)和都市规划组织(MPO)的研究对象是所在地区的交通问题,联邦法律还是会要求他们采取一些具体的行动。例如,联邦法律要求每个州以及都市都要制定各自的交通规划规则。通过条例的制定,联邦法律还要求这些规划具备某些特定要素,例如公众参与等。在某些不符合联邦法律所规定的空气质量标准的地区,交通系统、改进发展计划及一些确定的项目必须对此做出回应。本章对涉及交通规划的联邦法律不做赘述,但会补充一些关键法条闸述[更详尽的介绍请参见(Gayle,2009;Meyer和Miller,2014)]。

对一个国家来说,交通的重要性体现在国家安全和公民福祉等多个方面。在美国,联邦法律对国家交通规划进行了合理的介入和指导,全国各地的交通规划研究都需要采用上下贯通、原则一致的手段来进行投资管控,尤其是在涉及联邦基金的情况下。美国国会在1962年制定的《联邦援助公路法案》对都市交通规划做出了要求。这项法律要求人口超过50000人的城市化地区与州和地方政府合作,制定一个可持续的、全面的、协同合作的交通规划,藉此获取联邦交通基金的支持。这一要求是当今交通规划的政策基础,被称为3C规划过程(Continu-ing、Comprehensive、Cooperative)a

1973年版《联邦援助公路法案》和之后的《城市轨道交通管理联合条例》对交通规划的职能划分产生了深远影响。由联邦支持的城市交通规划首次获得了专项赞助一0.5%的联邦援助资金将应用于该领域,并根据城

市化地区的人口组成分配给各州。这些资金将提供给负责片区综合交通规划的MPO。根据规划条例的要求,人

口超过50000人的城市化地区需要建立这样的MPO。

联邦规划资金的获取是有条件的,MPO必须提交一份远期发展规划来具体说明片区所有与交通相关的规划

活动,并接受年度审查以确认其有效性。规划内容必须包含远期发展目标和近期管理体系发展目标,以推动现有交通系统在现实条件下的运行。同时,还需根据现有交通规划,制定一项多年改善计划。这项改善计划需包括未来五年内建设落地的公路和跨境交通项目。改善计划还需包含一个“年度要素”,帮助联邦政府对未来一年的投资项目进行决策。这些条例将规划重点从长期规划转向近期管理,更紧密地连接了规划与方案。除远期发展目标外,其他条例到今天仍然有效(Weiner,1992,2008)。

到I991年,《多式联运地面运输效率法案》(Intermodal Surface Transportation Efficiency Act,ISTEA)开创了美国都市和州级交通规划的新纪元。这项法律充分确立了公共交通组织在都市地区交通规划和投资决策中的核心定位。它所需的公众参与过程有效地为联邦资本计划基金的赞助方式提供了全新思路,而不再仅仅是限定资助项目的类别和资格。在交通规划过程中应考虑不同要素,以更好地理解土地使用与交通规划之间的联系。在拨款方面,该法案还要求规划及更新项目必须拥有合理的资金来源。

尽管许多州都做了类似的规划,但是在《多式联运地面运输效率法案》出台之前,并没有来自联邦政府对全州交通规划的要求。《多式联运地面运输效率法案》的出台与都市交通规划一起,要求各地区建立一个远程

的、多式联运的全州交通计划和一个短期项目库。虽然全州计划的过程和内容不必像MPO那样严格,但是国会

还是列出了各州应加以考虑的要素清单。

在2012年通过的《迈向21世纪进程》(MAP-21)中明确将许多资助项目合并,各州交通部门和MPO也开

始采取指标评价措施(FHWA,2014a)。同时,美国交通部为安全等级、路面条件、桥梁条件、州域公路运行性能、国家公路体系中的非州域公路运行性能、货运移动、移动源排放和拥堵制定了指标评价措施。在公共交通规划方面,美国交通部要求“建立国家公共交通资产管理制度和履约措施,使公共交通整体环境保持稳定”,各公共交通组织应为这些约定措施制定目标,并采取“基于履约的方法”。这种以指标为基础的规划和方案编

制对国家和MPO实施的指标评价要求,考虑到对公众的影响,还要求MPO评估和上报TIP/STIP投资的结果

FHWA.2014a

考虑到货运交通在国家、州和地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MAP-21要求美国国防部每两年报告一次“国家货运

交通网络”的状况和性能,并“用以成果为导向、以业绩为基础的方法,评估货运交通和其他交通项目”。该法为联邦公路项目规定的目标包括:

·安全性一大幅减少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伤亡数量。

6·交通规划手册原书第4版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