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与海绵城市建设研究》朱亚楠|(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城市规划设计与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作 者】朱亚楠
【页 数】 164
【出版社】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2022.07
【ISBN号】978-7-5639-7865-6
【价 格】68.00
【分 类】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城市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朱亚楠. 城市规划设计与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22.07.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城市规划设计与海绵城市建设研究》内容提要:

海绵城市建设顺应时代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解决城市用水、洪涝、生态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思路。本书主要阐述了城市的概念和定义、海绵城市的概念辨析、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现状、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的要则、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方法、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研发、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等内容。本书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新颖,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

《城市规划设计与海绵城市建设研究》内容试读

第一章绪论

近年来,随着城市防洪排涝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海绵城市的建设工作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本章分为城市的概念和定义、海绵城市的概念辨析、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四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的基本概念、对城市本质的界定、海绵城市的兴起背景、海绵城市的内涵与特征、海绵城市的相关概念、海绵城市的六大功能等方面。

第一节城市的概念和定义

一、城市的基本概念

(一)不同学科对城市的定义

城市的定义可以说是一个世界难题,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甚至从同一学科如产生、功能、集聚、区域、景观等不同方面出发,对城市都可以给出不同的定义,因此城市的定义内涵丰富、包罗万象。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城市是经济要素集中的空间,然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要素集聚有很大差异,且随着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城市要素的集聚特性开始减弱。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城市被认为是一种文化空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但文化本身却有着十分宽泛的含义,无法准确界定其概念。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城市是人类属性的产物,是具体的社会形态,强调城市的发展应符合人性要求,然而对于城市是人工环境的界定又过于宽泛。

(二)城市定义面临的困惑和局限

一是传统城市的概念正在发生变化,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物理边界已经不再明显。以城墙、城邦为基本构成的“城”的形态早已成为历史,以传统固定地点的贸易场所为标志的“市”也日益被网络购物平台所取代。不断向外扩张的

1

城市规划设计与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城市会把周边的乡村涵盖到城市当中,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乡村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也会演化为城镇。因此,从传统有形的物质形态方面定义城市,不能反映出人的主体作用,会造成概念模糊。

二是以城区人口统计为基础对城市进行界定,也不能准确把握城市的本质。由于当前人口流动加速,再加上统计口径的不同、户籍制度的制约,城市人口无法进行准确统计。

二、对城市本质的界定

首先,城市以人的构成为主体、以人的生产为基础、以人的发展为目的,要体现人的属性,满足人的各种需求。城市是人类基于生存发展需要而创造或者选择的相对于农村而言的人工环境,首要满足的应该是人的吃、穿、住、用行等生理的和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在满足人的居住生存条件之外,还需要满足人的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如服务机构、公共设施、文娱场等,为人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将人放到社会的角度来分析,认为人的发展是在社会中发展的。一方面,人是有生命的、有感知的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构成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人是非抽象的、不孤立的、彼此关联的社会存在物,人与社会是有机统一的。

因此,人既具有生物生命特性,又具有社会生命特性,个人与社会两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城市的结构形态都是人类特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最终是由人决定的。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开始快速蔓延成长,如何按照人的需求来发展城市,已经越来越为各界人士所关注。符合城市规律的发展模式必须是以人为目的、尺度和标准的,把对人的尊重和关怀放在主要位置来考虑。

其次,城市要构筑一定的物质载体、空间载体和社会载体,打造适宜的环境,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城市环境既包括有形环境,如建筑、道路、广场、公园、设施等,也包括无形环境,如城市文化、风俗习惯、网络传媒、艺术展览等。城市的物质载体、空间载体和社会载体体现出城市的经济特征、政治特征、文化特征和生态特征。城市的物质载体直接作用于人的第一印象,可以对人的心理产生积极或消极的诱导性启示,物质载体的直观性还具有启迪人们思考的教育宣传作用,物质载体是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物质基础,良好的物质载体基础可以带来较好的综合效益。

2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海绵城市的概念辨析

一、海绵城市的兴起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城市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了2015年的56.1%,部分地区已超过70%,这足以证明我国已经由农业大国转型成了城市化的工业大国。然而,随着我国城市群的崛起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立足于工业化时代的传统城市建设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尤其是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其中城市水患问题更是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通常,降雨量的70%~80%会形成径流,然而由于屋面、地面和道路建设形成的下垫面硬化,所以只有20%~30%的雨水渗进了地底。硬化的下垫面对自然生态的本底产生了破坏,进一步对自然“海绵体”也产生了破坏,从而导致城市每逢下雨就出现涝灾,雨后就旱,让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受到污染和损害,很难确保水安全。

为应对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的水患问题,国际上进行了将海绵城市作为重点研究的探索,实行有规则的、地域性的规划设施建设。自2000年以来,我国提出了许多建设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设想,对我国城市的水患问题及其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为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探索中国特色海绵城市道路,并在若干城市优先试行,为在国内全面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积累经验,进而从整体上提升我国城市水利用与处理能力。

国务院办公厅、国家水利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和发改委等单位在对城市的排水防涝难点、城市内涝难点以及低影响发展雨水体系建设难点等问题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出台了有关政策。增加生态利用和雨水的收集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意义的生态作业,它能够缓解城市的内涝,有助于恢复城市吸收雨水的功能。从2001年开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发改委一同开展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的工作,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和《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等文件,明确要求建立节水型城市并加快建设步伐,并把节水放到人民政府的考核内容当中。

3

城市规划设计与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在相关行业和学术领域对城市雨洪综合管理利用这一先进理念的呼吁下和政府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生态思想指导下,我国多个省市先后出台了相关的海绵城市建设计划。

为应对城市水灾问题,2011年两会期间,刘波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之一,提交了《关于建设海绵体城市,提升城市生态还原能力》的提案。“海绵城市”的含义第一次提出是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12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3年3月,在中央经济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新时代的治水策略,就是“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进一步强调要有“建设海绵家园、海绵城市”的思想。同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确保水资源安全的讲话中郑重宣布,要依据我国资源环境的负担程度来建设科学适当的城市化布局;尽力降低大自然的损害程度,节省水、能源、土地资源等;解决城市缺少水资源的难题,一定要协调自然和城市的关系,建立一个净化自然、渗透自然和积存自然的“海绵城市”,在城市建设计划里要体现“山水林田湖”的生态集合体体系观念。

为了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讲话精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编制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国办发〔2015〕75号)(以下简称《指南》),阐明了海绵城市建设方针政策。2014年12月,水利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推出16个城市作为我国第一批海绵城市进行试点建设。至此,拉开了中国多方位建立海绵城市试点工作的帷幕。由此可见,“海绵城市”这一城市建设新理念正是为了解决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日益严峻的水患问题,适应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

二、海绵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一)海绵城市的内涵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即城市在适应水环境变化和应对水患等自然灾害时,能够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收水分、储存水分、渗出水分、净化水分,当需要时它会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①。

①李艳伟.屋顶绿化对海绵城市建设作用初探[U.山西建筑,2018,44(3):211-212

4

第一章绪论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快速发展相伴的消极影响也随之逐步浮现,传统快排模式的雨洪管理方式已经不能符合城市的需要,大范围、高频率、程度深的城市内涝问题凸显。因此迫切需要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来改善频发的城市内涝问题,“海绵城市”这一结合国外雨洪管理经验的中国表达开始进人人们的视野。

在整理国外对于此类城市雨水管理系统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中发现,人们对于此种雨洪管理体系的称呼不尽相同,也没有统一的定义,但这些不同称呼背后的核心基本一致,即一种新型的城市雨水管理系统。这种管理体系建立在尊重大自然的前提下,目的是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我国在对这种城市雨水管理或称雨洪管理形式的名称下定义时,将城市生动的比喻成“海绵”,即具有很强的弹性及吸附力,在建设中使城市成为一块巨大的“海绵体”,在应对城市内涝等灾害方面展现出较强“弹性”,在城市雨水资源丰富的时候吸收储蓄水分,在城市水资源较少时将丰水期存储的水“缓释”,在此过程中逐步接近实现“重塑城市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水安全、复兴城市水文化”的多重目标。实际上,海绵城市就是这样一种对城市雨水资源进行管理的新型方法及策略。

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和政策法规中对于海绵城市的定义都有明确的阐释,学界对于海绵城市定义的界定虽然具体字眼上有差异,但其核心也都基本一致。在国务院办公厅、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下发的政策文件中,从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设计以及工程建设等多个角度中对于海绵城市做出表达。综合这些文件精神,结合学界对于海绵城市的定义,本文对“海绵城市”这一概念做出如下界定。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城市规划管理等顶层设计,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的方式,利用低影响开发等工程技术,充分发挥城市基础设施及其自身的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二)海绵城市的特征

1.水资源循环性

海绵城市建设的出发点是更好地进行生态保护,做到人工与自然的有机结合,所以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原始水文的保护,使雨水循环系统加入城市整体水循环体系之中,又不至于破坏原有的城市水循环和生态体系。依靠城市自然环境的综合利用来吸收、存储大气降水和地下水,通过雨水资源

5

城市规划设计与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的净化再利用最大程度地发挥作为可再生资源的雨水在城市生态中的作用。

2.城市建设复合性

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建设理念,在该理念提出之初,就充分考虑到作为建设主体的城市所需要包含的环境保护、灾害控制以及城市自身所需要的景观塑造与城市设计等问题。

3.设定目标可达性

海绵城市的设定是从现阶段的城市发展状况出发,不同于以前提出的园林城市的发展模式。它通过合理地设计与规划,景观设计、工程建设和管理等手段容易实现,所以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4.资源利用集约性

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是新型城镇,依照该理念建造的新型城镇可以有效地协调自然资源在城镇不断发展中所逐渐呈现出的矛盾,有利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同时,海绵城市强调土地的合理再开发,注重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和增加附加功能,通过合理设计和规划管理,融合集约发展的理念,实现生态型雨水管理。

三、海绵城市的相关概念

(一)弹性城市

弹性城市源于“弹性”的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发展而来,在生态学领域,生态弹性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研究生态恢复力的稳定性、抵抗力和恢复时间。当弹性理论被引入城市系统时,它极大地扩展了视野,并形成了新的研究内容。阿尔伯蒂(Alberti)与马兹卢夫(Marzluff)在2004年将弹性城市定义为:在一系列结构和过程变化之前,城市可以吸收和解决的变化能力与程度。威尔班克斯(Wilbanks)与萨斯耶(Sathaye)在2007年将弹性城市定义为:城市系统准备、响应和恢复特定的多种威胁的能力。与传统城市面对自然灾害等外部干扰时的脆弱性相比,弹性城市在防灾、适应气候变化、风险管理等方面更具综合性和前瞻性。

(二)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的思想直接起源于1898年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提出的应该建设一种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一“田园城市”的理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