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钩沉 大衍之数与阴阳五行思想探源》赵沃天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天道钩沉 大衍之数与阴阳五行思想探源》

【作 者】赵沃天著
【页 数】 228
【出版社】 北京:九州出版社 , 2022.01
【ISBN号】978-7-5108-8555-6
【价 格】59.00
【分 类】古历法-研究-中国
【参考文献】 赵沃天著. 天道钩沉 大衍之数与阴阳五行思想探源. 北京:九州出版社, 2022.01.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天道钩沉 大衍之数与阴阳五行思想探源》内容提要:

古天文历法是我国古代最早形成的一门古代科学,一方面具有内在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另一方面,古人类在观象授时和创建历法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天和祖先的宗教信仰。本书即主要围绕大衍之数与古天文历法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古天文历法的沿革、五行起源、五行与筮数的关系等问题。此外,作者还以陈恩林的乾封诏书说、陆秉的“六虚之位”说为立论根据,驳斥了大衍之数“五十有五”这一观点。

《天道钩沉 大衍之数与阴阳五行思想探源》内容试读

第章主论大衍之数

4【天道钩沉一大衍之数与阴阳五行思想探源

法与革命之间的关系,阐明古代以革命手段建立一个新王朝的同时,要改变正朔,创建历法,作为天命的标志,昭示上天授命一个新王朝统治万民。这是夏商周三代的“天命说”与王权和历法关系的记载与佐证。又,受命于天的帝王必然要具备通天的手段,借以获知天意,作为统治天下和治理国家的依据。从大量出土的殷墟和周原卜辞来看,通天的手段是祭祀和卜筮。夏商周三代帝王各自创造了自己的与天沟通的方法,故龟有“三兆”,筮有“三易”。历法作为天命的标志,卜筮作为通天的手段,故筮必本于天,《周易》之筮法必本于西周历法,研究大衍筮法和大衍之数要从西周历法入手。所以,在文王受命作《周历》的同时,又有文王演《周易》之说。

研究发现,《周易》以大衍筮法建立天人沟通的渠道,其中的“大衍之数五十”,既是关于古天文历法的精要论述,体现了帝王的天命和对天的信仰,同时又作为筮蓍手段把天道寓于筮法之中。故本章从古天文历法的视角人手,溯源到殷周之际的重大历史变化时代,探寻“文王演《周易》”的原创思想,以求正确诠释大衍之数,乃至进一步认识和研究《周易》大衍筮法。

一、历代对大衍之数的诠释概述

不仅传世文献多有历代鸿儒巨匠诠释大衍之数的记载,近现代学者亦各有其说。现择其要者摘录于下:

1.《周易正义》王弼曰:“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其用四十有九,则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太极也。四十有九,数之极也。夫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故常于有

第一章论大衍之数|5

物之极,而必明其所由之宗也。”①

2.《周易正义》疏引西汉京房日:“五十者,谓十日、十二辰、二

十八宿也,凡五十。其一不用者,天之生气,将欲以虚来实,故用四

十九焉。”②

3.《周易正义》疏引东汉马融日:“易有太极,谓北辰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日月,日月生四时,四时生五行,五行生十二月,十二月生二十四气。北辰居位不动,其余四十九转运而用也。”③

4.《周易正义》疏引东汉荀爽曰:“卦各有六爻,六八四十八,加《乾》《坤》二用,凡有五十。《乾》初九‘潜龙勿用',故用四十九也。”@

5.《周易正义》疏引东汉郑玄日:“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以五行气通。凡五行减五,大衍又减一,故四十九也。”⑤

《礼记·月令》疏引郑注《易·系辞》曰:“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阳无耦,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与天一并;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也。大衍之数五十有五,五行各气并,气并而减五,惟有五十,以五十之数,不可以为七八九六卜筮之占以用之,故更减其一,故四十有九也。”@

6.《周易正义》疏引三国曹魏姚信、董遇曰:“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①李学勤主编:《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279页。

②李学勤主编:《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279页。

③李学勤主编:《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279页。

④李学勤主编:《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279页。

⑤李学勤主编:《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279页。

⑥李学勤主编:《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452页。

6「天道钩沉一大衍之数与阴阳五行思想探源

者,其六以象六画之数,故减之而用四十九。”①

7.《汉书·律历志上》曰:“元始有象一也,春秋二也,三统三也,

四时四也,合而为十,成五体。以五乘十,大衍之数也,而道据其一,其余四十九,所当用也,故蓍以为数。”②此为引用西汉末年刘歆作《三统历》的论述。

8.《周易乾凿度》曰:“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亦合于十五,则彖变之数若之一也。五音六律七宿由此作焉,故大衍之数五十,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日十干者,

五音也。辰十二者,六律也。星二十八者,七宿也。凡五十所以大阂物而出之者也。”“大衍之数必五十,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故日:日

十干者,五音也;辰十二者,六律也;星二十八者,七宿也。凡五

十所以大阂物而出之者也。故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戒,各有所系焉。”③

9.《周易集解》引三国孙吴虞翻日:“天二十五,地三十,故五十有五。天地数见于此,故大衍之数略其奇五,而言五十也。”@

10.《周易集解》引唐崔憬日:“案《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既言蓍数,则是说‘大衍之数’也。明倚数之法当参天两地。参天者,谓从三始,顺数而至五、七、九,不取于一也。两地者,谓从二起,逆数而至十、八

六,不取于四也。此因天地致上以配八卦而取其数也。艮为少阳,其数三。坎为中阳,其数五。震为长阳,其数七。乾为老阳,其数九。兑为少阴,其数二。离为中阴,其数十。巽为长阴,其数八。坤为老

①李学勤主编:《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279页。

②[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2005,第850页。

③林忠军:《易纬导读》,齐鲁书社,2002,第83、95页。

④刘大钧主编:《周易集解》,巴蜀书社,2004,第221页。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