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画》邵仄炯著|(epub+azw3+mobi+pdf)电子书下载

图书名称:《读懂中国画》

【作 者】邵仄炯著
【页 数】 426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21.06
【ISBN号】978-7-208-16894-7
【价 格】98.00
【分 类】中国画-绘画评论-中国-文集
【参考文献】 邵仄炯著. 读懂中国画.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06.

图书封面:

图书目录:

《读懂中国画》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邵仄炯2019年在喜马拉雅上开设的“邵仄炯讲五十大中国名画”的课程讲稿整理而成,约计15万字。全书精心挑选中国历史上的五十幅绘画珍品,分章逐幅精讲,由此串联起一部跨越数千年的中国绘画艺术史。入选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作,或达到极高的艺术境界,或对后世影响深远。整部书稿按时代分为东晋、唐、五代、宋、元、明、清七个专辑,从“美的觉醒”出发,历经盛世的色彩、山水花鸟画的兴盛、审美的黄金时代、文人画的崛起、世俗意趣的引入,一路行至吸收西方绘画技法的清代阶段,时间跨度大,艺术风格多样。述及的画家包括顾恺之、孙位、顾闳中、董源、巨然、苏轼、宋徽宗、张泽端、赵孟頫、王希孟、董其昌、朱耷、郎世宁等,作品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洛神赋图》《高逸图》《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枯木怪石图》《瑞鹤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秋兴八景图》等,可谓中国古代绘画史的“全明星阵容”。

《读懂中国画》内容试读

“意义获得”与“趣味品赏”

在当下的语境中,普及中国画是一个课题,也是一个难题。

所谓当下的语境所呈现的特点是,以公众化的“意义获得”为指归。无论是在博物馆还是美术馆,高频出现的问题是:“有什么意义?”不管

是否直接问出来,意义的获得是认识、理解、评价绘画作品的最终指向。

“这画有什么意义?”处在当下语境中,问这样的问题是天经地义

的,甚至是热爱艺术的表征。一般大众会这样问,中国画专业的学生也

会这样问。当这样的问题指向西方绘画时,答案往往是丰赡的,而指向中

国画时,答案则往往是枯索的。这大抵就是为什么《艺术的故事》不仅畅

销西方,也同样畅销中国的缘故,甚至也是中国为何没有这样畅销的艺

术普及著作的缘故。

当一个问题于彼有解而于此无解的时候,或许也就是我们需要重新

审视问题的时候。中国画是否以表达意义为指归?

问题回到了中国画本身,也只有历史地厘清中国画的演进脉络,才

能识得当下语境的真面目,进而让问题回到有效的路径指向上。

简要地说,中国绘画的演进历程是从意义到趣味的过程。大体上,两汉及以前,是意义时期:魏晋到唐代,是意义渐趋式微,趣味日益月滋

的过渡时期;宋代以降,是趣味时期。因此,宋代以后“中国画”这一概

念所指称的便是以趣味为指归的绘画,而之前以意义为指归的绘画则大

邵琦(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抵归入了工匠画。承载意义和蕴含趣味是中国画的两大构成部分,且界限

分明。如果仅用一个问题来涵盖,便难免捉襟见肘。因此,如何针对不同

时期的绘画作品揭示其艺术指归,就成为普及介绍中国画的一个课题。

所谓的难题,是如何在当下已经趋于偏狭的语境中讲述完整的中

国画,亦即如何在以公众化的意义获得为指归的语境中回置趣味品赏。

偏重于意义获得的语境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伴随着文化大众化的进

程,在近百年间逐渐形成的。“趣味品赏”在被边缘化的过程中,不仅失去了既有的话语权,甚至连植根的基本常识也被抽离殆尽。“笔墨等于零”之类忽忽之辞能甚嚣尘上,便是实例。

难题的破解,不仅需要对中国绘画的全面客观的认识,而且需要对

西方绘画特点的了解,以及能融会东西绘画的智慧。

去年得知邵仄炯要录制中国画名作赏析的音频时,我是有些担心的。用音频来说解图像,实是一种扬短避长的冒险,更何况是在当下的语境中。然而,当听者纷纷点赞反馈时,我知道邵仄炯不仅做成了这件事,而且做好了这件事。现在这些内容将被转成文字并配以插图,印制成纸质书籍。付梓之际,承蒙抬爱,得以先睹为快。从中可以看到邵仄炯

不仅对当下的语境有着清晰的判断,而且自有其成为“透网鳞”的智慧与

手段。

首先,针对诸如《洛神赋图》《瑞鹤图》等可以满足读者“意义获

得”诉求的作品,采用了明了而又肯定的语气,简而述之,既避免了冗繁的演绎,又留下了让人回味的余地。以点到即止的方式,在当下语境中寻获安营扎寨的地盘。

其次,在类比中,激活当下语境中既有的关于西方绘画的知识。经过近百年的教育普及,读者关于西方绘画的知识储备多于中国绘画,是

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以类比的方式调用既有的知识与判断,自有事半

功倍之效,且能获得更广泛的接纳与认同。比如把“洛神”与西方的“女神”相类比,用乌切洛的缩短透视法来解说《五牛图》中正面牛的造型,让董源和修拉穿越千年,谈谈何以能如此不谋而合,等等。这些信手拈

来的横跃千里、纵跨千年的类比,当然需要扎实的中西画学史论基础。

这种腾挪变幻的自由,给读者平添了阅读的趣味,当然也就不会与当下的语境相扦格了。

如果说上述两个方面所体现的是邵仄炯的学识与智慧,那么,占篇

幅最多的技法分析,就是他胜擅的手段了。说技法,其实是为了说趣味,

但趣味不像意义那样可以一二三点条分缕析,事实上,能分析的往往不

是趣味,而原本有趣味的东西一旦施之以解剖分析,也就寡淡无味、索

然无趣了。因此,要说中国画的趣味,便须扭住趣味生成的关捩:技法。

所谓“笔墨趣味”,说的便是“趣味”在“笔墨”中,而笔墨则端赖于技法

一是技法的痕迹。不同的技法,形成不同的笔墨线条;各具特色的笔墨线条,造就了画面的不同风格。人物画依据不同的描法来确立不同的风格;山水画依据不同的皴法来形成不同的风格;花鸟画的工笔写意之分,也是建立在笔墨技法上的。因此,谈技法,也就是谈笔墨,也就是谈风格,而趣味已在其中。邵仄炯本身就是一位画家,他谈论技法的文字,与其说是在谈论技巧,毋宁说是分享他的体会。一如他的画风,清润温雅,不经意间将人导入“趣味品赏”中,去感受中国画那种可体悟而难以

言说的魅力。

在当下的语境中,邵仄炯的这本书不仅有益于中国画的普及,而且

有益于中国画的正本清源。

我不知道邵仄炯写这本书花费了多少工夫与精力,但我知道深入浅出的文字真的不容易写;我相信,一个把麻烦都留给自己的作者,写出来

的书定是好读的。

庚子春分,于渠宜书屋

5

邵仄炯的半山亭

前年深秋过沪上,去邵仄炯兄二敏堂闲话。

墙上没看到仄炯有什么新作,倒是大画案、小茶桌上,堆着高低一摞摞的书籍与图册。原来,他正在喜马拉雅的音频平台上做一档介绍传统中国画的专栏节目,计划中会讲述各时期不同题材的五十件名作。

这活儿很费事的。很多看起来张口可以聊的东西,一旦正式讲起来,就必须大量搜集材料、组织内容。虽然平时仄炯创作和教学并重,但并不承担史论方面的课程,看来,他这两年不得消停。也因此,不少好友眼中,他这是有些不务正业了,但我觉得,这恰好就是一个画家必要的功课。

仄炯的画室取名“二敏堂”,是取自他所心仪的两位画史典范一赵孟頫、董其昌之“文敏”谥号。对他们由江南格调所生成的古意与古淡,他显然是至为推崇的。但我同时也觉得,仄炯画中多年以来的变化,说明他并非是

一味“好古”,而不过是将之视若座右铭,有着孜孜长年以“敏求”的意思。

敏求需要过程。想起旧时故事里“半山亭”一说,是说人登山探幽,往往都

一路上只忙于脚下,却疏忽了抬头的领略。于是索性就于半山腰处筑一小亭,一来让人歇脚,二来更是提醒人静坐下来,好好看一看来时的路、远方的景。

这两年,仄炯停下了手中的画笔,依着选定的那些经典名作,读读旧书,查查新资料,想想思路,然后电脑上仔细组织讲稿,又然后,通过音频娓娓道出。这一过程,大约也是仄炯敏求之路上的“半山亭”了。

6

···试读结束···

阅读剩余
THE END